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痛 第101页

痛 第101页

  • 治腰腿痛方

    治腰腿痛方

    续断、杜仲、宽筋藤、牛膝、当归、丹参、羌活、海桐皮、姜黄各30克,防己;赤芍各20克,细辛10克。将药捣碎,用醋淋湿后,放布袋内蒸30分钟,用毛巾将其包裹敷于患处,待稍降温后可将药包直接放于腰腿痛患处皮肤上。每日2次,每次约40分钟,6天为一疗程。药包用毕放阴凉通风处,可连用3天。...

  • 名医李梅玲 治外伤性腰痛(风寒湿阻)方

    名医李梅玲 治外伤性腰痛(风寒湿阻)方

    处方:独活、羌活、红花、赤芍、川芎、秦艽各8 克,当归尾15克,桂枝6克,川断、淫羊藿各10克,细辛2克,桑寄生2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1日剂。 功效主治:舒筋通络,散风除湿。用于治疗外伤性腰痛,中医辨证属寒湿阻型。症见慢性腰痛,时轻时重,酸胀重著,拘急不适,遇冷加重,得温则减,腿凉腰困,舌苔腻,脉濡缓。 创方者:李梅玲...

  • 快速缓解腰背疼痛方法

    快速缓解腰背疼痛方法

      一般人的心跳少于60次/分钟就是心跳过缓,但要分人群分症状对待。如果心动过缓时出现头晕、胸闷、乏力、昏厥,必须就医处理。此外,如有心动过缓,并伴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则要求此类患者应做进一步的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排除冠心病、心肌病的可能。   心跳过缓的老人应参与一些心脏能够承受的、力所能及的活动,但要避免过于激烈的运动,且时间不宜过长。运动上的选择应该是一些温和点的体育运动,如跳社交舞、练气功、打太极拳。   随着年龄增大,很多老年人会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从中医的理论来讲,气血不通则痛。造成该...

  • 坐骨神经痛针灸环跳和委阳穴均以捻转进针

    坐骨神经痛针灸环跳和委阳穴均以捻转进针

      【穴性特点】   大肠俞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腰部腧穴,俞同输,为大肠经经气转播之处,故名大肠俞。   本穴主治大肠腑的病变,古代文献记载颇多。《备急干金方》载:“大肠俞主腹中雷鸣,肠澼,泄利,食不消化,暴泄。”《十四经要穴主治歌》:“大肠俞治腰脊痛,大小便难此可通,兼治泄泻痢疾病,先补后泻要分明。”说明古代医家已把大肠俞作为治疗肠腑病变及腰痛的经验穴了。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 腰膝肿痛中药验方

    腰膝肿痛中药验方

    [方一] 鲜月季花叶适量,捣烂敷患处,可治腰膝肿痛。 提供人:褚继荣 [方二] 白术、牛膝各40克,苍术30克。水煎两次,汁合在一起,早晚分服,每天一剂,共服三剂。 一朋友2000年12 月步行时左膝关节突然爆响一声,顿时关节疼痛,行走艰难。几天后膝关节肿大如饭碗,多方治疗均无效。服此方后,肿 痛很快消除,9年未复发。 来源:家庭验方 提供人:闭克光...

  • 坐骨神经痛 中医疗法大全

    坐骨神经痛 中医疗法大全

    坐骨神经痛归属于中医学的“痹证”范畴,临床上多技风寒湿、顽痹及筋痹等论治。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痹证的专论,虽然所涉及面较广,其中也包括本病在内。汉代张仲景从实践中总结出了治疗历节病、风湿痹的甘草附子扬、乌头汤等,至今仍应用于本病临床。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贼风候》中对本病症候作了明确描述:“其伤人也,但痛不可得按抑,不可得转动,痛处体卒无热。”唐宋时期,治疗方法有较大的拓展,除内服药外,还广泛采用针灸、药酒、膏摩等法,宋代又扩充虫类药物,使疗效...

  • 右肩疼痛中医调治方

    右肩疼痛中医调治方

      患者,男,40岁,2010年3月2日初诊。   右肩疼痛2月。患者体格偏胖,面青暗,性格敏感,易心烦,恐高,夜寐不安,无外伤史,无明显活动受限,右肩部X线片未见异常。既往有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炎病史。未行系统治疗。右肩部无明显按压痛,舌尖红,苔微腻,脉滑。处方:姜半夏20克,茯苓20克,陈皮20克,生甘草5克,枳壳20克,竹茹10克,厚朴15克,黄连5克,栀子15克,干姜6克,红枣15克。7剂,水煎服。一周后复诊,右肩疼痛明显缓解。   按:上述两例患者均属“半夏”体质。黄煌教授对&ld...

