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阴 第51页

阴 第51页

  • 耳朵经络健身 五行阴阳

    耳朵经络健身 五行阴阳

    中医认为,耳朵是全身经络汇集之处,健身的重要部位,与脏腑、经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引耳健身就是通过对耳朵的牵引运动,反馈性的激发全身动力,促使气血运行,调动体内的正气,增强机体的代谢能力,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以保持相对的生理平衡,达到运动局部而保健全身的目的。 具体方法是:用右手从头顶伸至左耳尖,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捏住左耳上部,向上牵引,一拉一放,一共36次。再用左手从头顶伸到右耳尖,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捏住右耳上部,向上牵引,一拉一放,一共36次,牵引时的力量要柔和,以不感到耳朵疼痛为宜。(...

  • 秋风瑟瑟故秋令主燥 秋季养生主养阴

    秋风瑟瑟故秋令主燥 秋季养生主养阴

    秋三月,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雨水渐少,秋风瑟瑟,天气干燥,故秋令主燥。“一场秋雨一场寒”,中秋后,昼热夜凉,气候变化大。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若不注意养生保健,容易患病或旧病复发,所以古人称秋季为“多事之秋”。秋季养生应注意从以下9个方面入手。 养阴注意多喝水 干燥的秋季每天通过皮肤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因此补水必不可少。一个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为1500毫升,而在秋天喝2000毫升才能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 虽然为了健康、...

  • 女性怕冷 缘于阳虚和阴盛

    女性怕冷 缘于阳虚和阴盛

    “冷美人”要留心肝肾,多吃羊肉、鸡肉、桂圆、当归等温补食品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副主任 林国华教授 广州虽不比北方的天寒地冻,但到了天冷的时候会有不少女性经常手脚冰凉,睡觉双脚暖不起来,成了名副其实的“冷美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主任林国华表示,怕冷的女人常因肝肾功能失调,所以较一般正常女性容易衰老,故有“怕冷的女人老得更加快”之说。 女性怕冷,缘于阳虚和阴盛 林国华教...

  • 中医谈出汗 过度出汗耗伤津液导致阴阳失衡

    中医谈出汗 过度出汗耗伤津液导致阴阳失衡

    汗是津液所化生的,在体内为津液,经阳气蒸发从腠理外泄于肌表则为汗液。正常人在过劳、运动剧烈、环境或饮食过热、情绪紧张等情况下皆可以出汗,这属于正常现象。发生疾病时,各种因素影响了汗的生成与调节,可引起异常出汗。发病时出汗也有两重性,一方面出汗可以排出致病的邪气,促进机体恢复健康,是机体抗邪的正常反应。另一方面汗为津液所生,过度的出汗可以耗伤津液,导致阴阳失衡的严重后果。临床问汗时要询问就诊者有无出汗、出汗的时间、部位、汗量有多少、出汗的特点、主要兼症以及出汗后症状的变化。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无汗...

  • 冬至养生 重在养阴补阳

    冬至养生 重在养阴补阳

      今年的12月22日是冬至。冬至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当天,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大家纷纷庆贺这一天的到来。   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中医理论认为,冬至的到来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广西区人民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罗鸿宇介绍,冬至当天,天地的阴阳两气变化极大,而人体体内的阴阳两气的变化和天地变化是同步的,如果人体不能顺应天地的变化,做到固护阴气,补足阳气,则在来年容易出现感冒、发烧等疾病,因此,冬至当天,人体应顺应大自然的变化,要养阴补阳。      生活饮食篇   早睡...

  • 气阴两虚  饮“二子茶”

    气阴两虚 饮“二子茶”

    进入秋季,老人容易气阴不足,出现乏力气短、口干燥热、胸闷心慌、食欲不振等症状。饮用二子茶,可改善气阴不足问题,是老人秋季调补气阴的佳品。 制法:取枸杞子15克,五味子9克,以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剂。 梁国凯...

  • 白露后就要注意补阴补肾气 润肺气保阳气

    白露后就要注意补阴补肾气 润肺气保阳气

    夏天的热情渐次消散,是时候放下那颗狂燥的心了。转眼秋意渐浓,寒意渐至,晨起披衣散步,小区草地上竟然能看见裹挟着一夜寒气,凝结满夜月光的露珠了,转念一想,原来是白露到了。 白露本就是这样得名的节气:当天气转凉,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着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露珠,而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曰为白露。 俗话说:“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说的是处暑还会热,每天需要用一盆水洗澡,十八天之后,到了白露节气,就不能赤膊露体了,会受寒着凉。莫怪乎晨起不披衣就得感冒...

