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胸 第87页

胸 第87页

  • 宽胸顺气解胸闷

    宽胸顺气解胸闷

    在春季,机体的内分泌系- 统由于季节交替容易出现紊乱、不协调的状况,心理的抗压力也会随之降至最低,因此容易出现心情抑郁、烦躁,影响机体气血运行,造成胸阳不振出现胸闷。通过揉、拿、拍等方法能宽胸理气,有效缓解胸闷症状。揉胸:以一手中指指腹螺纹面,沿锁骨向下逐次按揉各肋间隙,顺序由上而下,由内向外,适当用力按揉,以酸胀为度,反复10次。 拿胸肌:一手拇指紧贴胸前,食指和中指紧贴腋下相对用力提拿,一吸一呼,一拿一放,慢慢由里向外松拿胸肌,反复做10次。拍胸:右手五指轻轻并拢,用虚掌从上到下,从内向外拍击左胸部,反复10...

    精品偏方 2024-03-08 12 0 胸闷
  • 喝药茶 丰胸补气血

    喝药茶 丰胸补气血

      拥有理想的身形,是全世界女性的梦想。从中医的理论来说,最重要的是血液循环畅与否。你每个月的生理周期、经血量、经血颜色都正常吗?若是发现有问题的话,请先征询医生的意见,然后调补体质。      若气血不足,会影响身体的发育,令胸部发育不健全。若是时常面青唇白、容易头晕、失眠、难以成眠、经血流量少的话,代表你的身体气血不足。若不改善体质,补充气血,是难以形成理想的胸部的。   从经络的角度看,影响胸部发育的重点是“胃经”。假如营养充足的话,则胃经的发育亦很畅顺。因此,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是很重要的。除胃经外,肝经对丰...

  • 生理期美胸好食品

    生理期美胸好食品

        有些女性哺乳后出现乳房下垂现象,这与支持乳房的悬韧带以及两侧胸肌有关,与哺乳并没有多大关系。若要防止乳房下垂,则必须配以体操、游泳等体育锻炼,才能使乳房保持高挺与弹性。当然,产后的饮食也得作些调整。     对女性而言,过度的节食会使胸部的脂肪减少而影响健美。产后女性为哺乳的需要更不能节食,此时要多摄取高蛋白质与维生素B、C含量丰富的食物,如豆类、丝瓜、木瓜、芹菜、洋葱、花椰菜、猪蹄、猪肝及乳制品。产妇在产后1周内,不宜食用含酒精的食物和饮料。     此外,也可多摄入一些美胸食物。哺乳期美胸好...

  • 补脾丰胸 吃出高耸坚挺的乳房

    补脾丰胸 吃出高耸坚挺的乳房

      乳房是女性美的象征,它构成了女性婀娜多姿的体态。高耸、坚挺的乳房让人有一种美轮美奂的感觉,无不洋溢女性的美。电视广告上一句“做女人,‘挺’好”更是道出了无数女人的心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现代的女性越来越多追求形体美,乳房健美更是人人羡慕的。很多女性朋友不惜下血本四处求医甚至是做提拉手术去获得丰腴、挺拔的乳房。手术成功与失败的风险性暂且不论,即使成功了,也会对人的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所以我们还是做一些内在的调理更好一些。   气血不足  胸部下垂   胸部下垂的女性多为气血不足,尤其是产后及孕育期的女...

  • 治疗胸背面 痤疮 中药方

    治疗胸背面 痤疮 中药方

      齐某,女,20岁,2009年4月13日初诊。   面颊部痤疮满布,色红灼热,瘙痒,微痛,已4年。近日前胸后背也开始出现痤疮,其他无不适。舌红,苔白,脉无力。处方:金银花20克,蒲公英20克,紫花地丁20克,野菊花20克,川牛膝15克,夏枯草15克,皂角刺15克,僵蚕12克,蝉衣6克,川芎10克,菊花20克,紫草30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7剂,水煎服。   服药14剂之后,胸背痤疮数量大减,面颊部痤疮红痒减轻,继以清热凉血解毒之剂调治月余而愈。   按: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田淑霄教授治疗痤疮多从血分入手,认...

