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结肠炎 第5页

结肠炎 第5页

  • 溃疡性结肠炎 从中医和西医角度对血瘀的关系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 从中医和西医角度对血瘀的关系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colitis, UC) 与克隆恩病 统属于炎症性肠病, 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 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 腹泻、 里急后重、 黏液脓血便 等。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明确, 本病治愈难度大, 且有癌 变风险, 属世界难治病之一。近年来, 许多研究发现 UC 患者体内血流缓慢, 血液流变性指标异常, 机体处 于血栓前状态, 血栓引起的并发症是患者死亡的三大 重要原因之一 [1] , 这些正是 “血瘀证中西医结合诊疗 共识”里血瘀证诊断标准的相关内容 [2]...

  • 结肠炎案 临证体会

    结肠炎案 临证体会

    结肠炎案 蔡某, 男, 64 岁, 2013 年 3 月 26 日初诊: 脐周疼 痛, 大便不调, 或水样便, 或夹黏液一月余, 患者平素口 苦烦躁, 眠差, 舌淡红, 苔薄白, 脉细滑。 药用: 柴胡 10 g, 川连3 g, 党参10 g, 姜半夏10 g, 炙甘草6 g, 生姜15 g, 红枣 15 g, 茯苓 15 g, 炒白术 15 g, 干姜 6 g, 陈皮 10 g, 桂枝10 g, 炒白芍10 g, 14 剂水煎服, 日1 剂。 二诊: 服上方效果佳, 诸症皆失, 停药外出饮食不当, 症状反...

  • 李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经验

    李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经验

    李培教授是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随着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的逐年增加,李培教授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出了对于该病的认识及治疗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的定义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异常免疫介导的肠道慢性及复发性炎症,有终生复发倾向。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本病见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最多见。欧美发达国家多见。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近年来该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其病程...

  • 慢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方药

    慢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方药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的肠道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病变。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病变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常见部位为乙状结肠、直肠,甚至整个结肠。本病特征是病程长,慢性反复发作,以腹痛、腹泻为主要特征,临床以左下腹疼痛多见,黏液便、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不断,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多见。随着现代人工作压力较大,生活节奏加快,这种疾病有发作增多的趋势。很多患者发作时习惯使用抗生素治疗,但是反复使用抗生素会产生耐药性,而且造成肠道菌群失调。这是典型的治标方法,疗效并不巩固...

  • 溃疡性结肠炎 健脾清络饮方解

    溃疡性结肠炎 健脾清络饮方解

    单兆伟,1940年生,江苏南通人,首届全国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早年师从孟河医派传人张泽生教授,后又拜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学习,长期从事脾胃病的证治研究,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主要论著有10余部。 组成:太子参10克,炒白术10克,赤芍10克,炒白芍15克,当归10克,炒薏苡仁15克,炒扁豆10克,炒山药10克,仙鹤草15克,石榴皮10克,炒黄芩10克,炒枳壳10克,生甘草5克...

  • 医治结肠炎的有效中药方

    医治结肠炎的有效中药方

    缓慢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结肠炎性病变,归于中医“泄泻”“痢疾”等领域。临床主要体现有腹泻、腹痛,大便含血、脓和黏液等。介绍一个医治缓慢结肠炎的有效方。 办法:炒白术、炒山药各30g,党参、白芍、苍术、车前子、薏苡仁各15g,陈皮、柴胡、防风各1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1周为1个阶段。可治缓慢结肠炎,症见面色萎黄,神倦纳呆,脘闷不适,常有肠鸣,下腹隐痛,时有里急感,形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脉沉纤细。 上方是完带汤合痛泻要方加减。...

  • 宁夏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宁夏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多见腹痛 腹泻,黏液血便,里急后重,甚或伴 有肠外多器官受损,体重减轻,心 动过速,发热,贫血,肠胀气。其病 程漫长,病变范围广,病情轻重不 一,多呈反复发作。朱西杰教授为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委员、宁 夏医科大学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 他通过对病因病机以及辨证用药 原则的深入研究,结合自身长期临 床实践,提出“通降止痛以治标,保 护肠黏膜以治本”的观点,配合自 拟中药方,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 效,现将朱西杰教授治疗溃疡性结 肠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中医学的...