  • 民间疗寒湿腰痛 中药食疗

    民间疗寒湿腰痛 中药食疗

    采用民间疗法治疗腰痛36例,获得满意 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性14例,女性22例;年龄32 岁~71岁,平均53岁;病程2天~17年。 临床表现:腰痛,畏寒怕冷,舌淡,苔白,脉 沉迟。中医辨证为寒湿型。 二、治疗方法 取活鸡1只宰杀后去除内脏,肚内放入宣 木瓜、桂枝、当归、怀牛膝、羌活各10克,然后 用线密缝鸡肚,放入砂锅中,加水炖至极烂,不 放任何佐料,趁热吃肉喝汤,3 II内避风休息。 三、治疗效果 本组经治疗全部有效,腰痛完伞消失者 24例,疼痛明显减轻者12例。 四、典型...

  • 三味猪蹄止足跟痛

    三味猪蹄止足跟痛

    薏苡仁有健脾利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的作用。其微寒而不伤胃,益脾而不滋腻,舒筋除痹而不伤阴。笔者多年来用薏苡仁与黄芪、怀牛膝配伍,炖猪蹄治疗足跟痛数百例,均取得良效。现介绍如下。 薏苡仁30克、黄芪25克、怀牛膝20克、猪蹄1只。将猪蹄洗净,用纱布将黄芪、怀牛膝包好,与薏苡仁一起放在沙锅里炖烂,去药包,吃薏苡仁、猪蹄,喝汤。 足跟痛多由于气血痹阻不能达四肢末端,气血不通则痛。《神农本草经》云:“薏苡仁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 方中薏苡仁舒筋除痹止痛为主药...

  • 全足浸泡治足跟痛

    全足浸泡治足跟痛

    方药组成:透骨草、威灵仙、皂角剌、苦参、香附、当归尾、红花各30克。 用法:加水3500毫升,煎取3000毫升,加入陈醋50毫升,盛于盆内。患者足跟伸向盆内,用湿毛巾覆盖盆口,先用蒸气熏蒸,待温度适宜后将全足浸泡,约30分钟。每天1剂,早晚各1次,治疗期间患足尽量少负重。...

  • 家庭康复有效缓解膝痛

    家庭康复有效缓解膝痛

    慢性膝关节炎是老年人常见病,病程长,痛苦大。膝关节退行性变导致关节囊滑膜层损伤,血细胞及血浆外渗,增加了关节内压力,堆积在关节内产生积液,日久则易发生纤维性机化。关节滑膜在长期慢性刺激下,逐渐增厚,引起粘连,因而影响关节正常活动。对此,除采取各种药物治疗或进行积极的理疗外,还必须同时做好家庭康复护理工作,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减轻和防止膝关节损害及肿痛的发生。 避风寒 老人的被褥、衣服要保持干燥、轻暖,床铺要平整,不能在风口处睡卧。出汗较多的时候,要用干毛巾及时擦干,衣服汗湿后应及时更换,避免受风。夏天尽量穿长裤...

  • 腰痛如何选择中成药

    腰痛如何选择中成药

    腰痛常见于肾脏疾病、风湿病、腰肌劳损及外伤等多种疾病,中医认为多由于感受寒湿、感受湿热、气滞血瘀、肾亏体虚造成,所以中成药治疗腰痛,必须根据病因不同,辨证选用。 寒湿腰痛 症见腰部冷痛重着,静卧痛不减,遇阴雨天加重,苔白腻,应选用散寒行湿,温经通络的中成药,可选用干姜苓术丸、独活寄生丸、舒筋活络丸。 湿热腰痛 症见痛处伴有热感,热天或雨天疼痛加重,活动后疼痛减轻,小便短赤,苔黄腻,应选用清热利湿,舒筋止痛的中成药,可选用三妙丸、四妙丸、当归拈痛丸。 瘀血腰痛 症见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

