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第61页
-
何时服用中药有讲究
大家都有过服用中药的经历.但有没有仔细研究过,应该什么时候服用呢?何时服用.应根据中药的药性及功效而定的. 空腹服多用于积滞、瘀血、水湿等实证疾病。从部位上看.它适宜于治疗人体心腹以下的疾病(如胃、肝、肾等)。另外.补益方剂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驱虫剂也宜空腹服用。 饭后服适用于人体胸膈以上的疾病,如耳、目、口、鼻、五官等疾病都宜采取先食后服药:对肠胃有刺激性作用的药物也宜饭后服以减轻胃肠部的不适。 顿服是指一次较快地将药物服完。通常指病情较急者.如高热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小儿急症等应采用顿服法。 睡时服服...
-
药粥疗法对秋燥有明显疗效
燥主秋令,常给人们带来诸多不适,如干咳少痰,胸中隐痛,虚热烦渴,口鼻干痒,胃脘隐痛,嘈杂不适等,当以润肺滋阴、补虚润燥为治,药粥疗法对秋燥有明显疗效,介绍几则,供选用。但养阴类药粥多滋腻,平素见有胸闷、食少、便溏、舌苔厚腻者不宜选用。 百合粥 百合30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将百合、大米淘净,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粥熟时,调入捣碎的冰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可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中医认为,百合性味甘、微寒,入肺、心经,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本品味甘质润,香甜可口,...
-
民间有以石榴入药治病的习俗
千余年来,山东省枣庄峄州及周边地区民间即有以石榴入药治病的习俗,至今仍被广泛沿用。 石榴(punicagranatum)又名榭榴、安石榴、海石榴、钟石榴、安息榴等,原产于伊朗和阿富汗等中亚地区,汉代传入我国。全国不少地区均有栽培,尤以新疆、四川、陕西临潼、山东特别是峄州所产石榴最负盛名,且品种繁多,从颜色分大红袍、小红袍、大青皮、小青皮、钢皮、铁皮、白皮石榴等;从榴籽的不同分大马牙、小马牙、冰糖籽、谢花甜、软仁石榴等。其果实千房同膜、万粒如一,红如玛瑙,白如水晶,晶莹剔透,形如珠宝。其味或酸或甘或涩...
-
舌苔常有变化 有时黄 有时白 红
江苏许先生问:我今年65岁,发现舌苔常有变化,有时黄,有时白,有时红,是何道理?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朱欣佚答:正常人舌苔多为薄白苔。中医认为舌苔白主寒,黄主热,苔红少见。一般来说舌苔的变化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不太可能一会儿白,一会儿黄,一会儿又红。这种情况只是“染苔”,也就是说进食了一些有颜色的食物或药物,残留在舌苔表面造成假象,比如喝牛奶后舌苔白而厚,吃了蛋黄后舌苔变黄,吃桔子或饮橙汁后舌苔变为橙红色,也有口腔内出血染成红色的。建议自己注意一下饮食与舌苔变化的关系,必...
-
有的文学典故阐述了中医的病机
在我国汉语的文字语言学中,成语典故是一大特色,它文字简练、生动有趣、寓意深远、内涵丰富。其中许多成语典故是从中医中演化而来的,有的阐述了中医的病机,有的讲了中医的证治法则,运用到汉语之中,增添了许多新的内涵,其含意更加丰富而深远。 一窍不通 这句成语是比喻一个人愚昧无知、什么都不懂。祖国医学认为,人身有七窍,即双眼、双耳、两鼻孔和口腔,七窍与五脏六腑相通: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窍有病,可治疗与之相通的脏器,如耳鸣、耳聋,可用补益肾脏的药物治疗,目疾则可用治肝的药物而收效...
-
锻炼对老年心衰者有益
德国心脏病学会近日发表公报说,其开展的新研究证实体育锻炼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帮助。 研究人员分别让身体健康和患心力衰竭的总共120名老年人接受为期4周的耐力锻炼,并用流式细胞技术和超声波检验他们的锻炼效果。分析结果显示,接受耐力锻炼后,健康老年人的血管内皮细胞机能有所改善,血管内皮祖细胞机能改善明显。老年心衰患者不仅同样体现出这些效果,而且血管内皮祖细胞的数目明显增加。 血管内皮细胞机能退化可能导致数种心脏病。研究人员强调,老年心衰患者在锻炼前首先要向医生咨询,服用合适的药物,并经受承受力测试,以确定他们的最高...
-
耳鼻喉肿瘤发病有信号
在恶性肿瘤中,耳鼻咽喉部位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耳鼻喉各部位的恶性肿瘤虽然征候各有不同,但综合起来,有以下常见征候更值得引起注意。凡是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应对下述情况引起警惕: 一、耳后下突然长出了一个小包块,虽无任何不适之感,但2-3周后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慢慢长大。 二、突然发现涕中带血,或痰中带血。虽然血量不大,也并非天天都有,同时也没有什么不适之感,2~3周后仍不见消失,或突然感到牙痛及面部麻木感、头痛、一侧听力下降或鼻塞持续存在,甚至逐渐加重。 三、说话时自己感到声音在慢慢变得嘶哑,虽无不适之感,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