  • 瓜蒌善治胸胁疼痛 瓜蒌能降转氨酶 瓜蒌善祛痰饮

    瓜蒌善治胸胁疼痛 瓜蒌能降转氨酶 瓜蒌善祛痰饮

    带状疱疹疼痛和慢性肝炎导致的转氨酶升高都算得上是临床常见的顽固症状,一个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一个损伤身体健康。在本草世界里,有一味中药是解决这两大难题的良将,它早在医圣张仲景的手中就是方中主药,随着后世医家的不断探索更被发掘出了多种功效。它,就是瓜蒌。 瓜蒌分为瓜蒌实和瓜蒌根两种。瓜蒌实就是全瓜蒌,一般医书介绍它们苦寒,其实全瓜蒌为甘寒,长于导痰浊下行。瓜蒌根是苦寒的,能泄热消渴,比如瓜蒌瞿麦丸。瓜蒌的两大主要功效,一个是善治胸胁疼痛,另一个是善降转氨酶。 《名医别录》中说,瓜蒌实味苦,性寒,...

  • 中医自汗案 心胸汗出案

    中医自汗案 心胸汗出案

    国医大师张磊是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学验俱丰,德术双馨,在治疗内科杂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汗证的治疗有自己独特的认识。 汗是人体生命活动及病理变化的产物,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病理之汗称为汗证,是指阴阳失调,腠理不固,导致汗液排泄失常的病证,临床既可单独出现,也可作为症状伴见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张磊临床治疗汗证注重审证求因,认为治疗汗证不可拘泥于“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之说,要辨证论治,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所说:&ldquo...

  • 胸汗的临床辨证 胸汗的病案举隅

    胸汗的临床辨证 胸汗的病案举隅

    国医大师李士懋平脉辨证治疗胸汗经验 国医大师李士懋先生在从医近60年中, 坚持平 脉辨证思辨体系 [1] , 擅长治疗急危重症、 流行疫病、 心脑血管疾病, 对内科杂病、 疑难病症, 疗效卓著。 先生著有 《汗法临证发微》 , 对汗证的认识深刻、 独 到。 其突出贡献在于确立了汗法的概念、 汗的正汗 和邪汗的分类、 发汗法的分类、 汗的本质、 汗出的机 制、 纹理网络概念、 服药辅汗三法、 测汗法、 汗法使 用指征、 疗效标准、 停药标准等系列标准。 胸汗是指胸前两乳部位局部多汗, 而其他部位 汗少或无汗的症状...

  • 经期护理可以有效瘦身和丰胸

    经期护理可以有效瘦身和丰胸

    读者李小姐咨询:我每次来月经阴部都有些不舒服,朋友说可能是我经期护理不当导致。她还说经期护理得当不仅利于女性健康,还可以有效瘦身和丰胸。真是这样吗?该如何做好经期护理? 湖南喜玫瑰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薇薇回复:女人一生平均来月经400多次,痛经、情绪摇摆、疲倦等生理期不适困扰很多人。这位李小姐的朋友说得有道理,女性生理期也是“变身黄金期”,做好护理很重要。 丰胸(月经1-3天)美国研究发现,月经第1-3天,卵巢雌激素分泌达到峰值,可以刺激乳房脂肪积聚,因而是丰胸最佳时机。这...

  • 行经前乳房胀痛 胸胁刺痛 鸡屎藤加玫瑰花

    行经前乳房胀痛 胸胁刺痛 鸡屎藤加玫瑰花

    薛某,女,34岁,2003年3月17日门诊。 主诉:多年来行经不畅,血色暗黑紫红有块状,来时总觉憋闷,时有时无,时多时少,七八天不干净。 尤其是行经前六七天便觉乳房胀痛、胸胁刺痛、小腹坠胀、腰腿强滞、困乏心烦,钱没少花,病难根治。 观其面色暗红,舌有瘀斑,质偏深红,苔微厚腻,脉来弦迟有力,肝气郁滞、肝血不活也。 嘱其于行经前10天,每日用鸡屎藤150g水煎取两小碗,早、晚各服一碗,另加入玫瑰花、红糖于药汁中充分融化,大温服。 药渣加水再煎,煎开后兑入陈醋半斤,大温泡...

  • 胸椎后关节紊乱 手法治疗

    胸椎后关节紊乱 手法治疗

      胸椎后关节紊乱症是指胸椎小关节、肋横关节、肋椎关节由于扭挫或姿势不良而导致骨关节关系失衡,以背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属于中医骨伤科“伤筋”的范畴。   患者多有脊柱前屈过久后突然背伸或搬提、举重、扛抬、抛物过猛、扭转身躯不协调以及长期从事伏案工作等急、慢性损伤病史。临床表现为背部深在疼痛、沉重或酸困不适,咳嗽、用力、劳累、脊柱背伸或伏案工作较久后症状加重,部分病例可沿肋间神经放射,也可表现为胸肋部不固定、游走性疼痛。胸椎棘突或棘旁约1.5~3厘米处深在压痛,肩背部肌肉紧张拘...

