首页 中药 第70页

中药 第70页

  • 免煎中药“单味中药浓缩颗粒”

    免煎中药“单味中药浓缩颗粒”

    张大爷前几天咳嗽、咳痰,到医院看病后,医生给他开出了中药处方。他取药时发现,每副中药不再是各种中药材混在一起,而是各种单味药制成的小包装颗粒冲剂,张大爷不知怎么服用,便跑去问医生。医生告诉他,这是一种免煎中药,将各味药倒在杯中混合,用温开水一冲就可以服用了,非常方便。 免煎中药又称“单味中药浓缩颗粒”,是用单一品种的传统中药材,由现代高科技方法(提取、浓缩、分离、干燥、制粒、包装)提取加工而成,属于中药制剂的一种,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省去了患者熬药的麻烦,携带使用方便,口感好,只需用温...

  • 中药泡脚 促进睡眠 延缓衰老

    中药泡脚 促进睡眠 延缓衰老

    俗话说:“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年纪大了,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泡脚至微微出汗,对促进睡眠,延缓衰老均有益处。 艾叶温肺 艾叶性温,具有理气血、逐寒湿的作用,用来泡脚能改善肺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老人很有好处。 老人用艾草泡脚每周2~3次即可,不宜过于频繁。一次取30~50克干艾叶或是取5~10克艾绒泡脚均可。需要注意的是,艾叶泡脚会引起头面部的气血不足,低血压、糖尿病患者不宜。 红花活血 红花可以活血通络,祛瘀止痛。老人如果冬天容易出现冻疮和皮肤皴...

  • 养护阳气 驱除体内寒气 试试中药方子

    养护阳气 驱除体内寒气 试试中药方子

    近日,记者在医院儿科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孩子患上了感冒。南溪山医院中医科医生李俊达认为,家长要多给孩子去寒气,增强抵抗力。 按照中医的说法,孩子多为阳性体质,但是,李俊达却发现,很多孩子体质偏寒性,他们很容易出现感冒咳嗽。“都是‘冷’字惹的祸。”李俊达说,季节变换,天气变冷,外界因素过多地伤了孩子的阳气。体寒的宝宝要养护阳气,驱除体内寒气,可以试试下面两个方子,驱寒补气。 苏杏生姜粥 材料:紫苏子10克,苦杏仁10克,生姜5克,粳米60克。 制法:将...

  • 冬季中药预防“暖气病”

    冬季中药预防“暖气病”

      这几天降温了,68岁的刘奶奶怕感冒便没像往常一样出去锻炼身体,而是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女儿还细心地帮她开好空调。昨天开始,刘奶奶突然感觉身体有点不对劲儿:咽喉不适,头晕眼花,浑身无力,家人赶紧带她来医院。医生告诉她,这是“暖气病”作怪。   入冬以来,不少家庭、办公场所都开了空调或用了暖气,温暖如春,很舒适,殊不知,这样的环境很容易诱发“暖气病”,其中老人和儿童由于身体抵抗力较弱,更成为“暖气病”的高发人群。   &ldquo...

  • 贴中药膏药的方法要正确

    贴中药膏药的方法要正确

    膏药方便又好用,关节炎、老寒腿、风湿痛、腰肌扭伤……哪里疼痛贴哪里。但是,效果好不好要看贴膏药的方法是否正确。 跌打损伤先冰敷再贴药 症状不同,贴膏药的方法也有所差别。一些老人不小心摔跤或出现磕碰时,如果没有皮外破损,通常喜欢直接贴上一剂膏药,其实这样反而不利于病情缓解。 桂林市中医医院药剂科主任胡耶芳博士说,跌打损伤、关节扭伤应先用冷水冲洗并冰敷;待12小时后再贴活血化瘀的膏药。因为用于扭伤的膏药具有活血散瘀的作用,如果扭伤后马上贴膏药,不但达不到消肿止痛的目的,反而会...

  • 多种中药药枕的治疗效果各有千秋

    多种中药药枕的治疗效果各有千秋

      药枕是药物通过皮肤接触和感受刺激,作用于神经、肌肉、关节,以及通过嗅、味等感官系统,使病人接受“药气”作用,从而收到治疗效果。药枕的种类繁多,且各有千秋。常用的有磁石枕、菊花枕、明目枕、绿豆枕、茶叶枕、五叶枕等。   磁石枕是把磁石镶到木枕上枕之。据古书记载,用磁石作枕,能明目益睛,“至夜可读细书”,可见古人早已懂得“磁疗”的方法。磁石可使局部血液循环旺盛,血流加快,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磁石枕适用于高血压、头疼头晕、神经痛、两...