  • 养阴益气 防止肺燥

    养阴益气 防止肺燥

    防治“秋燥”,养阴益气是关键,养阴可以防止肺燥,益气可以温养肺气。养阴益气,则应该从生活的多方面入手。 吃 多饮生津 宜:多吃蔬菜、水果,能补充人体的津液,有生津润燥、清热通便的功效。还可多喝些以蜂蜜、百合、莲子、胡萝卜、藕、梨、芝麻、木耳等清补之品所煮的百合粥、甜浆粥、牛乳粥等。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可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起床喝杯白开水。白天可以多喝淡茶,坚持每天喝二三杯茶水,对心脏有保健作用。 忌:少吃辛辣煎炸热性食物,比如韭菜、大蒜、葱、姜、...

  • 水乐至阴火乐至阳 土乐阴阳平衡

    水乐至阴火乐至阳 土乐阴阳平衡

    抑郁症,作为一种病因机制复杂的精神疾病,正悄无声息地吞噬着患者的求生意志。在高节奏、高压力下工作的人群,近年来屡屡曝出抑郁自杀的新闻,数量之多让人触目惊心。抑郁症患者除了积极进行抗抑郁药物治疗外,不要忽视中医疗法。秋季容易让人产生悲秋的情绪,如何走出抑郁,远离自杀,给自己、家人、朋友等一个健康的环境呢? 音乐疗法驱抑郁 中医认为,听音乐是一味“价廉物美”的养生良方。美妙动听的音乐,可以让人身心舒畅,甚至忘却烦恼。中医经典古籍《素问·举痛论》中说“...

  • 杞栗羊肉汤 养阴益肾健脾益气

    杞栗羊肉汤 养阴益肾健脾益气

    枸杞子15克,栗子30克,羊肉300克,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块,与栗子肉、枸杞子同放锅内,加水煮沸后调味,煮至羊肉熟后即可。此为1日量,分2次服食。 功效:养阴益肾、健脾益气,适用于男性更年期肾阴亏虚、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精力减退、记忆力下降、失眠心悸等。...

  • 滋阴补肾暖肝润肺 黑米酱排

    滋阴补肾暖肝润肺 黑米酱排

      主料猪精排骨500克。   配料黑米100克,糯米50克。   调料酱汁:海米50克,排骨酱,叉烧酱,柱侯酱各50克,花生酱,芝麻酱各40克,白糖40克,豆豉50克,高汤200克;海米豆豉作茸,锅放底油下海米豆豉炒香,放以上各酱高汤即可。   制作排骨斩段,开水氽过,调盐和酱汁入味后,四成热油炸黄。黑米糯米泡透,铺盘上,放排骨,再盖上二分之一黑糯米,上笼蒸1小时即可。   养生功效滋阴补肾,暖肝润肺。   小贴士中医认为,猪肉有滋阴润燥的功用。治热病伤津、消渴羸瘦、燥咳、便秘。黑米具有益...

  • 滋阴补虚软坚散结 黑木耳海带肉汤

    滋阴补虚软坚散结 黑木耳海带肉汤

      主料猪瘦肉100克。   配料水发海带50克,水发黑木耳30克。   调料盐。   制作海带切丝,黑木耳切丝,洗净猪瘦肉切丝。将海带丝、黑木耳、猪瘦肉一起置于铁锅内,加适量清水,用旺火煮沸;撇去浮沫,改用文火煨,至猪肉烂熟时加入盐调味即成。   养生功效滋阴补虚,软坚散结。   小贴士海带是含碘最高的食物,中医认为,海带软坚化痰,利水泄热,治瘿瘤结核、疝瘕、水肿、脚气等。...

  • 鸭肉能滋阴消暑 补虚养肾

    鸭肉能滋阴消暑 补虚养肾

      食材鸭龄一年以上的老鸭,当归20克,红枣4~8枚,枸杞5克,生姜适量。   做法老鸭洗净去内脏后,与生姜、当归、大枣、枸杞、盐少许置于砂锅中加水同炖,先以大火煮沸并撇去浮沫,后改为小火慢炖至少两小时,至鸭肉酥烂入味即可出锅。   养生功效鸭肉性属寒凉,能滋阴消暑、补虚养肾,而鸭肉与性温味甘、具有补血活血功效的当归相配,既可使鸭肉的寒凉之性不至太过,适用于气血不足、阴虚体弱及久病之后的老人和女性。大枣补气血的同时其所含有的糖分又可使汤味可口。   小贴士多食鸭肉易致气滞、清肠。...