  • 治胸部进、挫伤经验

    治胸部进、挫伤经验

    经验方:制川乌、柴胡、乳香、没药各1份,制草乌、白芷各1.5份,山柰(即沙姜、食用)2份。 用法:上药混匀研成粉,轻症患者每次服药粉3克,每天1次;重症患者每次服3克,每天2次,均用温开水送服。同时贴用止痛药膏。 疗效:本方治胸部进、挫伤轻症患者100 例,显效90例,好转4例,无效6例;重症患者 41例,显效25例,好转8例,无效8例。...

  • 胸腰椎压缩骨折 中医综合疗法

    胸腰椎压缩骨折 中医综合疗法

      胸腰椎压缩骨折亦称“背脊骨折”、“背脊骨伤”,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屈曲型损伤多见,多发生于T11~L1。单纯压缩骨折伤后即出现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查体无脊髓和神经根受损症状。X线片示椎体呈楔形改变,压缩程度小于1/2椎体。CT示受伤椎体压缩骨折,无骨片突入椎管。由于多属稳定性骨折,故一般无需采取手术,可选择中医正骨治疗。   中医治疗胸腰椎单纯压缩骨折历史悠久。《证治准绳·疡医》卷六云:“只宜仰卧,不可翻卧,大动后恐成损患...

  • 胸部岔气伤中医推拿疗法

    胸部岔气伤中医推拿疗法

      胸肋屏伤又称胸部岔气伤,是由于外伤而引起胸部气机壅滞,出现以胸部紧掣痛,胸闷不舒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临床上多因举重抬杠,用力不匀或动作不协调损伤胸廓关节或软组织而引起的胸痛,推拿疗法对本症有显著疗效。因直接暴力造成的胸壁挫伤、肋骨骨折及并发内脏损伤等不在本节讨论之列。   病因病机   多因急性外伤,如提拉举重,姿势不良,用力不当,旋转扭错而导致肋椎关节半脱位,滑膜被嵌入关节间隙中,因关节滑膜中有感觉神经末梢,故嵌入后即可引起疼痛,并发生急性损伤性病理反应。   推拿治疗   1.治则治法:行气活血。   2...

  • 相世和治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致便秘

    相世和治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致便秘

      吉林省长春市中医院相世和主任医师,是长春市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等工作3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内科、妇科、皮肤等科疾病,疗效确切。笔者在此介绍其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致便秘案1例。   宁某,女性,68岁,退休职工,2013年11月29日初诊。   主诉:便秘、腹胀6天。患者6天前,因行动不慎跌坐于地,自行爬起后,能正常行走,虽觉腰部疼痛并未在意。后出现便秘,腹胀,仍未重视。此后症状日剧,腹胀、便秘尤甚,攻撑难耐,心烦气躁,泡服“番泻叶”、外用“开塞露&rd...

  • 益气活血治胸肋筋伤

    益气活血治胸肋筋伤

      患者初诊因“跌伤致腰痛2天”经服用复元活血汤加减而愈;三诊因“外伤致左侧胸肋部疼痛3天”服用复元活血汤加减而致病情加重,郭剑华审证求因,中医辨病为“气虚血瘀”之“筋伤案”,治以“温阳益气,舒筋活血”之法而获痊愈。   刘某,男,47岁。搬运工,重庆市巴南区人。2009年1月11日初诊。患者体质素健,因在搬运货物时,不慎从汽车上跌下使腰部损伤,当即感腰部右侧疼痛,不能站立,无大小便失禁及...

  • 陈宝贵治疗水肿 胸痹水肿案

    陈宝贵治疗水肿 胸痹水肿案

    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一种病证,其严重者还可伴有胸水、腹水等。水肿之因颇多,或因外感,或因内伤,或内外合邪,涉及脏腑亦多。历代治疗水肿多从肺、脾、肾三脏来论述,又有分为阳水、阴水之说,足以提纲挈领。当今有学者认为肝、心、脾、肺、肾五脏皆可导致水肿,乃结合现代医学之观点,可作借鉴。 导师陈宝贵教授治疗水肿,多从肺、脾、肾三脏出发,胸膈以上水肿者治其肺,脘腹水肿者治其脾,腰膝以下肿者治其肾。治肺者以发汗利水为主,治脾者以健脾利水为主,治肾者以温肾利水为主...

