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 第2页

关于 第2页

  • 学习《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有感

    学习《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有感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6月23至24日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会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 关于治未病 关于膏方

    关于治未病 关于膏方

    一、关于膏方 “膏”指稠黏的糊状物,含有滋润的意思。膏方俗称“膏滋药”,是将中药加水蒸煮后滤渣,再浓缩熬成膏状制剂,具有滋补强身,延缓衰老,治病纠偏的作用。秦伯未尝谓“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溢二所以尝善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故俗亦称“膏滋药”,”“膏方非单纯补剂,乃包含救偏却病之义”,此为对膏方含义的恰当诠释。 二、关于治未病 (一)治未病的提出 《黄帝内经》首先...

  • 关于养生粥的描写

    关于养生粥的描写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谁都知道,《红楼梦》写皇亲国戚、世代簪缨、金陵望族的贾府,这里面的主子像贾母、王夫人、王熙凤、贾宝玉等人个个娇贵无比,他们的饮食养生生活真可以说是炊金馔玉、穷极奢华。在本书中,还有大量关于养生粥的描写。   《红楼梦》第八回 写贾宝玉在薛姨妈家吃酒,谁知那个讨人厌的李嬷嬷百般阻拦,不让宝玉痛痛快快地喝,幸而薛姨妈千哄万哄的,容他吃了几杯,就忙收过了。接着,宝玉痛喝了两碗酸笋鸡皮汤,吃了半碗碧粳粥。   碧粳是一种优质大米,在清代是贡品,供皇室享用。...

  • 关于“十八反”“十九畏”

    关于“十八反”“十九畏”

    中药相互间的配伍禁忌,是中药学基础理论中一个古老的药性理论问题,也是中医临床处方和中药药剂工作中经常涉及的问题,历代医药学家对此素有争议,许多医药学家进行了多方研究,有的还撰有专论,但至目前尚无十分精确的定论,具有禁忌药物的品种数更是多有说辞,只是逐渐有所增多。笔者在继承学习过程中,总结出除了传统的十八反、十九畏所述药物之外,尚有许多药物亦有反恶畏忌的记述。 关于“十八反”“十九畏” “十八反”是在七情配伍中相反理论基础上提...

  • 临床检测上的实体结构测评《关于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意见》

    临床检测上的实体结构测评《关于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意见》

    当今的理化检测难以纳入中医辨证体系,如何使临床检测更好地适用于中医疗效评价?现在,从物质和能量代谢入手检测的中医功能状态测评有望解决这一问题。 1月27~29日在京举办的香山科学会议第521次学术讨论会上,以“中医健康工程发展的瓶颈与对策”主题,与会的50多位来自政、产、学、研、金等领域的国内外学者,围绕中医功能状态测评的特点、工程实现和产业模式三个中心议题进行了研讨,针对中医功能状态测评这一创新概念,与会专家达成如下共识:需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立全新的中医设备性能检测平台和审批程...

  • 《诸病源候论》中关于岭南医药文献资料的记载

    《诸病源候论》中关于岭南医药文献资料的记载

    本书为隋代巢元方等编撰,为最早的病因病理学及证候学专著,全书50卷,分71门,详列内、外、妇人、小儿、五宫等临床各科疾病1739候。书中描述了瘴气候,提出青草瘴、黄芒瘴的病因及岭南伤寒的用药特点及病程发展;指出山瘴疟多发于岭南山瘴之地;详细描述了脚气病的症状,病因病机及养生导引方法,明确指出因岭南“土地卑下,风湿之气,易伤于人”,导致脚气病多发;论述了“蛊毒病诸候”。“猢狗啮候”、“蜞蜍着人候”等岭南各地常见传染病证候。...

  • 关于邀请两位美国土著医药专家的信

    关于邀请两位美国土著医药专家的信

    第二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组委会: 第八分会“民族医药的研究与发展”是现代化中一个比较特殊的课题。在中国,民族医药是指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在国际上,与此相应的学者是谁?是需要我们认真物色和热情对待的。 我有幸作为第八分会的执行主席,并受第八分会秘书处的委托,负责物色第八分会的外方主席,明确给我两个全免(全部费用由会议负责)名额。年初,我们联系了美国著名草药专家Roy UptonHeraqlist,因迟迟未发邀请信而未遂所愿。之后,我们通过多种渠。道邀请到美国南达科他州Lakota ORl...

