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症 第43页

症 第43页

  • 温阳撤邪汤辨治肾病综合症

    温阳撤邪汤辨治肾病综合症

    处方组成:生附子24克,麻黄10 克,细辛6克,葱白10克,白术12克,茯苓14克,甘草3克。 功效主治:温阳撤邪,调化交济,消利固守。用于肾病综合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方中生附子,米水冼先下久煎;麻黄以红糖炙(小儿量酌减)。 加减运用:久病正虚、正气尚在、津亏水蓄,阴精损耗者,治当育阴消利,加阿胶、猪苓;呕逆者,加生姜皮、旋复花以辛散降逆止呕,亦能行水;偶见血尿大便色黑者,去附子加用丹皮、茜草根,有凉血止血之意;湿重者,加瞿麦、泽泻、车前仁,配育阴之品使阴阳协调,消利而不伤正。 此外,本病多见...

  • 消除夜尿频多症状 中医一剂良方

    消除夜尿频多症状 中医一剂良方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这多属于人体机能衰退,阳气不足而致的虚寒病证,其中与肾阳的关系最为密切。肾阳为人体元阳、真阳,肾阳虚衰则无以生火,会出现一派寒象。寒为阴邪,易伤阳气。人体感受寒邪后,最易损伤阳气,出现阴寒偏盛的寒象。肾阳对全身起着温煦、推动、气化的作用。老年人大多素体肾阳虚衰,阳虚则寒。中医认为,肾主水,司膀胱,老年人肾阳虚衰则对水液的蒸腾气 化无力,不能制约膀 胱,膀胱失约而出现 夜尿频数,甚至小便 失禁。除此之外,肾虚 受寒的老人还常伴有 腰膝酸痛、畏寒肢冷, 尤以下肢为甚;头目 眩晕、精神萎靡,面色 淡白或...

  • 主治湿热黄疸症 茵陈栀子

    主治湿热黄疸症 茵陈栀子

      组成:茵陈6两、栀子14枚、大黄2两。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症。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无汗或只有头出汗,口渴欲饮,恶心呕吐,腹微胀,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   配伍意义:本方所治之症为湿热蕴结,浸淫内外所致。治疗上强调清热利湿退黄。方中重用茵陈,清热利湿,疏肝利胆降泄浊逆,为治黄之要药,为君药。湿热蕴结,故臣药以栀子,清热降火,通利三焦,助茵陈使湿热从小便而去,佐以大黄逐瘀泻热,通导大便,推陈致新,导湿热从大便而去。诸药配伍,...

  • 尿石症的防治

    尿石症的防治

    人体中某些物质成分由于不能继续分解被人体所吸收,导致从体液中析出,形成晶体颗粒,由此我们称其为结石。当结石发生于肾脏,我们就称其为肾结石;当结石发生于胆囊,我们就称其为胆结石。人体的秘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肾脏与输尿管依人体中轴线对称配置。尿液从肾脏产生后经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在这一器官中存在的结石我们称为泌尿系结石,又称为尿石症。人体产生结石,有的病人疼痛难忍,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有的患者浑然不知,即使无明显症状的患者,当诊断为泌尿系结石后,也应及时治疗,避免延误而造成实质器官损害。...

    精品偏方 2024-03-08 8 0 防治
  • 胆石症的中医辨证用方

    胆石症的中医辨证用方

    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胆 管、胆囊)内自发性结石形成的 疾病。其临床表现取决于结石是 否引起胆道梗阻及梗阻的部位、 程度和是否合并感染。以右上腹 胀满隐痛或阵发绞痛.痛引肩 背,或发热、黄疸等为主要临床 表现。本病属于中医“胁痛、胆 胀、结胸、黄疸”等范畴。.多为湿 热蕴结。煎熬胆液日久.沉积凝 为砂石。病位胆腑,与肝、脾、胃 密切相关。病机为肝胆失疏、气 血郁滞、湿热蕴结致结石瘀阻胆 腑,故治疗当以疏肝利胆、清热 利湿排石为指导原则.视其兼证 不同。酌以选方加减. 1.柴金排石汤:柴胡、海...

