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 第139页

中 第139页

  • 关幼波“中州思想”在肝病辨治中的应用

    关幼波“中州思想”在肝病辨治中的应用

    关幼波自幼涉猎诸多医书,在历代先贤对脾 胃论治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多年实践经验,形 成了其独特的 “中州思想” 。其在疾病的诊疗过程 中特别强调 “中州 ”“脾胃”在病理生理上的重要 作用,充分意识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并由此 提出了 “调理肝脾肾,中州要当先”的治疗原则。 1 中州思想概述 脾胃乃人体最重要的脏腑器官,经历代医家 研讨,至金元时期李东垣将前人之说系统完善地 阐述,并将其流传至今。关老在临床治病中,尊...

  • 丹参等5种中药对肝双向作用浅析

    丹参等5种中药对肝双向作用浅析

    1 概述 肝病是全球9大致死疾病之一, 而中草药具有明显的保肝护肝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 一些中药可通过调节免疫, 降低组织细胞中自由基, 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保持肝细胞膜完整, 减缓肝细胞凋亡[1], 在降低转氨酶、降低黄疸、抗肝纤维化及抗肝炎病毒方面, 发挥着重要的保肝护肝作用。肝脏是人体药物代谢的重要器官, 被喻为人体的一个解毒生物工厂, 大多数药物都经肝脏代谢后被机体组织吸收。在长期临床应用中发现, 一些保肝类中药, 使用不当会引起一定的肝损伤作用。文献研究表明, 临床常用的中药丹参、大黄、栀子...

  • 中医很早就发现心和胆有亲密的关系

    中医很早就发现心和胆有亲密的关系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邓玉霞   “胆战心惊”是人们最熟悉不过的成语。形容因害怕而胆乱颤、心发慌。成语到底出于何处,有人说出自元朝的折子戏《碧桃花》:“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也有人说出自明朝吴承恩《西游记》“三藏见说,又胆战心惊,不敢举步。”现实生活中,“胆战”真的会“心惊”?   其实人们早就发现遇到害怕的事,会感觉胆在颤,心也在抖。为什么会这样?西医告...

  • 肾病综合征 中药蜜丸治之

    肾病综合征 中药蜜丸治之

    肾病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血压为主要临床特征,病情迁延不愈,常反复发作加重。2003年,我在黑龙江省清河林业局职工医院出诊时,依兰县八机部农场一个50多岁的鄢姓患者前来求诊。自述患肾病综合征已经3年,曾多次在佳木斯住院治疗,花去了十多万元,弄得倾家荡产。在求生无望的情况下,来我门诊,试用中药治疗。 观其患者面色晦滞,腰酸膝软,倦怠乏力,动则气喘,全身浮肿,血压偏高,舌苔黄腻而燥,脉细数。余诊为脾肾亏虚,湿热内蕴。我将肾炎丸与河车大造丸合而为方,嘱他坚持服用。服用3个月后,患者觉得体力增强了,性...

  • 尿频夜尿多 中医的护理手段

    尿频夜尿多 中医的护理手段

      老年人因骨折或其他慢性疾病需长期卧床者,如有尿频、夜尿多,甚至有漏尿的毛病,会给老人身心增加很重的负担。即使是行动自如的老人,尿频也会让他们不敢轻易外出。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骨伤科熊洁副主任护师介绍说,骨折老人的恢复期相对较长,老年人由于肾阳不足,肺气虚衰,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故经常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淋漓不尽的现象,临床上,他们运用了二招中医的护理手段,简单容易操作,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   第一招:艾灸腹部穴位。中医认为,肾主水与二阴的开阖,膀胱为洲都之官,主气化利水湿。若老人尿意频频,夜尿增...

  • 徐经世教授在肝胆病诊疗中提出

    徐经世教授在肝胆病诊疗中提出

    徐经世教授在肝胆病诊疗中提出,要掌握生理,知常达变;明辨病机,把握规律;见肝之病,知其传化。他立“32字调肝法”为诊治肝胆病的基本原则,即“疏肝理气,条达木郁;理脾和胃,和煦肝木;补益肾水,清平相火;活血化瘀,燮理阴阳”。 从肝胆脾胃之间的生理特性及病理制化来看,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郁滞,且体阴而用阳,临床多郁而易热。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其病多湿而易寒。徐经世教授认为,肝胆脾胃同居中焦,生理相用,病理相因,而非各自为用,各自为病,独立存在。肝气郁结,失其疏...