  • 《内经》关于虚实病机的论述

    《内经》关于虚实病机的论述

    《内经》关于虚实病机的论述既见于《素问·通评虚实论》之专论虚实的篇章,也散见于《灵柩·本神》《素问·调经论》等篇章,内容十分丰富,论述比较全面,突出体现在五脏、六气、四海以及阴阳内外寒热等的虚实表现之中,为后世临床虚实辨证及补虚泻实治则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素问·调经论》云:“百病之生,皆有虚实。”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虚实病证的形成,最主要的病理机制是正邪双方的斗争及其力量对比。《素问·通评虚实论》曰:&l...

  • 关于“千般疢难,不越三条”是否关乎病因的话题

    关于“千般疢难,不越三条”是否关乎病因的话题

    《金匮要略》首篇第二条云:“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指各种疾病),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臓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最近有学者认为这其中的“千般疢难,不越三条”是论发病途径的,与病因无关。   从表面孤立地看,的确如此。因为首篇第十三条第2个自然段专论中人的五邪:清(雾)、...

  • 关于五行的起源

    关于五行的起源

      编者按:中国传统知识和思想的各个方面,几乎都笼罩在五行说的框架之中,要理解中国传统知识和思想,首先就要理解五行说的来龙去脉和精神实质。古往今来,对五行说起源的解说可谓层出不穷。今甘肃中医学院梁永林从对太阳运动出现四时变化的观察,以及“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的哲学命题出发,论述了五行概念产生的渊源,并对“土载四行”的原理进行了深入剖析。本版将分两部分连续刊出。   关于五行的起源,有“五材说”、“五方说”、“...

  • 关于阴火本质 李东垣“阴火”理论

    关于阴火本质 李东垣“阴火”理论

    李东垣“阴火”理论探析 李东垣以 《黄帝内经》理论为基础, 总结前人的 经验, 又根据他本人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体验, 以 脾胃立论, 创脾胃学说, 为内伤发热证治提供了截然 不同的新途径, 其首创的 “甘温除热法” , 至今在临 床上仍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但他的脾胃学说中提到了 “阴火” 这个非常重要却又很模糊的概念。 所以, 明 确阴火为何物, 其产生机制究竟如何, 对学习脾胃学 说有着重要意义。 关于阴火本质的认识 有学者 [1] 通...

  • 张震关于“证候”与“气机”的研究

    张震关于“证候”与“气机”的研究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毛德西 禄保平 索红亮 孙巧玲   丁酉金秋,我们南下昆明,拜访了国医大师云南中医中药研究院主任医师、研究员张震。张震是我国最早研究中医证候的著名学者,曾对证候的层次结构等原理提出过新的见解与理论,受到中医同仁的重视与认可,也是我国对中医“气机”研究有深邃认知的专家。今就张震关于“证候”与“气机”的研究,简述如下,与同道共飨。   证候研究   “证候”是中医的特有名...

  • 关于脚气你还应该知道这些

    关于脚气你还应该知道这些

    脚气的罪魁祸首是真菌: 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患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有人终年不愈。 脚气是足癣的俗名。有的人把“脚气”和“脚气病”混为一谈,这是不正确的。医学上的“脚气病”是因B族维生素缺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而“脚气”则是由真菌(又称毒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足癣如不及时治疗,有时可感染其他部位,如引起...

  • 关于三伏贴的效果

    关于三伏贴的效果

    每年夏日入伏前后,有关“三伏贴”的论题总成为人们评论的焦点。关于三伏贴的效果,有人追捧,也有人怀疑。但在许多爸爸妈妈看来,给孩子测验“三伏贴”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陈宏介绍,记者采访到了一位给孩子贴敷三伏贴的母亲。据这位母亲讲,她的孩子从小体弱多病,尤其是冬季,只要身边的小朋友伤风,孩子就会被传染。上一年夏天,这位母亲传闻三伏贴关于改进宝宝体质有很好的效果,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带着孩子找到了陈宏。经过一个夏天的贴敷医治,...

