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 第47页
-
中风后遗症调治须对症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病经过急性期的中西医救治之后,所遗留的程度不等的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中医药对中风后遗症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可减轻残疾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的残存功能和潜在能力获得最大程度的发挥,甚至能完全康复。临床上可根据中风后遗症中不同主症进行选方用药。 1.半身不遂为主症:在硬瘫期属风瘫瘀血,脉络痹阻型者。可选用天麻钩藤饮合二陈汤加减治疗:天麻10 克,钩藤、白芍、丹参、桑寄生各15 克,石决明18克,茯苓、熟地各12 克,红花、清半夏各9克,陈皮、栀子各6克,生甘草3克,水煎分3次内服。...
-
中药散剂治中风偏瘫后遗症疗效好
偏瘫是脑血管意外(即中风)所致的后遗症,又名半身不遂。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在治疗上中医疗法比较优秀,包括汤药、针灸等治疗方法。涤栓散治疗偏瘫,方简效宏,值得推广使用。 处方:地龙30克,蜈蚣l 条,白芷10克。 加减:脑出血者加三七10 克,可以止血活血;脑栓塞者加水蛭10克,可以化瘀通络;血压高者重用地龙50克,可以收到降压之效: 用法:将药物研成粉,每次服8克,温开水送服,每日服3 次,10天为1个疗程。 病例: 1.姚某,60岁,清晨起床感觉左半身麻木不仁,手足酸软无、力,不能独立行走,口眼略...
-
补阳还五汤治缺血性中风后遗症
补阳还五汤原方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是治疗中风的益气活血代表方,由黄芪、当归、芍药、地龙、川芎、桃仁、红花组成。笔者多年来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用补阳还五汤合涤栓散加减治疗以气虚血瘀为主要病机的缺血性中风(中经络)后遗症病人,疗效满意。脑梗塞在急性期过后多数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后遗症。笔者根据有关文献,结合自己30余年的临症观察到,本病后遗症期多数病人有气虚血瘀的症象。灵活加减辨证运用补阳还五汤,多数可获得比较明显的收效。 主症: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清;次症:神疲...
-
中风后遗症 试试中成药
中风后遗症为突发性的急性脑血管病,多为高血压或脑血栓所引起,不少患者经救治虽存活下来,但却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工作能力,表现为半身不遂、手足瘫痪、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虽然近几年来研发的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新药品种很多,但传统中成药治疗本病毫不逊色,现将几种常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中成药介绍如下,供患者选用。 大活络丹:由白花蛇、乌梢蛇、黄连、天麻、虎骨、全蝎、人参、龟板、麝香、犀角、牛黄、朱砂、安息香等50余味中药组成,有活血通络、温经散寒等多种功效。常用于治疗中风痰厥而致的瘫痪、足瘘痹痛、筋脉拘急、腰腿疼痛,...
-
春季谨防高血压急症
春季气温波动较大,气温的骤然变化容易引起血压的变化,诱发高血压急症。高血压急症是指高血压患者,血压在短时间内(数小时或数天)急骤升高,同时伴有心、脑、肾、视网膜等重要的靶器官功能损害的一种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可见于高血压病和某些继发性高血压,其发生率占高血压患者的5%左右。高血压急症常引起靶器官功能的严重障碍,甚至衰竭。 高血压急症病人如果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同时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有的患者还会出现高血压脑病(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和局限性脑实质性损害)、脑溢血等。这些病人都会有一些特征性的表...
-
治疗高脂血症方
基本方:丹参25克,葛根、何首乌各15克,生山楂、半夏、茵陈、泽泻、枳实10克,草决明、茯苓、陈皮各8克。 加减:血压偏高,症见头晕、头痛、头胀者,加钩藤、菊花、怀牛膝各8克,以平肝潜阳;胸阳不展,胸痛连背,胸闷者加瓜蒌、薤白、郁金、元胡各9克,以温阳理气,化瘀止痛;经脉瘀阻,脉络不畅,症见肢体麻木、疼痛无力者,加黄芪15克,桃仁、红花各6克,以益气化瘀,通络止痛;心阴不足,症见心悸、失眠、多梦、头晕者,基本方减茵陈、枳实、草决明,加柏子仁、炒酸枣仁各10克,珍珠母30克,以养心安神。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疗...
