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症 第50页

症 第50页

  • 治胃痛 胃石症 胃心综合征经验方

    治胃痛 胃石症 胃心综合征经验方

    治胃石症方 处方:白术、鸡内金、枳壳各15 克,党参10克,槟榔、木香、甘草各 6克。大便于结者,加大黄6克。每 日l剂,水煎分3次服。小儿用量 酌减。 主治:胃石症,中医辨证为气滞 型,症见食用大量黑枣或柿子后,上 腹痞满,胃脘胀痛,恶心呕吐,大便 干结难出,舌淡苔白,脉弦。经胃镜 检查及X线钡餐检查确诊。 郑嘉礼 治食欲不振方 处方:山药15克,莲子(去心)12克,鸡内金9克,糯米50 克。同煮粥,加适量白糖食用,每日1剂。 主治:脾虚所致的食欲不振,腹泻,舌淡胖,苔白腻,脉细滑。 朱绘雯 治...

  • 治疗炎症性肠病补运结合健脾方

    治疗炎症性肠病补运结合健脾方

      单兆伟,男,1940年生,江苏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分会名誉主任。从医50余载,师从全国著名老中医、孟河医派名医张泽生教授近20余年,尽得薪传。作为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较全面地继承了徐景藩教授的学术经验。在脾胃病理论、临床和科研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临证注重辨证与辨病、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擅长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期病变、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炎症性肠病、消化道肿瘤等疾病的诊治。   组成太子参10克,炒白术10克,炒山药15克,炒薏苡...

  • 济川煎治大便黏腻症疗效好

    济川煎治大便黏腻症疗效好

    临床发现,大便黏腻不畅不仅是众多疾病的重要症状,也是许多疾病愈后遗留给患者的一种难以名状的痛苦。特别是近几年,亚健康概念提出后,单纯以大便黏腻不畅为主要表现的大便失常,成了很多看似健康之人就诊的主要原因。用济川煎为主治疗单纯性大便黏腻症66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治疗66例均为门诊患者,男31 例,女35例;年龄26—59岁,病程 O.5~23年,平均5.83年。其中伴发在其他疾病中或其他疾病治愈后遗留本症的27例(40.9%);经常饮酒者53例(80.30%);嗜食肥甘厚味者 40例...

  • 胃酸过多症药膳

    胃酸过多症药膳

    胃酸过多症是由于用脑过度,摄取食物过多,喜吃烟、酒、刺激性食物,致使胃粘膜受到刺激,使胃酸的分泌量,超过正常量的病症。 主要症状是:经常出现嗳气、胸闷、空腹时胃疼痛等症状。 现介绍调养胃酸过多症的药膳供大家试作。 党参馄饨 【配方】制半夏15克,黄连、甘草各5克,党参20克,干姜、姜、红枣各10克,猪瘦肉250克,面粉500克,植物油50毫升,盐6 克,淀粉30克。 【制作】 1.党参、姜、制半夏、黄连、干姜、甘草、红枣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文火煎煮15分钟,过去渣,留汁待用。...

  • 治验重症呃逆证 降逆通腑法

    治验重症呃逆证 降逆通腑法

      “呃逆”古称“哕”,俗称“打嗝”,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曰“胃气逆为噦(哕)”。呃逆的病因病机非常复杂,几乎寒热虚实、七情六欲皆可致病。其病状轻重不一,轻者常不治自愈,重者缠绵难愈。中风及久病并发呃逆者,多属危候。当见病知源,探究虚实,始可奏效。笔者选用降逆通腑法治验重症呃逆证二则,谈点肤浅经验。   验案一   牛某,男,35岁,2013年5月9日初诊。   诉:打嗝一周,加重两天。患...

  • 徐景藩治炎症性肠病其论治经验总结

    徐景藩治炎症性肠病其论治经验总结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的炎症性肠病,与结肠癌关系密切,被世卫组织列为难治性疾病之一。首届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认为其病介于“泄泻”、“痢疾”之间,诊为“下利”较为实际,若病程在3个月以上,又可称为“久利”。笔者兹就其论治经验总结如下。 徐景藩认为,脾居中焦与胃相合,若脾失健运,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浊相混,水走肠间而为下利泄泻。若湿邪内蕴,肠腑传导失司,通降不利,气血瘀滞,兼以湿热损伤脂膜、血络,则便泄并带...

