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胸 第88页

胸 第88页

  • 交叉抱胸解手痛 三招辨别中风

    交叉抱胸解手痛 三招辨别中风

    交叉抱胸缓解手痛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手受伤后,把双臂交叉放在胸前,就可使痛感减弱。这可能是因为,大脑本习惯了用特定区域支配左手感知左边的世界,右手感知右边的世界。当双臂交叉时,左右手都越过中线,去感知对方的领域,使大脑产生混淆感,于是削弱了痛觉刺激。杨爱群 辨别中风试试三招 家人忽然倒地,如何辨别是否中风?不妨试试以下三招: 1.查看患者是否清醒。若不清醒,则中风可能性较大,此外倘若其舌头歪向一侧则中风可能性仍较大; 2.查看患者能否说话。如果不能说话,则很可能是中风,尤其是患者心里明白,但说不出话来...

  • 愈梗通瘀汤治胸痹合并失眠案

    愈梗通瘀汤治胸痹合并失眠案

      愈梗通瘀汤由陈可冀院士研制。方药看似平淡,而精义深在,由生晒人参、生黄芪、丹参、赤芍、延胡索、川芎、藿香、佩兰、陈皮、半夏、酒大黄组成,功在益气行气化痰湿、通瘀络而止痛,常用于冠心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若对证的话,治疗失眠疗效颇佳,今择一典型验案举例如下:   患者王某,女,81岁。主因“阵发性胸痛7年余,加重7天。”以“急性冠脉综合征”于2012年1月6日收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CCU科。入院症见:阵发性胸闷,胸痛,纳差,眠差,偶有咳嗽,白痰,无剧烈胸痛,无大汗...

  • 雷昌林辨胸痛胸闷误诊案

    雷昌林辨胸痛胸闷误诊案

    杨某,男,34岁, 1993年11月27日初诊。 主诉:胸痛,胸闷,心慌,气短6月余。患者发病后在某医院门诊就诊,以心脏病治疗疗效不著,后住院进一步检查,行心电图、B超、CT、脊椎拍片、椎管造影及各种化验等,但都未查出阳性体征。医院又让其到西安、石家庄等地的大型综合医院进一步检查,仍未查出阳性体征。 总之,该患者初以隐匿性冠心病治疗,无效;后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治疗,其症状仍不减轻,住院长达5个多月。患者十分烦恼,转求中医诊治。 刻诊:患者精神差,面青黄无华,仍胸痛,自感有约7厘米宽之疼痛带环绕胸背一周,...

  • 张汉玉治胸痹验案

    张汉玉治胸痹验案

    病例:患者,女,68岁。经常发作心前区疼痛,遇冷则重,自觉有冷气从胁下上冲心胸。平时胸闷气短,心悸,头昏乏力。诊时:胸痛不得卧,形神困倦,食少,眠差,舌质暗红,苔薄白,脉虚弦,偶呈涩代。诊断为胸痹,证属脾胃虚衰,心阳失养。治以益中气以和营,养血脉以通痹。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味。处方:黄芪、桂枝、白芍、丹参、酸枣仁、陈皮各15克,茯苓12克,郁金、当归、炙甘草各10克,生姜5克,大枣5枚。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7剂后胸痛减轻,食欲见增,精神略振,继以上方加减化裁,服30剂后恢复健康。 点评:此症为气滞血凝、升降受阻所...

  • 羊痫风又称痫症 仲景谓治“胸满烦惊”

    羊痫风又称痫症 仲景谓治“胸满烦惊”

    癫痫,又称痫症、羊痫风,是因脏腑受伤,神机受累,元神失控而成的一种精神疾病,主要症状为:突然意识丧失,发则扑到,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时方醒,一如常人。明代鲁伯嗣《婴童百问》中说:“发痫者,小儿之恶病也。幼小血脉不敛,骨气不聚,为风邪所伤,惊怪所触,乳哺失节,停滞经络而得之。其候神气怫郁,瞪眼直视,面目牵引,口噤涎流,腹肚膨紧,手足搐掣。”这段话明确地指出了癫痫病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中医生理认为“肝主筋”,“面目牵引&rd...