-
中医对症治疗咳嗽
春天阳气生发,万物皆处于生长的时机,就连大大小小的病症也会凑热闹,咳嗽也是常有的事儿。近日,记者从医院了解到,咳嗽病人徒增,专家提醒,咳嗽的原因很多,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从咳嗽的症状中可以找出原由,再对症治疗,方能促使疾病痊愈。 常见的咳嗽有哪几种类型 1、外感引起的咳嗽。一般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由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声音清亮,多伴有头痛、发烧但不怕冷的症状,宜清热解表;由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声音重浊,多有背心冷、畏寒并伴有身体疼痛等症状,宜解表驱寒。 2、痰湿型咳嗽。如果患者痰多、有咯痰现象,胃口...
-
专家点评 治脑出血后遗症方
我亲戚患有脑出血后遗症,瘫痪1年多,左侧肢体活动受限。最近,朋友推荐了1个偏方,具体方法是:取地龙360克,蜈蚣12克,水蛭60克,白芷108克,将其打成粉末,混合均匀,每次15克,每天3次,温开水送服。据说效果很好,不知可否一试? 黑龙江通河王占海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 瘫痪(偏瘫)、失语是脑出血后遗症的常见症状。中医认为,脑出血后遗症多因大脑气血逆乱、经络痹阻所致,临床常采用活血化淤、通络止痉等方法进行治疗。 地龙(蚯蚓)味咸性寒,具有定惊、通络、活血化淤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
-
老年痴呆症验方六则
老年痴呆是一种脑功能逐渐衰退的神经性疾病。主要症状是智能减退,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减退,神情呆钝,动作迟缓,语不达意,沉默少语等。现列出六种治疗方法,供选用。 1.人参、当归、黄精各20克,黄芪、何首乌各30克,三七、菟丝子、肉桂、丹参、枸杞子各15克。每天l剂,早晚各服1次,30天为1个疗程。 2.熟地黄15克,山茱萸15克,怀山药30克,紫河车粉6克,川断10 克,石菖蒲10克,广郁金10克,炙远志10克,川芎10克。水煎服,每天1 剂,30天为1个疗程。 3.熟地黄15克,山茱萸15克,菟丝子...
-
防治老年痴呆症药膳六款
一、橄榄粥:橄榄10颗,粳米50克,白糖5克,清水1000毫升。橄榄洗净,去核。粳米淘洗干净,浸泡半小时后捞出,沥干水分备用。锅中加入清水,放人粳米,先用旺火煮沸,放人橄榄肉,然后改用小火煮至粥熟,以白糖调味食用。 二、核桃大枣粥:核桃仁30克,大枣10枚,糯米100克。取核桃仁,备用。大枣、糯米洗净,与核桃仁共同人锅内,文火熬粥,加糖适量食用。 三、金针茯神牛心汤:金针菜20 克,茯神30克,牛心150克。牛心洗净切片,金针菜、茯神洗净切碎,共同放人锅内煲汤,加适量食盐调味,食肉喝汤。 四、...
-
眩晕症的治疗中药方
方药:半夏9克,白术15克,天麻10克,陈皮、甘草各6克,茯苓12 克,生姜3片,大枣3枚。 加减:痰浊上逆、胃失和降,眩晕较甚者加代赭石12克,竹茹9克,茯苓用至20克;脘闷食少者加砂仁9克, 白蔻仁12 克;耳鸣加葱白2根,石菖蒲12克,肝阳上亢者加钩藤、白蒺藜各10克。 上药用清水浸泡30分钟后,水煎分 3次服,每日1剂。6天为1疗程。 主治:痰浊中阻型眩晕,症见眼花头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伴恶心、呕吐、汗出等。 疗效:治疗116例,治愈91例,好转3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7%。...
-
反复头痛 对症选药去病根
头痛是人体在受到伤害性刺激后所发出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也是很多疾病的前驱症状。其中的慢性头痛中医又称之为头风,可反复发作,病程可达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 ●不同头痛的对症选药 紧张性头痛 这种头痛是最常见的头痛,常反复发作,发作前往往有明显的诱发因素,比如紧张、焦虑等。发作时头痛可扩散至颈、肩、背部,呈轻度及中度疼痛,局部有麻木、发硬、紧绷感。此种头痛可口服维生素B1、谷维素、安定等,睡前还要加服安定片。 偏头痛 这种头痛以反复发生的单侧头痛或双侧头痛为特征,大约60%的患者有家族病史,女性一般...