  • 治疗口腔和咽喉疾病的中药含漱方

    治疗口腔和咽喉疾病的中药含漱方

    含漱疗法是用某些药物做成冲剂或水剂,多次漱口,含漱完后吐出,用以治疗口腔和咽喉疾病的一种方法,这种疗法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起效迅速、简便经济的特点。现将中药含漱疗法治疗常见口腔和咽喉疾病的几种方法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北沙参含漱法 使用材料:北沙参15克,黄柏15克,冰片2克。 适应症:慢性咽喉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牙龈炎、慢性牙周病,以及复发性口疮溃疡。开水冲泡。温度适中时,每次倒出250毫升含漱,含漱剩下约100毫升时,改为慢慢咽下,滋润口腔咽喉。 黄连水含漱法 使用材料:黄连2&md...

  • 钱喻为一味中药

    钱喻为一味中药

      唐代有一名臣张说,曾写过《钱本草》的奇文。文中将钱喻为一味中药,服之得当则延年益寿,服之不当则祸身害命。   “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觧困厄之患,立验。能立帮国,污贤达,畏清廉。贪者服之,以均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理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已谓之智。此七术精炼...

  • 自己动手做一个中药香囊

    自己动手做一个中药香囊

    佩香囊是一种民俗,也是一种预防疾病的方法。古人相信用中药制成香袋拴在孩子们的衣襟和肩衣上,可以祛病强身。因此,民间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 香囊不仅要中看,更要中用,里面塞什么至关重要,因为这决定了它有什么功效,适合送什么人。南京市秦淮中医院副院长薛亮公开了成人驱蚊、防感冒香囊配方,以及儿童驱蚊、防感冒香囊配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根据配方,自己动手做一个香囊。 小儿预防感冒配方 配方:艾叶、紫苏、桂枝、藿香、佩兰、冰片各3克。 艾叶、紫苏、桂枝辛温能解表散寒;藿香...

  • 纯纯的中药味道

    纯纯的中药味道

      中医院,总有一股子中药味道!我把这股纯纯的中药味道,视为药香。   每天穿梭在医院里,那股药香总是丝丝缕缕地萦绕在我们身边。在炎炎的夏日里,它浓烈的仿佛热恋中的情侣所表达的炽热爱情;在清冷的寒冬,又是那样的淡雅、芬芳,沁人心脾。   光阴如水,转眼间我们已经走出了青葱岁月。是那股药香,为我们逝去的岁月染上了思念的颜色,为我们崭新的未来添上了美妙的音符。更多的是,可以为那些日夜攒眉、饱受病痛折磨的灵魂带来一份纯净与安宁。   闻着这药香,不禁联想到《红楼梦》第五十一回中,晴雯染恙,因说:&ldqu...

  • “肺主皮毛”善用润肺的中药

    “肺主皮毛”善用润肺的中药

      中医认为人体的组成外有皮、脉、肉、筋、骨,内有五脏六腑,以及经络、气血的纵横联系,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因此皮肤与脏腑有密切的关系。尤其与肺的关系甚为密切。   “肺主皮毛”。人体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使气血津液得以布散全身。若肺功能失常日久,则肌肤干燥,面容憔悴而苍白。肺虚的人,皮肤干燥而没有光泽、面容憔悴。若能善用润肺的中药,如百合、灵芝、杏仁、桑叶等,会帮助皮肤活化,使皮肤光亮。   脸上长痘——肺热作怪   脸上长痘痘是年轻女孩最苦恼的事了,...

  • 中药凉茶并非所有人都适用

    中药凉茶并非所有人都适用

      近日,随着气温升高,不少药店开始出售菊花、金银花等常用的清热类中药凉茶,但中药凉茶并非所有人都适用。   中药凉茶中的中草药有很多种,各有其针对性。比如蒲公英可以消肿散瘀,适用于头痛发热;玉米须、竹叶则可以去湿解暑,适用于小便不利;大青叶可以清热凉血;决明子、薄荷则可以清热通便;荷叶可以解暑,降脂降压等。除了这些中药,凉性与寒性的药材还有很多,市民在选择中药凉茶时应明白自身体质,对症选购。总的来说,胃寒、胃酸过多、长期腹泻、结肠炎的市民要慎用中药凉茶。另外,儿童脾胃娇嫩,常饮凉茶易伤及脾胃,影响消化吸收...

