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治 第37页

医治 第37页

  • 中医治法三病学说概述 诊疗思路

    中医治法三病学说概述 诊疗思路

    中医治法可概分为内治和外治两大类。用口服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内治法,口服药物以外治疗疾病的方法统称为外治法。外治法包括的内容甚多,诸如针刺、灸法、推拿、正骨、角法、挑治、手术、中药外用,以及与穴位经络相结合的现代理疗等均在其中,它以简单、有效、方便、经济、自然、无副作用为特点。 “治未病”的理念早在古代就被提出来。200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启动治未病健康工程,构建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推动各级中医院成立治未病中心(科),运用外治疗法治未病有了较快和系统的发展。笔者在10...

  • 中医治病所用之温法 回阳救逆 温中袪寒

    中医治病所用之温法 回阳救逆 温中袪寒

    中医治病所用之温法,即是用温性、热性药物,振奋人体阳气,驱除寒邪以治疗寒证的治疗方法。其主要作用是回阳救逆和温中祛寒。《内经》云“寒者热之”“治寒以热”,即是指温法而言。《金匮要略》对此运用十分广泛。其中论述有关温法的原文约50余条,方剂亦达50首之多,笔者现将《金匮要略》有关温法的主要运用作一简述,请同仁参阅斧正。 回阳救逆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篇第十四条:“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四逆汤方:附子一枚(...

  • 中医治疗实证 寒下法 温下法 润下法 逐水法

    中医治疗实证 寒下法 温下法 润下法 逐水法

    所谓下法,属于中医治疗实证,特别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常用之法。下法是指通过荡涤肠胃,泻下大便,使停留于肠胃的宿食、燥屎、实热、冷积、瘀血、痰结、水饮等从下而出,以解除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攻下积滞,泻热存阴,攻瘀逐水等作用。适应于热盛化燥,肠胃积滞,寒实内结,蓄水蓄血等里实之证。仲景先师对下法的运用较为重视。现将《金匮要略》中有关下法的主要内容作一简要探讨,请同仁参阅斧正。 寒下法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篇第十三条:“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孪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rd...

  • 从扶正御疫方谈中医治未病

    从扶正御疫方谈中医治未病

    新冠肺炎发生后,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清肺排毒汤等方剂得到广泛使用,已为社会所公认。当前,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并未减弱,加强防控措施仍是防止疫情扩散的关键。对于新冠肺炎这一新发传染病,如何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中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和进一步挖掘运用。 国医大师张大宁指出,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的优势,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思想有效指导传染病防控治疗,并取得显著效果。治未病思想不仅是一种理念,而且有很多具体的方法。不但治已病要辨证论治,治未病同样也要辨证。新冠肺...

  • 中医治甲状腺病三款简易食疗方

    中医治甲状腺病三款简易食疗方

    甲状腺是位于人体颈 部的重要内分泌腺体,随 着环境的改变,现代人工 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大,以 及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 变化,甲状腺疾病的发病 率越来越高,甲状腺癌、甲 亢、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 腺结节都在困扰着人们。 关于甲状腺疾病的病 因、病机,早在公元前三世 纪的《庄子》中就有了关于 “瘿”饵口甲状腺肿、的记述。 公元281年。名医葛洪首 创以海藻洽“瘿”之先河。 在中医看来,所有甲状腺 疾患f甲亢、甲减、腺瘤、甲 状腺癌等1都属于“瘿”的...

  • 国医大师张学文 中医治疗脑病,急症,疑难病

    国医大师张学文 中医治疗脑病,急症,疑难病

    国医大师张学文在中医治疗脑病、急症、疑难病等方面有较深造诣,他根据脑的生理病理特点和脑病的证候表现,运用四诊辨证,对证施药,特别是用药对随证加减治疗脑病,疗效确切。现将张学文辨治脑病常用药对经验总结如下。 平肝熄风类 天麻配钩藤 天麻甘平柔润,息风止痉力强,尤长于养液平肝息风,宜于虚风内动、风痰上扰所致的眩晕、四肢麻木、抽搐等;钩藤轻清微寒,入肝、心包经,长于清肝热、熄肝风,宜于肝热肝风所致的惊痫抽搐等。二药相须配对,平肝熄风之力倍增。张学文用此药对加减治疗肝风内动、风痰上扰之头痛、眩...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治则治法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治则治法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儿童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皮肤、黏膜出血,骨髓细胞学检查显示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伴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为临床主要特征的疾病,曾被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部分患儿因激素治疗不规范或不耐受、免疫低下而反复感染等因素导致病情迁延不愈。若病程大于12个月,即可诊断为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ITP)。研究报道显示,有5%~10%的ITP患儿可发展为慢性或难治性ITP;亦有研究显示,约20%的ITP患儿可进展为CITP。CITP患儿可见多部位反复出血,迁延不愈,部分患儿...

  • 中医治疗痿病,阴吹,异位妊娠,虚劳,臁疮的典型病案

    中医治疗痿病,阴吹,异位妊娠,虚劳,臁疮的典型病案

    补中益气汤最早出自金元时期李杲所著《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立方理论可溯源到《素问·至真要大论》,其中有“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的记载。后原方在《脾胃论·脾胃损在调饮食适寒温》中有记载,主治“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补中益气汤主治中气不足,脾胃气陷。患者多见面色萎黄,或面白虚浮,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肢软,腹泻便溏,自汗,下血,带下,发热,头痛,渴喜温饮,舌质淡,舌苔薄白等。 李杲立...

  • 应开展新冠肺炎后遗症中医治疗研究

    应开展新冠肺炎后遗症中医治疗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造成大量人员感染,虽然在国内已经基本上得到控制,但是其后遗症的问题仍然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从医学的角度来讲,评估一个疾病治愈后是否会产生后遗症,一般要在疾病痊愈后6个月以上才能开始。应对这种新型病毒,治愈并不等于大功告成,会不会遗留严重并发症,还需要时间来验证。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加强新冠患者后遗症中医治疗的研究。 新冠肺炎后遗症具有多发性、多样性、多系统性、持续性、复杂性等特点。出现的症状有呼吸困难、肌肉萎缩、嗅觉减退、精神抑郁、体力减退、内分泌紊乱等。专家认为从长远的角...

  • 论中医治法的常与变

    论中医治法的常与变

    常法适用于病证的普遍性,变法则适用于病证的特殊性。普遍性是指病证从病因、病位、病性到演变过程都较为清晰、单一,因而可通过直接对抗、纠其所偏而达到阴阳平衡;特殊性则是指病证较为复杂或病情危笃,表现非同一般,甚或有悖常理,此时循规蹈矩用常法往往不灵,须另辟蹊径。 在整体观念的认识论、辨证论治的方法论的指导下,中医学经过长期的临证实践,建立起系统完善的治疗体系,其中不乏富有创意、充满谋略的治疗思路与丰富多彩的治疗方法。总体而言,这些方法有常、变之分。要恰当应用,须知常达变。兹对中医治法之常与变作以梳理。...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