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第28页
-
选服中药解郁安眠
玫瑰花解郁。玫瑰花属寒性,可缓鹪因压力引起的肝脏不适,具有疏肝解郁闷的功效。将5、6朵玫瑰花拿来泡茶,在白天有压力时饮用效果最好。 莲子养心。莲子味甘涩,性平,任何体质都适合饮用,莲子有养心安神的功效。可以用约15—20克的莲子做成甜汤,非常适合心虚失眠者饮用。 百合除烦。百合味甘微苦,属微寒性,有润肺的效果,当你常常忧郁、躁郁烦闷时,可以帮助你清心安神容易入睡。炖煮汤品时,可加入15-20克的百合,帮助解忧。新鲜百合也可用中火清炒,加少许盐,非常鲜甜美昧。 小麦安神。小麦昧甘,属于凉性,含有丰富...
-
胃痛怎么缓解 辨证治疗
临床上,胃痛证往往虚实夹杂,用药必须对症下药。治疗胃痛,中医通常分为胃寒、胃虚、胃气三种证候。 就常见的胃痛证候来说,胃寒痛指的是爱吃生冷食物、直接受寒气所诱发的胃痛;胃气痛指的是气机郁滞所诱发的胃痛;胃虚痛基本上属于虚寒证,病机着重在脾。 胃寒痛患者通常会出现骤然胃部作痛、痛势无休止,喜温喜按,伴随呕吐清水、怕冷、手足不温、舌苔白腻等症状。这种胃痛是由于中焦受寒所致,属实证,治宜温中散寒,宜使用豆蔻、厚朴、茯苓、干姜、陈皮、木香、甘草等药材治疗。 若兼饮食不节,寒食交阻,疼痛剧烈者,可酌加神曲、山...
-
偏头痛20余年 医案解读治方
田某,女,29岁,2011年12月8日初诊。 主诉:右侧偏头痛20余年。 症候:20余年来,偏头痛每半个月发作1次。屡次治疗未愈,遇暑热易发。曾服活血中药2个月,头痛1年未发(2009年~2010年);2010年因过累又发作。3日前因寒冷过累诱发头痛,发作较重,以右侧太阳穴沿太阳至颌下跳动性疼痛,未吃药。饮食二便正常。早年有月经不调史,3个月1行,量少。苔白,舌尖嫩红。脉沉细。 经络诊察:厥阴经、手太阳经、手阳明经异常。 辨经:病在厥阴经,属厥阴寒凝失畅。 选经:厥阴经、少阳经。 选穴:针刺...
-
治眩晕 平肝潜阳舒肝解郁法
病案 平肝潜阳、舒肝解郁法 王某,女,66岁,2004年3月22日诊。 头晕耳鸣,头痛头胀,面红目赤,口苦心烦,急躁易怒,时有惊悸,遇情绪波动而加重,失眠多梦,舌质红,苔黄,脉弦。测血压为180/110mmHg。 证属肝阳上亢,肝气郁滞。治以平肝潜阳,舒肝解郁。 处方:菊花15克,夏枯草10克,天麻10克,钩藤15克,川芎10克,细辛3克,地龙15克,全蝎5克,生龙牡各30克,沉香10克,郁金10克,菖蒲30克,远志5克,龙胆草5克,甘草10克。7剂,水煎450毫升,分早晚二次温服,日1剂。西药...
-
香蜜膏毛德西常用此方舒肝解郁
香蜜膏系郑州市名老中医郭绍汾先生的经验方。他善于治疗疑难杂病,对《本草纲目》中的方药及民间验方知之甚多。河南中医学院毛德西教授曾随其侍诊抄方,亲眼见他用此方治愈数例神经衰弱的病人,效果出乎意外的好。后毛德西也常用此方,现介绍如下。 方药:核桃仁50克,黑芝麻50克,小茴香粉15克,冰糖30克,蜂蜜适量,香油适量,牛奶适量。 加减运用:失眠,加酸枣仁粉30克;心烦,加朱砂5克;郁闷不语,加石菖蒲30克;语无伦次,加羚羊角粉30克。 功效:养心安神,补肾健脑,解郁润燥。 主治:脏躁、神经衰弱、抑郁症等。...
-
胃胀 缓解这种胃部不适
上了年纪,老人本身消化能力减弱,胃动力差,食物积聚在胃底,就会有胀气等感觉出现。饭后做一些弯腰的动作,能缓解这种胃部不适。 具体做法是每天饭后弯三次腰,到达90度,幅度要够,但动作不要快,缓慢渐进,每弯一次保持1~ 2分钟左右。此外,饭后半小时后,可以散步20~30 分钟。坚持半个月,胃胀就会有明显缓解。需要提醒的足,患有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的人,不宜使用这种方法。 高血压者也要谨慎尝试。此外,还有两个加剧胃胀的习惯要一定要避免。一是饭后立即吃进水果,会使水果不能正常消化,二是饭后立即饮茶,茶水中的单宁酸...
-
热水泡脚缓解经期腹泻
有些女性在行经期间会伴随有拉肚子的现象,专家分析,经期拉肚子和个人体质有关,也和平时的身体调理有关。有些女性由于体虚,经期肠胃受到刺激,容易腹泻。另有一些女性,由于平时不注意饮食及身体调理,习惯吃生冷的东西,即使经期也不例外,这样也会严重影响肠胃功能,导致腹泻。 月经期间,要特别注意不要受寒。常言道“寒从脚起”,如果因为受到寒凉等原因导致拉肚:广的话,此时往往脚部能明显感觉到冷。可以试着用热水泡泡脚,水温45-47度,每天泡2~3次,每次10分钟左右。脚部受热后,全身血液循环会加快,体内热量...
