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治 第1918页

治 第1918页

  • 牡蛎食疗巧治甲亢

    牡蛎食疗巧治甲亢

    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简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的一种常见内分泌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多食、消瘦、畏热、多汗、心悸、激动等高代谢症候群以及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眼突、手颤等。轻度甲亢患者可以服用食疗验方“白皮牡蛎汤” 来辅助治疗。 取白芍12克,陈皮6克,另加生姜6克为药引。先将鲜牡蛎肉 50克,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入锅中加水800~1200毫升,煮沸10 分钟后入白芍、陈皮、生姜同煮 20~30分钟,酌加食盐调味即可,吃牡蛎肉、喝汤。此汤可以滋阴养血、平肝熄风,特别适...

  • 使用中医消法来治病

    使用中医消法来治病

      “消法”,顾名思义,就是消除、消散的意思。对由于气、血、痰、湿、食等在体内异常壅滞而形成的结块,都可以使用消法来进行治疗。      消法去食积   食积是“食滞不消,日久成积者”,故而又称为食滞。当吃下去的食物得不到及时消化,积压在体内就成了食积。   当食积停留在上腹部时,可以采用吐法,以呕吐的方式把食积吐出来;当食积停留在下腹部时,可以采用下法,通过大便的方式将食积拉出来。由此可见,出现食积后,要因势利导,将其以最简便的途径排出来。...

  • 治疗酒精肝从食疗下手

    治疗酒精肝从食疗下手

    酗酒能毒害肝脏,损害肝功能。过量饮酒可加重肝脏负担,使肝细胞受损变性,最终导致肝硬变,医学上称之为“酒精肝”。近十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交圈的扩大,全球酒的消费量猛增。同时,酒精肝的发生亦显着增加。在我国由于饮酒导致酒精肝的发生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隐型杀手。 专家介绍,酒精肝在酒精性肝病中只是一个初始环节,在治疗酒精肝的过程中,不单要针对酒精肝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预防其它酒精性肝病的出现,医学界公认的酒精性肝病治疗原则为: ①对酒精性肝硬化进行治疗。...

  • 柑桔治病 桔柑橙柚各有所长

    柑桔治病 桔柑橙柚各有所长

    桔柑橙柚各有所长 桔、柑、橙、柚是人们平常喜欢食用的水果,它们均多汁,甜酸爽口。 据《本草纲目》记载:桔味酸、甘,性温,能消渴、开胃,除胸中膈气,甘者润肺,酸者聚痰。柑味甘,性寒,能利肠胃去热毒,利小便。橙味酸,性寒,能去胃中浮风恶气。柚味甘、酸,性寒,能消食,去肠胃中恶气,疗妊妇不思食、口淡。 以上4种柑桔类水果,还含多种营养及药物成分,尤其每100克桔子含维生素C(抗坏血酸)30毫克,柑为19毫克,橙为33毫克,柚为23毫克,均居果品前列。维生素C(抗坏血酸)有强化毛细血管的作用,对防止...

  • 推荐秋梨治病小验方

    推荐秋梨治病小验方

    俗话说:“七月核桃八月梨。”人们经过漫长的夏季,身体需要滋润。吃梨能健胃润肺,而入秋食梨正是时候。 梨,汁甜味美,皮薄肉细,香脆适口。之所以能健身治病,是因为它含有丰富的果糖、葡萄糖、苹果酸和有机酸,并含脂肪、蛋白质、钙、磷、铁、镁、硒、锰、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中医认为,梨味甘、微酸,性凉,具有生津止渴、清热降火、滋阴润肺、止咳化痰之功效。梨不仅能治病,对嗓子也有良好的滋润保护作用。 推荐秋梨治病小验方 1.治咳嗽痰喘、咽干口渴、声重音哑:取秋梨1000克,压榨取汁,残渣水煮取汁,与榨汁...