  • 热水冲胸口暖胃促消化

    热水冲胸口暖胃促消化

    老年人食欲不好,可以用暖胃的方法来调理。比如在洗澡时,可将喷头对准胸口周边,画圈式冲洗,温度依个人身体接受度,略烫即可,每冲5~6秒钟休息1分钟左右,如此重复5~6次,喷水的距离以自己感觉舒适为宜。 此外,也可用热毛巾暖胃,每天饭后半小时进行,可促进消化。崔西...

  • 张志明名方 陷胸和胃汤

    张志明名方 陷胸和胃汤

      张志明,男,1964年出生,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卫生系统领军人才、甘肃省第五批省市五级师带徒指导老师。现任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甘肃分会急诊协会副会长、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他临床擅长治疗各科疑难重症,尤其在脾胃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组成:法半夏12克,全瓜蒌20克,黄连6克,枳壳12克,柴胡12克,木香6克,酒大黄6克,槟榔6克,甘草6克。   功能:降...

  • 胸痹病案 胃痛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味

    胸痹病案 胃痛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味

      杨某,女,76岁。2012年7月12日初诊。   患者自诉左侧胸膺处,往往因劳累诱发,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可迅速缓解。发作时就近在当地卫生院就诊,经过心电图检查呈特征性改变,V4—V6胸导联ST段压低呈水平型。诊为“心绞痛”。患者发病前一天傍晚,邻居送来一小盆已调拌好的凉粉,微辣,进食一小碗。次日凌晨突发上腹部近心窝处胀闷剧痛,按之痛增,胃脘灼热,恶心呕吐,口苦咽干,口渴不欲饮,汗出,心烦。无心悸气短、呼吸困难、喘息不得卧。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笔者根...

  • 雷昌林治验急性胸膜炎方

    雷昌林治验急性胸膜炎方

      和某,男,45岁,1991年3月30日初诊。   主诉:左侧急性胸痛、发热10天。该患者近10天一直恶寒发热,咳嗽,左胸痛,全身困乏无力。在本地医院初以外感诊治,后以肺炎治疗,连续使用青霉素、氯霉素等药6天,效果不明显。胸透复查:“左侧胸膜炎,少量积液,并粘连肥厚。”并确诊为左侧急性胸膜炎。患者对西医治疗失去信心,遂寻求中药治疗。   刻诊:患者仍恶寒发热,恶寒重发热轻,体温38.5℃,无汗,咳嗽,痰不利,左下胸痛,有时跳痛,咳嗽震动即痛,晚上不敢朝左侧睡;伴全身困乏无力,大...

  • 痰热咳喘 加减涤痰汤合小陷胸汤

    痰热咳喘 加减涤痰汤合小陷胸汤

      林某,男,58岁,门诊病例,2005年11月9日初诊。   主诉:咳嗽、气喘反复发作10年。患者有咳喘病史10年,近1年来,咳嗽、气喘明显加重,兼见胸闷,咳吐痰涎甚多,且咳与喘并作。每于咳喘较甚时则发昏倒,不省人事,一般每日发作1次,甚则日发数次。每次昏倒时间约数分钟左右。   询其家属,昏倒时四肢并不抽搐,但口中多痰涎;患者时觉咽痒,口苦而不甚渴。兼见两侧头痛,头晕,舌苔厚腻而黄,脉滑数。   辨证:痰热咳喘,兼痰浊蒙蔽心神。   治法:清心涤痰,止咳平喘。   主方:加减涤痰汤合小陷...

  • 咳血方用咳血方合小陷胸汤加味

    咳血方用咳血方合小陷胸汤加味

      邓某,男,45岁,门诊病例。   2008年10月19日初诊:患者有“支气管扩张”病史多年,曾服用多种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就诊时胸闷,气促,咳喘,咯血痰,舌苔黄腻,脉细数。   辨证:痰火犯肺。   治法:清热化痰,凉血止血。方用咳血方合小陷胸汤加味。   组方:诃子10克,炒瓜娄壳10克,海浮石10克,栀子炭10克,桑白皮30克,川贝母10克,青黛粉10克,黄连5克,法半夏10克,藕节15克,杏仁10克。15剂,水煎服。   2008年11月7日:咯血止,咳嗽...