-
干布擦身缓解哮喘
哮喘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原因有很多,环境因素、情绪波动都可能会引起哮喘发作。有关专家表示,哮喘发作是由于支气管的副交感神经紧张而造成的。为了避免支气管的副交感神经紧张,可以用干布摩擦皮肤产生刺激,将副交感神经的紧张从支气管上转移到皮肤上,这样有利于支气管舒张,使呼吸放松,从而缓解病情,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作。 摩擦身体一般要选择丝绸,其次是棉布。将干布放于第二、三肋骨之间和第八、九肋骨之间,前者是吸肌所在的位置,后者是呼肌的位置,这样对呼吸肌进行摩擦,对止咳定喘有很好的效果。另外,按摩也可能起到相同的效果。但是...
-
贴溻身神阙穴缓解肺气肿
秋季昼夜温差增大,就会引起或加重肺气肿。很多肺气肿患者有怕冷、胃部胀痛不适、吐泡沫痰等症状。用鲜姜、蒜和白萝卜贴溻神阙穴(肚脐眼),可缓解这类病情。 中医学认为,肺气肿由于长期的咳喘,气逆反复发作,引起五脏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输布障碍所致。生姜味辛性温,归五脏,能祛痰下气;大蒜具有健脾消谷的功效,配合白萝卜的通气化痰,能够起到温肺化痰、健脾理气的作用。肚脐眼为神阙穴,按摩可以温阳救逆,利水固脱。 将洗净的大白萝卜切成两三毫米薄片,然后剁成碎末,堆起来约有一个核桃大小。放入鲜姜和蒜各2克混合捣碎,用干净纱布包好,放在患...
-
慢性胃病 按摩缓解病情
慢性胃病患者在生活中,可以自己进行以下按摩,对缓解病情会有所帮助。 1.摩腹。睡前平卧床上,右手掌心向下平放于上腹部,左手轻压于右手背上,以轻力向下压并同时向右下腹按摩,经过中下腹、左中腹,最后回至上腹部。一般连续反复30周,更换左右手位置,反方向按摩30周。 2.按揉中脘穴。以顺时针方向围绕着中脘穴(胸剑联合至脐孔连线的中点)轻轻按揉36周。 3.按揉足三里穴。以顺时针方向围绕足三里穴(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轻轻按揉36周。 此外,慢性胃炎患者饮食要注意几点: 1.宜淡,少食熏、烤、煎...
-
自我按摩缓解肠胃胀痛
气血虚或消化不良的人,稍吃多一点就会引起肠胃胀痛,自我按摩以下穴位可以调整胃的机能、镇痛、降逆气化浊气。 中脘穴。位于肚脐上正中线4寸,约五横指处。对各种胃痛、食道逆流、打嗝、着凉引起的胃痛以及胃气冲心而感到的胸闷等,治疗效果都非常好。 内关穴。仰掌时手腕往手肘的方向约三横指(约2寸)的距离处,在中间二骨两筋之间。胃胀或者有吃东西好像梗在胸口,下不到胃部去的感觉,按一按此穴,气机调畅就通了。 足三里穴。在膝盖下外侧,约四横指(约3寸)的小腿胫骨外侧有一凹沟处,这是强壮穴,力度按大一点,酸麻的经络传感可到脚背。按摩本...
-
石榴皮汤缓解秋季腹泻
秋末石榴已经大量上市了。专家指出,石榴富含营养,而且有药用,但也不可多吃,否则会引起上火。 专家介绍,石榴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助消化、抗胃溃疡、软化血管、降血脂等多种功效。中医上讲,石榴性温、味甘酸涩,具有生津止渴、止泻止血的功效;可治疗口燥咽干、烦渴等病症。对于饮酒过量的人,石榴还有解酒的功效。 除了石榴果肉外,石榴皮也有药用。据介绍,石榴皮所含根皮碱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绿脓杆菌及各种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石榴皮有明显的抑菌和收敛功能,能使肠黏膜收敛,分泌物减少,所以能有效治疗腹泻、痢;疾等症...
-
救心丸可缓解哮喘
临床发现,服用速效救心丸可扩张支气管、增加肺泡通气量。当哮喘急性发作时,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可使喘息、胸闷等症状明显减轻。 速效救心丸由川芎、冰片组方,从川芎中提取的川芎嗪具有扩张肺血管、支气管,增加肺泡通气量的作用,同时能解除肺血管、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降低血黏度,从而降低肺动脉压,减轻心脏负荷,抑制右心室肥厚。所提取的阿魏酸及冰片具有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哮喘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急性发作时加服速效救.心丸,每次舌下含服10-15粒,能明显缓解症状。尤其伴有肺心病患者,在控制急性发作后,平时可坚持服用,每...
-
便秘还是腹泻 都可揉腹缓解
平日忙于应酬、聚会,吃得太多、太好出现便秘,可通过揉腹辅助缓解;聚餐后的剩菜剩饭在冰箱里存放时间太长,吃出了腹泻,也可通过揉腹进行缓解。揉腹真这么神奇吗?对腹泻和便秘都有效?没错,不论是便秘还是腹泻,都可以用揉腹的方法缓解,但其手法略有不同。 [腹泻]逆时针与顺时针比例1∶2 (逆时针揉腹为补法,顺时针揉腹为泄法。无论是腹泻还是便秘,揉腹时都是既要有泄法,又要有补法,泄的是邪气,补的是脾阳和肾阳) 步骤1把手搓热,掌焐关元穴(脐下3寸)、气海穴(脐下1.5寸)、神阙穴(肚脐)。如果觉得用手搓热比较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