  • “温法”中医治病方法

    “温法”中医治病方法

      说到中医治病方法中的“温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莫过于用姜汤来驱寒暖胃了。通俗来说,温法就是用干姜等温热的药材来赶走人体内的寒证。      温法可祛里寒   寒证是指寒邪侵犯人体或人体自身阳气衰弱而产生的以畏寒喜暖、脏腑机能衰退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根据疾病部位的不同,寒证又可以分为表寒证和里寒证。   其中,表寒证多因寒邪侵犯肌表引起,病位较浅,用辛温发汗的方法来治疗就可以了;里寒证多由人体阳气衰退导致体内阴寒相对过盛或是寒邪深入到脏腑、经络所导致,病位较深...

  • 春花做药膳 饱口福又治病

    春花做药膳 饱口福又治病

      春回大地,百花竞艳。许多春花不仅赏之怡情,而且还颇具药性。适时采撷做成药膳,既饱口福,又能治病疗疾。   油菜花炒南瓜   油菜花80克,洗净;南瓜300克,洗净切块。置锅加火,先用油及蒜末爆锅,放南瓜,略炒后,加适量水,盖锅焖20分钟,然后放入油菜花,加盐等调味,最后撒些葱段即成。   油菜花味甘性温,有温肺,益肝肾,健脾胃等功效。与南瓜制膳,可扶阳气,散寒邪,可缓解春季伤风感冒及春困症状。   辛夷花炖猪肺   辛夷花10克,洗净,稍浸泡;猪肺400克,冲净,从其喉中灌入清水,反复挤...

  • 中医学的治疗法三大要素

    中医学的治疗法三大要素

      现代物理学研究表明,组成世界的各种要素,主要有物质、能量、信息三大类,物质与能量可以互化,信息依靠一定的物质传导,又不同于物质的物理化学功能。因此,物质、能量、信息互相关联,但是又不相同。   中医学的治疗方法,与组成世界的这三大要素有关,不能只强调某一种。   内服中药发挥作用靠化学物质   定性定量的化学分析,是衡量西药的主要方法,在世界范围内被看作是金标准。用化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中药,有很多成就,也有很多困惑。因为内服中药复方之中,包含着很多化学物质,而不是单一化学成分。即使是一味中药,也包...

  • 血脂高橙皮茶 口臭芦根巧治

    血脂高橙皮茶 口臭芦根巧治

    血脂过高橙皮茶治 中老年人群高血脂多发,极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常喝生姜橙皮茶能有效地降低血脂。方法:橙皮洗净后切成细丝,晾干备用。取橙皮丝3克,切碎带皮生姜1克,用沸水冲泡,盖焖30分钟后代茶频饮。 钟飞龙 中年口臭芦根巧治 人过中年,唾液分泌逐渐减少,口腔的自洁作用降低,容易出现口臭,年龄越大口臭现象越严重。饮芦根茶可有效消除口臭。方法:取芦根干品 25克(或鲜品50克),加1000毫升清水煎至500毫升时即可,加冰糖适量,空腹刷牙后服用,每天1剂,分3次服,7天1个疗程。 乐 善...

  • 地理环境影响中医药材治法

    地理环境影响中医药材治法

      广义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本文所指的地理环境为自然地理环境,包括气候、土地、山脉、河流、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地理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并形成了一定的社会风貌。对中医学而言,地理环境影响着人体体质、疾病类型、治病方法、道地药材、民族医药以及医学流派的不同,对医者医学理论和学术思想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   地理环境影响人体体质   由于中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域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导致不同地域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体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认识...

  • 中医治病“异病同治”

    中医治病“异病同治”

    当一个人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的时候,西医用药的时候往往会分开来考虑,也就是说,每一个病都用上一些药物。这样,病人常常会抱怨:“为何每次都要服用一大把的药物”,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厌烦情绪。 而中医治病则不同,尽管一个人同时患有不同的疾病,中医认为是人体的气血阴阳失衡在不同的身体部位反应出来而已,其主要病机是一致的,所以可以综合考虑。接下来我说个简单的病例。 王爹爹78岁,因前列腺肥大、小便不能自排住进外科病房,又因为王爹爹患有心脏病,心功能不好,外科医生不敢轻易给他做手术,只建议在他的...

