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 第36页

二 第36页

  • 寸口为十二经脉大会 五脏六腑各脉象特点

    寸口为十二经脉大会 五脏六腑各脉象特点

    脏腑经脉脉诊法研究 脉诊始于春秋战国,《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但史料尚未记载扁鹊诊脉原理及方法。《难经》确立了寸口分侯脏腑学说,“左手主心肝肾,右手侯肺脾肾”,王叔和所著的《脉经》沿用了《难经》的寸部分侯法并记载了24种脉象,明代张景岳所著的《景岳全书》以及清代吴谦的《医宗金鉴》的诊脉方法皆是在《脉经》基础上的发展演变,是现代主流脉诊法。寸部分侯脏腑学说至今沿用,但存在争议[1]。张锡纯临证观察总结出&ldquo...

  • 二十四节气导引法 理论基础功法举隅历史起源 功法举隅

    二十四节气导引法 理论基础功法举隅历史起源 功法举隅

    二十四节气导引法是在当令节气期间,通过导引吐纳等方法,进行养生保健、祛病延年的传统导引养生法。该方法是在中医天人合一和顺时养生等理论指导下的具体实践。 天人合一作为中医有关人与自然和谐健康观的重要内容,包括人自身的形神统一和人与自然的统一。顺时养生则是在天人合一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养生理论。在此基础上,中医学和中国传统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形成节气养生理论方法,唐末宋初陈抟老祖编创的节气导引法,更将导引、节气、养生、治疗融为一体。 理论基础 天地大宇宙,人体小宇宙。天人合一思...

  • 徐经世运用煨生姜治验二则

    徐经世运用煨生姜治验二则

    生姜味辛,微温,生品解表散寒功效较强,煨制后解表功效减弱,温中止呕、和胃降逆作用增强。煨生姜是国医大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徐经世临床辨证施治常用品种,也是脾胃科的常用中药饮片。 医案一 查某,男,43岁,2019年3月29日就诊。患者素多劳思,胃疾有年,曾行胃息肉切除术,近两年来反复出现胃脘受风寒则易腹痛而泻,矢气频作。刻下症见四末欠温,夜眠入睡困难,舌质淡胖,苔白厚腻,脉来弦缓。 诊断:(肝胃不和,气机逆乱型)胃脘痛。 治法:降逆和胃,温化寒湿。...

  • 从十二经称谓谈经络气化

    从十二经称谓谈经络气化

    •王居易将经脉内部对气血的调控,以及经脉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对人体气血的整体调节控制作用,称为“经络气化”。 •经络气化理论关于人体气血转输的途径与规律,以及关于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总结和概括,是针灸推拿以及中医内科运用经络辨证的重要理论依据。 本文要讨论的是经络气化的概念,以及经络气化所包含的四个方面的内容。 经络气化的含义 经络中运行着丰富的气血津液等物质,这些物质不仅对生命状态提供营养(阴精)、能量(阳气)输送,也对脏...

  • 畏寒泡茶喝 润肤冰糖炖二雪

    畏寒泡茶喝 润肤冰糖炖二雪

    畏寒者,可用枸杞、红枣、龙眼伴生姜泡茶喝 问 诊 为什么外面天气很暖和,我穿着棉袄还是感觉全身冰凉。冬天就别说了。我特别怕冷,请问是什么原因?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杨小红教授:中医认为怕冷是由于体质虚造成的,多半是阳虚或者气虚,要根据具体症状才能诊断,因此建议到内科接受专科检查。通常女性手脚冰冷的情况比男性多,老年人和慢性疾病患者也会比较怕冷。 怕冷的人可食疗进补,多吃些温热的食物,如鹿茸、高丽参、红参等,让身体血液循环顺畅、气血活络,少吃生冷瓜果,还可用枸...

  • 参术二稔墨鱼汤 葱花瘦肉汤

    参术二稔墨鱼汤 葱花瘦肉汤

    参术二稔墨鱼汤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陈晓庆主管中药师 材料 党参20g,白术10g,岗稔子、地稔根各20g,鲜墨鱼200g(或用干品80g),盐适量。 做法 先将鲜墨鱼洗净,同药材一同放锅里,加适量清水煲汤,去药渣,加盐调味,饮汤吃肉。 功效 补中益气,补血,收敛,安神。 适用人群 月经量多,白带多质稀,体弱神疲者。 【岗捻微百科】 最早记载桃金娘的出处是清乾隆年间的《本草纲目拾遗》:“粤...