  • 溃疡性结肠炎的针灸治疗思路探析

    溃疡性结肠炎的针灸治疗思路探析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1]。目前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因直肠顺应性降低而引起易怒、失禁、体质量减轻和全身不适等[2]。UC属于中医“泄泻”“久痢”“肠澼”等范畴,病机多为脾肾两虚、肝脾失调、湿热阻滞大肠,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脾肾亏虚,标实为湿、热、瘀、毒壅滞大肠[3]。针灸作为重要的中医治疗手段,治疗UC效...

  • 溃疡性结肠炎 芳香化浊与清热解毒 升举阳气与顾肺理肠

    溃疡性结肠炎 芳香化浊与清热解毒 升举阳气与顾肺理肠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由遗传背景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疾病,呈慢性的炎性反应状态,病变呈连续性,可累及直肠、结肠的不同部位,具体病因尚未明确,临床以发作、缓解和复发交替为特点,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疑难病。UC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反复发作的腹痛、黏液脓血便、腹泻及里急后重等肠道内症状及关节、皮肤、眼、口腔、肝胆等全身性的表现。本病归属中医“痢疾”“久痢”和“肠澼”等病范畴。本病患者因其所处缓解期或发作期而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且本病具有病程长、易复...

  • 溃疡性结肠炎辨治特色方药炒白术

    溃疡性结肠炎辨治特色方药炒白术

    全国名中医王坤根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临证经验丰富,擅长治疗脾胃病及内科疑难杂病。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经验总结如下。 王坤根指出,UC病位在肠,同时与脾、肝、肾密切相关。脾虚肝郁、肾阳不足为其本,湿热、食积、瘀血为其标。王坤根治疗UC时,既综合考虑宏观与微观的辨证关系,又充分发挥口服给药与外用灌肠的优势,常取佳效。 辨治特色 健脾疏肝温肾UC患者脾虚肝郁、肾阳不足为其本,王坤根治疗UC首重健脾,健脾则用甘温,常取仲景健中法,用东垣补...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论治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论治

    溃疡性结肠炎为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涉及直肠、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可有全身临床症状。患者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 溃疡性结肠炎多见于情绪过度紧张、焦虑者,免疫力低下和出现变态反应者,生活不规律者,具有遗传因素者。溃疡性结肠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属于比较棘手的疾病,西医认为需要长期用药治疗,常用药有柳氮磺吡啶、硫唑嘌呤等。 中医辨证论治效果显著。兹举一例如下。 患者张某,女性,80岁,述患溃疡性结肠炎数十年,自30多岁...

  • 黄土汤合参苓白术散治溃疡性结肠炎验案一则

    黄土汤合参苓白术散治溃疡性结肠炎验案一则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无此病名,根据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泄泻、便血、痢疾、肠风等范畴。笔者用黄土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满意疗效,现将验案一则整理分析如下。 刘某,男,43岁,2021年10月初诊。主诉:便溏下血近3年。做结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黏膜散在出血,直肠黏膜弥漫性出血、水肿,可见地图样溃疡,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其他医院经多次治疗不见显效,遂来诊。刻下症见:便溏每日2~3次,血随便出,颜色淡红,下腹坠胀不适,伴腹痛绵绵,遇寒加重,喜温喜按,乏力,纳差,失眠,面...