  • 中医对症治低热疗效佳(下)

    中医对症治低热疗效佳(下)

    3.阴虚低热:此类病人的低热,为阴液不足,不能制阳,阴阳失衡,而使虚热内生。多见于瘦人。症见午后或夜间发热,手足心发热,或骨蒸潮热,心烦,少寐,多梦,颧红,盗汗,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质干红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热,方用清骨散或沙参麦门冬汤加减。 病案:患者,男,60岁,脑血管病,两手心发热,午后两颧红赤,口干,心烦,睡眠差,唇红,舌红无苔,脉细弱。可采用沙参麦门汤加减:生地、麦冬、石斛、首乌、玉竹、沙参各15克,当归、丹皮、青蒿各10克。用牛地等药滋补阴液,丹皮、青蒿等清虚热。 4....

  • 症候分析治咳嗽经络诊察

    症候分析治咳嗽经络诊察

    咳嗽虽然是一种常见病,但病因较复杂。笔者治疗的咳嗽病例,病经基本都包括手太阴肺经,但还包括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手厥阴心包经、任脉、督脉等,变化多样。故临床中,咳嗽和具体经络应根据经络诊察与经络辨证来对接;同时,经络诊察的结果还必须对接其症候结构。 各经咳嗽的辨析与治疗 单纯手太阴肺经诊察异常的咳嗽,若为实象,如有黄痰、咽痛,取合穴尺泽;若为虚象,有久咳不愈、恶寒、气短无力,可取太渊、肺俞或募穴中府。尺泽和太渊也可配其络穴列缺,宣肺通络。若伴有胸痛或咯血,可配郄穴孔最,止痛止血。若伴有咽喉肿痛,可在井穴少...

  • 慢阻肺看症状选中药

    慢阻肺看症状选中药

    风寒束肺:表现为咳喘痰多、恶寒肢冷、痰白清稀多泡沫、痰易咳出,伴有咽痒、不发热或低热、口不干渴、鼻塞流清涕,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浮或滑。治以解表散寒、宣肺平喘,可以选用通宣理肺丸或小青龙合剂。 风热袭肺:表现为咳喘痰多、痰黄或白粘难咳出、发热恶风,伴有口干咽痛、便于尿黄、鼻塞流涕等症。冶以解表清热、止咳化痰;可以选用桑菊感冒片、羚羊清肺丸、羚翘解毒丸、银翘解毒丸中的任何一种,痰多者加服清肺化痰冲剂、痰咳净。 痰热壅肺:表现为咳嗽气粗、痰多黄稠,伴有口干口苦、烦躁不安、大便秘结等症。治以清肺化痰止咳,可以选用清气...

  • 三方缓解风寒咳嗽症

    三方缓解风寒咳嗽症

    天气乍暖还寒,容易受寒,引起咳嗽,下面三方可缓解风寒引起的咳嗽症。 红糖姜枣汤 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水3碗一起煎至过半。趁热服用,服后出微汗即愈。功效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等。 萝卜葱白 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水3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剩一碗汤,连渣一次服下。功效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疗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白萝卜蜂蜜 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在碗里,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趁热服...

  • 徐灵胎 治疗一例“遍身痰核”症

    徐灵胎 治疗一例“遍身痰核”症

    据《宋元明清名医类案》记载,清代名医徐灵胎曾治疗一例“遍身痰核”症,其效如期,读后颇受启迪,今录于后,与同道共飨。 杨某,年30余,因“狎游”,私用父千金,父责备之,体质本虚,今虚兼郁怒,先似伤寒,后渐至神昏身重。医者以纯虚治之,“唯事峻补”,每日用人参三钱,致使痰火内结,“身强如尸”,举家以为无有生机,邀徐诊治。徐入诊视,举家哭泣。徐诊毕,又按其体,“遍身皆生痰核,大小以千计”,徐不禁大...

  • 重症肺炎中医辨治

    重症肺炎中医辨治

      中医将“重症肺炎”分为两大证型。一是痰热闭肺。此时机体处于正邪两争之际,治疗上应遵“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之旨,治以清热化痰、开宣肺气。二是痰热蕴毒,阴阳耗竭。多属热病后期危重之侯,由于感染消耗或久治不愈;或高龄患者;或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肿瘤等,而致正气亏耗,邪毒未尽,以致阴阳耗竭、虚实互见、寒热错杂。治宜清热化痰解毒,调补阴阳。   重症肺炎是指具有严重中毒症状或并发症的肺炎,易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低氧血症、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甚者发生ARDS、...

  • 治手足多汗症

    治手足多汗症

    鲜白萝卜600克,切片,明矾15克,加水2500 毫升,煎30—40分钟,去渣取汁,漫洗手足部位20分钟 每日洗2次,一般3—5天即可收到明显效果。 (书强)...