  • 治结核性胸膜炎中药方

    治结核性胸膜炎中药方

      患者孙某,男,6岁,1991年9月15日初诊。   主诉:高烧不退两个月。两月来,高烧不退,38.5~40.5℃,微恶寒,左胸苦满,恶心,口苦,腹胀满,纳减。X线胸片报告;胸膜炎并积水(左),患儿在德州市某医院住院经抗痨、消炎输液治疗,仍高烧不退,转山东省某医院,用先锋5号等输液治疗,体温一度下降。后经会诊,转某胸科医院治疗,又按抗痨、消炎输液等治疗,住院30多天,一直高烧不退。邀笔者诊治。   刻诊:高热39.7°C,自汗,微感恶寒,胁痛,口苦,恶心,盗汗,上腹微胀,纳减,大便略秘,小便微...

  • 自发性气胸 求中医根治方

    自发性气胸 求中医根治方

      黄某,男,56岁,2013年4月7日初诊。   主诉:左胸痛1月。患者1月前突发左胸痛,痛如刀绞。继则胸膈满闷,呼吸困难,伴干咳气喘,口唇青紫,张口抬肩,不能平卧而急入某综合医院。诊断为:自发性气胸。经穿刺排气疗法后,症状马上缓解,病情好转出院。   但不逾一月已发作数次。病家请求根治,医生回应,此病手术有禁忌。病家遂转求中医。   刻诊:神清形疲,诉口干唇燥,干咳无痰,偶有气促,时饮水自救,入夜先备水杯于床头,不时喝水仍口干不已。伴性急善怒,彻夜不眠,纳少便结,舌绛无苔,脉弦细而数。   ...

  • 妙招缓解岔气 急性胸肋痛

    妙招缓解岔气 急性胸肋痛

    生活中“岔气”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在我们剧烈运动时更为常见,“岔气”虽然不能造成什么危险,但是,发生“岔气”时会伴随着呼吸而产生钻心的疼痛却让人难以忍耐。 岔气又称急性胸肋痛,现代医学证明,岔气其实是一部分帮助呼吸活动的肌肉出现痉挛性收缩造成的。长期没有参加体育活动或天气过冷,以及大量出汗引起的体内氯化钠含量过低,也能引起岔气。 如果岔气时,不但咳嗽,而且连大小便都疼,在医院治疗的同时,还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方法一 把与患侧相同的肢体举起来,然...

  • 治老年胸痛验方

    治老年胸痛验方

    处方与用法:陈皮15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甘草5克,全瓜蒌15克,薤白、香附、郁金各10克,橘叶3片,浙贝母、丝瓜络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涤痰,宽胸通络,治老年人胸痛日久,痰浊内盛,气不通达,胸闷胀痛,咳唾喘息,口苦,尿黄,苔白滑,脉弦滑或滑数等。...

  • 夹无名指除胸闷

    夹无名指除胸闷

    手的无名指是三焦经脉循行所过之地。刺激无名指,可调节体内激素的分泌,促进经脉气血的流通,从而减轻或者消除胸闷、头晕、烦躁等不适症状,还可防治痛经。 具体的刺激方法是,用普通的塑料或者木头夹子,夹住无名指,夹30秒,休息 30秒,反复刺激10—15次。每天治疗1次即可。 (俞健杰)...

  • 胸部外伤内服方

    胸部外伤内服方

    处方:三七6克(研末冲服),当归尾10克,赤芍12克,生地12克,红花、苏木、香附各10克,丹参、续断、骨碎补各15克。水煎服,日1剂。 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治胸部外伤后,检查无器质性损伤,局部疼痛不止者。...