  • 薯蓣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理论探微

    薯蓣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理论探微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损伤肠道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以腹痛、腹泻、脓血黏液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1,2]。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3],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多认为与环境、免疫、遗传、感染、肠道黏膜屏障等因素有关。 本病病程长、易反复、难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5]。西医治疗本病以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微生态制剂及生物制剂为主,但这些药物价格昂贵,远期疗效不佳,且易产生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持续治疗[6]。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

  • 溃疡性结肠炎分型论治经验方及临证加减

    溃疡性结肠炎分型论治经验方及临证加减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以直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症为特征的慢性非特异性疾病。UC的发病机制一直为医学研究的热点,环境因素作用于易感者,在肠道菌群的参与下启动了肠道免疫及非免疫系统,最终导致了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病变由直肠、乙状结肠向上发展,重者累及全结肠,偶呈节段性。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长、易复发、难治愈以及并发症多。现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任医师田振国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复杂,目前尚未明确。但随着医学的发展...

  • 结肠炎治则 健脾胃祛寒湿收涩止泻止痛

    结肠炎治则 健脾胃祛寒湿收涩止泻止痛

    王某,女,51岁,2021年11月19日初诊。患者7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里急后重,有时腹痛,排便不规律,每日2~3次不等,便时排气多,肠鸣音亢进,腹痛即泻,泻后痛减,便不成形,稀薄状,肛门有坠感,受寒后腹痛腹泻症状加重,得暖则舒,小便清。曾在某三甲医院做结肠镜检查,诊断为结肠炎。经中西药物内服、灌肠治疗,效不明显,遂来诊。就诊时症状基本同前,肢体乏力,口腻口黏,纳食不香,舌苔白腻,脉濡。 辨证:脾胃虚寒,运化失职,寒湿下注大肠。 治则:健脾胃,祛寒湿,收涩止泻止痛。 处方:炒白术3...

  • 溃疡性结肠炎 浊毒内蕴为主要病机 化浊解毒为治疗总则

    溃疡性结肠炎 浊毒内蕴为主要病机 化浊解毒为治疗总则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其发病率和诊断率逐年增高。李佃贵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独创浊毒内蕴之病机,从浊毒论治疗效显著,取得独特经验,现总结如下。 浊毒内蕴为主要病机 李佃贵教授认为浊毒内蕴为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病机,脾失健运,小肠无以分清泌浊,大肠传导失司,湿浊蕴结,浊聚久为热,热蕴成毒。浊毒既是一种致病因素,又是一种病理产物,起着致病的始动与复发加重的双重作用。浊毒极易耗伤正气,还易深入脏腑,胶着迁延,留恋不去,所以浊毒为活动期溃疡性结肠...

  • 溃疡性结肠炎补虚与泻实 中医化浊与养阴

    溃疡性结肠炎补虚与泻实 中医化浊与养阴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结肠和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阴阳具有对立统一属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对立统一理论。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所以在中医的学习中,要以维护和恢复人体的统一作为目的。李佃贵基于对立统一思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下面进行具体论述。 补虚与泻实 巢元方云:“凡痢皆由荣卫不足,肠胃虚弱,冷热之气,乘虚入客于肠间,肠虚则泄,故为痢也。”人体有五脏六腑,脏腑有气血阴阳,脏腑气血阴阳因为...

  •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补肺通肠法 降肺通肠法 宣肺通肠法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补肺通肠法 降肺通肠法 宣肺通肠法

    溃疡性结肠炎(UC)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属于中医学“痢疾”“大瘕泄”“小肠泄”“肠风”等范畴。王秀娟是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消化内科临床及研究工作二十年。本文阐述她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 王秀娟临床上治疗该病,常用调肺通肠法,包括补肺通肠、降肺通肠、宣肺通肠等方法,方剂为补肺通肠汤、降肺通肠汤、宣肺通肠汤加减。 补肺通肠法 指通过充养一身之...

  • 溃疡性结肠炎白血汤

    溃疡性结肠炎白血汤

    叶柏,1961年出生,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师从著名脾胃病专家、首届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临证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疑难病症,对于炎症性肠病、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的治疗颇有心得。 组成:白头翁13g,黄连3g,黄柏10g,秦皮15g,血见愁15g,煨木香10g,炒当归10g,炒白芍15g,炒薏苡仁30g,地榆炭15g,仙鹤草30g,荆芥炭15g。 功能:清...