  • 胸椎骨结核中医方剂

    胸椎骨结核中医方剂

    胸椎骨结核中医方剂   【辨证】肾气不足,精血亏损,致使气血失和,痰浊凝聚,留于骨骼。   【治法】活血化瘀,解毒散结。   【方名】骨痨散。   【组成】 虫120克,蜈蚣50克,川山甲15克,全虫30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面,每次3克,日服2次,以温白开水送下。   【出处】丁世名方...

  • 主治 陈旧性胸胁伤 方解

    主治 陈旧性胸胁伤 方解

    组成:当归15g,川芎15g,赤芍15g,青皮10g,陈皮10g,乌药10g,小茴香10g,生甘草8g。3剂。1日1剂。水煎,分2~3次温服。 方解:在损伤调经汤中,当归、赤芍活血祛瘀、通经络,是治疗伤科血滞疼痛之要药,亦为君药;川芎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且入肝胆之经,具有镇痛解痉之效,为臣药;青皮、陈皮、乌药、小茴香理厥阴之气,解肝经之郁,为佐使之药;生甘草缓中止痛,亦为使药。 主治:陈旧性胸胁伤。 用法:1日1剂。水煎分2~3次温服。 (沈霖)...

  • 胸膛挺直 背不驼

    胸膛挺直 背不驼

    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湖北民歌 民歌赏析 歌越唱越熟,路越走越顺,刀越磨越快。作者用唱山歌、走路、磨刀来比喻运动与健康的关系,从而引出背越挺越直的道理。这首湖北民歌用通俗易懂的生活现象,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睿智和对人生的透彻认知,其中也不无医学道理。 健康话题 人的背虽然在生理上呈S形,但基本是挺直的,文学家们常用“腰板笔直”来形容一个人的健壮。骆驼的背是向上凸的...

    精品偏方 2024-03-08 13 0 胸膛
  • 韦贵康内外兼施治胸椎小关节紊乱

    韦贵康内外兼施治胸椎小关节紊乱

    国医大师韦贵康是从事中医骨伤科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诊疗骨伤科疾病经验丰富,以手法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而著称。笔者有幸成为韦贵康的弟子,现将其诊治胸椎小关节紊乱的经验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探病因:虚劳风邪为因 胸椎小关节紊乱属中医学“岔气”“背痛”“骨错缝”“筋出槽”等疾病范畴。中医理论认为,胸椎小关节紊乱由于外感风寒邪气、外伤、劳损以及肝肾亏虚等导致气滞血瘀,凝结于背部之筋骨,导致经络气血...

  • 凌湘力运用和法临证治便秘,消渴,胸痹验案

    凌湘力运用和法临证治便秘,消渴,胸痹验案

    全国名中医凌湘力是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学验俱丰,擅治内科疑难杂病,常以和法起沉疴痼疾。和法属八法之一,凌湘力将和法进一步扩展,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外感病、肿瘤、妇科病、皮肤病等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创制了诸多经验方。笔者有幸侍诊于左右,受益匪浅,现略述如下。 凌湘力指出和法的内涵即和解之法,主治少阳经证或半表半里证,以小柴胡汤为代表方。临床疾病由于病因的多样性、病位的特殊性、病情的复杂性、体质的差异性,证候常寒热虚实错杂、阴阳表里同病,单一的治法难以适...

  • “糊涂”使心胸开阔 预防身心疾病

    “糊涂”使心胸开阔 预防身心疾病

      “糊涂”可使人心胸开阔,宽以待人。即使是遇到自己沉不住气的事情时也能以冷静的态度对待,理智地控制好自己的感情与情绪,容得下,看得开,这对预防身心疾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曾写过一个条幅:“难得糊涂”,并视之为座右铭。按现代人的理解,“难得糊涂”就是一个人在非原则问题上不斤斤计较;在细节问题上不纠缠不清;对不中听的话或看不惯的事,装作没听见、没看见,以佯装的“糊涂”化解可能发生的种种矛盾。小...

  • 红花檀香茶 缓解冠心病患者心胸窒闷隐痛等症状

    红花檀香茶 缓解冠心病患者心胸窒闷隐痛等症状

    红花、檀香各5克,绿茶1克,赤砂糖2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红花活血祛瘀,檀香功专理气止痛,绿茶可消食化痰,而赤砂糖配伍诸药,则有活血的功效。该茶剂性味偏于甘温,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止痛作用,可缓解冠心病患者心胸窒闷、隐痛等症状。...