  • 诸药合用 治尿毒症中医案

    诸药合用 治尿毒症中医案

      张某,男性,65岁,工人,2011年5月12日来诊。   询其病史,患者素有泌尿系结石史,先后历经3次碎石,但结石未能排出,双肾仍然积水,日久不解。   刻诊:患者脸色青灰、口唇青紫、神疲乏力、表情淡漠、时有恶心呕吐。大便数日未解,小便量少且余沥不尽。舌绛红,苔黄厚腻,脉弦而缓。   查体:血压176/96mmHg。B超示:双肾积水,输尿管左侧中段、右侧上段扩张。化验:肌酐487.4μmol/L,尿素氮26mg/dl。血尿酸:612μmol/L。   综观脉证,此属湿热中阻,气机...

  • 药浴 中药保留灌肠治慢性肾衰

    药浴 中药保留灌肠治慢性肾衰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病后期引起的肾脏损害,对于该病,现代医学多采用透析疗法,除此外,中医药治疗本病也有较好疗效,且费用低廉。 一、中成药 肾衰宁、尿毒清颗粒具有益气健脾、活血化瘀、通腑泄浊功效;保肾康片活血化瘀,可改善肾脏供血;金水宝、百令胶囊是人工培养虫草菌粉,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与肾衰宁、尿毒清等联合使用可有效地阻止慢性肾衰的进展。 二、中药保留灌肠 生大黄15-30克,蒲公英、生牡蛎、丹参各30克,加水煎成300毫升,凉至合适温度灌肠,保留30分钟左右,保证大便每日2-3次为...

  • 张振忠采用中草药治疗肝脓肿2例

    张振忠采用中草药治疗肝脓肿2例

    近日,业师张振忠主任医师在门诊采用中草药治疗肝脓肿2例。经过短短1个月的治疗,患者肝脏脓肿得以全消,惊叹之余,笔者深感中医药的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现将病例报道如下:   吕某,男,37岁,患者于2015年4月16日首次就诊于张振忠老中医工作室,主诉:肝脓肿3月余,自觉右侧胁痛,发热,体温37.5℃,口苦口干,食欲尚可。舌质暗红,少苔,脉弦细。B超:肝右后叶脓肿3.5厘米×2.7厘米。   中医诊断:胁痛。   辨证:肝胆湿热,瘀浊阻滞证。   治法:疏肝利胆,清利...

  • 尿路感染“淋症”选用下列中药治疗

    尿路感染“淋症”选用下列中药治疗

    尿路感染是由细菌(极少数可由真菌、原虫、病毒)直接侵袭所引起。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的是肾盂肾炎,包括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 尿路感染属于中医“淋症”范围,多为湿热下注,膀胱不利,或湿热日久,伤及肾阴所为。除了注意休息,多饮水,每天饮水量达1500毫升以上,使尿量增多,冲刷尿路,促进废物排泄外,可选用下列中药治疗。 1.膀胱湿热型:主要表现为畏冷发热,尿频尿急尿痛,少腹胀痛,腰痛,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当以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 中药泡茶养肝护肝

    中药泡茶养肝护肝

    我们都懂生气会伤肝,但是 处于压力大的社会,有时候人是 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所以,在 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懂得一些 养肝护肝的方法,用一些中药材 泡水喝也能养肝护肝。 1。红枣。研究显示,每天给肝 功能差的人喝大枣水,持续1周 能达到保肝排毒的功效。泡水时, 选用大个的红枣,特别是新疆产 的红枣,口感很甜,最好将其撕成 几块再泡。 红枣的一个冲泡细节决定着 它功效的高低。红枣果皮坚韧不 好消化,如果整颗冲泡,很难将其 有效成分完全溶出,因此最好将 其掰开再冲泡。还要注意的是,新 鲜的红枣不宜冲泡或煎煮。这是...

  • 胆囊炎腹胀中药自拟消痰腹安汤加减

    胆囊炎腹胀中药自拟消痰腹安汤加减

    龚某,男,56岁。2005年7月12日初诊,主诉上腹部胀满不适20天,呃逆,肠鸣腹泻,大便不规则,胃纳可,舌红苔微黄,脉细数。外院B超示:胆囊炎,胆囊缩小。西医诊断:慢性胆囊炎,中医辨证:腹胀(脾失健运,兼湿热阻滞)。治法以行气健脾,清热利湿,中药自拟消痰腹安汤加减,药物有:厚朴10g,枳实10g,法夏10g,陈皮10g,茯苓10g,茵陈蒿20g,鸡骨草10g,白茅根20g,竹茹10g,内金10g,白术10g,大腹皮,10g,甘草10g,用药过程中根据症状变化加减,每日1剂,复渣再煎分2次,早晚服用。嘱患者定期来门...