  • 治帕金森症方

    治帕金森症方

    组成与用法:天麻、钩藤各12克,全蝎5克,蜈蚣2条,洋金花0.1克(先煎2小时)。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15日为1个疗程。 功效:镇肝熄风.主治帕金森症,手脚颤抖、肌肉僵硬、动作迟缓等。...

  • 治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经验

    治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经验

    经验方:太子参、黄芪、淮小麦各20克,瓜蒌壳、麦冬各12克,五味子、远志各6克,桂枝3克,大枣7枚,磁石30克(先煎)。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患者39例,显效(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12例,有效22例,无效5例。...

  • 治少女神经性厌食症方

    治少女神经性厌食症方

    处方:麦芽30克,玉竹15克,沙参12克,佛手5克,川楝子5克,石斛5克,乌梅5克,白芍5克,胡黄连3克,甘苹5克,酸枣仁10克.生牡蛎20克(先煎)。水煎服,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疏肝消食、滋阴开胃,治少女神经性厌食症,少食蔬菜和主食,消瘦无力,口干眠差,大便干结,易发脾气,舌边红,脉弦等。...

  • 治妇女低热症方

    治妇女低热症方

    处方与用法:黄芪20克,当归、白芍、知母各10克,山药15克,青蒿5克,麦芽12克。水煎服,日1剂。 功效:补血益阴,清热健脾,治妇女低热(38℃以下)不退,头晕神疲, 身体消瘦,纳食不香,口干唇燥,舌淡红,苔薄黄,脉虚数等。...

  • 治男性乳房发育症方

    治男性乳房发育症方

    处方:徐长卿30克,香附15克,石见穿15克。水煎服,每日1剂,15天为1个疗程。另配一剂药,研末,醋调成糊,敷于患处。 功效:舒肝理气,散结消肿,治男性乳房发育症。对女性乳房肿块,也有一定的疗效。...

  • 治成人多涎症方

    治成人多涎症方

    茯苓、桂枝、白术、生姜各10克,党参、黄芪各12克,升麻、甘草各4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5天为1疗程。 功效:温阳化饮,主治成人多涎症,不分白天黑夜,口涎自出,夜间常将枕头浸湿,不思饮食,乏力便溏,多矢气,舌淡有齿印,苔白滑,脉沉弱。...

  • 治疗足部多汗症验方

    治疗足部多汗症验方

    药物组成:枯矾25 克,轻粉10克,滑石粉30 克。 使用方法:将枯矾、轻粉分别研成细粉,与滑石粉混匀,装瓶备用。晚临睡前以温开水洗脚,擦干,取适量药粉用手反复搓擦整个脚部,脚心、脚趾缝都要搓到,每晚1次。同时更换新鞋垫(旧鞋垫洗净再穿亦可),也可取适量药粉撒进鞋垫内白天穿着行走。一般用药2—3次脚汗即可轻减,重症者适当多用几次,建议以脚汗显著减少为度,以防过分干燥。 方解:足部多汗症,系小汗腺分泌汗液过多所致。方中枯矾具有消炎、收敛、防腐作用,轻粉有杀菌、解毒和收湿功效,据现代研究,滑石有保护皮...

  • 跖角皮症中药洗治

    跖角皮症中药洗治

    处方:地骨皮、生地各30克,金钱草6克,紫草25克,当归、白矾、威灵仙、红花各20克。以上诸药加水约1500毫升浸泡30分钟,煮沸后再文火煮20分钟(以后每次煮沸10分钟),先熏待水温适中,将皮损区浸入药液浸泡共30分钟,每天2次。1剂药可用2-3天。...

  • 空调病的症状及治疗

    空调病的症状及治疗

    空调病的症状因各人的适应能力不同而有差异。一般表现为畏冷不适、疲乏无力、四肢肌肉关节酸痛、头痛、腰痛,严重的还可引起四眼歪斜,原因是耳部局部组织血管神经机能发生紊乱,使位于茎乳孔部的小动脉痉挛,引起面部神经原发性缺血,继之静脉充血、水肿,水肿又压迫面神经,患侧口角歪斜。 空调病的治疗中药方: 白扁豆20克,苍术15克,香薷、藿香、厚朴、白芍各10克,桂枝9,克,炙甘草6 克。 加减:中气虚弱加黄芪30克,党参 10克:双腿抽筋加木瓜10克;寒湿化热加川黄连10克;咳喘加杏仁、葶苈子各10 克。 水煎服,每日1 剂,...

