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 第14页

上 第14页

  • 上热下寒证及左寒右热证

    上热下寒证及左寒右热证

      上热下寒案   刘某,女,52岁,初诊:1990年9月9日。   患者主诉上半身躁热,下半身冰凉已半月。患者自感上半身烘热出汗,腰以下寒凉如冰,非常难受,伴面红,唇红干,头晕,躁烦,失眠,腰困痛,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苔黄,脉寸关浮弦,尺沉细。   此为肝阳上亢,经络阻遏,阴阳不交,上热下寒;治以平肝心之阳,温两肾之水,兼活血通络,交通阴阳。   处方:钩藤15克,夏枯草20克,草决明15克,葛根15克,牛膝15克,地龙15克,莪术20克,大黄10克(另包后下),淫羊藿15克,阳起石30克,苍...

  • 早上空腹喝蜂蜜水排毒又养胃

    早上空腹喝蜂蜜水排毒又养胃

      每天喝点酸奶已经成了很多人的饮食习惯。“喝酸奶能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改善肠道健康,但也要会喝,才能有好效果。”中国医师协会营养治疗管理师韦自福说。      饭后喝最好   现在有人感觉饿了就会喝杯酸奶,“从营养的角度说,喝酸奶也讲究时间,饭后喝有利于营养吸收。”韦自福介绍,空腹时胃液呈现酸性,不适合酸奶中活性乳酸菌的生长。只有当胃部PH值(即酸碱度)比较高时,才能让酸奶中的乳酸菌充分生长,被身体吸收。   “一般来说,饭后30分...

  • 火邪上攻

    火邪上攻

    很多人在春季都有眼睛干燥、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口舌生疮、易怒暴躁等不适感。这些症状是肝脏问题的外在表现。按中医理论,春天是肝木之气旺盛的季节,经过一个冬天的蓄积,体内的阳气会随着气温的转暖逐渐向上外发,若体内藏阳过多,就会化成热邪外泄,诱发上述症状,医学上叫“火邪上攻”。 建议此时多吃甘辛味食品,以达到补养肝脾的作用。甘淡的食物有黑米、豆类及其制品;白菜、菠菜、芹菜、食用菌、胡萝卜等蔬菜,以及栗子、红枣、枸杞子、菠萝等和荤菜中的鱼。另外,酸味的食物要少吃,牛羊肉、桂圆、荔枝等温燥类食...

    养生秘方 2024-03-06 15 0
  • 肺为水之上源

    肺为水之上源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从中可以见到,肺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后世据此而悟出:“肺为水之上源”之说,从而也说明了,肺在最上层据高位,人体的代谢功能与肺气的正常功能(主要要是肃降,宣发功能)有着致观重要关系。所以对此有必要认真了解,学习,认识肺的这一生理功能的病理改变,对指导临床实践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肺为水之上源的含义   可以从以下四...

    养生秘方 2024-03-06 15 0
  • 入秋上火心燥 来一碗花粥

    入秋上火心燥 来一碗花粥

      入秋了,人容易上火心燥,下班回家,往往没什么食欲,总想吃点清淡的东西。那么,来一碗花粥,是再好不过的。   对于花粥,我一直怀有美好的情感。最初对它的记忆,是小时生病发烧,一个人躺在家中,父母上班去了,无人照料。邻居姐姐为我熬了一碗金银花粥,又给我敷凉毛巾,烧才退了。很多年过去了,我仍对那碗金银花粥念念不忘,不仅是那清甜淡雅的味道,还有为我熬粥的姐姐的善良。   结婚成家后,我用花装点小家。阳台上、客厅里、书房里都种满了花花草草。夏日,当花朵次第在房间各角落盛开,欣欣向荣,一派喜人景象。每日晨起,采...

