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 第38页
-
自制保暖袋能防皮肤烫伤
在临床工作中,许多地方都需要使用热水袋,尤其在冬季更为突出,但传统热水袋使用不当,会导致患者皮肤烫伤。为此,我们探索和制作出了一种新型保暖袋,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取一块长50厘米、宽25厘米的粗布,1.5公斤小米。将粗布折成长25厘米,宽25厘米的四方形,然后将四方形折分成三份缝好。将1.5公斤小米分成3 份分别装入,缝好口后即可。将保暖袋放人微波炉高火加热5分钟即可使用。 传统的热水袋使用时,如果水温掌握不好,或者是某些末梢循环障碍以及意识障碍的患者使用时稍有疏忽,就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而自制的保暖袋,...
-
寒冷冬季养生保健“要暖”
冬季气候寒冷,阴气旺盛,人体关注避寒保暖,对养生保健至为重要。老年人脏器生理功能衰退,体温调节能力与耐寒能力均下降,更要重视各方面保暖,方能安度寒冬笑迎春天。 头暖 中医认为:“头是诸阳之会”。人体阳气最容易从头部散掉,如同热水瓶不盖塞子一样。有资料表明,静止状态下不戴帽子的人,在环境温度为1℃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量的1/3,4℃时为1/2,-15℃时高达3/4。可见,为了减少体热的散失,寒冬戴一顶合适的帽子很有必要,特别在外出时更需要。正如俗话所说:“冬天戴棉帽,如同穿...
-
自制保健养生茶
养肤茶:取柿叶10克,薏苡仁15克,紫草10克,放入陶瓷器皿中,加水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滤渣取汁,加入冰糖,即成养肤茶。功效:养肤茶甘平清香,微有苦涩味,具有健脾渗湿、清热润肤等功效,常喝可以增加血管弹性,减少面部皱纹。 降脂茶:取山楂30克,槐花6克,茯苓10克。山楂去核捣烂后,与茯苓同放沙锅中,煮沸10分钟,滤渣取汁,用此汁泡槐花,加入冰糖,即成降脂茶。功效:此茶酸甜可口,有开胃助消化、降低胆固醇、舒张血管、预防中风的作用。 降糖茶:把淮山、天花粉各9克研碎,连同枸杞子10克一起放人陶瓷器皿中...
-
《内经》中的养生保健观
《黄帝内经》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上所说四时阴阳.是万物生长收藏之根本。所以提出这个规律养生,春天夏天保养阳气,秋天冬天保养阴精。 《内经》提出的四时养生的观点,历代注家对此认识尚不一致。 马莳、高士宗等认为春主生,夏主长,秋主收,冬主藏,春夏顺其生长之气,即养阳,秋冬则要顺其收藏之气即养阴。 王冰认为,养,即制也。春夏阳盛,故宜食寒凉以制其元阳,秋冬阴盛,故宜食温食,以制其盛阴。 张景岳认为春夏属阳,秋冬属阴,阳与阴互根,养春夏之阳是为了养秋冬之...
-
秋令保健养肺为先
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祖国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与寒邪最易伤肺,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也多在秋末冬初气候转冷时复发,所以秋季保健以养肺为先。 固护肌表:肺主一身肌表,风寒之邪最易犯肺,致卫外不固,诱发或加重外感、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或成为其他系统疾病之祸根。故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添衣服,适当进补,固护肌表,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风寒等外邪伤肺,避免感冒,是养肺之首要。 滋燥润肺:肺喜润而恶燥,燥邪最易伤肺。秋天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尤其是仲秋之后,风大,汗液蒸发快,常令人皮肤干燥、口干鼻燥、咽痒咳嗽、...
-
冬饮药酒保健有禁忌
冬天到了,很多人喜欢饮用药酒驱寒或保健,专家提醒,自制药酒及饮用药酒须讲科学,要根据人的体质、季节、地域、年龄、性别等不同来辨证饮用,尤其应注意避免以下误区。 药酒补酒不分。服用药酒前须认清功效。通常药酒分为治疗性药酒和滋补性药酒两类。前者有特定的医疗作用,主要依据医生的处方或经验方来配制,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其服用方法严格。市场上常见的则多为滋补酒,多具有养生保健作用,也要根据个人情况酌量服用。 药酒就菜进餐。很多人在聚餐时会拿出精心泡制的药酒与亲友分享。这其实是不对的,药酒本身是有药效的,吃饭时喝药酒不仅会对...
-
石斛夜光丸保护视网膜
糖尿病并发的眼病最常见的就是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日久会引起视网膜血管病变,并且其发生率随着患糖尿病时间增加而提高。据统计,患有糖尿病15年以上的病人中,大约60%的病人视网膜血管会受损,其中严重者可逐渐失明。 近年来的医学研究发现,传统中成药石斛夜光丸对于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石斛夜光丸的配方出自元代《原机启微》一书,为中医眼科常用药。由石斛、羚羊角、枸杞子、决明子、黄连、麦冬、防风、菊花、牛膝、水牛角浓缩粉等制成。具有滋阴补肾、清肝明日的功效,对肝肾两虚,阴虚火旺而致的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萎缩、视...