  • 治泌尿系感染中成药有良效

    治泌尿系感染中成药有良效

    中成药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 治疗泌尿系感染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泌尿系感染伴口疮溃疡:导赤散 病案举例:50岁的夏先生因不洁性 生活而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又 因饮食不节而出现口舌生疮,故到医院 就诊。中医师诊断为尿淋(即泌尿系感 染)伴口舌生疮(即口腔溃疡),开给他中 成药导赤散口服。2天后夏先生症状缓 解;7天后病愈。随访半个月未见复发。 点评:导赤散含生地、木通、淡竹叶、 甘草梢。具有清热利尿、泻心火之功效。 主治尿淋、血淋(血尿)、小便发赤、溲时 刺痛、口舌生疮...

  • 中成药加三七粉 治愈慢性尿道炎

    中成药加三七粉 治愈慢性尿道炎

    应用知柏地黄丸合三七粉治疗慢性尿道 炎45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45例均为男性,年龄22~48岁,平均 36岁;病程6个月~5年;16例属前列腺炎引 起。 临床表现:具有不同程度的排尿时尿道内 不适、刺痛,有烧灼感或蚁行感,尿意不尽,不 耐劳倦等症状。 二、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予知柏地黄丸及三七粉治疗。 患者口服知柏地黄丸6克,三七粉3~5克,每 日2次,早晚空腹时温开水送服。1个月为1 个疗程。服用1个疗程未愈者可继续服药。经 3个疗程治疗后评定疗效。观察期间不加用其...

  • 乙肝肝纤维化中医分为三型治方

    乙肝肝纤维化中医分为三型治方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是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进一步发展恶化的重要环节,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命。李佃贵教授在总结前人理论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今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环境污染、疾病模式及疾病谱的变化,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认为乙肝肝纤维化多因正气不足,湿浊邪毒或疫疠之毒乘虚而入,藏匿于肝;加之饮食失当,脾失健运,情志不舒,肝失疏泄,内生湿热,酿生浊毒,熏蒸肝胆,肝病既久乘脾犯胃及肾,致肝、脾、肾俱损,在浊毒壅盛病理基础上,导致肝气郁滞、肝络瘀阻等证,从而形成本病。从微观辨证角度,依...

  • 治肾病朱良春中药汤方

    治肾病朱良春中药汤方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此方仲景原为治湿热内蕴兼感外邪的发黄而设,为表里双解之剂。朱良春常用以治急性肾炎证属“风水相搏”湿热兼表者。方中用麻黄、杏仁疏风宣肺,疏风重在解表发汗,宣肺亦可通阳利水;麻黄善能开宣肺气;肺合皮毛,主一身之气,为水之上源,能通调水道。麻黄有发汗、平喘、利尿之功,《本草正义》说:“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虽曰解表,实为开肺……”连翘、桑皮清热肃肺行水;生姜以散水气,并配合清热渗湿利尿。   此合...

  • 产后尿潴留 中医谓之癃闭 治以通阳利尿

    产后尿潴留 中医谓之癃闭 治以通阳利尿

    刘某,女,29岁,2008年10月3日初诊。患者产后3月,小便不通,淋漓难尽,甚则点滴不出。曾导尿两次,后小便又不通。经住院治疗,留置导尿4天,小便仍不能自行排出。中医以热敷、针灸,症未减。患者面色苍白,头眼微肿,声音低弱,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迟。 处方:桂枝16克,云苓块12克,桃仁10克,赤芍9克,丹皮10克,益母草15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服药2剂后,可自行排尿100毫升左右。继服中药3剂后可排尿600毫升。即于方中加生黄芪30克,车前子12克,益气利小便,服2剂后,...

  • 发怒伤肝 中药治愈

    发怒伤肝 中药治愈

    有些人遇到不如意之事,便怒气填 胸,不能自遣,烦恼不已。肝性急,宜顺 不宜逆,怒极必伤肝,轻则腹泻,重则呕 血,肝脏会因怒而致病。若肝血少者,更 不可大怒。 用中药方治疗恼怒症11例,疗效 甚佳,现介绍如下。 ll例患者均来自中医科门诊及病 房,其中男5例,女6例;年龄最小26 岁,最大67岁。所有病例均无急重症, 以功能性病变和慢性病为主。 治疗方法:白芍30克,当归15克, 泽泻、柴胡、荆芥、甘草各3克,枳壳1 克,丹皮9克,天花粉6克。水煎分2次 服,每日l剂。服本药期间禁服其他中 药类制剂及辛辣刺激食...