  • 治褥疮中药外敷方

    治褥疮中药外敷方

    褥疮多由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致组织溃烂坏死。褥疮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药外敷治疗褥疮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红归酒:将红花、当归尾各30克,浸人50%乙醇(酒精)1000毫升中,浸泡一个月滤取清液备用。取红花酒少许涂于受压部位,用手在受压部位由轻至重环形按摩3~5分钟后,擦滑石粉或爽身粉,每日4~6次。15天为1疗程。 三黄药酒:取黄连、自然铜各10克,黄柏、金银花、连翘、生大黄、桃仁、红花各20克,75%的酒精500毫升,浸泡一周,滤取清液,静置过夜,取上层清液装罐备用。用时先洗净患...

  • 中药枕芯 养生保健功效枕头

    中药枕芯 养生保健功效枕头

      药枕是将中药作为枕芯,睡时枕之有养生保健功效的枕头。药枕所用中药大多由祛风除痹、理气活血、祛瘀通络、散寒除湿、行气通经及清心开窍等药物组成,药物与人体局部长期接触后,药力通过皮肤吸收,直透筋骨,可加速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和痉挛,清热解毒及降压、降火等。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以苦荞皮、黑豆皮、绿豆皮、决明子等做枕头,可明目。民间有多种多样的药枕,大都以清火、去热为目的。然而,药枕有许多种,如果用反了,非但不起作用,反而会加重病情。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选用呢?   一般来说,春季可选桑叶青...

  • 中药的药物性肝损害

    中药的药物性肝损害

      中医药是我国的瑰宝,有着与西方医学绝然不同的思维模式和理论体系,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在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中选择中医药,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增多,中药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就是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肝胆相照,合理用药”是2014年“全国爱肝日”的主题,在第14个“全国爱肝日”到来之际,笔者特借此文简述有关中药药物性肝损害的问题,以帮助人们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中药的...

  • 中药熏蒸治病用途广

    中药熏蒸治病用途广

    提起熏蒸治病,不少人都会联想到这样的古装电视剧场景——病人坐在一只木桶上,四周药气蒸腾,熏得人睁不开眼睛。其实,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如今的中医熏蒸治病手段早已变得先进了,像熏蒸理疗床、熏蒸太空舱、牵引熏蒸床等设备五花八门,全由微电脑控制,有的像一台CT机,治疗时患者直接躺进去。 一那么,熏蒸疗法通过什么治病呢?答案是全身皮肤。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面积大、毛孔多,除具有防御外邪侵袭的保护作用,还具有分泌、吸收、渗透、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熏蒸疗法是利用中药煎液的热量和蒸气,熏蒸病人的全身或某...

  • 中药养生药酒

    中药养生药酒

      仙灵脾酒仙灵脾1斤,用无菌纱布盛之,浸白酒2斤,密封3日后饮用。可治偏风不遂,强筋坚骨。   薏苡仁酒用上好薏苡仁粉,无菌纱布包裹后,浸白酒中,饮用时加热饮之。可祛风湿,强筋骨,健脾胃。   枸杞酒将枸杞子、生地黄用无菌纱布包,浸白酒中,每日煮热饮之。能补虚弱,益精气,去冷风,壮阳道,止目泪,健腰膝。   姜酒以姜浸酒,可治偏风、心腹冷痛等症,须热饮。   红曲酒红曲3~12克,加黄酒煎汁,趁温服下。可治腹中及产后瘀血证。   葱豉酒用葱根、豆豉浸酒煮饮。可解烦热,补虚劳,治伤寒头痛寒热...

  • 佩戴中药香囊 预防疾病

    佩戴中药香囊 预防疾病

    佩戴中药香囊(简称香佩疗法)是指将芳香性中草药碾成细末装入特制布袋中,佩在身上以预防疾病的一种传统方法。 香佩疗法历史悠久,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熏燎、艾蒸和酿制香酒的记载,至周代有了佩带香囊、沐浴兰汤的习俗。春秋战国时期有佩戴芳香性植物以防秽避邪,清代有用中药香囊佩戴胸前预防四时感冒、瘟疫等的记载。至今,民间仍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风俗。 香佩疗法以芳香性药物为主,具有芳香辟秽、开窍醒神、祛邪解毒、清热消肿、安神定志、醒脾开胃等功效。芳香性中药挥发之气味通过口鼻黏膜、肌肤...