-
用四物汤保健 不可盲目加药
四物汤是一味补血的基本方,对于血虚的女人来说,保健效果是很不错的。这一基本方还衍生出很多补血方来,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而进行加减。不过,有时为了追求速效或强效,在没有咨询医生的基础上,自行加药,可能会出现反效果。 她的遭遇 加了益母草经乱又头晕 开春后的忙碌工作,让南宁市民小黎有些吃不消,例假也变得不正常了。于是,她到药店想抓一副四物汤来补补身体,药店的店员推荐说加一些益母草,效果会更好,小黎抱着试试的心态,买回家煮了。 结果,她喝了之后连续几天都头晕,月经过了快半个月都没停。到医...
-
秋季保健茶疗有方
在秋季采用茶疗养生,简单方便,还能较好地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大家可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此,介绍几种常用的茶疗。 一、姜苏茶:取生姜、苏叶各3克。将生姜切成细丝,苏叶洗干净,用开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用。每天喝2次,上下午各温服1次。此茶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心呕吐、胃痛腹胀等肠胃不适型感冒。 二、萝卜茶:取白萝卜100克,茶叶5克。先将白萝卜洗净,切片,煮烂,稍微加点食盐调味,再将茶叶冲泡5分钟后,倒入萝卜汁内,即可服用,每天2次。此茶能清肺热、化痰湿,加少许食盐既可调味,又可清肺消炎。 三、银耳茶...
-
常练搓耳功 保健养生
中老年人常练搓耳功,对防治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胃肠炎等多种疾病,有一定效果。搓耳的具体步骤如下: 一、取坐姿或站姿,深吸一口气,徐徐呼出。双目向前平视,然后微闭双眼,平静心境,集中意念,开始搓耳。 二、用两手手掌分别放在左、右耳部上,由前向后轻轻搓揉,做4个 8拍;再由后向前搓揉,也做4个8 拍。此时耳部略微发红,发胀,有一种烘热的感觉。耳部即外耳,主要是软骨,由耳轮、耳屏和耳垂组成。 三、用拇指搓揉两耳耳轮后沟,向下搓揉时用力稍重,做4个8拍;向上搓揉也做4个8拍,用力稍轻些。耳轮即耳部边缘的卷曲部分。 四、...
-
介绍几个常见艾灸保健穴位
艾灸哪些穴位既方便操作,又有较好的保健效果?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针灸科主治医生宋占威向市民介绍几个常见艾灸保健穴位。 神阙穴:神阙即肚脐眼,顾名思义,就是神仙居住的宫殿,可见,该位置何等重要。经常艾灸此穴,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迅速提高人体免疫能力,达到强身健体之目的。 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能很好的促进肠道功能,增强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肠胃不好、宫寒的女性,更适宜经常艾灸此穴位。一般有宫寒的女性,艾灸此穴位最好坚持半个月以上,往往会有意...
-
冬季调理日常保健按摩疗法
在冬季,掌握准确的按摩疗法,也有利于健康。 1、摩鼻:不少人鼻腔对冷空气过敏,秋季一到便伤风、流涕,经常按摩鼻部可缓解症状。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至有热感后,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两侧迎香穴20次,每天1至2遍; 2、摩喉:上身端直,坐立均可,仰头,颈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到胸部,双手交替按摩30次为一遍,可连续做2至3遍,这种方法可利咽喉,有止咳化痰作用; 3、深吸气:每日睡前或起床前,平卧床上,行腹式呼吸法深吸气,再吐气反复做20至30次,有助于锻炼肺部...
-
溃疡病患者的食疗保养
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通常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球部。表现为上腹部节律性、周期性的疼痛,同时伴有上腹饱胀、打嗝、泛酸、恶心等症状。溃疡病的发病、发展及康复都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营养和膳食可以促进溃疡愈合,防止复发。 溃疡病患者的营养治疗注意事项 饮食宜清淡 在溃疡活动期宜吃些清淡、细软、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软米饭、面条、牛奶、鸡蛋、藕粉、瘦肉、新鲜蔬菜等,病情稳定后可与正常人饮食一样。 营养平衡 注意能量充足、营养平衡,适当控制脂肪摄入。动物脂肪如肥肉等应少食,可在烹饪时用植物油,如豆...
-
如何保护元气?治病首在保护元气
何谓元气?元气只是虚无缥缈的概念,还是实实在在的一种存在。 从形而上的角度来看,元气是生命的根本。元气源自先天,主宰着我们的生命与健康。若从形而下的角度来看,则元气根本不存在。同样,从不同的角度看中医,也会有不同的结果。 那些瞧不上中医,甚至污蔑中医的人因为站在形而下的角度,因此,就会把中医看成迷信。这些人过于执着于物质层面,而忽视了生命的精神属性。 生命不全是物质的,当然,机体首先必需是物质的,但生命还包括精神魂魄,这是形而上层次的。因此说,生命是形神兼备的,形体是精神魂魄的载体,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