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汤 第73页

汤 第73页

  • 消暑绿豆汤这样喝

    消暑绿豆汤这样喝

    中医认为,绿豆具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润喉止渴的功效,能预防中暑,治疗食物中毒等。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绿豆营养价值较高,蛋白质含量比鸡肉还多,钙质是鸡肉的7倍,铁质是鸡肉的4.5倍,磷也比鸡肉多,这些对促进和维持机体的生命发育及各种生理机能都有—定的作用。实验还表明,绿豆可能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及保肝等均有明显作用。需要提醒的是:绿豆汤不宜喝冰镇的,否则会影响脾胃,造成脾胃失衡、腹泻。尤其是属于寒凉体质的人,例如有四肢冰凉、腹胀、腹泻便稀等症状者,不能多喝冰绿豆汤。 其实,要避免...

  • 经常喝点姜汤 有效防治空调病

    经常喝点姜汤 有效防治空调病

      天气渐热,许多家庭和办公室开空调了,人们在享受清风凉意时,也易患上空调病。具体表现为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中医学认为,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经常喝点姜汤,能有效防治空调病。   肚脐是人体对外界抵抗力最薄弱的部位,夏季人的胃酸和消化液的分泌减少,抵抗细菌的能力减弱,频繁出入空调场所,容易受冷热的刺激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导致病菌的入侵,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系统疾病。适当吃些生姜或者喝些姜汤,能起到防治作用。另外,经常处在空调环境中,由于室内室外温差太大...

  • 父亲节 为爹做一碗“爸爸汤”

    父亲节 为爹做一碗“爸爸汤”

      6月16日为父亲节,此时不妨为父亲们做一碗应景的“爸爸汤”,慰劳一下他们的肠胃。   这道“爸爸汤”原是香港等地区流行的食疗偏方,据说有减小啤酒肚的作用。主要材料为水芹菜200克、鲫鱼1条(约0.5公斤重)、姜少许、香附5克、砂仁5克、山药3克、枳椇子3克。做时先将鲫鱼去内脏后煎至微黄,再将芹菜和各种药材加2500毫升左右的水熬煮20分钟,最后把药汁和鲫鱼放一起煲两小时即可。   “鲫鱼能温中下气、健脾利湿,砂仁有理气化湿的作用,芹菜和枳椇...

    养生秘方 2024-03-06 12 0
  • 中国饮食传统“原汤化原食”

    中国饮食传统“原汤化原食”

    在中国的饮食传统中,就一直有“原汤化原食”的说法。老人们在吃完捞面、水饺后,都要喝点原汤。“原汤化原食”这种说法,从营养学角度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首先,“化”有“消化”的意思。煮淀粉类食物时,其表面的淀粉会散落到汤中,当加热到100摄氏度时,淀粉颗粒会分解成糊精,能帮助消化食物。而且,面汤中还含有消化酶,在煮的过程中不会被破坏掉,也可以帮助消化食物。所以,喝原汤可以帮助减少积食。 其次,喝原汤还有一定的补充...

  • 反复感冒的儿童食芪枣太子参汤

    反复感冒的儿童食芪枣太子参汤

    黄芪15克,红枣7枚,太子参10克。将黄芪、红枣、太子参加适量水煮30分钟,每晚临睡前或清晨空腹代茶给孩子喝。 功效:补肺健脾,适用于反复感冒的儿童。...

  • 流脓鼻涕 辛夷猪肺汤

    流脓鼻涕 辛夷猪肺汤

    辛夷花10克,猪肺1只,生姜3片,食盐适量。将猪肺洗净,切片,与辛夷花、生姜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炖至猪肺烂熟后,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散寒宣肺通窍,适用于风寒犯肺、肺气不利所致的鼻塞不通、流脓鼻涕等。...

  • 每天喝碗紫菜汤

    每天喝碗紫菜汤

    紫菜是一种别有风味的海藻,属红藻门红毛菜科食用海藻,生长在近海的岩石上,藻体呈膜状.经晒黑便紫黑发亮,紫菜因此得名。 营养丰富 每百克紫菜含蛋白质30-35克,还含有多种氨基酸,以及碘、钙、磷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常食紫菜,有预防冠心病、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作用,可预防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维生素A的含量高达228毫克,约为牛奶的67倍。维生素A不仅能保护视力,还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有助于保持皮肤的弹性。每百克紫菜中含镁量高达460毫克,而成人一天的生理需求也不过300毫克左右,故每天只需吃100克紫菜,获取的镁便绰绰...