  • 中药香薰 美容保健解压

    中药香薰 美容保健解压

      “闻香祛病”的疾病防治方法在我国由来已久,著名医药学家华佗、孙思邈、李时珍都有用芳香类中药治疗头颈部疾病的记载。战国末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下“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这样一句。这不禁让我们思考,江离、辟芷、秋兰都是香草的名字,诗人将这些象征美好的香草披戴在身上,除了寄托高洁、高远的志向,是不是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调节身心的作用呢?   仔细研读我们就会发现,《离骚》中提到的这三种香草都是常见的芳香类中药。江离即是中药川芎,《神农本草经》记...

  • 中国文人笔下的中药功用

    中国文人笔下的中药功用

      在传统中医手里,中药的主要功用是治病除疴;而在中国文人的笔下,中药则有另一番的功用。   辛弃疾用中药抒心绪   在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笔下,中药成了他抒发心绪、排遣情怀的棋子。   南宋淳熙年间,辛弃疾曾写过一首《定风波》:“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篇章。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浸,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词虽不长,但却嵌进去(包括谐音)多种中药名:木香、禹余粮(雨余凉)、石膏、吴萸(吾已)、栀子、紫草(...

  • 脚气 皮肤色素沉着 中药洗方

    脚气 皮肤色素沉着 中药洗方

    皮肤色素沉着者可用以下中药方外洗治疗。取茜草、赤芍、木通、红花、宣木瓜各15克。将上述中药装入纱布袋后放人锅中,加水3000毫升,用大火煎沸后改为小火煎20分钟,将去渣的药液倒入干净盆中,待温,浸洗患处或浸泡全身 20分钟。同时,轻轻搓揉患处。每日洗两次,连洗数日。 周丽华 姜盐泡脚能治脚气 用生姜、食盐治疗脚气,有较好疗效。具体做法为:取生姜0.1公斤,食盐 50克,放人锅中,加入清水约两大碗,煮沸10分钟,倒入洗脚盆,待其自然冷却至脚能接受的温度,加人陈醋100毫升,浸泡患脚30分钟。一般3~7次可见好转...

  • 中医专家教你用中药零食

    中医专家教你用中药零食

    中医专家认为:中药零食并非人人皆宜。没有对应症状的人吃多了反而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1、阿胶蜜枣——“甜蜜”难消化 阿胶蜜枣的主要成分是大枣、阿胶。阿胶有补血、滋阴润燥的功用,红枣味甘性温,可以健脾生血,有助于改善面色黄白、心慌怕冷、神疲倦怠、四肢乏力等症状,适合体虚、血虚者和产妇食用。 食用注意:阿胶滋腻、难以消化吸收,脾胃不好的人要少吃,每天不要多于10颗。 另外,因其含糖量大,糖尿病患者忌食。 2、枸杞——吃多了会导致消化不良...

  • 按摩迎香穴佩戴中药香囊预防H7N9

    按摩迎香穴佩戴中药香囊预防H7N9

    H7N9禽流感一旦感染发病,预后不良,关键在于预防。该病属于中医“瘟病”范畴,按摩迎香穴、佩戴中药香囊等方法可以预防。 ●按摩按摩迎香穴(鼻翼旁开1厘米处,鼻唇沟中),每日3次,每次15分钟。 ●艾灸艾灸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神阙(肚脐)、气海(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等穴位,每日1次。 ●中药香囊取藿香、佩兰、艾叶、苍术等各等量,制成香囊,挂于前胸,每天置于鼻前闻香数次,每次3分钟,晚上睡觉时放置枕边,有辟秽解毒功效。每周更换药物...

  • 中药外用疗法数款

    中药外用疗法数款

      中药外用疗法的原理是,药物分子通过渗透作用,经皮肤、经脉到达病处;或者通过鼻子吸入体内,达到安神定志、调理气血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一些中药外用,具有杀菌、消炎、调节内分泌、改善机体代谢水平、提高免疫能力等作用,同时还有局部理疗、治疗的作用。此外,中药外用疗法不会产生副作用,安全可靠,缺点是起效慢,不能用于急性病。   指导专家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主任 何启扬   记者 朱志安 通讯员 边江红   菊花药枕治失眠   菊花、桑叶、薄荷各100克,弄碎装入枕芯,10天换药...