-
帕金森综合征中医对症治疗
帕金森综合征是发生于中年以上成人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疾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主要表现是震颤麻痹,包括运动障碍、震颤和肌肉僵直。震颤是指头及四肢颤动、震摇,麻痹是指肢体某一部分或全部肢体不能自主运动,最早系统描述该病的是英国的内科医生詹母斯·帕金森。该病一般在50~65岁开始发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60岁发病率约为1%。,70岁发病率达3%。~5%。,我国目前大概有170多万人患有这种疾病,男性发病率稍高于女性,迄今为止对本病的治疗均为对症治疗,但尚无满意疗...
-
眩晕症的中医辨证食疗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 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 旋转或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轻则闭目静 卧稍安,重则如坐车船,天旋地转,不 能站立,甚则昏倒,常伴有恶心、呕吐、 耳鸣等症状。西医所谓高血压、颈椎 病、脑血管疾病、贫血等属于中医眩 晕。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辨证实 施饮食调理对治疗该病有较好效果。 一、痰浊上蒙型 症见头晕如蒙, 目视色黑,胸闷,恶心,呕吐痰涎,倦怠 多寐,舌苔白腻,脉滑或濡。饮食宜清 淡利湿之品,如冬瓜、玉米汤或荷叶 粥,素食为主,忌膏梁厚味...
-
中药外洗治疗中风后遗症
中风后患者普遍出现半身不遂,肢体麻木,手足肿胀、痉挛,抬腿困难,走路平衡性、稳定性差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康复。临床采用中药外洗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整理筛选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用于偏瘫麻木方:黄芪60克,当归30克,穿山甲15克,地龙30克,柴胡 30克,秦艽20克,桂枝20 克,熟地黄30克,牛膝30 克,红花20克,木瓜20 克,桃仁20克。加水煎取 400毫升药液,兑水于药浴器中约2000~4000毫升,药液温度控制在约40℃,将患者双足置药液下,浸泡40分钟,每日1次,10 日为l疗程。 2...
-
泻南补北法治疗眩晕症
病案举例 马某,女,54岁。 初诊:8月10日。 主诉及病史:眩晕伴有头痛、咽痛、口干、耳鸣、尿赤已3年。症状逐渐加剧,经某医院检查,血压 206/112毫米汞柱,诊断为高血压冠心病。 诊查:患者来诊之时,面红而光,腰酸而痛。舌绛苔少,脉象细数。 辨证、治法:此乃阴虚火旺之证,当以泻南补北法治之。 处方:太子参15克,麦门冬15克,五味子3 克,当归身6克,地黄15 克,杭白芍12克,京丹参 15克,夏枯草15克,条黄芩6克,珍珠母30克,牡蛎30克。 另用明天麻12克,向日葵(果盘)12克,和鸡蛋 1个...
-
眩晕症的治疗秘方
治眩晕症(痰浊中阻)秘方 处方:茯苓25克,天麻、制半夏、白术各15克,生姜、陈皮各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燥湿祛痰,健脾和胃。用于治疗眩晕症,中医辨证属痰浊中阻型。症见视物旋转,头重如裹,胸闷作恶,呕吐痰涎,脘腹痞满,纳少神疲,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 创方者:史继鑫 马云枝 治眩晕症(瘀血阻窍)秘方 处方:白芷、赤芍、川芎、桃仁、丹参各15克,老葱(切碎)、天麻、红花各10克,生姜3片,大枣3枚。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祛瘀生...
-
治疗中风后遗症特色疗法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而对于中风后遗症者,目前主要以康复治疗为主。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脑病科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形成了一系列治疗中风后遗症特色疗法,现简单介绍如下。 一、辨证论治 1、肝风上扰突发半身不遂,肢体僵硬拘挛,口舌?斜,舌强言蹇,伴头痛眩晕,耳鸣腰酸,面红烦躁,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滑。 治法育阴潜阳、熄风通络。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红花、僵蚕各10克,钩藤20克,石决明30克,桑枝、豨莶草、山楂各15克,杜仲25克,丹参、葛根各30克。肢体麻木...
-
中药茶治疗低血压症上千例
低血压为临床常见病,临床报道用中药茶治疗低血压症上千例,均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方法:肉桂2克,桂枝5克,甘草10 克,麦冬、五味子各3克。泡水代茶饮,每日1剂,一般20~30剂可愈。 典型病例:李某,男,44岁。患者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畏寒,活动后汗出,舌淡脉细,血压90/60毫米汞柱,血常规、血糖、尿常规及心电图检查均正常。服用本方10剂后血压升至100/74毫米汞柱。再服10剂,诸证消失,血压124/84 毫米汞柱。随访1年未复发。 体会:低血压为内科常见病,此病多有头晕、乏力、心悸、气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