  • 柿蒂姜汤止打嗝

    柿蒂姜汤止打嗝

    天冷的时候,好多人胃部稍受寒冷,就开始打嗝,一般喝点热水或温暖胃部都可以缓解。若是严重、频繁地打嗝,就该注意了,若置之不理,会使胸内压增高,增加心脏负担,甚至诱发心绞痛。此时可用柿蒂姜汤来止打嗝。 打嗝中医称为“呃逆”,与情志、饮食、寒热等多种因素有关。寒冬季节发生的呃逆,一般是由于胃部受寒所致,治疗宜温中降逆。柿蒂味苦、涩、平,归胃经,有降逆止呕的功效;生姜性味辛、温,归肺、脾、胃经,可温胃降逆。两药合用,使得胃寒祛,呃逆平。 用柿蒂9克,生姜6克,水煎服,一般1剂见效,须注意服药后要避风...

  • 小柴胡汤证的病机

    小柴胡汤证的病机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第96条,而第97条似专为解释96条而设。   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此条似有后人增入之嫌。但论中“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一语,对认识小柴胡汤证颇为有益。小柴胡汤证的形成,是在正气虚弱的基础上,邪气入于少阳,正邪交争于少阳而成。...

  • 理中汤与桂枝人参汤

    理中汤与桂枝人参汤

      《伤寒论》第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人参汤方:桂枝(别切)四两,甘草(炙)四两,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治疗表里同病,《伤寒论》中有先表后里法,有急当救里法,也有表里同治法。本证表证未解,里证又起,外有发热,内有利下,治以桂枝人参汤解外温里,属表里同治法。   从药物组成看,桂枝人参汤即由理中汤...

  • 食材搭配 煲出好喝的汤

    食材搭配 煲出好喝的汤

    煲汤是门艺术,煲汤不仅仅是把汤煮沸,材料的搭配、调味料的选择都是有技巧的。那么,哪些食材搭配起来能煲出好喝的汤呢?   炖排骨加玉米   排骨肉美味,但其脂肪含量较高,可达30%以上。在炖排骨时加几段清甜的玉米,不但能增加营养,还能起到去油腻的作用,让汤更加鲜美清爽。炖的时候,直接加入玉米段即可。   煲鸭汤加绿豆   鸭子在水中生活,因此其肉性偏凉,有清热解暑的作用,适合苦夏或上火者食用,而绿豆也有消暑清热的功效,所以绿豆老鸭汤是暑天的绝佳补品。其做法很简单,将一把绿豆洗干净后连同鸭子一起放入锅内,煮熟调...

  • 三款自制防暑凉汤 清热消暑的饮食

    三款自制防暑凉汤 清热消暑的饮食

    最近,国内各地气温还是较高,而且潮湿闷热,让人仿佛置身于巨大的蒸笼里。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中医科刘建华主任医师建议,可以通过清热消暑的饮食来调理。 莲子汤、苦丁茶、酸梅汤清热 三伏天天气炎热,加上室内外温差较大,人们频繁在室外的高温环境和室内的低温环境中往返,机体调节不过来,容易中暑或感冒。另外,旺盛的阳气除了容易带来不适之外,还会导致火气上升,出现心情焦躁、容易冲动、失眠等症状,因而清热消暑是夏季食补的必备功课。 清热消暑可以适当食“苦”,如苦瓜、苦菜等苦味食物,除了祛暑清热...

  • 小柴胡汤又名三禁汤

    小柴胡汤又名三禁汤

      《伤寒论》第264条:“太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第265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少阳病既非表证,也非里证。用此,单纯治疗表证、治疗里证之汗法、吐法、下法皆不可用。后人总结为少阳病有汗、吐、下三禁。   王好古在《此事难知》中谈到小柴胡汤时指出:“忌发汗,忌利小便,忌利大便,故名三禁汤,乃和解之剂。&rdq...

