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第36页
-
二十四节气导引法 理论基础功法举隅历史起源 功法举隅
二十四节气导引法是在当令节气期间,通过导引吐纳等方法,进行养生保健、祛病延年的传统导引养生法。该方法是在中医天人合一和顺时养生等理论指导下的具体实践。 天人合一作为中医有关人与自然和谐健康观的重要内容,包括人自身的形神统一和人与自然的统一。顺时养生则是在天人合一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养生理论。在此基础上,中医学和中国传统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形成节气养生理论方法,唐末宋初陈抟老祖编创的节气导引法,更将导引、节气、养生、治疗融为一体。 理论基础 天地大宇宙,人体小宇宙。天人合一思...
-
从十二经称谓谈经络气化
•王居易将经脉内部对气血的调控,以及经脉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对人体气血的整体调节控制作用,称为“经络气化”。 •经络气化理论关于人体气血转输的途径与规律,以及关于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总结和概括,是针灸推拿以及中医内科运用经络辨证的重要理论依据。 本文要讨论的是经络气化的概念,以及经络气化所包含的四个方面的内容。 经络气化的含义 经络中运行着丰富的气血津液等物质,这些物质不仅对生命状态提供营养(阴精)、能量(阳气)输送,也对脏...
-
豆豉,豆卷 二者都有解表之功
二豆,即豆豉、豆卷,二者都有解表之功,临床常相须运用,故统称二豆。二者虽出身相同,但由于编造的不同,故功效有异。 豆豉,又叫淡豆豉,是用豆科植物黄豆或黑豆作为质料,经过蒸煮,冷却后加入曲菌发酵、盐渍、晾干而成,按加盐或不加盐分为咸、淡二种,既可入药,又可入食,为居家常用调味品之一。豆豉性味辛、甘、微苦,寒,入肺、胃经,有解表除烦、透疹解毒之功,适用于感冒、心烦、疹出不畅等。《本草纲目》言“黑豆性平,作豉则温,能升能散。得葱则发汗,得盐则能吐,得酒则治风,得韭则治痢,得蒜则止血,炒熟则又能止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