  • 桔子性温适当补益身体 多吃易上火

    桔子性温适当补益身体 多吃易上火

    桔子含水量高、营养丰富,含大量维生素C、枸橼酸及葡萄糖等十余种营养物质。中医认为,桔子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健脾、顺气、止渴的药效。尤其是老年人、急慢性支气管炎以及心血管病患者,是食用的上乘果品。 桔子性温,适当食用,可增进食欲能补益身体。多吃易上火,会出现口舌生疮、口干舌燥、咽喉干痛、大便秘结等症状。对容易上火体质和患有慢性肝炎和高血压患者,建议吃柑桔,可以提高肝脏解毒作用,加速胆固醇转化,防止动脉硬化。 澳洲科学家和食品工业研究机构最新研究显示,每天吃1个桔子可以使人们避免口腔癌、喉癌和胃癌的侵袭。...

  • 创新让老药插上腾飞的翅膀

    创新让老药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新世纪,中医药如何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的全球性竞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是传统中医药所面临的问题。中医药要想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进行发展,这个过程就是中医药的现代化。中医药的现代化,关键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医药遗产,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和创新,中医药才能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宝名药”片仔癀历经五百年而永葆青春,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宫廷秘方,更归功于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长期以来孜孜以求,潜心开发,利用科技创新的力量...

    养生秘方 2024-03-06 13 0
  • “先论上焦”的高明之处

    “先论上焦”的高明之处

    叶案: 王二十 酒肉之湿助热,内蒸酿痰,阻塞气分。不饥不食,便溺不爽,亦三焦病。先论上焦,莫如治肺,以肺主一身之气化也。 杏仁 栝蒌皮 白蔻仁 飞滑石 半夏 厚朴 解读: 过食酒肉,痰浊湿热内生内阻自也必然。中焦为一身气机升降之枢纽,痰浊湿热内阻中焦,三焦气机不畅,升降窒塞,则不饥不食、便溺不爽也是必然。治疗当清化痰浊湿热,升脾降胃,恢复三焦气机升降。为什么案中“先论上焦”,而不是“先论中焦”? 酒肉之伤人,当是日积月...

    养生秘方 2024-03-06 14 0
  • 药市行情 麦冬上扬 丹参天麻售罄

    药市行情 麦冬上扬 丹参天麻售罄

      本周(2012.11.12-2012.11.18)综合200指数呈小幅上扬态势,报收于2369.10点,周环比上涨0.123%。在多药材价格上涨的共同助力下,各分类版块全线上行,其中感冒40涨幅0.791%,成为本周领涨版块,心脑血管20紧随其后,上涨0.396%。   中药材行业经几千年的沉淀和发展,中药材已经不再单一的指向中医应用,而更具多元性。保健、食疗、化妆品甚至室内装修都贴上了中药材的标签。尤其是在保健品和化妆品行业,商家抓住消费者对健康的诉求,大打加入中药材活性成分等概念,将产品的定位大幅提...

  • 桂枝与气上冲

    桂枝与气上冲

    □ 邓锐 四川省会理县人民医院 笔者有幸跟随经方名家、中日友好医院冯世纶教授学习,受益匪浅。师从冯世纶教授以来,向老师请教问题时多次谈到“气上冲”,且老师常把“气上冲”作为表证也就是桂枝汤证的指征之一,临床用之每每取效。于是翻阅相关书籍,把“气上冲”与桂枝的关系做一个整理,以飨读者。 气上冲 气上冲条文 气上冲,《伤寒论》中明确指出的有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rdq...

    养生秘方 2024-03-06 15 0 桂枝
  • 中医药在国家战略层面迈上新台阶

    中医药在国家战略层面迈上新台阶

    周金凤是浙江省海盐县中医院针灸康复科的一名普通医生。2009年夏天,她从浙江中医药大学毕业后,来到海盐县中医院工作。到医院报到当天回家之后,她找到没人的角落大哭了一场。“那时候医院太差了。”周金凤告诉记者,“整个针灸科只有一张诊疗床,窗子很小,玻璃被熏得黑乎乎的,都不用挂窗帘。” “十二五”期间,海盐县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的统筹协调发展。2014年,斥资8070万元兴建的中医院新楼拔地而起,业务用房面积扩展...