  • 雪梨鱼腥草 鱼腥草菊花绿豆汤

    雪梨鱼腥草 鱼腥草菊花绿豆汤

      鱼腥草菊花绿豆汤   原料:鱼腥草、菊花、绿豆各30克。   做法:将鱼腥草、菊花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加入绿豆煮至烂。   用法:代茶频饮,连服3~5天。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适用于痈症初起。   雪梨鱼腥草   原料:雪梨250克,鱼腥草6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梨洗净,去核,连皮切成碎块;鱼腥草用800毫升水浸透后以大火烧开,再用文火煎30分钟,弃去药渣,留下澄清液500毫升;将梨置于药液内,加入适量白糖,文火烧煮,待梨完全煮烂即可。   功效:清热解...

  • 欧阳荣教授介绍中药汤剂到底该怎么喝

    欧阳荣教授介绍中药汤剂到底该怎么喝

    一碗中药汤,闻着都是苦苦的,怎么喝?什么时候喝?能不能加糖喝?我们来听听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欧阳荣教授介绍中药汤剂到底该怎么喝。 欧阳荣介绍,中药汤药的服药时间特别有讲究,掌握正确的服药时间不仅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还可增加疗效。中药的服药时间应根据患者病情来决定,如果疾病在胃部以下(如肝病、肾病等),一般应在饭前30~60分钟服用;用于治疗胃以上(如心、肺、胸膈等处)的疾病,最好在饭后15~30分钟服用。在遵循这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还应考虑药物的药性,如清热解毒药、润肠泻下...

  • 解读五活血汤

    解读五活血汤

      清代名医王清任创立诸逐瘀汤,各所侧重。今从人体四焦八系角度解读五活血汤,愿对临床有所裨益。   通窍活血汤——顶焦脑系   王清任通过对人体解剖,直观观察到颅腔及脑的形态与结构,故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并以小儿囟门生长过程及羊羔风发作为例,作为灵机在脑之证据。其所立通窍活血汤主治以“头发脱落、耳聋、白癜风”等头面部疾病为主,方中除用桃仁、红花、赤芍等活血化瘀药外,麝香一味实为全方核心药,即“通窍全凭好麝香&rd...

  • 鲫鱼地骨皮汤

    鲫鱼地骨皮汤

    用料:白鲫1条,地骨皮20克,豆腐l块,盐适量,陈皮5克,姜3片。 做法: 1.热锅,用一小块拍裂的姜擦一遍锅,放两汤匙油,下鲫鱼两面煎至微黄; 2.地骨皮洗净;陈皮用水泡软后刮去白瓤,豆腐切块; 3.将水倒入瓦煲烧开,放人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转小火煲1小时,下盐调味即可。 最近天气闷热又潮湿,本汤具有清热降火、清肺补虚之效,非常适合夏季食疗养生。 林佳颖...

  • 煮鸡蛋 蛋汤食疗方

    煮鸡蛋 蛋汤食疗方

    枸杞子煮鸡蛋 枸杞子15—30克(或鲜枸杞叶 100~200克),红枣5~10枚,鸡蛋2~ 3个,同煮熟捞出鸡蛋,剥去蛋壳,再放入药汤中煮片刻后即可食用。功效:滋养肝肾、调补脾胃、补虚劳、益气血。适用于头晕眼花、神经衰弱、心悸失眠、体弱血虚、视力减退等。 伍康 海带苡仁蛋汤 干海带30克,浸泡洗净切条,薏苡仁25克,同煮烂。鸡蛋2个打匀,炒熟,倒入海带薏苡仁汤,加盐调味食用。功效:强心活血、利湿软坚。适用于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等,也可作为癌症病人的辅助治疗,健康人食之能祛病延年。 陈旭发...

  • 从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

    从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

    虚中有实, 不宜补中益气汤 某40岁男性患者,就诊前1个月因外感未能及时治疗,一直发热不退(体温37.8℃-39.0℃),经西药抗感染治疗无效,亦未能查明原因,遂转中医诊治。时形体消瘦,发热,畏寒喜盖被,咳嗽,咳痰清稀,清涕整日不断,倦怠嗜卧,四肢困倦,动则气喘难续,纳差,小便短少不黄,大便少,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虚大而数。 一诊辨证为“气虚发热”,予补中益气汤加减,服方5剂无效。 有患者朋友与我熟,请我为之处方。 二诊我也认为系气虚发热兼有痰浊伏肺,改用六君子汤加...