  • 治疗腰痛  我有妙方

    治疗腰痛 我有妙方

    我患腰痛七八年了,做过西医封闭治疗,吃过中药,总是好不了。后来一位中医师为我开了一副妙方:杜仲、补骨脂、小茴香各3克,鲜猪腰子1对。将腰子切成片,与上3味药一起加适量水共煮,待腰片煮得发黑时,喝药汤,吃腰子,连吃5剂,腰就不痛了。 这位中医师还告诉我:中医学认为,杜仲补肝肾,强筋骨;补骨脂温肾助阳;小茴香散寒止痛;猪腰子能补肾强腰,对肾虚腰痛患者有疗效。医生还特别提醒,腰痛原因很多,首先应明确病因,针对病因施治,方能取效。此方药性温,主要适合于腰痛而怕冷的患者;腰痛兼有手足心发热、烦躁者(属于阴虚火旺)要慎用。此外...

  • 治痛痹(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经验方

    治痛痹(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经验方

    经验方:生川乌、生草乌各20克,生半夏、生天南星、荜拨各15克,蟾酥、细辛各12克,胡椒30克。 用法:上药轧碎,加25—55%酒精500毫升,密封浸泡1周后可使用。用时将3—4层纱布浸泡药液后铺于患处,再用100--200瓦的白炽灯照射至纱布干燥,每日1~2次,7日为1疗程。 疗效:本方治疗痛痹患者89例,痊愈38例,显效23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

  • 化瘀止痛 治疗外伤性腰痛方

    化瘀止痛 治疗外伤性腰痛方

    名医李梅玲 治外伤性腰痛(气滞血瘀)方 处方:柴胡、当归各12克,红花、桃仁、穿山甲、甘草各6克,淫羊藿、刘寄奴、土鳖虫、天花粉各9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1日剂。 功效主治:活血行气,化瘀止痛。用于治疗外伤性腰痛,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型。有较明确的损伤史,症见腰痛骤作,疼痛剧烈,刺痛或胀痛,痛有定处,不敢俯卧转侧,动则痛甚,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 检查腰部活动受限,压痛集中,肌肉挛硬高突,或肿胀瘀斑,或硬结肿块 创方者:李秧李梅玲...

  • 周身疼痛3年 予麻杏苡甘汤加味为治

    周身疼痛3年 予麻杏苡甘汤加味为治

      花金方是河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工作近50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运用经方治疗中医内科、妇科疑难杂症,收效颇佳。笔者现将其以麻杏苡甘汤加味治愈湿热身痛验案介绍于下。   冯某,女,32岁,2013年3月25日初诊。   患者周身疼痛3年,尤以后背拘急为重,严重时牵带肩肘不可屈伸,关节肌肉疼痛遇寒加重。曾于某综合医院查类风湿因子阴性,给予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初服可缓解,常服效已不显。来诊时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濡数。   辨证:湿热阻闭,经脉不通。予麻杏苡甘汤加味为治。...

  • 腰及左臀腿痛 方药 蛇蝎散加减

    腰及左臀腿痛 方药 蛇蝎散加减

    李某,男,51岁,2013年12月19日初诊。 主诉:腰及左臀腿痛6天。患者6天前扭伤腰部,感腰部及左侧臀部、左大腿至小腿后侧抽痛,伴足背麻木。不能下地行走,咳嗽、翻身、坐起则疼痛加重。CT示:“腰5-骶1椎间盘中央偏左型突出。”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予“甘露醇”、“英太青”脱水抗炎止痛治疗3天,疼痛如故,因拒绝手术,转中医治疗。 刻诊:腰部及左侧臀部、左大腿至小腿后侧抽痛,伴足背麻木。咳嗽、翻身时左下肢出现...

  • 肝胆湿热胁痛 治以疏肝利胆

    肝胆湿热胁痛 治以疏肝利胆

    肝胆湿热胁痛 褚某,男,45岁,2003年6月14日诊。 主因右胁胀痛1周来诊。1周前出现右胁疼痛不适,进而出现目黄,肌肤发黄,问及小便亦黄。发热,口苦,脘腹胀满,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腹诊:右上腹疼痛拒按。肝胆胰脾彩超示:提示胆囊炎、胆结石。结石大小约3.14×1.20厘米。患者拒绝外科治疗,转中医会诊。 证属:肝胆湿热。 治以:疏肝利胆,清利湿热。 处方:金钱草30克,郁金10克,鸡内金15克,海金沙30克,柴胡10克,元胡10克,黄芩10克,砂仁10克,茵...