  • 蒲辅周巧治拒食症

    蒲辅周巧治拒食症

    蒲辅周是我国近代名老中医。据有关文献记载,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成都某阔老的小少爷因囫囵吞下一小段鸡爪,吐不出,吞不下,卡在食管里,饮食难进。保姆自知疏于职务,掩饰病因,不肯道破。屡请名医诊治,均不见好转,反而加重。经人介绍到成都名医蒲辅周老先生处诊治,由保姆抱病孩前去。 蒲辅周见此奄奄一息的孩子,特别着意于望、闻、问、切四诊之“问”诊,以探求致病根由。保姆哪肯实说,蒲辅周正色道:“你既然专门看护孩子,餐饭饮食岂有不知?孩子若有三长两短,我看你的饭碗也要打烂,从实说出,我设法救了孩子...

  • 热姜水治疗偏头痛 醉酒 脚臭等症

    热姜水治疗偏头痛 醉酒 脚臭等症

      热姜水可以治疗:偏头痛、醉酒、脚臭等症。     偏头痛:当偏头痛发作时,可用热姜水浸泡双手,大约浸泡15分钟左右,痛感就会减轻,甚至消失。   醉酒:用热姜水代茶饮用,可加速血液流通,消化体内酒精。还可在热姜水里加适量蜜糖,可缓解或消除醉酒。   面部暗疮:用温热姜水洗脸,每天早、晚各1次,持续约60天左右,暗疮就会减轻或消失。此法对雀斑及干燥性皮肤等亦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腰肩疼痛:在热姜水里加少许盐和醋,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此法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缓解疼痛。   脚臭:将脚...

  • 纠正不良习惯 改善打鼾症状

    纠正不良习惯 改善打鼾症状

      打鼾憋气程度严重的话会影响人们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在日常生活中,纠正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打鼾治疗偏方:花椒5-10粒,睡前用开水泡一杯水,待水凉后服下(花椒不服下),连服5天,以后再也不打鼾。   1.采用侧卧位睡眠 许多人发生打鼾和憋气现象与体位有明显的关系。我们建议打鼾憋气病人,尤其是一些轻症和未能及时接受有效治疗的病人,应积极采取侧卧位睡眠的体位。对一些不习惯保持侧卧睡姿的人,可在紧身睡衣背面缝一个口袋或别上一个兜,放一个网球或较大的硬球在里面,穿这种睡衣...

  • 治脑震荡后遗症方

    治脑震荡后遗症方

    处方:红参15克,地鳖虫、当归、拘杞子各20克,制马钱子、川芎各15克,地龙、乳香、没药、炙全蝎各12克,紫河车、鸡内金各25克,血竭、甘草各10克。共研极细末,早晚各服5克,开水送服,30日为1个疗程。 功效:养血补脑,通络化瘀,治脑震荡后遗症,头痛,头晕,恶心,厌食,呕吐,耳呜,失眠,畏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 全蝎治痹症方

    全蝎治痹症方

    全蝎适量研成粉末,每天早餐后用开水送服3克,15天为1疗程。适用于各种痹症引起的麻木疼痛。...

  • 治面神经麻痹症

    治面神经麻痹症

    处方:淫羊藿20克,全蝎5克,蜈蚣3条,防风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补肾固本,祛风驱邪,通络活血.治面神经麻痹症,口眼歪斜,一侧脸面肌肉松弛者。...

  • 决明子治疗高脂血症

    决明子治疗高脂血症

    用文火将决明子炒至微黄,装入瓶中备用。每次取15克决明子用开水冲泡后饮用,每天可多次冲泡饮用,直至水的颜色变淡。 点评:决明子是豆科植物决明的成熟种子,其味苦、甘而性微寒,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决明子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有增强人的免疫功能、调节血脂、抑菌和降压等作用,因此,目前临床上常用其治疗高脂血症,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头部围针治中风失语症

    头部围针治中风失语症

      中风即现代医学的脑血管意外,是指由于各种血管性原因引起的一种非外伤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局灶性神经损害的一组疾病,其中,大约1/3以上的中风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各种言语障碍。失语症为中风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是脑血管病变引起的一种后天获得性言语障碍,多是由于损伤了与言语有关的皮质及皮质间传导通路所致。其不仅影响了患者与他人的交流能力,同时影响了患者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能力。近年来随着中风发病率的逐年上升,中风后失语的康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当今医学界的艰巨任务和攻关热点,使用病灶头皮投射区围针疗法...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