  • 生姜粥 干姜粥 二姜粥

    生姜粥 干姜粥 二姜粥

    生姜,又名鲜生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根茎,全国各地均产,冬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片入药。生姜捣汁名姜汁,取皮名姜皮,煨熟名煨姜,切片晒干名干姜。 生姜为调味佳品,除入食之外,入药疗疾亦堪称上品。中医认为,生姜性味辛、温,入肺、胃、脾经,有发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和中解毒之功,本品辛温走散,有发汗散风散寒解表之功,民间常有饮姜糖水治感冒的做法,但其药力较慢,故单用于风寒轻症,但本品有良好的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作用,有“呕家圣药”之称,适用于多种呕吐。《本草纲目》言其&l...

  • 豆豉,豆卷 二者都有解表之功

    豆豉,豆卷 二者都有解表之功

    二豆,即豆豉、豆卷,二者都有解表之功,临床常相须运用,故统称二豆。二者虽出身相同,但由于编造的不同,故功效有异。 豆豉,又叫淡豆豉,是用豆科植物黄豆或黑豆作为质料,经过蒸煮,冷却后加入曲菌发酵、盐渍、晾干而成,按加盐或不加盐分为咸、淡二种,既可入药,又可入食,为居家常用调味品之一。豆豉性味辛、甘、微苦,寒,入肺、胃经,有解表除烦、透疹解毒之功,适用于感冒、心烦、疹出不畅等。《本草纲目》言“黑豆性平,作豉则温,能升能散。得葱则发汗,得盐则能吐,得酒则治风,得韭则治痢,得蒜则止血,炒熟则又能止汗&...

  • 心理有益健康 焕发第二春的光彩

    心理有益健康 焕发第二春的光彩

    六种心理 有益健康 一、与人为善,助人为乐 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萨拉·康拉思博士研究发现,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人可以增寿4年,由于给人无私的帮助可以激发体内“护理行为系统”,促进“亲密激素”等有益身体恢复的激素分泌。美国一组对照实验也发现,做义工10周后,身体的炎症症状,胆固醇水平和体重指数都有所下降。这是得益于一个“奖励”过程,人做了善事一旦得到别人的尊重,赞许等正面情绪,心里自然会产生一种愉悦感和自豪感,进而降低了压力激素水...

  • 跷二郎腿引疼痛

    跷二郎腿引疼痛

      “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这是长辈从小对我们的教导,但是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在严格去遵守它。其实长辈教导的正确姿态并不仅是为了礼貌得体,也是为了健康着想。比如跷二郎腿,这是公认的不得体的坐姿,且在公共场合并不被提倡,而从健康角度出发,跷二郎腿也可能造成坐骨神经痛,甚至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的病情。   指导专家   张文财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三科主任医师   跷二郎腿引疼痛   相信很多经常跷二郎腿的人都会有腰腿痛、屁股痛的经历,且疼痛会在端正坐姿后缓...

  • 一“剖”二“顺”易难产?

    一“剖”二“顺”易难产?

    “二胎政策”一松绑,很多人开始将二胎“造人计划”提上日程。但是,不少人有这样的疑惑:一胎如果是剖腹产的话,二胎能不能顺产?会不会出现子宫破裂等意外风险? 二胎可以“顺”至少隔2年 “孩子在0~2岁时,是最难带的。”南溪山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张丽武表示,为了确保良好的生活质量,对于头胎是顺产的家庭,建议在孩子2岁以后再要第二胎,这样家长才能有更充足的精力照顾好两个孩子。 而头胎是剖腹产的产妇,无论是身体、子宫,...

    养生秘方 2024-03-06 357 0 难产
  • 杨继洲 一针二灸三服药

    杨继洲 一针二灸三服药

    2016年10月27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继洲针灸”宣传片《针圣故里》主海报发布,这是浙江省衢州市政府为打造“针圣故里”所做的重要工作之一。该片不仅在日本召开的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执委会会议中播出,还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欧洲电影节、日本东京电影节等国际平台上展示,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针灸文化。宣传片中的主角,就是明代针灸大家杨继洲。 撰著《针灸大成》 孟子曾言:“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也。”他称赞孔子...

  • 金针王乐亭 手足十二针 十全大补方 老十针十二透穴

    金针王乐亭 手足十二针 十全大补方 老十针十二透穴

    王乐亭擅长以金针医病,所以在群众之中素有“金针王乐亭”之美誉。1956年王乐亭除任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之外,还曾任北京第二医学院(现为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北京中医学会理事、北京针灸学会理事、《中医杂志》编委等。他以“金针”起家,通读经典,精于临床,学风正直。他提出的“手足十二针”“五脏俞加膈俞”“督脉十三针”“老十针”等针灸组方,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在当代针灸处方学发...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