  • 溃疡性结肠炎方用四君子汤合白头翁汤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

    溃疡性结肠炎方用四君子汤合白头翁汤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主要表现为血性腹泻或脓血便,每日2~4次,严重者为血水样便,每日10次以上;可有左下腹或下腹部阵发性痉挛性绞痛,伴有便意或里急后重,偶有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发热等症状。全国名中医严世芸业医数十载,擅长治疗内科疾病,临床疗效显著。今择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验案1则介绍如下。 任某,女,50岁。初诊日期:2009年7月29日。诉近2年来无诱因出现大便日行1~4次,质稀薄,赤白脓血相间,伴腹部针刺样疼痛。就诊时还诉有纳谷欠馨,食后脘胀;舌淡红、苔薄、根稍腻,脉细。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史,现已痊愈...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名 中医药对结肠炎的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名 中医药对结肠炎的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认识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状态,可累及直肠和结肠的不同部位,具有反复发作、缓解交替的特点[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UC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在21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逐渐稳定,甚至出现下降趋势[2],但在东欧、亚洲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等以前发病率较低的地区,发病率和患病率则持续上升[3]。目前UC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西医治疗该病缺乏针对性,其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的特点给...

  • 溃疡性结肠炎灌肠+内服方

    溃疡性结肠炎灌肠+内服方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个局限在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疾病。这与结肠克隆病的肠壁内炎症性变化有鲜明区别,后者在肉芽肿样炎性过程中肠壁各层均受累。但溃疡性结肠炎时所见的病理变化是非特异性的,也可在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和淋菌性结肠炎中见到。 灌肠治方:①蚤休10g,公丁香5g。煎水100~150ml,加冰硼散1g,锡类散0 3g。②败酱草30g,炒五倍子5g,枯矾3g,煅瓦楞15g,煅龙骨30g,生牡蛎30g。③0 5%~1%普鲁卡因150ml加生肌散1g,云南白药0 5~1g,青黛5g。 内服治方:①取香橼60克,八角茴香3...

  • 治过敏性结肠炎 闭经 足跟痛方

    治过敏性结肠炎 闭经 足跟痛方

    治过敏性结肠炎方 处方:茯苓、山药、白扁豆各等份。用法:研磨成细粉,置锅中焙炒,勿使炒焦。每日2次,每次30克,用开水调成糊状,加糖服,宜空腹。一般服1~2个月。本方主治过敏性肠炎。 杨胜 治闭经方 处方:熟地、山药、枸杞子、女贞子各12克,当归9克。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3次服,每日1剂。 主治:闭经,中医辨证为肝肾阴亏型,症见月经闭止日久,日见消瘦,头晕耳鸣,眼干涩,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午后低热,两颧潮红,多梦盗汗,腰膝酸软,大便干燥,阴道无分泌物,舌红少苔,脉细弦。段兰 治足跟痛方 处方:黄豆...

  • 结肠炎用阿胶治疗方法

    结肠炎用阿胶治疗方法

    阿胶治结肠炎方法: 将阿胶块隔水软化,切成1.5-2克的小段,再在沸水中软化,制成栓剂,用肛门管塞入肛门 每天大便后上药1次,7-10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间停4天。...

  • 治肠套叠方 治慢性结肠炎方 治泄泻方 治慢性肝炎方

    治肠套叠方 治慢性结肠炎方 治泄泻方 治慢性肝炎方

    治慢性结肠炎方 组成:木香(后下)5g,川连5g,柴胡10g,白芍15g,枳壳6g,甘草5g,太子参30g,白术15g,云苓15g。 功效:健脾舒肝,行气止痛。 主治:慢性结肠炎。 加减:腹痛明显者加砂仁、元胡、救必应;泄泻较甚者加番石榴叶15~30g;纳差者加麦芽、鸡内金、布渣叶;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30g,补骨脂10g。 治泄泻方 组成:新鲜番石榴叶30片(干品15~30g) 功效:消炎止泻。 主治:肠炎泄泻,细菌性痢疾。...