  • 女性产后辨证施治用药膳调理

    女性产后辨证施治用药膳调理

      女性产后往往出现身体虚弱、贫血、恶露和身体疲惫等症状,此时,如果辨证施治用药膳调理,可有利于产后身体尽早康复。   黄芪陈皮粥   用料:黄芪30克,陈皮末3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作与用法:黄芪水煎3次,去渣取汁,同粳米共煮为粥,再加陈皮末稍煮,然后加糖。每日1次,连食5~7天即可。   适应症:黄芪擅补气固表,为补脾益气主药,又长于温运阳气,为利水消肿佳品,而陈皮也能理气调中。食用本粥后,可疗产后气虚型恶露(恶露色淡红,质稀,时觉疲倦头晕)。   海参牛肉汤   用料...

  • 药膳是一种有治疗作用的膳食

    药膳是一种有治疗作用的膳食

      药膳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有治疗作用的膳食,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即“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既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药膳对机体益处很多,不同个体怎样使用药膳呢?   少儿处在不断生长、发育阶段,尚未成熟与完善,属于稚阴稚阳,脏腑娇嫩,易虚易实。根据少儿生理特点,易出现热证、阳证。少儿处于生长期需较多的营养物质,且脾胃不足,过食生冷、油腻之品极易损伤脾胃,引起消化不良。与...

  • 自制阿胶“独门靓汤”调理身体治病驱邪

    自制阿胶“独门靓汤”调理身体治病驱邪

      本期专家:佘自强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优秀中医健康信使”得主,广东省中医院资深药师。因在《广州日报》的《今日靓汤》栏目中,应当日天气而向当地读者推荐每日汤水而成为煲汤明星,在珠三角地区拥有10万女“汤粉”。   说起怎么吃阿胶,一般人都会想到熬膏方或单独服。其实,以阿胶搭配食材煲汤,也是非常好的养生防病选择。广东省中医院资深药师、有“岭南汤神”之称的佘自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推荐了多款自制阿胶“独门靓汤&rdquo...

  • 中医治病辨证用药量字

    中医治病辨证用药量字

      近日有人撰文提出“药量是中医疗效的生命”(《健康报》2013年3月13日),中医治病辨证用药应该在理、法、方、药后加上一量字。认为“疗效平平责之‘量’”,将中药在方剂中的用量与疗效的关系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的确,临床疗效是中医的生命,而中药用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举足轻重,至关重要。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用量往往是比较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确定中药用量的因素太多,在确定使用中药在处方中的剂量时,既要因时、因地、因人,三因制宜。如季节的春夏秋冬,...

  • 治疗流感掌握一些饮食方法

    治疗流感掌握一些饮食方法

      健康管理   进入春季后,流感患者飙增。但是,目前治疗流感还没有特效药,部分药物及一些中草药,如双黄连等对流感的治疗与预防有一定效果。专家指出,掌握一些饮食方法,也对流感的治愈有重要作用。   1.板兰根、鲜芦根各30克,葛根15克,生甘草5克,生姜数片,加水1000毫升,煮沸20分钟左右,热饮。每日分2次服用,适用于流感高烧、咳嗽。   2.姜糖饮。生姜15克,红糖20克,葱白3根。用500毫升水加姜丝、葱丝煮沸后加入红糖,趁热一次饮完,卧床盖被,以出微汗为度。适用于高烧无汗的流感。   ...