  • “六位一体”引领中医药上新台阶

    “六位一体”引领中医药上新台阶

    2014年,全国中医医院诊疗人次达5.3亿,门诊次均费用、住院人均费用分别比综合性医院低12%和24%。“十二五”期间,共有36项中医药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建设了471个中医药重点学科,培养了2300余名中医药学科(后备)带头人。中药工业总产值以每年20%以上速度递增,2014年超过7300亿元,占我国医药工业总值近三分之一。 一组组鲜活的数字,折射出中医药事业在“十二五”期间,医疗、保健、科研、教育、文化、产业...

  • 黄璐琦:探寻中药奥秘一直在路上

    黄璐琦:探寻中药奥秘一直在路上

    12月7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经过各学部初选和全体院士终选等程序,共选举产生70位新当选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首席研究员黄璐琦当选,成为本届最年轻院士。 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工作于1月正式启动,通过中国科协组织学术团体提名和院士提名两条途径,共提名521名有效候选人。经过各学部初选和全体院士终选等程序,共选举产生70位新当选院士,其中医药卫生学部7人。 本次增选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852人(其中资深院士322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

  • 肝火上炎证与肝阳上亢证鉴别

    肝火上炎证与肝阳上亢证鉴别

      定义   肝火上炎证:多因肝气郁结,日久化火,肝经气逆火升所表现的证候。临床以肝经所过部位的头、目、耳、胁所表现的里实热证为特征。   肝阳上亢证:多因肝肾阴亏,阴不制阳,肝阳亢盛于上所表现的证候。临床常见头痛、眩晕和腰膝酸软、足轻头重等上盛下虚的临床特征。   病因   肝火上炎证:多因情志不畅,忧思恼怒,五志过极化火,使肝火盛,或突然精神刺激,损伤肝木,火气内生,或平素阳盛之体,易感热邪,内伤于肝,引动肝经之火,循经上炎。或过用温补辛燥之品,化火化燥,使肝经火盛。   肝阳上亢证:多...

  • 谈三仁汤轻开上焦肺气

    谈三仁汤轻开上焦肺气

    《温病条辨》“三仁汤方:杏仁五钱,飞滑石六钱,白通草二钱,白蔻仁二钱,竹叶二钱,厚朴二钱,生薏仁六钱,半夏五钱。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 书中并没有对三仁汤做详细方解,只是指出“惟以三仁汤轻开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 当代方书对本方的解读,多从以药解方的角度,认为本方有“宣上畅中渗下”之功。如秦伯未在《谦斋医学讲稿》中指出:“三仁汤为湿温证的通用方。它的配合,用杏仁辛宣肺气,...

  • 论“粗守形,上守神”

    论“粗守形,上守神”

    •粗上之分——技进乎道的两种境界:粗工常常拘于局部、形迹、技术、器具,上工犹能关注整体、神机、战略、灵悟,超越守形之粗,则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 •形神之辨——形与神俱的整体恒动:形神同治、心身并调,形神理论为我们呈现出较为完备的医学模式。 •寻回元神——坚守中医的原创思维:中医的传承也需要“上守神”、不离宗,切忌盲人摸象、貌合神离。 《内经》“先...

    养生秘方 2024-03-06 17 0
  • 雷允上与六神丸

    雷允上与六神丸

    南有胡庆余,北有同仁堂。   誉满我神州,姑苏雷允上。   这是1936年,国民党将军冯玉祥,因吃鱼时不小心被鱼刺刮破了嗓子,流血、肿胀。吞咽困难,夜不能寝。保健医生李德全女士直接从苏州雷允上药店弄了几瓶六神丸。用后很快就止痛,第二天就消肿,进食如常。因此,冯玉祥对六神丸备加赞赏,就写下了这首五言诗。   六神丸乃名药,早在19世纪末叶就驰名中外,过销东南亚各国。解放后,又相继畅销苏联、波兰、德国、挪威、加拿大、美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六神丸从发明至今已有300多年的...

    养生秘方 2024-03-06 14 0 六神丸
  •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女医生:义妁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女医生:义妁

    远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河东地方(今山西省复县)有一个名叫义妁的女子,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女医生。 义妁从小就对药草有兴趣,十几岁时就开始上山采药,捣烂后给乡亲们敷治外伤。平时只要有郎中路过,她总是虚心请教,日积月累,学到了许多医药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有一次,从外地抬来了一位腹部膨隆的病人,肚子比将要临产的孕妇还大,脐眼突出,身躯瘦得皮包骨头,气息奄奄。义妁对她仔细诊视后,取出几根银针,在病人的腹部和腿部一连扎了几下,又取出一包药粉撒在病人的脐眼上,用热水浸湿的绢帛裹住,并给病人喂服中药...