  • 胆石症,肝胆湿热,治则疏泄肝胆处方

    胆石症,肝胆湿热,治则疏泄肝胆处方

    学术思想 国医大师周仲瑛认识到黄疸的病机因人而异,一起湿热,既有或热重或湿重和在气在血不同,又有兼瘀、兼毒、兼水之异。还有瘀热、瘀毒、寒瘀、伤阴之变,当灵活对待。周师提出辨治黄疸六法经历。 清利湿热法 该法为退黄根本规律,但由于湿与热的主次消长改变,临床有必要辨清热侧重、湿侧重、湿热偏重三种状况,依据湿热主次改变,从药味多少,药量轻重方面加以分配。有必要留意苦寒太多常易损害脾胃,即使偏于热重,在病势取得抑扬后,亦应酌情减轻药量,不宜大剂继续乱用。 清热解毒法 包含清...

  • 肩关节粘连一症预防手法

    肩关节粘连一症预防手法

    肩关节粘连一症,临床比较常见。此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一般都是穿衣服感觉疼痛,胳膊不能上举,或向后伸感觉疼痛时,才来就诊。此时,已经距初发时几个月或几年之久,明显加重了,若早发现、早预防,粘连则不会发生。 肩关节粘连最初发病多是由外伤引起,如不慎跌倒、摔跤或外来力量的撞击,伤筋或伤骨膜。当时感到疼痛,过后疼痛减轻或消失。殊不知,损伤的骨膜、肌腱会造成肩关节局部淤堵,气血不流通,则会引起大圆肌、小圆肌、冈下肌、胸大肌、斜方肌、三角肌粘连,进而会导致肱骨头与关节盂旋转受限,不能做360°旋转。...

  • 尿崩症,消渴,方用青娥丸,肾气丸合缩泉丸化裁

    尿崩症,消渴,方用青娥丸,肾气丸合缩泉丸化裁

    王某某,男,54岁,衡阳县人 患者自述2年前无显着诱因呈现口干渴多饮,尿量多,饮食大减,日渐消瘦,并伴有心慌,乏力,曾在北京某医院查看,确诊为“尿崩症”,经用氯磺丙脲医治,因发生一次水中毒而停用,遂来我院求助于中医医治。患者入院时症见面庞瘦弱,语音卑微,身体消瘦,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形寒肢冷,每天饮水量约达6000ml,小便量约5500ml。查体:T:36.5℃,P:95次/分,R:25次/分,BP:110/80mmHg。口唇干裂,全身皮肤枯燥,心肺肝脾无异常。舌质淡,苔薄白,脉沉...

  • 尿频尿急一有尿意就不能忍耐 治神经性尿频症方

    尿频尿急一有尿意就不能忍耐 治神经性尿频症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程吉德   神经性尿频症指非感染性尿频、尿急。其发病特点为尿频、尿急,一有尿意就不能忍耐,睡眠后无尿频,排尿次数可从正常每天6~8次增至20~30次,甚至每小时10多次,且每次排尿量很少,多与精神因素有关。《素问·灵兰秘典论》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中医学认为此病主要与三焦和肺脾肾有关。本人运用经方治疗一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某某,女,20岁,因不...

  • 尿血症验案 自拟活瘀凉血清热飮

    尿血症验案 自拟活瘀凉血清热飮

    张某,男,30岁,1985年9月9日诊。诉尿血3天。近来胃口不香,咳嗽,在某医院X光透胸肺诊为陈旧性肺结核,口服药医治10余天,继发精力郁怒而突然尿血。尿常规:尿色深红,蛋白(+)。镜检:红血球(+++),白血球(++)。用青霉素等药医治不验。刻诊:尿血,无下坠淋疼,但腰酸疼。大便干而难解。左肾区有叩击性痛苦,脉细数无力,舌质红,苔薄黄,测体温37℃。实验室复查:肉眼血尿,呈深红色,蛋白(++)。镜检:红细胞(++++),白细胞(++)。 确诊:(内有积热、蓄于膀胱、损伤头绪型)尿血。 治则:活...

  • 肾结石肾绞痛 引发尿毒症

    肾结石肾绞痛 引发尿毒症

    肾结石可能堵塞尿路阻碍尿液的排出,造成疼痛、肾积水,严重的可能影响肾功能。具体来说,肾结石对患者的身体可以造成以下几种伤害: 泌尿系梗阻肾结石致泌尿系管腔内堵塞可造成梗阻部位以上的积水。 局部损伤小而活动度大的结石,对局部组织的损伤很轻;大而固定的鹿角状结石可使肾盏、肾盂上皮细胞脱落,出现溃疡、纤维组织增生、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以致纤维化。移行上皮细胞长期受结石刺激后,可发生鳞状上皮细胞化生、甚至引起鳞状上皮细胞癌。 感染有无感染对肾结石的治疗和防治有重要意义。尿路感染病人临床表现为发热、...