  • 从虚论治冠心病(胸痹)验案举阳

    从虚论治冠心病(胸痹)验案举阳

    心气虚弱 患者,男,58岁,职员。主诉:反复心悸胸闷10余年,加重伴胸痛半月。患者诉胸痛隐隐,时重时轻,时作时休,每遇劳累症状加重,伴心悸、胸闷、少气自汗、小便清长、大便干结,2—3日1次。面色咣白,舌质淡,苔薄白或白滑,脉细。心电图:窦性心律,ST段改变。中医诊断:胸痹——心气虚弱。西医诊断:冠心病。治法:补益心气,行气止痛。方药:党参15克,白术10克,法半夏10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赤芍15克,川芎15克,石菖蒲15克,黄芪30克,桂枝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

  • 四逆散治 胸痹 中风

    四逆散治 胸痹 中风

      四逆散出于《伤寒论》少阴篇,由甘草(炙,味甘平)、枳实(破,水渍,炙干,味苦寒)、柴胡(味苦寒)、芍药(味酸微寒)四味药组成。本方透邪解郁,疏肝理脾,适用于少阴病。症见四逆,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肝气郁结,气机不利,阳气闭郁,不达四肢,故见手足厥冷的热厥证,此时手足必不甚冷,或指头微温,或脉不沉微,与寒厥不同。《黄帝内经》曰:“热淫于内,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方中柴胡苦而发,合余药调理气机利湿热也,药虽四味,一言难尽其意。后世对此方发挥颇多,皆可参考,并认...

  • 治渗出性胸膜炎经验

    治渗出性胸膜炎经验

    经验方:薏苡仁、白茅根、芦根、冬瓜仁各30 克,赤茯苓、滑石、旋覆花、丝瓜络各15克,柴胡、杏仁、桔梗、通草、枳壳各10克。 加减:胸痛甚者,加郁金、牛蒡子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渗出性胸膜炎患者22例,用药 15-60日,结果痊愈17例,好转2例,无效3例。...

  • 茶粥汤 排解心慌、胸闷方

    茶粥汤 排解心慌、胸闷方

    排解心慌、胸闷方法也十分简单,只需用“以热补热”的方法,喝1杯热茶可以在9分钟后促使体温有所下降。切忌大量饮水,因为大量饮水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进热痉挛的发生。另外,可是试试以下方法: 茶类多饮茶既能及时补充身体出汗后体内损失的水分,又有清热解暑的作用。因为绿茶性凉,热天应尽量饮绿茶。另外,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各种茶类饮料。把100克大麦炒焦,再加1500~2000毫升水煮开,晾凉后饮用,非常可口又能降温防暑。 粥类多吃粥类...

  • 胸膜炎中药二治方加辅疗八式

    胸膜炎中药二治方加辅疗八式

    方1:十大功劳30g,矮地茶30g,百部120g。共研末,以蜜为丸,每丸重15g,每次1 丸,每日3 次,温开水送服。此方用于结核性胸膜炎。方2:牛大力藤根30g,一见喜3g。水煎服。治疗胸膜炎。 1.扩胸运动:保持站姿,抬头挺胸,两臂侧平举,尽量向后振臂,然后复原,每次扩胸20~30下,每日两次。 2.仰卧挺胸:仰卧在床上,两手放在体侧,头和脚不动,胸部尽量向上挺,挺起来后停几秒钟再落下,如此反复进行,每日两次,每次20~30下。这样能使胸部和腰背部的力量增强,防止胸膜粘连。 3.按摩胸部:坐、立、卧均可,脱...

  • 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中药膏方

    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中药膏方

    胸痹(冠心病、心绞痛)   患者张某,50岁,某厂干部。   初诊:1976年10月10日。素体阳虚,常觉神萎力乏,胸闷气短,近日劳累过度,元气更耗,致血循不利,营络失和,胸痛频作,痛彻后背,心悸怔忡,总感不安,甚则汗出肢厥,气促喘息,手麻足软,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脉结代细弱无力,心电图示:“频繁性室性期前收缩”,运动试验“阳性”,此属阳虚失展,心痛乃作也,当用温养为法,佐以和血。   方用:党参10g,黄芪10g,炙草3g,煨姜4g,大枣3枚、桂枝6g,当归10g,赤...

  • 冠心病 胸闷心刺痛 处方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味

    冠心病 胸闷心刺痛 处方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味

    《素问·金匮真言论》有云:“心阳,阳中之阳也。”谓心居上焦,属阳脏而主阳气。仲景论胸痹,着重于阳虚和痰湿,所列方剂大多以温通阳气、除痰宣痹为主。 湖北襄阳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胡思荣荟萃名家思想,以“温”“通”二法并用治疗心阳不振型胸痹,取得良好效果。 病案举例 孙某,女,67岁,2010年10月因“胸闷,心前区刺痛2年余,加重3天...