  • 第二届国家中医药改革发展上海论坛

    第二届国家中医药改革发展上海论坛

      编者按:11月30日,第二届国家中医药改革发展论坛在上海举办。这是一次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推动中医药在健康服务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专题会议。与会十几位专家围绕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目标与策略选择、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主要任务、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保障措施等三大主题进行了研讨,就中医药改革发展的相关问题,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维,分析形势、明确目标、提出举措。现将部分发言摘编如下。   基本内涵:包括中医医疗服务、预防保健服务、养生保健文化传播以及相关服务,涉及与...

  • 张仲景 未病先防 养护脾胃(上)

    张仲景 未病先防 养护脾胃(上)

      张仲景大约出生于公元150年,卒于公元219年,名机,东汉南阳人。张仲景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   张仲景天赋聪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并且酷爱医学。汉灵帝时,张仲景被举荐为孝廉,继之出任长沙郡太守,又被称为“张长沙”。他虽然身居要职,但他淡于名利,鄙视权势,憎恶官场角逐,一心为百姓解除疾苦。张仲景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精华,并结合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理论实践兼备的中医学专著,受到历代医家的推...

  • 嵇康弃儒向道论养生(上)

    嵇康弃儒向道论养生(上)

      嵇康(224~263年),魏末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对养生理论颇有独到见解。嵇康与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等文学才子是非常好的朋友,他们经常在竹林和山水之间赋诗弹琴,酣谈畅饮,所以后世人们通常把他们称为“竹林七贤”。   嵇康生活在魏晋之交,幼年时父亲就死了,家境非常贫困,但他从小就酷爱读书。据《晋书·嵇康传》记载,嵇康是个典型的美男子,清朗挺拔,潇洒英俊,玉树临风,是才貌双全的才子。传说他娶了曹操曾孙女长乐亭公主为妻。后来由于司马昭陷害,他只活了40多岁。   嵇...

  • 历史上的医患关系

    历史上的医患关系

      古人处理医患关系为我们留下很多可借鉴和学习的东西。从医生方面来讲,古代的医生更重视自身的医德修养,提倡通儒道,存任心。当然,不只是儒,是泛指道德。许多医生都重于扶危济困,广施义诊。   据说孙思邈到汉中行医,正值瘟疫流行,这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缺医少药,孙思邈在这里施医舍药,救活了不少人。后人为了纪念他修建了药王庙,流传至今。药王庙的对联:“坐虎针龙成正果,忠君爱民赴瑶台”,更体现出孙思邈的民本思想。难怪一般营医药的人家都供仰他,就是普通的市井百姓家也有供奉药王的。在陕南不论是佛...

  • 中国古医发达 世界上最早的“病历”

    中国古医发达 世界上最早的“病历”

      病历是医疗部门记载病人病情,诊断和处理方法的记录。中国自古医学就极发达,从西汉时期起,中国就已经有了世界上最早的“病历”。   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病历”的首创者是中国西汉时期的淳于意。   淳于意,西汉初齐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此人年轻时做过管理粮仓的小官,故史称“仓公”。仓公目睹许多乡亲因无钱医病而离世,便产生了学医的念头。于是,工作之余,他便四处搜寻药方,拜求良医。史载,他曾拜公孙光、公乘阳庆为师,遍学《脉书》、《药论》...

  • 中医药服务走上荧屏

    中医药服务走上荧屏

      “千年开州,人杰地灵,岐黄飘香万木春,中医传国粹,悬壶济苍生,一剂良方呵护着百姓的安宁……”重庆市开县中医院院歌《大爱无疆》动人旋律中蕴含着浓郁的中医味儿,悠悠的中医情。“大爱无疆”,简简单单四个字,既准确诠释了中医药的博大精深与仁爱济民,也深刻体现了开县中医院弘扬与发展中医药的责任与担当。医院作为该县中医药工作龙头单位,一直秉承“扬中医、传国粹、造福一方百姓”的服务理念,致力于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致力于...

