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 第14页
-
肾虚腰痛治当滋补肾阴濡养经脉 方用左归丸化裁
郑某,女,36岁,2015年3月24日初诊。主诉:腰痛一年。现腰痛,弯腰时腰椎疼痛明显,腰部怕冷,腰部活动受限,叩击有舒服感,未见明显压痛点,四肢无浮肿,睡眠差,凌晨五点左右醒,舌质红,苔薄黄有裂纹伴有剥脱,脉细涩。既往有腰椎骨质增生病史,孕2产2,无药物以及食物过敏史。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志龙教授认为此乃肾虚腰痛,治当滋补肾阴,濡养经脉,方用左归丸化裁。 方药:熟地黄15克,枸杞子15克,淮山药20克,山茱萸20克,炒龟板15克,川牛膝20克,菟丝子20克,鹿角胶20克,女贞子15克,川续断15...
-
孙岚云基于补肾活血法针药灸并用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在各种慢性肾脏病基础上肾功能渐进性减退直至衰竭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该病以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为主要表现,其因发病率高、患者生活质量低及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严重危害全球公众健康的疾病,延缓CRF进程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社会学及经济学意义。孙岚云主任师从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从事临床工作数十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以补肾活血法针药灸并用治疗肾脏疾病,效果显著,现将其治疗CRF经验介绍如下。 1 病...
-
慢性肾功能不全即慢性肾衰竭 中医应用参芪补肾汤治疗
参芪补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49例 慢性肾功能不全即慢性肾衰竭 (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 , 是肾脏发生慢性进行性损伤, 而肾脏萎缩、基本功能损失, 患者表现为水、酸碱、电解质失衡, 代谢产物潴留及全身性受累等[1]。目前西药治疗CRF的临床疗效不佳, 中医提倡应用参芪补肾汤进行治疗[2]。本研究旨在分析探讨参芪补肾汤治疗CRF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永煤集团总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98例CR...
-
脚踝浮肿,慢性肾炎综合征,仙芪补肾汤健脾温肾填精化气
初诊: 2013年01月07日 姓名:陈某某 性别:女 年龄:31岁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 主诉:反复双下肢浮肿2年 现病史:2010年初出现脚踝浮肿,查尿常规,蛋白2+,诊断为肾病综合症。2010年口服激素治疗,最大量40mg/日,规律治疗,尿蛋白曾转阴,每遇外感则复发。2011年1月起尿蛋白持续2+,肌酐147umol/L。于2013年1月行肾穿局灶增生硬化性肾小球病,伴中度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 现症见:无明显不适,纳可,大便一日一行。舌暗红,苔微黄,脉沉。双下肢不肿。 辅助检查:...
-
肾衰合并痛风发作以仙芪补肾汤加减
吴某某(病人住院号),女,75岁, 主诉:颜面及双下肢浮肿7年余,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7年余前出现颜面、双下肢浮肿,当时未予重视,一直未接受系统治疗。1周前颜面及双下肢水肿加重,腰酸软,膝关节疼痛,皮肤瘙痒。故于2013年5月8日初次来诊。 现症见:精神疲倦,肾病面容,颜面及双下肢无水肿,腰酸软,腰部疼痛,双膝关节疼痛,右手腕关节红肿疼痛,皮肤无瘙痒,口干口苦,纳一般,大便调,夜尿多,尿中泡沫。舌淡暗,苔白腻,脉沉细。查体:右手腕关节肿胀,压痛(+),局部肤温升高。 既往高血压、痛风、类风湿性...
-
水肿,尿浊,下肢乏力,方选仙芪补肾汤加减
张某某,女,62岁,2013年7月4日,因“反复双下肢浮肿9月余”初次来就诊。 四诊:患者神清,精神稍疲倦,双下肢轻度浮肿,无咳嗽咳嗽,无头晕头痛,无发热恶寒,口干无口苦,双下肢乏力,纳一般,眠可,小便夹泡沫,夜尿1-2次/天,大便调。舌淡暗,苔白微腻,脉沉细。2013.5月我院查24h尿蛋白总量(Pro,24h):2734mg/24h;肝功:TP:48g/L,ALB:26.2g/L。2013.6月我院查24h尿蛋白总量(Pro,24h):1821mg/24h;血常规:Hb:111...
-
腰酸血尿IgA肾病,四君二至丸配合昆仙胶囊补肾祛风湿
初诊: 2013年06月26日 姓名:林某某 性别:男 年龄:25岁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 主诉:发现尿检异常10年 病史:2002年因肉眼血尿,PRO-,肾功能正常,在当地医院经肾穿,诊断为IgA肾病(轻度系膜增生),随访。后感冒和劳累后出现蛋白尿,逐渐增加至肾病综合征水平,予以足量激素治疗,可维持缓解,09年、09年遂予以CTX冲击治疗(7.2g),后予以AZA维持至今。2012.12复发,upro+++,现服用pred30mg一月。Scr:107-97。 现乏力、腰酸,尿泡沫增多。舌质暗红,...