  • 中医支招治足跟痛

    中医支招治足跟痛

    最近一段时间,王老先生双脚跟一直持续地疼,开始没当回事,谁知越来越严重,无奈之下,来到河南省中医院风湿骨病病区找到邓素玲主任医师。 足跟痛的原因 邓素玲说,足跟痛多发生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重体力劳动者、运动员、长期站立工作的人易患此病。中医学认为,“肾主腰脚”,足跟痛多与肝肾阴虚、局部血脉不通有关。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又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便导致经络瘀滞。具体分析,造成足跟痛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三个: 跟骨骨刺:老年人足跟痛多和骨刺有关,跟骨结节处会有大小...

  • 高尿酸血症的分类 尿酸高不等于痛风

    高尿酸血症的分类 尿酸高不等于痛风

    高尿酸血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基本上属于遗传性,40%-80%有遗传性家族史。这类人员的血尿酸增多主要是血尿酸合成增加,排泄减少,常与肥胖、高血压病、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关系密切。继发性主要因肾脏病或脱水造成排泄减少,如患血液病时可因细胞增多或化疗、溶血等细胞破坏过多而引起尿酸生成过多;还有大量进食含高嘌呤的饮食也会引起尿酸生成过多。 在门诊时,常有患者问:我在体检时,发现血尿酸指标高,是不是患上了痛风? 其实,血尿酸增高称为高尿酸血症,并不等于痛风。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发...

  • 治疗坐骨神经痛中草药经验方

    治疗坐骨神经痛中草药经验方

    [方一] 治疗坐骨神经痛 中草药两面针,五加皮、一包根、山叉苦、一朵云、千斤拔、七片金、半棵枫、勾藤、当归、川杜仲各 15-20克,煎水日服3 次。头一轮的药汁比较浓,分两次服,第二轮的药汁一次服。服三五剂,三五日见效。 来源:本人喜爱中草药,积30余年经验所得。 提供人:莫玉连 [方二] 治疗坐骨神经痛 食用粗盐5两,细河沙5两,铁锅炒热,加艾叶2两切碎,用布包好紧敷患处,若疼痛处呈线型,可来回移动。趁热炙敷10-20分钟,重新炒热再敷一次,每天睡前两三次,连用七天可见效。 提供人:钱开胜 [方三]...

  • 膝关节肿痛典型病例中药体会

    膝关节肿痛典型病例中药体会

    用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肿痛7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7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肿痛及肢体关节活动障碍。其中男性32例,女性46例;年龄13—75岁,平均59.5岁;病程21天~28年;双膝关节均肿痛者58 例,单膝关节肿痛者20例;有劳损、受凉、扭伤史者63例;检查示膝关节胫骨内外踝及髌骨周围明显压痛者67例,伴有膝关节积液者20例,伴有发热者53例。 二、治疗方法 处方:取川乌、独活、姜黄、大黄、栀子、当归、赤芍、红花、桃仁、桂枝、川牛膝各10 克,草乌6克。...

  • 腰痛莫小视 谨慎最有益

    腰痛莫小视 谨慎最有益

    刘军前几天莫名其妙出现左腰部疼痛难忍,由于地里的农活较多,他没及时到医院求治,而是自以为腰肌扭伤,让妻子到药店随意买了外贴膏药。贴过后,谁知疼痛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重,晚上竟疼得不能入睡,几天后出现了水疱!这下他可慌了神,急急忙忙赶到医院来诊疗。 生活中,像刘军这样的患者常有,自以为是腰肌劳损引起的腰痛,结果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延误并加重病情。因为这种病痛并非缘于腰肌扭伤或劳损,而是秋季最易流行的疱疹病毒所致的皮肤病—— “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之—...

  • 健康汗蒸 缓解痛风

    健康汗蒸 缓解痛风

    我是一个有5年痛风病史的中年男性,痛风一般每季度发作1次以上,右脚踝关节异常红肿,一碰就痛,脚不能行,行则巨痛无比。平时如若不用药,脚会像被撒了盐一样“咬”得生痛。痛风发作时,必须随身携带“风痛片”、“美洛昔康”胶囊、别嘌醇片,吃一两天缓解症状,实在不行就得去输液3天,花掉几百元,既浪费了钱,又苦不堪言。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一家汗蒸馆汗蒸,据老板介绍汗蒸可以排除体内大量的酸性物质,平衡体内酸碱度,对痛风患者有好处,我当时将信将疑。有...

