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治 第34页
-
中医治疗免疫性疾病有着显著疗效
中医学和西医学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当下西医语境强势,在大多数的人的印象中免疫与疫苗、接种相联系,免疫工作主要是由卫生部门所推广的国家免疫规划所完成的。其实,中医学也拥有预防医学,中医药免疫有其自身的特点,中医治疗免疫性疾病有着显著的疗效,中药在机体免疫系统调节方面有广阔前景。 现代免疫指的是机体对抗原的识别和应答。人体免疫系统需要识别、处理体内的自身抗原和外来的非己抗原,维护机体的生理平衡。如果免疫稳定功能发生异常,将造成生理功能的紊乱,引起过高或过低的免疫反应,导致各种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中医治疗疾病,实质上...
-
酒在中医治疗中的独特作用
酒为水谷之精,熟谷之液,其性温有毒,味苦而辛,入心、肝、肺、胃经,有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的作用。《药性赋》云:“酒有行药破血之用。”临床上常用酒治疗风寒痹痛,筋脉挛急、胸痹、心腹冷痛、妇人宫寒不孕等症。酒的临床应用历代医家多有论述,但以仲景所用为最,读《伤寒论》、《金匮要略》涉及用酒者有24方,方中用药或以酒洗,或以酒浸,酒煎、酒下等诸法,足可见酒在中医治疗中的独特作用。 酒洗 古人立方用药,对于活血化瘀及通腑泻下之品,常用酒洗中药立方治疗,如仲景用抵当汤治疗下焦蓄血,瘀热在里,...
-
把中医治疗急危重症的优势发挥出来
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瘟疫流行百余次。中医在长期与急危重症做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从《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医经溯回集》到《温疫论》《广瘟疫论》《伤寒瘟疫条辨》《疫疹一得》,中医经典论著中有大量有关中医治疗流行病、传染病和急危重病的文献记载,是治疗急性病的宝贵财富。新中国成立后,中医治乙脑、外感、流行性出血热乃至非典型肺炎等成功案例,亦再次证实了中医善治急性病的论断。 但是,由于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和中医本身对急危重症研究的忽视,导致中医在治疗急危重症方...
-
亚健康是疾病前期状态 中医治未病
身体不舒服却查不 出具体什么病,成为困扰 很多人的闻题,亚健康作 为一种健康状态,成为当 今很多人挥不去的烦恼。 据世卫组织一项全球性 调查表明,全世界真正健 康的人仅占5%,患病的 也只占20%,而75%的 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作为一种疾病前期 状态,中医治未病可以有 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亚健康的身心信 号 1.易疲劳,通过休息 也不容易缓解,精力下 降。 2.常头晕乏力,头 痛,听力下降,健忘。 3.睡眠不好或好睡 乏力。 4.易腹泻或腹痛。 5.纳食欠佳或纳食 无味。 6.情绪难以控制地...
-
对中医治糖尿病并发症研究的思考
中医学对糖尿病(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消渴”病名及病因病机的理论首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消渴病的准确定义出自《古今录验方》;辨证论治形成于《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三消分治始于唐宋时期。巢元方首先提出体力运动疗法;孙思邈最早强调饮食调治;历代医家从不同侧面对消渴病及其并发症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做了补充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在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初步显示了中西医...
-
心律失常中医治疗 肝阴不足型药膳
肝阴不足型心律失常常见心悸失眠、健忘多梦、眩晕耳鸣、两胁胀痛、舌红少津、脉细不齐等等。 能制作药膳的中药有:党参、麦冬、丹参、煅龙齿、白芍、远志、竹茹、薏米、珍珠母、煅牡蛎、陈皮等。 能制作药膳的食物有猪肉、甲鱼、龟、鱼类、燕窝、蔬菜、水果,米,面等。 党参炒猪肝 【配方】党参10克,麦冬、丹参各9克,陈皮6克,猪肝100 克,鸡蛋1个,淀粉20克,料酒、酱油各lO毫升,葱10克,姜、盐各5克。 【制作】 1.党参、麦冬、丹参、陈皮放人炖锅内,加水煎煮25分钟,去药渣,留汁待用。...
-
发热怎么办 中医治疗发热药膳
发热,人体体温高于正常体温,称为发热。发热分为外感发热、内伤发热,有虚热、实热。发热可见于许多疾病,如感冒、温病、淤血、阴虚、肝脏热盛均可导致发热。中医治疗发热的原则是: “热者寒之”,一般所用的药膳均为寒凉药物与食物烹制的药膳。 洋参烧鸡翅 【配方】西洋参20克,鸡翅400克,葱lO克,料酒、酱油各10 毫升,姜、盐各5克,味精、鸡精各2克,白糖15克,植物油50毫升,西红柿汁25毫升,上汤适量。 【制作】 1.西洋参润透,切薄片;鸡翅洗干净,挂芡后用植物油炸好,...
-
中医治则治法的理论基础
中医治则治法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 发生发展其传统文化基础、 哲学理论基础、 自然 科学基础和临床实践基础。治则, 是治疗疾病时必须 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在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思想 指导下而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准则, 对临床立法、 处方 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制订 的针对疾病与证候的具体治疗措施 [1] 。早在 《黄帝内 经》时期就初步奠定了中医治则治法的思想理论基 础, 通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充实与发展, 现已形成内容 丰富的中医治则治法理论体系 [2] 。但医家医著中治则 治法见解所包含的...
-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西医治疗法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指以慢性咳嗽为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多发于中年女性,表现刺激性干咳和剧烈夜咳,感冒,吸进冷空气、灰尘、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少数支气管哮喘患者表现为顽固性咳嗽。此类咳嗽无哮鸣音,往往被误诊为咽炎或支气管炎。其发生机制为:遗传因素,其遗传度约为80%。炎性因素,是指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所致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使支气管上皮受损。临床表现:1、主要为长期顽固性干咳,常常在吸入刺激性气味,冷空气,接触变应原,运动或上呼吸道感染后诱发,多在夜间或凌晨加剧。2、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