  • 吴鞠通在三仁汤证中提到的主症

    吴鞠通在三仁汤证中提到的主症

    吴鞠通在三仁汤证中提到的主症有: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胸闷不饥,午后身热。 头痛恶寒,身重疼痛 临床所见此症往往症状较轻(明显轻于麻黄汤证和九味羌活汤证),甚至病人经常诉说为自觉周身难受,不畅快。这组症状是由湿热郁闭肺气,影响及肺主皮毛功能,导致表气不畅所致。 午后身热 午后身热是极容易被误诊的一个症状。午后身热,易被临床医生理解为内伤病中的阴虚内热,故吴鞠通特意指出“状若阴虚”。至今临床上仍不乏把湿热所致午后身热误辨为阴虚所致者。笔者临床带教中,不乏见...

  • 葛根汤中先煮麻黄 葛根之意

    葛根汤中先煮麻黄 葛根之意

    在跟随名老中医石国璧先生出诊前,笔者用葛根汤时都会嘱咐患者,麻黄不宜煎煮时间过长,主要考虑到麻黄辛温,其挥发油如果久煎会挥发掉。跟随石国壁出诊时,他总是嘱咐患者宜先煎麻黄10分钟,笔者请教为何如此应用?石国璧说,《伤寒论》就是这么用,而且临床中,确实先煮疗效更好一些。可笔者始终弄不明白,为何葛根汤中,麻黄、葛根两个解表药要一起先煮呢?笔者猜想,张仲景也是从临床中总结出来的吧。 前几天,读石国璧给我们推荐的书《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在煎药一节中,详细描述了煎药原则方法,笔者茅塞顿开。缪希雍是这样描述的:凡煎汤...

  • 服用中药丸应搭配汤汁

    服用中药丸应搭配汤汁

    吃中药丸时,很多人都用温开水送服。其实,不同汤汁送服不同的中药丸,不仅能增强疗效,还能缓解药物的苦味,减少毒副作用。 姜汁送服 用姜汁送服的中药丸主要用于治疗虚寒和风寒,如附子理中丸、藿香正气丸等。因为姜汁能驱风散寒,有助于药效发挥。 米汤送服 米汤能保护胃气,减少苦寒药对肠胃的刺激。因此,服用人参健脾丸、人参归脾丸、柏子养心丸时应用米汤送服。 蜂蜜水送服 蜂蜜水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等功效,服用百合固金丸、麻仁丸、润肠丸、养阴清肺丸、清肺抑火丸等可用蜂蜜水送服,但糖尿病患者不要用蜂蜜水送服。 黄酒送服 黄...

  • 拜谒汤液鼻祖 商代贤相伊尹

    拜谒汤液鼻祖 商代贤相伊尹

    甲午孟秋之月,与全国名老中医毛德西教授及其工作室一行八人,专程赴商丘虞城拜谒汤液鼻祖、商代贤相伊尹,共同缅怀先圣遗德,弘扬传统医药文化。 伊水空桑出元圣②, 辅商治国尊阿衡③。 撰用本草为汤液, 仲景伤寒此为宗④。 注:①伊尹墓祠位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西南16公里的魏堌堆村,是商初名臣、汤液鼻祖伊尹的墓地。 ②伊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贤相,共辅佐商代五个帝王,被后世奉祀为“商元圣”。 ③阿衡:商代官名,师保之官。引申为任国家辅弼之任,宰相之职。伊尹曾任此职。 ④...

    养生秘方 2024-03-06 12 0
  • 老年人养心八珍汤

    老年人养心八珍汤

    老年人心理要平衡,一个人既要奉献社会,还要会享受生活。这里的享受是指他需要更多的业余爱好,知识面要宽一点,有越多的业余爱好,那么他心理越容易平衡。马寅初老先生讲过两句“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还岳梦中飞”。世界上虽沧桑变化,我心事定,无论你怎么变化,我心里有数。心里各种烦恼的事,做一个梦,睡个觉就过去了,这就是度量。张学良将军,1932年就是国民党军副总司令,海陆空的副总司令,仅次于蒋介石,1936年却成为阶下囚,如果心理不平衡,度量小,十个张学良都死了。而他无论受多大的挫折,都能维持心理平衡。...