  • 尿中时夹沙石小便艰涩 消坚排石汤

    尿中时夹沙石小便艰涩 消坚排石汤

    尿路结石中医称之为石淋。其临床表现为尿中时夹沙石,小便艰涩,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路窘迫疼痛,少腹拘急,或腰腹绞痛难忍,尿中带血。治疗尿路结石,我常使用恩师张琪创立的消坚排石汤。 方药:金钱草150克,三棱、莪术各15克,鸡内金15克(冲),丹参20克,赤芍、红花、桃仁、丹皮、车前子各15克,瞿麦、萹蓄、滑石各20克。 病久肾气虚者加熟地、枸杞、山萸肉、菟丝子各20克;肾阳虚加肉桂、附子、茴香各5克;气虚加人参、黄芪各15克;结石大难于排除者加穿山甲、皂角刺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体会:2...

  • 治疗肾病中药的五个作用

    治疗肾病中药的五个作用

    一、利尿作用 中药的利水药有肯定的利尿作用,如猪苓、茯苓、泽泻、车前草、金钱草、半边莲等,中药利尿药配合温肾药可提高利尿效果,有报道,温肾药可改善肾的血流量,提高肾的滤过率,而利水药可减少肾小管的重吸收,故两者合用可提高利尿作用。 二、免疫调节作用 据报道,中药中补益药、活血药及清热解毒药均能增加网状内皮的吞噬功能,有些中药对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中药祛风胜湿药有抗变态反应作用,尤其是雷公藤对’肾小球肾炎有明显治疗作用,据研究证实此药能抑制免疫复合物形成,减轻肾小球炎症改变。 三、排泄代谢废物...

  • 应用中药治疗肝衰竭病案介绍

    应用中药治疗肝衰竭病案介绍

    山西省中医院梁瑞敏主任医师认为病情转归依黄疸为进退,黄疸不治,则变生鼓胀、出血、神昏、发热等多种危证,指出退黄、消除黄疸是肝硬化及肝衰竭治疗的要点。将其应用中药治疗肝衰竭显效1例,现报告如下。 病案介绍 患者王某,男,43岁,山西省晋中市人,个体户,因身、目、小便黄伴乏力2月于2011年8月3日入院。患者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10余年,肝功能未见明显异常,2006年HBV-DNA载量升高,最高为108cp/mL,于当地间断服中药调治,未系统诊治。2011年6月初劳累后出现乏力,胃脘部不适入晋城...

  • 肠道蛔虫钻入胆管胆绞痛中医针刺疗法

    肠道蛔虫钻入胆管胆绞痛中医针刺疗法

    胆绞痛可由肠道蛔虫钻入胆管而引起,属于中医“胆胀”“腹痛”“蛔厥”等范畴。 本证多由于饮食不洁,寒温失常导致通降不利,蛔虫上扰,不通则通,或脾失健运,湿郁化热熏蒸,蛔虫钻入胆道所致。 取坐位或仰卧位,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取阳陵泉穴。皮肤常规消毒,用2寸28号不锈钢毫针,快速直刺阳陵泉穴,得气后,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每10分钟左右捻转1次,捻转3~5次。 每日治疗1次或2~3次,轻者7天为...

  • 汤疗中医水肿 急性肾炎

    汤疗中医水肿 急性肾炎

    1975年《新中医》杂志第7期刊载广东省蕉岭县中医院钟思潮医师撰写的论文《复方地肤子汤治疗急性肾炎》,文中介绍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兹介绍如下。 方药:地肤子20克,荆芥、苏叶各10克,连翘、桑白皮、瞿麦、黄柏、车前子各15克,蝉蜕10克。血尿重加重瞿麦用量;蛋白尿重加重苏叶、蝉蜕用量;尿中白细胞多加重连翘、黄柏用量;管形多加石韦。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分服。 体会:急性肾炎属于中医水肿之范畴,多因风邪外袭,肺失通调,水道不通所致。方中用地肤子、车前子、瞿麦清热...

  • 肝硬化腹水,水蛊,蛊胀,中医扶正消水邪是治疗大法

    肝硬化腹水,水蛊,蛊胀,中医扶正消水邪是治疗大法

    王玉生是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随诊王玉生老师期间,见到他应用自拟的“软肝要方”治疗各种类型肝硬化,而且在治疗肝硬化腹水方面也应用顺手,疗效显著,此就其应用理论分析及典型病案列下。 此病古代多称为“水蛊”“膨脝”“蛊胀”“蜘蛛蛊”“单腹蛊”等。肝硬化腹水是一种发病漫长、病因多种、病理转变极其复杂、病情危重、治疗艰难、难以取效等的疾病,该病腹水严重时,也是死亡率...