  • “正治法与反治法”治疗法则

    “正治法与反治法”治疗法则

      “正治法与反治法”是《内经》最重要的治疗法则,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论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张介宾注曰:“以寒治热,以热治寒,逆其病者,谓之正治。以寒治寒,以热治热,从其病者,谓之反治。”正治法与反治法是治病求本的两种表面相反而实则归一的表现形式,正治法逆其表象而治,反治法顺其表象而治。《内经》中特意提及反治法并非无的放矢,实为提醒后世医家临证采集资料时必须重视疾病的表象,并且需要明辨表象与疾...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完成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他创造了很多中药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仲景处方精当,用药严谨,尤其药量增减变化更是出奇制胜。今不揣浅陋作一探讨。   药味相同,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一般认为仲景遣方用药因病立法、以法制方,随证用药,然而从《伤寒论》一百余首处方来看,并不尽然。桂枝加桂汤与桂枝汤其组成完全相同,只是前方桂枝增加二两,主治奔豚气;后方则主治太阳中风证。桂枝加芍药汤与桂枝汤...

  • 鱼鳞片食疗治病

    鱼鳞片食疗治病

      鱼鳞是种营养物质,亦食亦药。鱼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其中钙、磷含量最高。鱼鳞中含有较多的卵磷脂,具有增强记忆力、延缓脑细胞退化、养容抗衰老等作用。鱼鳞中还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积,从而防止动脉硬化,预防高血压和心脏病。鱼鳞中的甲壳素,其免疫强化作用有助于减少肿瘤细胞的伤害及促进肝脏受损细胞新生与正常化,具有无毒性抗癌效果。鱼鳞中含有大量胶原蛋白,能使皮肤结实富有弹性,胶原蛋白的使用,已成为现代美容热点话题。   鱼鳞片用于食疗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

  • 中医持方治病可分三类

    中医持方治病可分三类

    中医持方治病约可分为三大类。一曰辨证论治,立法处方,如古今诸名方麻黄汤、归脾汤等。二曰对病专方,如鳖甲煎丸治疟母、阳和汤治阴疽等。三曰单方治病,如青蒿1握绞汁治疟疾(《肘后方》),蛤粉、青黛治咳嗽(《差苍小乘》)等。 今世盛行专科专方治病,追求一方统治某科某病,于医者固然省事,于病者未必尽痊。更有一知半解者,执专药以牟利,鲜有不误人者矣。...

  • 中医治病是一个系统工程

    中医治病是一个系统工程

      副医嘱就是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医嘱之外的必要提醒,让患者对疾病的治疗有一个积极的配合作用,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过失,尽可能地使其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这样的医嘱,我们称之为副医嘱。常见的副医嘱有:心理提示、服药反应、忌口等。   中医治病是一个系统工程,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直接影响疗效,有的甚至会出现副反应。再好的医生和处方,如果患者煎药、服药落实不到位,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中药煎剂讲究更多。中药煎剂是将医生开好的中药饮片进行煎煮,有条件的医院或药房指定专人用煎药机按照相关规定煎药,患者取药后只需按医嘱...

  • 食疗治病生姜功效

    食疗治病生姜功效

    1.治呕吐不止:生姜汁一汤匙,蜂蜜2汤匙,加开水3汤匙调匀,煮沸后一次服下。 2.治风寒骨疼、关节疼:生姜、葱白各适量,捣烂炒热,用布包好熨敷患处,一日数次。 3.治胃病发作:生姜、桂皮各12克,加水适量煎汤服下,一日2次。 4.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生姜25克切碎,放在一个猪肚中,加水用文火炖烂,分数次食用。 (本版偏方验方,仅供参考,不可代替医生诊疗。 )...

  • 中医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

      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是指在中医治未病为核心理念指导下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理论认识和技术方法,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健康文化。   近年来,随着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工作逐步深入,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人民群众欢迎,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科学研究也取得了一批成果。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和不足,包括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理论构建尚不完善,技术方法的科学筛选与集成不够,技术标准和评价方法尚未系统建立,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缺乏有效机制,科技支撑的作用有...