-
骨质疏松症 补肾益气化瘀汤
补肾益气化瘀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 多发于老年人群。由于我国老龄化人口逐渐增多,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骨质疏松症多是由于骨基质骨矿成分降低, 导致骨结构发生改变、骨小梁减少、骨皮质变薄的一种病证。骨质疏松症使患者的行动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 骨折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常规西医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效果并不理想, 本文主要探讨了补肾益气化瘀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
-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温补肾阳方解
组成:仙茅10g,仙灵脾10g,泽泻10g,茯苓10g,丹皮10g,当归10g,川芎10g,山药10g,山茱萸10g,熟地黄15g,肉桂3g,附片5g,青皮5g,陈皮5g。 功效:温补肾阳。 主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方解: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失于濡养,肾虚是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原因。方中附片、仙茅、肉桂温阳补肾,山药滋肾固精,山茱萸、仙灵脾滋补肝脾,配以青皮、陈皮、丹皮、茯苓、泽泻,补中寓泻,补而不腻。诸药合用共奏补肝肾,强筋骨作用。加减变化:阴虚火旺引起的骨蒸潮热、盗汗,舌...
-
中药补肾活血汤治疗老年肾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是临床上 引起老年患者腰腿痛常见的疾病 [1] , 肾虚是其主要病机。 补肾活 血汤为清朝赵濂著《伤科大成》中所载的经验用方, 多年来一 直应用于临床,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本研究初步探讨了补肾活 血汤治疗老年肾虚型LDH的临床疗效, 为进一步制定LDH中医 药诊疗规范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临床依据。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本研究以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病例收集自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 医院的门诊患...
-
补肾壮腰方 主治肾虚寒湿导致的腰痛
处方:盐杜仲10~15g,桑寄生30g,续断30g,当归15g,元胡15g,肉桂6g,川(怀)牛膝15~30g,炒怀山药15~30g,山萸肉10~15g,独活10~15g,狗脊15g,炙甘草6g。水煎服,日1剂。 功效:补肾壮腰,散寒活血。 主治:肾虚寒湿导致的腰痛,症见腰痛或酸软沉重,下肢酸胀无力,畏寒肢冷,以及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见上述证候者。 加减:肾虚较重者,加熟地、菟丝子、补骨脂等;肾阳虚,畏寒肢冷者,加附子、干姜、桂枝等;下肢酸胀者,加鸡血藤、木瓜、伸筋草等;瘀血较重者...
-
中医“痛风”辨证治疗以健脾养肝补肾为主
中医药治疗痛风的思路与方法 痛风是以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疾 病, 以高尿酸血症为临床特点 [ 1 ] , 为临床常见病、 多发 病,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近年来, 痛风的发病率在全 球范围呈上升趋势。西医对痛风迄今尚无较完善的治 疗方法, 而中医药对该病的认识与治疗有独到之处。笔 者将近年来临床治疗原发性痛风的思路与方法简介如 下, 以期对该病的认识与治疗有所获益。 1 西医诊断与治疗 典型痛风的自然病程一般可分为: 无症状性高尿酸 血症、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间歇期痛风、 慢性痛风石性痛 风和...
-
痛风肾损伤 中医治以泄浊止痛补肾健脾处方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早期肾损伤验案1则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尿酸过高并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肾脏、骨骼等处而导致的疾病。痛风缓解期一般无明显症状,经常被患者忽视,若病情逐渐进展,易导致肾损伤。因此,痛风缓解期的治疗及改善肾功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早期肾损伤的验案1则。 1 病案资料 患者,男,29岁,2019年5月24日初诊。主诉:右踝关节肿痛间断发作4年余。病史:患者4年前因大量活动后出现右踝关节肿痛,自行外敷止痛药后疼痛缓解;后右踝关节肿痛间断发作,自行外...
-
骨质疏松症辨证要点 补肾活血蠲痹汤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起病隐匿,早期可无症状,继则出现周身疼痛,以腰背部及四肢为甚,弯腰、攀登等体位改变时疼痛加重,伴乏力、不耐劳作、不能久站、夜间下肢痉挛等,病情重者常有脊柱压缩性骨折,多发生在胸椎或腰椎,造成驼背、身长缩短,其次为髋部或腕部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多由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和年龄增长而致,继发性则由内分泌疾病、肾病、肝病等引起。中医药治疗该病有利于骨功能的恢复和维持,是中医学优势所在。全国名中医孙同郊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教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教学、临...
-
脑萎缩 补肾填精中药方
患者,男,66岁,患者因渐起眩晕健忘,语言不利,神志呆钝,间发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肢体震颤,走路不稳3月余,经医院CT检查确诊为脑萎缩、脑梗死,治疗无效而来求治。症见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呆钝少言,语言謇涩,步履蹒跚,食欲不振,夜尿频多,小便失禁,舌胖质淡苔少,脉沉细无力。此属肾气亏虚,髓海不足。 治当补肾填精,滋养温补。方用地黄饮子加减:熟地、茯苓、山茱萸、麦冬、巴戟天、肉苁蓉、赤芍各12克,杜仲、锁阳、益智仁、郁金、西洋参(另煎,兑服)各10 克,山药30克,五味子、台乌药、石菖蒲、远志、薄荷(后下)...
-
治慢性支气管炎 中医补肾法则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因急性支气管炎未及时治愈转变而成。主要临床症状有长期咳嗽,吐痰,有时伴有喘息。凡是一年当中有3个月咳嗽,这种情况连续2年以上,而且这种咳嗽不是由于心肺等其他疾病引起的,就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发病主要与下列3个因素有关:一是感染:常见的病原菌有流感嗜血杆菌、甲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鼻病毒及流感病毒等。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呼吸道上皮损伤有利于细菌的继发感染,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二是理化因素:寒冷,气温骤变,气压改变,湿度改变,粉尘、烟尘、有害气体等均能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