  • 冠心病胸痹心痛 高社光治方

    冠心病胸痹心痛 高社光治方

      申某某,女,56岁。患冠心病两年余,曾用中西药治疗罔效。症见:胸闷气短,胸痛隐隐,时作时止,劳累尤甚,伴见倦怠乏力,心悸眠差,纳呆食少,时有汗出,脘腹胀满,便溏,日二三行。面见萎黄,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水滑,脉沉细。此乃脾胃气虚,生化乏源,心脉失养所致。治拟健脾胃、滋化源、养心脉。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木香3克,砂仁5克,党参12克,太子参15克,茯苓15克,炒白术12克,陈皮克,当归10克,炒枣仁12克,夜交藤15克,炒谷麦芽各12克,甘草10克,大枣30克。7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纳食稍增,精神体...

  • 中医治疗胸痹 人参汤加减

    中医治疗胸痹 人参汤加减

      郑某,女,49岁,2010年10月17日初诊。   主诉:胸闷,阵发性心前区隐痛、心悸半月余。患者1周前经西医诊断为心肌供血不足,心绞痛。经服药治疗,诸症不减。   刻诊:心前区隐痛阵作,日发作3~5次,胸闷、心悸、气短。周身乏力,腹部胀满。症状每以下午为甚,食欲不振,精神委顿,头晕,易恐惧。观其面色萎黄,舌暗淡,苔薄白,脉沉细数。   辨证属气血不足,心失所养。治当健脾益气,养血安神,以《金匮》人参汤加减。   组方:红参12克,焦白术15克,炒山药15克,莲肉12克,茯神12克,麦冬10...

  • 小陷胸汤与朱砂安神丸合方治经行精神障碍

    小陷胸汤与朱砂安神丸合方治经行精神障碍

      夏某,女,34岁。2008年10月25日初诊。有多年经行精神障碍病史,服用镇静药、营养神经药以及中药汤剂丸剂等,仍然未能有效控制症状,近因病证加重前来诊治。刻诊:经期前焦虑不安,心烦,失眠多梦,口苦口干,因情绪异常加重,肢体烦重,舌质红,苔黄腻厚,脉沉弦。辨为肝气郁滞,痰热扰心证,治当疏肝解郁,清热化痰,给予四逆散、小陷胸汤与朱砂安神丸合方:柴胡12克,枳实12克,白芍12克,黄连18克,姜半夏12克,瓜蒌30克,朱砂(冲服)3克,生地黄8克,当归8克,炙甘草12克,远志12克,酸枣仁(一半生服,一半煎煮)40...

  • 宽胸养心 朱辉军治疗心律失常

    宽胸养心 朱辉军治疗心律失常

    名医治心律失常(心气不足)方 处方:炙黄芪20克,桂枝、茯苓各10克,酸枣仁、五味子、炙甘草各15克,大枣5枚。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补阴,安心宁神。用于治疗心律失常,中医辨证属心气不足型。症见心悸,气短,倦怠,头晕,舌淡,脉结代细弱。 专家点评:心气不足型常见于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病例。而且未见器质性心脏病,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或可以经过多种原因诱发。包括过劳、酗酒、咖啡因等。在辨证施治时首当其冲要减免诱因刺激。保持明朗心境,减少周遭环境的不利诱发因素后再结合中药辨证施治。 创方...

  • 自制黄芪健身茶 预防头晕胸闷

    自制黄芪健身茶 预防头晕胸闷

      在闷热的天气里,只要在相对封闭一点的环境里呆的时间稍长一点,有的人就会出现头昏、胸闷、心慌、气促等不适。这些症状虽然明显,却这些人往往不需用药,只需改变一下环境,换到一个通风的地方,症状即可自行缓解。西医对此情况往往难以做出明确诊断,治疗起来亦感非常棘手。      亲身经历   巧用黄芪防头晕胸闷   那么,具有以上情形的人是不是就非得上医院治疗不可呢?是不是就非得买回大包小包的中药来煎熬呢?有一种非常简便易行的方法,只需去附近的中药店买点生黄芪回家,每次用15克泡水代茶饮,20天为一疗程,一般一疗程即可见效...

  • 胸痹心痛 中医益气温阳活血化瘀

    胸痹心痛 中医益气温阳活血化瘀

      胸痹病名最早见于《内经》,是以病位和病机命名的,乃由于心脉痹阻不通而引起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的一种病证;心痛病名最早见于马王堆古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是以病位和症状命名的,特指近心窝部位的疼痛,是胸痹的常见表现。因其在病因病机症状表现上反映了同一病理,临床习惯称为胸痹心痛。胸痹心痛以胸闷、心痛、短气为主要表现,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急性发作时则相当于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胸痹心痛重症即真心痛,相当于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甚至旦发夕死,夕发旦死,严重威胁人的生命。   本病病机...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