  • 五苓散病中医讲是蓄水证

    五苓散病中医讲是蓄水证

    五苓散 五苓散和小柴胡汤一样,是我们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的一张方药。他治疗的疾病是什么?就是五苓散病,中医讲是蓄水证。就是过多的水在体内蓄积,排不出去。我想总有一天,蓄水综合症,要写入到医学大辞典里。现在的疾病诊断都被西方垄断了,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东西没有写进去,五苓散证有几个特点? 第一个是口渴;第二个是吐水,有的人肚子里头有咕噜咕噜的水声;第三个是腹泻,严重的一天三次以上,少的一天两次而且大便不成形;第四个是,它会出现一些神经症状,头痛、头晕、眼花等等,这些特点就形成了五苓散的四大指征。...

  • 小便混浊如米泔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小便混浊如米泔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病案:郭某,男性,19岁。患 者近1周来小便混浊如米泔,晨起较 明显,伴腰酸,神疲无力,面色无 华,气短懒言,占淡,苔薄白,脉虚 弱。查尿常规:蛋白(++),乳糜定 性(+++)。辨证为脾肾俱虚,中气 下陷。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 革薜各30克,党参20克,芡实、覆 盆子各15克,升麻、柴胡、白术各 10克,陈皮6克。每日1剂,水煎 分3次服。服药5剂,小便时清时 浊,继服10剂后改服补中益气丸合 金匮肾气丸月余。 再查尿常规,尿蛋 白及乳糜均转为阴性。随访2年未复 发。 点评:本病属中医“...

  • 中医“淋证”泌尿系感染用中成药

    中医“淋证”泌尿系感染用中成药

    泌尿系感染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西医主要以抗感染为主,治疗后很容易复发,当合并有其他症状时,治疗起来就更加困难。该病属中医“淋证”范畴,中成药有不错的疗效,且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且多数无不良反应。 单纯性泌尿系感染: 二妙散 案例:9岁的莹莹不久前说自己小便时有点痛,妈妈带她来到医院,儿科医生诊断为泌尿系感染(单纯性),开给她2盒。莹莹服药1天后就说“小便不痛”了,但妈妈还是给她连服了3天药。 分析:二妙散含...

  • 肝炎能治好吗 肝炎中医治疗大法

    肝炎能治好吗 肝炎中医治疗大法

    肝炎 【病因与症状】 肝为五脏之一,有藏血、疏泄、开窍明目等功能。其肝脏发生炎性病变,就是肝炎。肝炎的病因有病毒、细菌、阿米巴等感染,也可由于毒素、药物、化学品中毒等引起;有急性、慢性之分。症状上共同之处为恶心、食欲差、厌“恶油腻、脘腹胀闷、大便时溏时秘、易疲劳、发热,出虚汗、睡眠差、肝区不适或疼痛、隐痛、肝功能异常、肝肿大、乏力等等。传染性肝炎又叫病毒性肝炎,多由肝炎病毒引起。现在已知肝炎至少可有甲、乙、丙、丁、戊等多种。该病预后危险,且极易传播,故确诊后应对病人分床分食进行隔离为好。 肝炎有哪...

  • 胆石症的自我医治 中医解盘胆石症

    胆石症的自我医治 中医解盘胆石症

    胆石症的发作,与人体的情志、饮食有密切的联系,所以防备胆石症能够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 怎么防备胆石症 ⒈注重情志调度: “暴怒伤肝、忧思伤脾”,胆石症归于消化体系疾病,其病位在肝在胆,它的最根本病理机制是气机紊乱、疏泄失调。现代社会因为作业学习严重,日子节律快速,人们在心思活动中常常处于严重、焦虑、烦躁等状况下,假如心思平衡失调,会导致体内的代谢紊乱,其间能够使胆囊功用呈现妨碍,胆汁排泄缓慢,胆汁淤滞,久而引起胆石的构成。所以现已得了胆石症的人或是还没有得胆石症的人,...

  • 乙型黄疸型肝炎中医养肝汤

    乙型黄疸型肝炎中医养肝汤

    养肝汤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在临床中较为常见, 是由于肝细胞在受到肝炎病毒破坏后, 造成胆管堵塞, 胆汁排泄障碍, 导致总胆红素增高, 引起黏膜、皮肤等部位发黄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目前对于本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而近年来中医在肝炎的治疗上有独特的优势。笔者通过对82例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对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患者采用养肝汤联合甘利欣治疗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