  • 中医血尿一症 凉血宁络止血方

    中医血尿一症 凉血宁络止血方

    病案: 詹某,女,48岁,浙江临安人。2008年10月23日初诊。主诉:反复镜下血尿半年。患者于半年前体检时发现尿检异常,蛋白阴性,红细胞(+~+++),红细胞形态为多形性。当时无浮肿,无腰酸乏力等不适,曾到我院诊治,经多种中西药治疗后病情改善不明显,遂到周老门诊就诊。患者自诉口干口苦,烦躁口渴,胃脘灼热不适,小便短赤,大便略干,舌质红苔黄,脉滑偏数。患者平时嗜食辛辣之品。中医诊断为尿血,证属火热内蕴,迫血妄行。治宜清热泻火解毒,凉血宁络止血。 方如下:川黄柏9 g,川黄连6 g,黄芩15 g,丹参皮...

  • 中医复法组方配药治尿毒症

    中医复法组方配药治尿毒症

    缓慢肾病、肾衰归于疑问杂病范畴,病始多因,治难一法,欲求显效,殊非易事。中医医治肾病,早载于《内经》,充分于历代。怎么从中寻觅突破点,是当代中医之职。如能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特色,立足全体观念,注重个体化医治优势,或将有助于开拓立异,进步效果。 现代中西医结合研讨发现肾病患者服用雷公藤、大黄能降尿蛋白、血尿素氮、肌酐等。经开发成为新药,取得令人瞩目的效果。但对雷公藤的生殖毒性、肝肾毒性,大黄怎么辨证使用,需要探索研讨,进一步减毒增效,并从中医医理、复法组方配药中找出路,掌握毒药看病的安全性。 兹据个...

  • 慢性肾脏病,尿毒症其并发症,刘志龙验方经典案例

    慢性肾脏病,尿毒症其并发症,刘志龙验方经典案例

    刘志龙运用金匮肾气丸治疗慢性肾脏病浅谈 慢性肾脏病是指: ① 肾损害 ≥3 个月, 有或无肾小 球滤过率( G F R )降低, 肾损害指肾脏的结构或功能异 常, 表现为肾脏形态学和/或病理异常; 或具备肾损害指 标, 包括血、 尿指标异常或肾脏影像学检查异常。 ② 肾 小球滤过率估值( e G F R ) <6 0mL / m i n , 病程 ≥3个月, 有或无肾损害表现 [ 1 ] 。其包括各种慢性原发性和继发 性肾脏疾病。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 预后差、 医疗费用 高, 现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沉...

  • “肾胀”症状的演变“肾胀”病证归类的异同

    “肾胀”症状的演变“肾胀”病证归类的异同

    《灵枢》“肾胀”探析 “肾胀”一词首见于《灵枢·胀论》[1]76,“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髀”:大腿(王力《古汉语字典》)],历代医家多有转述,如《千金方》《圣济总录》《普济方》《医醇剩义》等,然对其阐释不尽相同。故考诸相关文献,综合分析,以探其源流。 “肾胀”症状的演变 “肾胀”属《灵枢·胀论第三十五》,《...

  • 清热利湿治 尿石症医案一则

    清热利湿治 尿石症医案一则

    王某,男,今年46岁。5天前感觉右侧腰腹 痛反复发作,加重1天,前来就诊。刻诊:右侧腰 腹部绞痛,疼痛向侧小腹放射,伴有恶心呕吐, 小便憋胀难解、呈淡红色,夜尿3~4次,大便秘 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经验查:腹软,全腹 无压痛,右肋腰部点压痛,右肾区叩痛;B超提 示:右肾结石,约0.65厘米×0.6厘米;尿常规: 红细胞++。西医诊断为肾绞痛;中医诊断为石 淋症属下焦湿热证。治宜清热利湿,益肾排石。 方用:桑寄生、金钱草各30克,杜仲、续断、鸡内 金、滑石、猪苓各15克,冬葵子、菟丝子、牛膝、 石...

  • 血淋症验案,活瘀凉血清热饮加减

    血淋症验案,活瘀凉血清热饮加减

    张某,女,26岁,1985年6月4日诊。近6天来不明原因腰痛苦,少腹下坠而疼,小便频数而淋涩痛苦。尿呈深红色,全身疲乏无力,发热恶寒,胃口减退。曾用青链霉素等医治无明显作用。而来我院要求中医药医治。实验室检查:尿深红色,微混,蛋白(++),镜检:红细胞(+++),白细胞(+),体温39℃,脉数有力,舌质红,苔薄腻微黄。 确诊:(心热移于小肠,热蓄膀胱,灼伤头绪)血淋。 治则:活瘀凉血清热利涩通淋,活瘀凉血清热饮加减。 处方:当归10克,白芍12克,丹皮12克,蒲公英30克,琥珀6克(研...