  • 脚后跟痛偏方释疑 经验方

    脚后跟痛偏方释疑 经验方

      跟痛症俗称“脚后跟痛”,一般多在一侧发病,也可两侧同时发病,早晨起床下地足跟痛,稍走动后可缓解。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魏合伟表示,跟痛症的局部不红不肿,如果行走较多,脚跟的疼痛又非常明显,就要及时就医了,避免严重时影响走动。   指导医生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   骨伤科医院运动医学科   主任医师魏合伟   记者蔡卫杨通讯员边江红   中医学认为,中老年人患上跟痛症主要是由于“肾精不足,气滞血瘀”导致。中老年人会出现肾...

  • 樱桃酒治关节痛

    樱桃酒治关节痛

    樱桃1公斤,用中低度白酒1000毫升浸泡一星期即为樱桃酒。早晚各饮30-50毫升。可缓解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红肿、疼痛等症状。...

  • 车前子煎汤服能缓解痛风症状

    车前子煎汤服能缓解痛风症状

    痛风是因为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嘌呤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在人体内嘌呤氧化而变成尿酸,人体尿酸过高就会引起痛风。痛风患者在常规用药后,症状虽有缓解,但足趾等部位疼痛仍不减。可酌情选用车前子煎煮代茶饮,对缓解痛风症状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治法:车前子30克,用纱布包裹,入水中煎30分钟后,频服代茶饮,每日1剂。一般连服10天后,双足趾疼痛会明显减轻,30天后诸症悉除,血尿酸也可趋于正常。 车前子主要有清热利湿、渗湿通淋等功效。药理试验证实,车前子有“利尿”作用,可促进尿素、氯化物、尿酸的排泄。同时,...

  • 肝气犯胃胁痛 3剂中药病愈

    肝气犯胃胁痛 3剂中药病愈

    胁痛是指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肝胆居胁下,其经脉布于两胁,故胁痛之病,主要与肝胆有关。又,两胁位于胸之两侧,心肺居于胸中,故心肺有病,也可导致胁痛发作,再有脾胃反克肝胆,肾虚牵及肝虚,所以,胁痛之病与五脏皆有关联,只是肝胆居其首。胁痛之因,或因肝气郁滞,或因气滞血瘀,或因肝胆湿热,或因肝阴不足,或因他脏所致等。病机为两胁经络或因血瘀,或失其养,或因气滞,终发为胁痛。一般而言,胁痛之证,有虚有实,实证以气滞、血瘀、湿热为主,虚证以阴血亏虚多见,有时可虚实并有,也不可不知。治疗之法,实证者以...

  • 右胁下疼痛 方以一贯煎加减

    右胁下疼痛 方以一贯煎加减

    金某,男,47岁,2014年5月12日初诊。 主诉:右胁下痛3个月。患者右胁下疼痛,时有头晕,两目干涩,口干咽燥,晨时口苦,每因劳累或情志不遂而疼痛加重。曾先后去过多家医院就诊,经查各项理化检查均正常,西医诊断为“肋间神经痛”,服西药治疗其效不显。后来服用疏肝理气中药20余剂,初服疼痛缓解,继服疼痛如初。 刻诊:右胁下隐隐作痛,其痛绵绵不休。头晕,两目干涩,口干咽燥,晨时口苦,心中烦热,胃胀,大便干,数日一行。苔薄黄中剥,脉弦细数。 辨证:肝阴不足,血虚不能濡养肝络而致胁痛,再进...

  • 水蛭乃活血化瘀之良药 治痛风

    水蛭乃活血化瘀之良药 治痛风

    水蛭气味咸平,乃活血化瘀之良药,以其活体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殊效。 活水蛭外用,前人早有所载。如著名医家孙思邈曾用其治愈眼部血肿患者,宋人洪遵《集验方》也有“治痈疽发背,用活水蛭置脓头,令吸尽脓血,其痛立止,水蛭则血满自脱”之描述。近来,国内外对本品研究较多,外用治疗各类关节炎获效者常见报道,其机理殆与其吸吮时唾液中释放的一些有效物质具有消炎散肿定痛、清除毒素等作用有关。笔者恩师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验之临床,认为本法对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尤良。 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rdqu...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