  • 火麻汤助您更长寿

    火麻汤助您更长寿

    “长寿汤”就是火麻汤,将火麻果实去壳后得到的火麻仁,用来制成油和汤进行食用。火麻仁无毒,性平而味甘,入脾、胃、大肠经,既能润燥滑肠,又可养阴滋补肾肝。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火麻仁补中益气,久服肥健。” 制作:火麻仁10克,洗净后放人豆浆机里搅碎,过滤。把碎火麻仁倒进锅里煮,汤开后冒乳白色泡沫,当汤水变成牛奶颜色时,将洗净切好的菜倒进去一起煮3分钟后,放适量盐和味精,一盆清香的火麻汤就做好了。火麻汤煮的时间长,汤会变成牛奶一样的颜色,时间短则是灰色。火麻汤还可...

    养生秘方 2024-03-06 14 0 长寿
  • 别让暖身羊肉汤“活跃”了银屑病

    别让暖身羊肉汤“活跃”了银屑病

    进入冬季之后,各餐馆的羊肉汤生意变得异常火爆,一碗奶白滚烫的羊肉汤下肚,感觉全身都热乎,保暖驱寒。 专家介绍,气温降低,有不少患者因喝羊肉汤而导致银屑病复发或加重。银屑病的复发与患者的日常护理有密切关系,60%的银屑病患者也因为不遵照医嘱,饮食不正确而引起复发或加重。 羊肉汤并非人人皆宜 “冷飕飕的,去喝羊肉汤哦,暖暖身体。”一向对美食极其“挑剔”的李先生最近被羊肉汤惹上了一身“骚”,皮肤瘙痒,多年的银屑病又卷土重来,越发越多。专家指出,羊肉...

  • 祛湿别忘运脾 脾虚不建议喝太多老火汤

    祛湿别忘运脾 脾虚不建议喝太多老火汤

    最近广州的天气“湿漉漉”,洗好的衣服挂上几天都不干,很多人也感到体内湿气很重,腹胀、没胃口、无力……于是这几天朋友圈里各种祛湿汤方如赤小豆薏米等几乎刷了屏!有些贴心的茶餐厅还推出吃饭就免费赠饮“薏米水”等服务。这种吃法靠谱吗?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刘友章对祛湿健脾有独到的见解,听听他怎么说。 A 八九成人轻度脾虚 ——脾虚易惹湿,湿气又易伤脾 刘友章介绍,一说到祛湿,肯定离不开健脾,这是因为...

  • 秋季多喝润燥汤

    秋季多喝润燥汤

    治燥之法,以润为贵。秋日在饮食上要少吃辛辣、油炸、膨化食品,因为此类食品易生燥化热,多食无益。要注意滋养津液,可适当多饮开水、淡茶、豆浆等饮料,并适当选食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如秋梨、甘蔗、荸荠、柿子、百合、银耳等。用这些食品熬制防燥粥汤,可以常喝。 冰糖黑木耳汤黑木耳10克、冰糖30克,小火炖熟后服食,可治疗口鼻干燥。 百合莲子粥百合、莲子各适量煮熟食用,可益气、强身、聪耳、明目、润肺养阴。 麦冬杏仁茶用少许麦冬、杏仁、甘草泡茶饮,可清润、养阴清热、生津止渴、泻火。 三鲜汁鲜藕500克,荸荠500克,梨50...

  • 中药汤剂的特殊煎法

    中药汤剂的特殊煎法

    1、先煎先煎的药物一般多为矿石类,如生龙骨、寒水石等,贝壳类如生牡蛎、生石决明。这些矿石及贝壳类药物,质地多坚硬,组织结构致密,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故需打碎后先煎,有效成分才能充分煎出。 另外,有毒性的药物也需先煎,久煎可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如乌头类药物久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只有原来的1/2000。 此类药物需先煎30-40分钟后再与其他药物混合煎煮。 2、后下某些芳香药、解表药、清热药不宜久煎,如辛凉的薄荷叶、行气的木香等。若煎煮时间过长,有效成分易于散失,会降低或损失药效。 后下一般是在其他药物快...

  • “一花四叶汤” “全神”精气足

    “一花四叶汤” “全神”精气足

      “一花四叶汤”让您达到“全神”状态;养生且莫贪生;养生贵在识度与守度。   专家简介   裘沛然(已逝)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终身教授,2009年被授予“国医大师”称号,在中医基础理论、各家学说、经络、伤寒温病、养生等诸领域颇有见解,尤其对内科疑难杂病的治疗颇具心得。   中医   名家讲坛   裘老虽从医七十多年,但对养生之道,不甚讲求。养生保健方法,如太极拳、健身操、气功静坐,均无雅兴;食品营养、药物进补,也无意尝试&hel...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