  • 以茶为药,关于茶的宜忌,服药与忌茶

    以茶为药,关于茶的宜忌,服药与忌茶

    笔者本年3月在贵报发表了《论酒道茶》一文,指出茶和酒是人们日常外交中不行短少的两种饮料,一起在中医药理论中还有茶是“万病之药”,酒是“百药之长”的说法。作为一名医院的中药师在与搭档评论学习时,被问到用茶水送服药品是否可行?服用期间是否能够喝酒的等问题。为了科学谨慎的答复这两个问题,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现浅述如下。 服药宜忌 饮食忌讳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理论之一。所谓饮食忌讳是指在中医临床中留意饮食,以防止影响治疗作用。总的来说,饮食忌讳包含两个方面的...

  • 几则关于芡实的食疗方 芡实粥做法

    几则关于芡实的食疗方 芡实粥做法

      指导专家   金小■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主治中医师、高级营养师   芡实为睡莲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芡的成熟种仁,又名鸡头米、黄实、水鸡头、鸡头苞等。它生长于沼泽湖泊中,以颗粒饱满均匀,粉性足,无碎米者为佳。   中医认为,芡实味甘性平,入脾、肾经,具滋补强壮,固肾涩精,补脾止泻之效,善治遗精、淋浊、带下、小便不禁、大便泄泻等症。其中,生芡实以补肾涩精为主,炒芡实以补脾止泻为主。秋季用芡实,无滥补之害,却有平补之功。以下是几则关于芡实的食疗方。   芡实粥做法:炒芡实50克,梗米100克,煮...

  • 关于梨的古方 吃梨要对症下药

    关于梨的古方 吃梨要对症下药

    入秋后天气越来越干燥容易上火,由此引发的缺水常让人觉得喉咙不舒服,此时多吃些梨对保护嗓子有好处。梨柔软多汁,味甘性寒,有清热、化痰、生津止渴等功效,秋天吃梨对肺热咳嗽、小儿风热、咽干喉痛、大便燥结等症较为适宜。对高血压、心肺病,肝炎、肝硬化病人,常吃梨大有好处。肝炎病人吃梨能起到保肝、助消化,增食欲的作用。 关于梨的古方 关于梨的药膳古方很多,现代人比较熟悉的一些关于梨的吃法,如银耳雪梨汤、梨子粥、百合梨粥、红枣炖梨、川贝炖梨等,都是从古方演变而来,以其取材简单,做法方便而流传至今。...

  • 关于中医传统理论的“表证”

    关于中医传统理论的“表证”

    新“表”论及其理论与临床价值 关于中医传统理论的“表”,通常都认为其实体在肌表。关于中医传统理论的“表证”,通常指外感邪气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正气抗邪而表现于体表(肌肤)的轻浅证候。在这种传统“表”的认知指导下,“表”似乎就是一张人体最外围的“皮肤层”,仅限“肌表”层面,而余下皆是“里”,“表里&rdq...

  • 关于《圣济经》和《圣济总录》的关系

    关于《圣济经》和《圣济总录》的关系

    论宋徽宗《圣济经》《圣济总录》之言道与载具 宋徽宗赵佶作为皇帝, 在历史上名声不佳, 但他在书法、诗词、绘画以及医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元代脱脱修《宋史》时说其“诸事皆能, 独不能为君耳”。宋徽宗在位25年, 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其改革医官制度, 兴办官药局, 重视医学教育, 编撰医书, 主持编纂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等医著, 而且还亲自撰写医学理论性著作《圣济经》。《圣济经》十卷, 四十二章, 主要论述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胎孕养生、察色按脉、脏腑经络、病...

  • 关于保护道地中药材的规定

    关于保护道地中药材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 国家建立道地中药材评价体系,支持道地中药材品种选育,扶持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加强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生态环境保护,鼓励采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措施保护道地中药材。 前款所称道地中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释义】 本条是关于保护道地中药材的规定。 道地药材是我国传统的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素有“非道地药材不处方,非道地药材不经营”的说法。由...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医疗卫生现代化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经国务院同意,现就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提出以下意...