  • 口腔溃疡 慢性萎缩性胃 溃疡性结肠炎 便秘秘方

    口腔溃疡 慢性萎缩性胃 溃疡性结肠炎 便秘秘方

    口腔溃疡 陈某某,女,35岁。2012年10月16日初诊。反复发生口腔溃疡1年余,倦怠乏力伴口干及咽干、口干不欲饮,痰多,纳差口淡无味、大便不成形,舌质淡苔白脉细。诊断:脾虚湿盛型口腔溃疡。 方药:生晒参100g,茯苓60g,炒白术30g,白扁豆30g,陈皮30g,山药30g,莲子30g,砂仁30g,薏苡仁30g,桔梗30g,芡实100g,白及100g,焦山楂30g,厚朴30g,健曲30g,黄芪100g,当归30g,蜜甘草30g。打粉,每次15g,鲜开水冲服,每日3次。3个月后复诊,口腔溃疡发生...

  • 治静脉炎 小腿抽筋 结肠炎 牙髓炎

    治静脉炎 小腿抽筋 结肠炎 牙髓炎

    治小腿抽筋验方 取白芍30克,木瓜30克,甘草12克,牛膝10克。水煎,分两次服,每日1剂。同时患部贴止痛膏药。 治静脉炎 山茱萸10克,牛膝20克,山药20克,丹参18克,川芎6克,赤芍药12克,当归9克,黄芪18克,延胡索6克,蒲公英30克。水煎服,每天1剂。 治慢性结肠炎 取分量同等的茯苓、扁豆、山药,研成细末,放入锅中焙炒成黄色,勿使其变焦。每次取上药50克,每天早、晚两次口服,用开水调成稀糊状,空腹时加糖服。 治急性牙髓炎验方 生地20克,元参20克,生石膏15克,升麻2克,细辛2克,槐花10克,丹皮9克...

  •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秘方数:11)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秘方数:11)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结肠的溃疡性炎症为特性的慢性疾病,简称“溃疡性结肠炎”。起病多缓慢,病情轻重不一,腹泻是主要的症状,排出脓血便、粘液血便或血便,常伴里急后重,有腹痛→便意→排便→缓解的特点。腹痛一般多为隐痛或绞痛,常位于左下腹或小腹。其他胃肠表现有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及肝大等;左下腹可有压痛,有时能触及痉挛的结肠。常见的全身症状有消瘦、乏力、发热、贫血等。有少部分病人在慢性的病程中,病情突然恶化或初次发病就呈暴发性,表现严重腹泻,每日1...

  • 患结肠炎忌润肠药

    患结肠炎忌润肠药

    慢性结肠炎是以结肠、直肠为发病部位的疾病。该病患者平时应忌润肠或泻下药:中药如肉苁蓉、当归、生熟地、首乌、桑椹、天冬、玄参、柏子仁、杏桃仁等,都具有润肠通便的辅助作用,应尽量避免使用。 至于明显有泻下药物的火麻仁、郁李仁、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等,有极强的泻下作用,一般正常人服后也会引起腹泻,故本病应绝对禁忌,以免导致严重腹泻。西药的泻药如酚酞、果糖、硫酸镁等也应忌用。...

  • 结肠炎牛奶燕麦粥

    结肠炎牛奶燕麦粥

    中老年人患结肠炎易反复发作,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大便呈糊状、便中带有黏液或脓血,常伴有腹痛、腹胀及里急后重感等,食用牛奶燕麦粥可缓解其症状。牛奶中含有的丁酸,可起到保护结肠黏膜、抑制炎症的效果;燕麦中含丰富的谷氨酰胺和膳食纤维,在肠道中被双歧杆菌及真菌转化成乳酸、醋酸和丁酸,可以调节结肠运动,减轻腹泻症状。这两种食物同时食用还可预防结肠炎恶变为结肠癌。 燕麦片50克加入沸水中煮熟,再加牛奶250毫升煮至微沸即可,每天食用一次。中老年人不可食用过量, (侯柳明) ·慢性结肠炎偏方 ·溃...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