  • 熬夜阴虚火旺中医食疗方

    熬夜阴虚火旺中医食疗方

      阴虚火旺型的失眠患者,宜服用生津养阴、清心降火的食物,如银耳、灵芝、百合、金针菜、莲子、连子心、酸枣仁、黄鱼等。加班熬夜会造成阴虚火旺,阴虚火旺型失眠累及的脏腑主要是心和肾。阴虚火旺型失眠与熬夜、饮食等关系密切。中医认为,子时(相当于每天的23点到隔日1点之间)为人体阴阳交接时分,若子时过后仍不睡觉,就容易损阴耗津。在此介绍一些食疗方,供读者选择:   百台糖水:百合100克,加清水500毫升,用文火煮至熟烂后,加糖适量,分两次服食。百合甘苦微寒,能清心安神,治疗心烦不安、失眠多梦。   盐莲子心茶:将莲子心3...

  • 阴阳离决 精气乃绝

    阴阳离决 精气乃绝

    我们人身体上每天的气候,从夜里十一时开始,一直到第二天上午十二点,都是阳气;下午属于阴气。现在都市很多年轻人,都是阳气不够,上午起来昏头昏脑,一点精神没有;到下午睡一个午觉起来,精神慢慢好了;到夜生活一来,精神越来越好。这些人都是阴气很盛,学中医看病就要知道了。 大部分的人,头脑一天到晚昏昏的,精神不够,尤其现在的青年上午头脑都不清,中午以后慢慢好,到夜里个个生龙活虎一般。大概我们诸位朋友都是这个情况,这是现代人的生活。这个生活不叫夜生活,是鬼生活,昼夜颠倒的。 换句话说,大昏沉的人,贪瞋痴慢疑...

  • 益气补虚滋阴兴阳 芙蓉三鲜

    益气补虚滋阴兴阳 芙蓉三鲜

      主料水发鱼鳔200克。   配料单县羊肉150克,冬笋150克,水发木耳50克,青红柿椒各半个。   调料盐,料酒,高汤,淀粉。   制作羊肉用清水反复清洗,切丝挂浆,鱼鳔、冬笋、青红柿椒切丝。羊肉丝温油滑熟锅油热,放三丝、盐、料酒、高汤,急火快炒,放羊肉,翻匀即可。   养生功效滋阴兴阳,益气补虚。   小贴士中医认为鱼鳔补肾益精,滋养筋脉,止血,散瘀,消肿功用。治肾虚滑精,产后风痉,破伤风吐血,血崩,创伤出血,痔疮。...

  • 黑芝麻桑葚糊 滋阴清热降血脂

    黑芝麻桑葚糊 滋阴清热降血脂

    在补肾、乌发方面,黑芝麻是有口皆碑的。其实,黑芝麻还能清除血管胆固醇,维持血管弹性,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中华中医药学会庄乾竹博士介绍说,这主要是归功于黑芝麻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它能够降低胆固醇总量和低密度胆固醇,从而保护心血管的健康。此外,黑芝麻含有的卵磷脂也是分解、降低胆固醇的中坚力量。 在中医传统食用方法上,黑芝麻多为炒,然后碾碎食用,或熬粥时放入黑芝麻。中医认为,黑芝麻性平,适合多数人食用。根据个人爱好不同每次可以吃15~30克。需要注意的是,吃黑芝麻只能是降血脂的辅助食疗,不能以此来代替药物。...

  • 银耳食疗滋阴润燥

    银耳食疗滋阴润燥

    银耳自古被列为饮食和养生的上品,中医认为银耳能清肺中热、养肺阴、济肾燥,治肺热咳嗽、久咳喉痒、咳痰带血、肺热胃炎,以及大便秘结、大便下血等。银耳对人体的滋补,重在养和润上。以干燥气候为主的秋季,人们饮食起居稍不注意就容易上火,有消化道慢性疾病和便秘宿疾的中老年朋友更容易出现便血现象。下面介绍一款滋阴润燥的食疗方: 三宝润燥粥:银耳、莲子各20克,大枣3枚,粳米50克,冰糖适量。制法:将银耳、莲子和大枣分别用温水发透、洗净。莲子可以不去心,因为莲心虽苦,但有清火功效。三者一同放入炖锅内,加清水500毫升,放入冰糖,中...