  • 心律失常 症见心悸胸闷 镇心安神方

    心律失常 症见心悸胸闷 镇心安神方

    处方:珍珠母、炒酸枣仁各30 克,茯苓15克,陈皮、枳实各10克, 半夏9克,黄连、甘草、胆南星各6 克。 加减:热盛,舌红苔黄,脉数者, 加黄芩、栀子各10克:大便干结者, 加生地15克,大黄5克;心悸甚者, 加紫石英30克,或生龙骨、生牡蛎各 30克;乏力,食欲不振者,加党参20 克;舌红干燥者,加生地、麦冬各15 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清热豁痰,镇心安神 主治:心律失常,中医辨证为痰 热扰心型,症见心悸,胸闷,头晕, 口干口苦,烦躁易怒,尿赤便干,舌 红苔黄腻,脉滑数或结代。 程...

  • 猪心治疗心慌胸闷

    猪心治疗心慌胸闷

    【简介】心慌胸闷是一种主观感觉,即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轻者若无其事,重者则觉得难受,似乎被石头压住胸膛,甚至发生呼吸困难。 【组成】新鲜猪心1只,香叶子树根皮20克,春木香25克。 【制法】将上两味药放入猪心内,然后将猪心放入陶罐内盖好,隔水蒸1个小时,趁热吃汤喝汤。 【用法】每天1只猪心,连服7天即愈。平时可饮富硒胶股蓝茶巩固疗效。 【出处】老年健康报...

  • 常推揉胸部防心梗发作

    常推揉胸部防心梗发作

    心肌梗死是心脏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因急剧的缺血与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在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为减少老年人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供血,有效防止诱发心肌梗死及猝死的发生,在家中常推揉胸部进行防护就尤为重要。通过揉按、推摩、梳刮胸部,一方面可对植物神经进行调节,从而激活心脏微循环;另一方面则可直接活化胸部皮肤血管,通过血管反射,激活心脏微循环,减少心梗发生几率。 1.揉按膻中穴;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用大拇指点按在穴位上,先顺时针方向轻轻揉按,再逆时针方向揉按,每次各30下,动作要缓慢、均匀、有力。 2...

  • 胸痹心痛吃余甘果

    胸痹心痛吃余甘果

    余甘俗称油甘,味甘、苦、酸、涩,性寒无毒,功能清咽解热,润肺止咳,消积宽胸。临床常用以治烦渴,腹泻,胃胀,牙痛,咽痛,咳嗽等症。它是福建泉州地区的一种地道药材,也是民间常用的保健食品。用余甘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有效缓解症状。 方法:取余甘鲜果数枚,嚼液咽下,一般服2~10枚即可。冯炳阳...

  • 控调血压 主食别太多 饭后胸口不适?

    控调血压 主食别太多 饭后胸口不适?

      不少人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吃素肯定可以降血脂。殊不知,即使过上数个月“苦行憎”的生活,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仍然偏高。   专家表示,事实上素食确实有利于改善血脂异常,但只靠吃素,并不一定能降血脂。人体影响血脂合成和代谢的因素相当复杂,特别是在机体已经出现胰岛素抵抗、脂肪代谢失衡的情况下,单纯控制肉类和胆固醇的摄入,可能造成代谢紊乱,进一步升高血脂。   此外,主食过多也不利血脂的控制。由于不能吃肉,就靠多吃米、面等主食填饱肚子,人体摄入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转化...

  • 胸闷胸痛 江淑安经验方

    胸闷胸痛 江淑安经验方

    处方:瓜蒌皮30克,薤白30克,黄芪60克,丹参60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当归15克,红花12克,元胡15克,桂枝20克,郁金15克,甘草6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3次,饭后1小时温服,连服20剂为1疗程,连用药1~3个疗程,或用本方加大剂量熬制成膏剂,开水冲服。 说明:本方看似平淡,但配方严谨,药专力宏。一般用药一周后胸闷胸痛症状明显减轻。...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