  • 见证中医整脊学科治疗疑难病症的神奇

    见证中医整脊学科治疗疑难病症的神奇

    日前,笔者有幸参加了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脊柱健康专业委员会会长韦以宗教授率领的“一带一路”中医整脊新疆义诊,目睹了中医整脊学科给边陲各族患者带来实惠和便利的同时,也见证了中医整脊学科治疗疑难病症的神奇。 笔者期间遇见一位哈萨克族10岁男孩来就诊,男孩患幼年特发性关节炎4年多,经过西医规范化的抗风湿治疗、免疫治疗以及中医药治疗疗效不佳。由于患者有脖子僵硬和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家属抱着一线希望来找中医整脊专家会诊。笔者在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过程中,病人有几点主诉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第一是患者...

  • “肾虚”症状用肾四味加减治之

    “肾虚”症状用肾四味加减治之

    “肾四味”是由“中药的春梁”李可老中医所创,由枸杞子、补骨脂、菟丝子、淫羊藿四味药组成,每味药的剂量可根据病情用至15-30克。 方中四味药均入肝肾,有益肾精、补肾气之功效,药性平和,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温阳无桂附之弊,滋阴无熟地之弊。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合乎张景岳“善补阳者,多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源泉不竭;善补阴者,多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生化无穷”之妙。 临床中,凡遇肾气亏损、肾阳虚衰而致的手足厥冷、腰痛如折(不能...

  • 王暴魁治肾脏病“寡症”如何辨证论治

    王暴魁治肾脏病“寡症”如何辨证论治

    王暴魁关于“寡症”时如何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探微 王暴魁教授从事肾脏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多 年, 经验丰富, 疗效显著。 现将王教授关于 “寡症” 时 如何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寡症”的定义 寡, 小篆作 “ ” 。 《说文解字》说: “寡, 少也, 从宀从颁, 分赋也, 故为少” 。寡是少的意思。 “寡 症” , 即是指患者没有或者有很少的不适主诉和体征 的情...

  • 李堪印教授黄芪诊治痹症用药经验

    李堪印教授黄芪诊治痹症用药经验

    黄芪的中药学功效 黄芪,原名黄耆,又名膜荚黄芪,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性味功用为:味甘性温无毒,入脾肺二经,炙则温中,生则泻火,为补气固表之圣药。祖国医学中记载,黄芪的功效主要包括:温肌肉而实腠理;益元气而补三焦;内托阴证之疮疡;固表虚之盗汗;简言之,黄芪具有补中益气、养血活血、托脓生肌和利水消肿等功效。临床主要用于:脾肺气虚或中气下陷之症;卫气虚所致表虚自汗;气血不足所致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以及浮肿尿少和气虚血滞导致的肢体麻木,关节痹痛等。黄芪乃补气之司令,建脾之统帅,补血之精华,从古至今,在药...

  • 重用金毛狗脊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

    重用金毛狗脊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

    韦某,女,62岁,2018年8月20日初诊。 2个月前右季肋乳房部患带状疱疹。12天生气后,患处神经痛夜间随即又发,胁肋胀痛,常善太息,头痛目眩,晚间不能安眠。刻见口苦纳差、舌质淡、苔黄、脉弦数等。辨证:肝气不舒,肝郁气滞化热,致使疱疹处疼痛症状现又复发。治宜:疏肝理气解郁,佐以止痛。 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9g,白芍20g,枳壳10g,香附10g,木香10g,青皮10g,夏枯草9g,黄芩9g,延胡索10g,水煎服,日1剂。 2诊:服药6剂后,患处疼痛症状大减。原方枳壳、香附、木香、青皮减为6g,复...

  • 腰部经脉气血阻滞 治腰椎问盘突出症经验

    腰部经脉气血阻滞 治腰椎问盘突出症经验

    中国中医骨伤科学会会长、上 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施杞教授临 证50余年,对于慢性筋骨病的诊 治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尤 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积累 了丰富的经验,临床疗效显著,现 介绍如下。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学中 并无此病名。中医根据其主要的临 床表现,将其归属于“腰背痛”、“腰 痛”、“痹证”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气血、经络与脏 腑功能的失调和腰痛的发生有着 密切的关系。腰为肾之府,故本病 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 施杞教授指出,其...