  • 滋阴润肺去痰止咳 红酒雪梨

    滋阴润肺去痰止咳 红酒雪梨

      喝红酒是常用养生方法之一,但是也存在误区。健康人饮酒也要适度,每次不能超过二两,喝酒时间在晚饭时,而非睡觉前。红酒雪梨是一道有名的甜品,既可以滋阴润肺、去痰止咳,又有促进血液循环、美容养颜的功效,是一款上好的甜品。   门诊中一个脂肪肝患者来就诊,看完病我告诉他,脂肪肝不能喝酒,容易加重病情。一周后这个患者复诊,我问其喝酒否,他回答,没喝白酒、啤酒,只喝红酒了。他说,你们中医说红酒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所以我喝红酒了。我又问什么时间喝的?喝了多少?回答,每天晚上喝,一次喝半斤到一斤。我肯定地说,这是不对的。...

  • 阿胶鸡子黄汤:养血滋阴 柔肝熄风

    阿胶鸡子黄汤:养血滋阴 柔肝熄风

    方源: 《通俗伤寒论》。 处方: 阿胶(烊化)、钩藤各9克,鸡子黄2枚(冲入),生地、白芍、茯神各12克,炙甘草6克,生石决明、络石藤、生牡蛎各15克。 用法: 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 养血滋阴,柔肝熄风。主治邪热久留,灼伤真阴,筋脉拘急,手足蠕动,或头目晕眩,舌绛苔少,脉细而数等证。 方解: 本方是用于滋阴熄风之剂,适宜于肝风内动而属于阴虚血亏者。若阴血既亏,则筋脉失其荣养;因筋脉拘挛,伸缩不能自如,故方中用阿胶、鸡子黄作为主药,以养血滋阴。另外,肝质喜柔,燥则风动,故用生地、白芍养血柔肝,茯神、甘...

  • 补血养阴除雀斑 蛤肉豆腐

    补血养阴除雀斑 蛤肉豆腐

      主料豆腐250克。   配料蛤肉100克,韭菜50克,木耳30克。   调料葱、姜、盐、淀粉、香油。   制作将蛤肉用盐水洗净,沥干水;豆腐切丁;木耳泡水后洗净,去杂质;韭菜洗净,切成3厘米长度;姜切丝。锅油热,加入葱、姜出香,放蛤肉、木耳快炒,继而放入豆腐煮2分钟,勾淀粉芡,加韭菜段、香油,轻轻搅匀,煮沸即可。   养生功效补血养阴,美容,除雀斑。   小贴士中医认为蛤蜊有滋阴,利水,化痰,软坚功用,治消渴、水肿、痰积、癖块、瘿瘤、崩、带、痔疮。...

  • 地杞炒肉丝 滋阴补肾明日健身

    地杞炒肉丝 滋阴补肾明日健身

    枸杞子、青笋、熟猪油各100克,猪瘦肉500克,生地片30克,白糖、酱油、食盐、味精、香油、料酒各适量。将猪瘦肉洗净,切成长丝;青笋切成细丝;生地切成丝;枸杞子洗净待用。炒锅放入猪油烧热,再将肉丝、笋丝、生地丝同时下锅,烹入料酒,加入白糖、酱油、食盐、味精搅匀,投入枸杞子,翻炒几下,淋入香油,炒熟即成。 功效:滋阴补肾、明日健身。适用于肝阴亏损而致体弱乏力、视力减退、两目干涩、手足心热、自汗盗汗、大便干结等。...

  • 秋日养阴益肺润燥佳果:梨

    秋日养阴益肺润燥佳果:梨

      梨,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及秋子梨等栽培品种的果实,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8~9月份果实成熟时采收,为秋日养阴益肺润燥佳果。   中医认为,梨性味甘、微酸、凉,归肺、胃经,有润肺消痰,清热生津之功。适用于热咳或燥咳、热病津伤、或酒后烦渴、消渴等。《随息居饮食谱》言其“润肺,清胃,凉心,涤热息风,化痰已嗽,养阴濡燥,散结通肠,消痈疽,止烦渴,解诸毒。治中风不语,痰热,惊狂,温暑等疴。并绞汁服,名天生甘露饮”。《新修本草》言其“主热嗽,止渴”。《本草纲目》言其&...