  • 被动吸烟使她患上了绝症

    被动吸烟使她患上了绝症

    被动吸烟不是指客人受主人的奉敬而勉强应酬的吸烟,而是不吸烟者处在吸烟者的环境中,非自主地、无可奈何地吸人别人吐出大量夹有纸烟毒性物质的空气。被动吸烟对健康的危害程度不可低估,有人在做了研究后指出:从燃烧纸烟头中冒出来的侧流烟,所含的有害物质浓度高于从吸烟者口鼻中呼出的主流烟。例如:尼古丁的含量,侧流烟是主流烟的2.5倍,一氧化碳为1.3-3.0倍,焦油为1.7倍,亚硝胺在10倍以上。在被污染的室内,85%的烟雾来自侧流烟,而且侧流烟富含气体成分,较易进入周围人的肺组织。长期生活于吸烟环境中的被动吸烟者,肺功能明显降...

  • 防止心火上炎的“急救三宝”

    防止心火上炎的“急救三宝”

    《黄帝内经》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地位高于脑,主神明。心火一动,一般是急症,若未能急救,就有生命危险,如突发性的脑出血、脑血栓,等等。那么,当这种危机的病症出现时,我们该如何防治呢?从中医角度,对付这些急症,可以服用“急救三宝”,即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和至宝丹。 1.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含有牛黄、麝香、黄连、朱砂、珍珠等中药材。适用于高烧不退、神志不清的患者。“非典”时期很多病人高烧昏迷,就是用安宫牛黄丸来解救的。 2.紫雪丹此丹历史悠久,药性为大寒,药店比较常见,现代名...

  • 上火又称“热气”何谓虚实 脏腑之火

    上火又称“热气”何谓虚实 脏腑之火

    “上火”为民间俗语,又称“热气”,可以从中医理论解释,属于中医热证范畴。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即会上火,具体症状如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牙痛、咽喉痛等。 一般认为“火”可以分为“实火”和“虚火”两大类,临床常见的“上火”类型还有“心火”、“肺火”、“胃火”、“肝火&r...

  • 不“上火”的生活

    不“上火”的生活

      春节临近,吃大餐、熬夜K歌、通宵打麻将……畅快之后很多人都担心会“上火”。如何才能过不“上火”的生活?专家提醒,都市人所上的火多为虚火,不可滥喝凉茶,否则会火上浇油。   节假日本来应该是休息的,很多都市人过得比上班还累。和亲朋好友去吃自助餐,为把“本”吃回来,撑得要扶着出来;吃完了再K歌到凌晨,或是通宵打麻将……两三天下来,嘴里长了小疱、溃疡,牙齿疼痛、出血,咽喉干痛,身体感到燥热...

  • 子时是胆经当令:上床就寝

    子时是胆经当令:上床就寝

      《黄帝内经》有言:“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就是说,人体11个脏器都取决于胆,取决于胆气的生发所以一定要让胆气生发起来并把它养好。而在十二生肖里,子为鼠,故在子时,人体的阳气虽小如老鼠,但异常活跃。   身体经过白天的忙碌,到子时已不能承受过度的负荷,所以应该放松心情进入梦乡。如果这个时候不入睡,其他脏腑就会“抗议”,甚至“罢工”,到那个时候就算“补牢”也有些晚了,因为“羊”—&md...

  • 养生之道 饮食“四度”养心为上

    养生之道 饮食“四度”养心为上

    山西中医学院教授、省针灸研究所 原所长、国医大师吕景山的养生之道很 简单:顺心、顺时、随意、随缘。他说:“越 是刻意,越难如意,一切顺随自然才好。” 养心为上 《道德经》云:“万物之始,大道至 简。”养生也是一样。吕景山认为,养生其 实很简单,顺应自然规律,保持人体自身 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即可。 养生的关键,除调整好衣、食、住、行 外,更重要的,便是养心。 吕景山是个非常平和的人,他淡泊 名利,甘于寂寞做学问,以一颗平常的 心,养生之道 知足地过平常人...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