  • 中药“感冒茶”就是“感冒汤”

    中药“感冒茶”就是“感冒汤”

    近日天气变化快,流感高发,一些药店和医院都推出了“感冒茶”(凉茶、菊花茶、姜茶,配方成分不一,有金银花、桑叶、淡竹叶、黄芩、黄连等)。 其实“感冒茶”就是“感冒汤”,里面并没有茶叶,只是喝起来比一般的中药汤剂要淡,因此给予“感冒茶”的说法。“感冒茶”一般是在出现比较严重的流行性感冒后才会煎制,其最初用于消暑散热,且无固定配方,比如在流感严重时期,如“非典”、&ldq...

  • 中药热奄包疗法

    中药热奄包疗法

      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医院急诊主任欧建锋表示,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将中药离子化并通过机器,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是身体的某一个特定位置(如穴位上),利用其药效和温度,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从而达到更好的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治疗目的。   适用人群:   1、退行性骨关节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滑漠炎,肋软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眩晕,股骨头坏死,骨质增生,肩周炎,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扭挫伤后期等疾病。2、痛经,风寒咳喘。   (记者 蔡卫杨)...

  • 中药沐足养生方小汇

    中药沐足养生方小汇

    1.治失眠症:磁石 30克,菊花、黄芩、夜交藤各15克。水煎取液.待温度适宜时浸洗双足.每晚睡前1次,洗后立即入睡。 2.治腿疼:红花、牛膝、络石藤、虎杖、玄胡索、稀签草各30克,川椒10克。水煎取液,趁热熏洗双足和腿部.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3.治妇女痛经:益母草、乳香、没药、香附、夏枯草各20克。煎取2000 毫升药液浸洗双足.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0 分钟。 4.治遗精、早泄:仙鹤草30克.黄芩、丹皮各18克。煎液候温洗足.每晚睡前1次。 5.治火眼、目赤流泪:桑叶、夏枯草各50 克,白菊花、刺...

  • 防治春季时疫 中药有疗效

    防治春季时疫 中药有疗效

      入春后天气逐渐变暖,自然界一些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开始孳生、繁殖,为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在防治春季时疫中,中药有良好的疗效。   流行性感冒取板蓝根15克或大青叶9克,水煎代茶饮。其中还可加入羌活9克,煎汁同饮,连服3日。亦可用板蓝根冲剂冲服,每次1包,每日2次,连服3日。   流行性腮腺炎对于有腮腺炎接触史者,以板蓝根30克,煎水服用,或板蓝根冲剂每日2包,分2次冲服(均连用3日),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对腮腺炎肿痛发热,用板蓝根30克,金银花15克,薄荷9克,或大青叶、忍冬藤各30克,煎...

  • 中药泡脚减轻疲劳 使身心舒畅精神爽快

    中药泡脚减轻疲劳 使身心舒畅精神爽快

    泡脚可以减轻疲劳,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去除污垢,使身心舒畅、精神爽快。加入中药泡脚不光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功能,还能充分吸收中药成分,疏通筋骨关节,温肾补肾,起到祛病、护肤、美容的作用。 泡脚前中药泡脚一般使用木质泡脚桶,这样吸收药物的效果更好;泡脚水温度控制在40℃左右,深度要没过脚踝。 泡脚时在泡脚的过程中,最好用手按摩脚部。按摩方法如下: 推法:脚底板上半部“人字形”下约1厘米处,为肾反射区。双手大拇指并拢,用力摁住该位置,往上推36次,至脚底发热为止。此法对肾虚、中气不足...

  • 佩戴中药香囊预防感冒、瘟疫

    佩戴中药香囊预防感冒、瘟疫

      佩戴中药香囊(简称香佩疗法)是指将芳香性中草药碾成细末装入特制布袋中,佩在身上以预防疾病的一种传统方法。香佩疗法历史悠久,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熏燎、艾蒸和酿制香酒的记载,至周代有了佩带香囊、沐浴兰汤的习俗。春秋战国时期有佩戴芳香性植物以防秽避邪,清代有用中药香囊佩戴胸前预防四时感冒、瘟疫等的记载。至今,民间仍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风俗。   香佩疗法以芳香性药物为主,具有芳香辟秽、开窍醒神、祛邪解毒、清热消肿、安神定志、醒脾开胃等功效。芳香性中药挥发之气味通过口鼻黏膜、肌...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