  • 阳道实 阴道虚

    阳道实 阴道虚

    《素问·太阴阳明论》云“阳道实,阴道虚”。道,即规律。从阴阳的基本属性来看,此语概括出了阴阳的基本内涵,即凡属于阳的事物,皆有充实、满盛、向上、向外的特点;而属于阴的事物,则有柔弱、不足、向下、向内的特点。朱震亨《格致余论》言:“天地为万物之父母,天大也,为阳,而运于地之外;地居于天之中,为阴,天之大气举之。日实也,亦属阳,而运于月之外;月缺也,属阴,禀日之光以为明也。”朱震亨的“阳有余阴不足论”即以“阳道实,阴道虚&...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阴道
  • 胃阴虚证与胃热证鉴别

    胃阴虚证与胃热证鉴别

      定义   胃阴虚证:胃中阴液不足,虚热内生,胃失和降所表现的证候。临床常见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和阴虚证候。   胃热证:胃中实火内炽,胃气失和,气血壅滞所表现的证候。临床常见胃脘灼痛,口渴,便秘和里热炽盛的证候。   病因   胃阴虚证:多因急性胃病,迁延不愈,伤津耗液,或热性病、温热病,耗津灼液,或吐、下后,阴液损失过多。或平素嗜食辛辣炙煿食品,劫夺胃阴,或精神忧郁,日久化火,肝火消耗胃液,或劳倦过度,耗伤气阴,则阴虚生内热。   胃热证:可由外感寒邪,或燥邪,入里化热,或情志不遂,气郁...

  • 治疗阴虚肺燥喉部干痛食方

    治疗阴虚肺燥喉部干痛食方

    无花果瘦肉汤无花果4个,猪瘦肉250克,煮汤调味服食。有润肺益气的功能,可治疗阴虚肺燥、喉部干痛。 汤银鸡耳鸡汤500毫升,加入发好后的银耳5朵,煎煮30分钟后食用。可滋阴清肺,用于虚火喉痹、咽喉干痛。 鸭蛋豆浆饮煮沸豆浆一碗,加入鸭蛋1枚,冰糖少许调服。有滋阴清肺的作用,适应于病后体虚、咽干喉痛。 罗汉果猪肺汤猪肺1具,洗净切块,罗汉果半个,煮汤,调味服食。有益肺润燥之功,可用于肺燥咳嗽、咽喉干痛。 刘玉雯...

  • 肺阴虚证和心阴虚证鉴别

    肺阴虚证和心阴虚证鉴别

      定义   肺阴虚证:肺金阴液不足,失于润养,虚热内生所表现的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稠,不易咳出及虚热证候。   心阴虚证:心脏阴血不足,心神失养,虚热内生所表现的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及虚热证候。   病因   肺阴虚证:久咳不已,消耗精血;急性热病之后,高热或吐泻伤阴,阴液不足;痨虫蚀耗肺体,伤及肺阴;房劳过度,肾阴亏虚,水亏火旺,消烁肺阴,导致肺阴不足,肺失润养,引起咳嗽诸证。故张景岳说:“内伤之嗽,必起于阴分,盖肺属燥金,为水之母,阴损于下,则阳孤于上,水涸金枯,肺苦于燥,肺燥则痒...

  • 欲复其阴非甘凉不可

    欲复其阴非甘凉不可

      金某某,男,46岁,朝鲜族,2012年3月26日初诊。   该患喜食辛辣,更有嗜酒之好。因其饮食不节,而致胃脘胀满,纳呆、恶心,呕吐,泄泻。经当地医院静脉输液用药后,恶心、呕吐、泄泻消失,而余证不减。医生予中药治疗,先后服药40剂,胃胀、纳呆虽然缓解,而口干、口渴加重。   刻诊:胃痛隐隐,口干咽燥,口渴、喜冷饮、心烦、夜卧不安,大便干结,舌质红、舌面无苔,中间舌面光滑,欲成镜面,脉细数。   证属长期服食辛热燥烈,或苦寒之品,又因用药不当,或治不如法,而致胃阴大伤。吴塘云:“欲复其...

  • 中医认为精属阴主静

    中医认为精属阴主静

      我们日常说的“精”,在中医里指的是狭义的“生殖之精”。广义的“精”指的是人体一切有形的精华物质,包括血、津液、髓、水谷精微等。从来源上分,精包括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和源于饮食的后天之精。精一般呈液态,贮藏或是流动于脏腑之中。      精与气、血、津液的关系   精与气、血、津液之间都是可以相互生化的,不过略有不同。中医里认为精属阴主静,气属阳主动,气的运动不息能促进精的化生,气的固摄作用又能固摄精液,使精聚而充盈,不致无故...

  • 《伤寒论》厥阴病

    《伤寒论》厥阴病

      对《伤寒论》厥阴病,历来争论颇多,有千古疑案之称,今天说说我们的看法。   厥阴的生理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厥阴之上,风气主之。”或云:“厥阴之上,风气治之。”厥阴为标,风气为本。可知厥阴是以风为本气。肝系统的生理是主春温而生阳气,厥阴的一切生理功能都来自于阳气的生发。《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初生之阳主升,阳生则阴长,而柔筋养神。既养心神,又养筋脉。   ...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