  • 关于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

    关于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

    第二十五条 国家保护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对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实行动态监测和定期普查,建立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种质基因库,鼓励发展人工种植养殖,支持依法开展珍贵、濒危药用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繁育及其相关研究。 【释义】 本条是关于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规定。 野生药材资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好中药材资源,是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植物药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天然药物最为丰富的国家,有着较为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土地...

  •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现将《河北省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河北省人民政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国发〔2016〕15号)精神,全面振兴我省中医药事业,实现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跨越,制定本实施方案。...

  • 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

    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健全、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和支撑体系,加强行业监管和安全保障。并允许依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鼓励医联体运用互联网技术,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合作,鼓励开展家庭医生网上签约服务等。 1992年,笔者开始接触和学习中医学。在农村从事中医临床20多年来,笔者见证了农村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但也发现发展中的不足。一方面,有些地区的县、乡、村三级基层中医网没有真正铺开,有一部分&ldq...

  • 江西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

    江西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

    •到2020年,建成30个赣产道地药材和优势中药材种植基地,全省中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 •重点建设10个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改扩建12所地市级和50所县级中医医院 •实施“西医学中医”专项行动计划,建设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推进部分综合医院转型 •建设岐黄国医外国政要体验中心和中医药博物馆、博览园 本报讯 (记者徐 潮)江西省政府日前下发《关于加快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以创新升级为发展主线,以多种经济成分并举为...

  • 解读《关于深化中医药师承教育的指导意见》

    解读《关于深化中医药师承教育的指导意见》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医药师承教育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现解读如下: 一、为什么要制定《指导意见》? 中医药师承教育是独具特色、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和学术传承规律的教育模式,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对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之举。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逐步建立健全中医...

  • 关于美国脊骨神经疗法

    关于美国脊骨神经疗法

    近日有媒体图文称:“4月18日,来自美国整脊疗法学院针推中医科班20多位学生来到浙江省中医院学习。”此处所称“美国整脊疗法学院”翻译错误,应该是“美国脊骨神经疗法学院”。 关于美国脊骨神经疗法,其英文名是Chiropratic。此词的中文翻译,根据《英汉医学词典》第二版,翻译是“脊柱按摩术”。Chiropratic早年香港译为“脊骨医”,在日本、韩国译为“脊椎神经推拿医学&r...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2018年中医药工作要点》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2018年中医药工作要点》的通知

    国中医药办发〔2018〕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局机关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现将《2018年中医药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并及时将工作进展情况报告我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8年1月20日 2018年中医药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为统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时代卫生与健...

  • 熊继柏谙熟经典通晓各家 关于背诵方剂

    熊继柏谙熟经典通晓各家 关于背诵方剂

    关于如何攻读医书,国医大师熊继柏提出三步:第一步是读懂,为求辨释文理,明晰医理;第二步是读熟,在反复研读中抓重点,熟记背诵;第三步是联系实际,融会贯通。读医书关键在熟读和背诵,熟背古籍逐步打好中医基础,做到由博返约,深入浅出,最终厚积薄发。 熊继柏谙熟经典,通晓各家,致力教育,勤于笔耕,重视实践,临证经验丰富,效果卓著,从学习中医医籍到中医临证实践60余载,最后成长为国医大师和优秀的中医教育家。强调以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临床上才会得心应手,获得奇效。文章从读什么医书、如何攻读医书、背诵经典和方剂等方面出发...

  • 关于吃辣

    关于吃辣

      关于吃辣,有这样一种说法: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怕不辣,贵州人辣不怕。从全国来看,吃辣主要在西南一带盛行,这与地理位置有关。西南受亚热带气候影响相对强烈,气候潮湿。湿属于“六淫”之一,与寒则成寒湿,气血运行受阻,导致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损伤脾阳,脾肾阳虚,出现畏寒肢冷,腹痛泄泻,或浮肿。与热结合则成湿热,出现恶心厌食、口苦食欲差、小便赤黄等症状。以上症状的关键在于除湿,辣具发散作用,可散寒、解表、开胃。吃辣实际上是利用食物之偏纠正因气候之偏对身体的不利影响。可防...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关于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