  • 痛风在中医属痹症范畴 久积作痰壅阻关节不通则痛

    痛风在中医属痹症范畴 久积作痰壅阻关节不通则痛

    痛风分布在世界各地,受种族、饮食、饮酒、职业、环境和受教育程度等多因素影响,多发于中年男性,尤其是肥胖者。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介绍什么是痛风。(策划编辑/秦丹 责任编辑/王钧石) 一、痛风的成因及表现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高尿酸血症,以及尿酸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肾脏等处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症状一般首先表现为小关节的疼痛,最常见的是足趾关节疼痛。痛风多发于中年男性,尤其是肥胖者。由于进食大量含嘌呤的食物,产生的尿酸超过了机体清除能力,就会引起血尿酸增高,出现尿酸盐结晶,并沉积于体液和其他组织内,被...

  • 常做手法 让你远离髌骨软化症

    常做手法 让你远离髌骨软化症

    髌骨(俗称膝盖骨)软骨软化症简称髌骨软化症,是膝关节常见多发病之一,此病多发于青中年女性,表现为膝关节前方疼痛不适,尤其上下楼感觉明显,受凉加重。研究发现此病与髌骨软骨缺血、糜烂、炎症有关,X线片呈现软骨面囊变、密度不均或硬化改变,病情发展可造成软骨过早退化,形成骨质增生(骨刺)。中医称为髌骨劳损。《素问·宣明五气篇》就有:“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之说。慢性劳损或健身过度可损及膝关节气、血、肉、筋、骨,导致气滞血瘀、经络不通、关节涩滞,而致此病。 如何预防,是...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证型探讨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证型探讨

    随着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关注和医疗检测水平的 提高, 以及我国骨质疏松症的高发生率, 导致骨质疏松 症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骨质疏松症是骨组织的 显微结构受损, 骨矿的含量和骨基质的成分等比例的 减少, 导致骨质变薄和骨小梁数量减少, 骨的脆性增加 和骨折危险程度升高的一种以骨代谢为障碍的常见疾 病 [1 ]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 继发性和特发性三类, 原发性包括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继发性是由 于药物或者其他疾病所诱发导致的, 特发性多发生于 青少年, 没有明确原因导致的骨代谢异常。绝经后骨 质疏松症是...

  • 骨质疏松症 补肾益气化瘀汤

    骨质疏松症 补肾益气化瘀汤

    补肾益气化瘀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 多发于老年人群。由于我国老龄化人口逐渐增多,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骨质疏松症多是由于骨基质骨矿成分降低, 导致骨结构发生改变、骨小梁减少、骨皮质变薄的一种病证。骨质疏松症使患者的行动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 骨折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常规西医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效果并不理想, 本文主要探讨了补肾益气化瘀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

  •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温补肾阳方解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温补肾阳方解

    组成:仙茅10g,仙灵脾10g,泽泻10g,茯苓10g,丹皮10g,当归10g,川芎10g,山药10g,山茱萸10g,熟地黄15g,肉桂3g,附片5g,青皮5g,陈皮5g。 功效:温补肾阳。 主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方解: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失于濡养,肾虚是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原因。方中附片、仙茅、肉桂温阳补肾,山药滋肾固精,山茱萸、仙灵脾滋补肝脾,配以青皮、陈皮、丹皮、茯苓、泽泻,补中寓泻,补而不腻。诸药合用共奏补肝肾,强筋骨作用。加减变化:阴虚火旺引起的骨蒸潮热、盗汗,舌...

  • 骨质疏松症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骨质疏松症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治未病理念在骨质疏松症防治中的临床应用 骨质疏松症是指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改变为特点,导致骨脆性升高,易出现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高,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还会产生高昂的医疗及护理费用,由此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调查显示,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与患者的常识、生活习惯有密切的联系,多数患者对自己骨健康的诊断、治疗方法的知晓率及认知率偏低[1]。骨质疏松症的严重性与防治情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公众知晓率和就诊率低,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在44.9%~62.0%,且与...

  • 痹症验方

    痹症验方

    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纤维织炎和神经痛等病,均属中医“痹证”范畴。痹证多由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临床表现主要有肌肉、筋骨、关节等酸痛、麻木、重着、伸屈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由于肢体经络痹病为常见病,发病率高,有些还甚为难治,一般求治于中医居多。 对于因治疗久痹而致肝肾两虚,气血不足的痹症患者,不妨试试“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汤 来源 《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 独活(9g)、桑寄生(...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