  • 以“疫病”论治H7N9禽流感的探讨

    以“疫病”论治H7N9禽流感的探讨

      H7N9禽流感自2013年3月在上海、安徽两地爆发以来,至2013年4月10日,我国共报告33例确诊病例,死亡9例,涉及上海,江苏,安徽、浙江四省市。针对疫情的不断蔓延,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3年4月3日迅速出台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相关省市卫生主管部门也纷纷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力争将疫情控制到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轻疫情危害。鉴于2003年中医成功参与SARS救治的经验,多省市向社会公布了中医药防治H7N9禽流感的相关方案,然部分方案自公布之日起,便在网络上引起了种种质疑,而问题的根...

  • “治未病”中医的特色

    “治未病”中医的特色

    “治未病”是中医特有的一种说法,属于现在医学体系里的预防医学板块,类似于西医健康体检后的健康干预措施。陕西省中医医院原业务院长,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刘华为教授告诉记者,“治未病”有别于西医的健康干预,它有着中医的特色,它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体内的阴阳平衡。 治未病先要辨体质 “未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 素问·四气调神论篇》,其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治...

  • 中医找病的根源 对症治病

    中医找病的根源 对症治病

    “标”和“本”怎么个解释,凡汉语字典里都有注释,我之所以在此要啰嗦几句,实在是有些人,甚至所谓的名人,都不一定完全理解这两个字的含义。前段时间方舟子就抛出了一个新的悖论,认为“坐月子是种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陋习”。此言一出,即受到了中医学界的严厉批评。方舟子之所以如此结论,即是对“标”和“本”不完全理解所致。“标”即是表面、表象(表面现象),是事物的外部特征。以一枚鸡蛋的外壳...

  • 从“汗”论治银屑病 理论实践

    从“汗”论治银屑病 理论实践

      许叔微在《伤寒九十论》麻黄汤后列一案:乡人邱忠臣……病伤寒,予为诊视。其发热、头疼、烦渴,脉虽浮数无力,自尺以下不至。予曰虽麻黄证,而尺迟弱。仲景云,尺中迟者,营气不足,血气微少,未可发汗(见今本《伤寒论》第50条)。予建中汤,加当归、黄芪,令饮之。翌日病者不耐,其家晓夜督发汗药,其言至不逊。……但以建中调理而已。及六七日,尺脉方应,遂投以麻黄汤。……仲景虽云不避晨夜,即宜便治。医者亦须顾其表里虚实,待其时日。若不循次第,虽...

  • 《内经》提出具体治疗方法

    《内经》提出具体治疗方法

      临床运用   “因人制宜”主要是因体质制宜。《素问·三部九候论》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辨证论治先辨别体质,这种治疗观点贯穿《内经》始终。《素问·示从容论》云:“夫年长则求之于腑,年少则求之于经,年壮则求之于脏。”即强调年龄不同,注重调养的脏腑经脉亦有区别。年长者中焦脾胃多不足,易因饮食不节而伤六腑,以治腑为宜。老年人脏腑精气、全身气血均不足,不能峻补,只能采用调补的...

  • 医疗实践中形成“三因制宜”治疗思想

    医疗实践中形成“三因制宜”治疗思想

      “三因制宜”是《内经》中重要的治疗思想,分为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三个方面,主要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素问·异法方宜论》、《灵枢·五变》等篇。“三因制宜”治疗思想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的,强调了人与生存环境的协调统一,与《内经》学术原理中最具特色的整体观念一脉相承。   产生   因人制宜   《内经》体质学说是形成“因人制宜”治疗思想的理...

  • 羊痫风食疗方 治癫痫

    羊痫风食疗方 治癫痫

      癫痫,俗称“羊痫风”。是一种时发时愈的神经疾病。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多见于青少年起病者,发病找不到明确病因。继发性多继发于脑肿瘤、脑炎、脑寄生虫、脑外伤、低血糖、尿毒症、药物中毒等。癫痫治疗可采取药物控制,但临床发现仍有20%~35%的患者依然频频发作。所以,调理患者的饮食,采取相应的食疗方法,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国外有学者提出用“产生酮体的膳食”来治疗癫痫病,以高蛋白和低碳水化合物按2:1进行,实验证实此法确有抗惊厥作用。医学专家们...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