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第34页
-
湿疹为中医“湿疮”范畴 湿疹的脏腑辨证
慢性湿疹的脏腑辨证及传变规律 湿疹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的炎症[1,2]。其中, 慢性湿疹在各个年龄组均有发病, 病位呈现对称性分布, 病情迁延不愈, 皮损为暗红或棕红色斑或丘疹斑, 呈苔藓样变, 常伴有剧烈瘙痒, 夜间加重[3]。西医治疗主要以糖皮质激素为主, 缺乏特异性[4,5,6]。中医辨证论治疗有优势[7]。 湿疹为中医“湿疮”范畴, 病因病机为禀赋不足, 风、湿、热阻于肌肤所致[8]。各代医家对湿疹所涉及的脏腑论述不一, 或从肺脾论治, 或从肝肾论治[9...
-
中医治疗斑秃“鬼剃头”分型诊治如下
斑秃俗称“鬼剃头”,以头发斑块状脱落或骤然大量成束状脱发为主要表现,常伴有眉毛、睫毛、体毛的脱落,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其好发儿童及青壮年。 若整个头皮毛发全部脱落,称全秃;若全身所有毛发均脱落者,称普秃。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免疫因素有关,过度的脑力劳动,长期精神忧虑、焦急、悲伤、惊恐,均可诱发斑秃。笔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采用中医特色疗法治疗斑秃,疗效显著。 1、中药治疗中医认为斑秃主要由血热生风、肝肾不足、瘀血阻络所致,分型诊治如下: (1)血热生风型:脱发突...
-
雀斑的中医辨证治
雀斑多与遗传、内分泌系 统失调、日晒等因素有关。好发 部位多在眼眶及双颊。中医认 为本病多由火郁经络血分,复 感风邪凝滞.或肺经血热,或因 阴虚火邪上炎所致。现就临床 几种常见证型及外治法简介如 下.以飨读者。 1.阴虚火旺型本型除脸 部雀斑外.还可见头晕腰酸。耳 鸣潮热,五心烦热,梦遗,失眠、 多梦.舌红无苔或少苔,脉细 数。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熟地 15克.山茱萸、牡丹皮、泽泻、知 母、黄柏、当归各9克,茯苓、僵 蚕各12克。水煎分2次服,每 日1剂.30剂为1个疗程,连服 1~3个疗程。 2.血虚生风型本...
-
痤疮“肺风粉刺”中医经方加味治疗
痤疮,中医又名“肺风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以面、胸、背等部位出现粉刺、丘疹、脓疱、甚至囊肿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痤疮主要好发于青少年,特别是重度痤疮的炎性皮损常反复发作,消退后常遗留色素沉着,出现持久性红斑,凹陷性或肥厚性瘢痕等,严重影响美观,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据统计13~20岁青少年人群中,50%以上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痤疮发生。 痤疮的治疗无特殊性,临床上以局部抗炎、抑制皮脂分泌、外用药膏为主。本病最易反复发作,临床局部用药很难获得满...
-
慢性湿疹,中医湿毒疮,中药外洗治疗
郭某,男,43岁。2017年4月9日初诊。双手背出现5×4cm2以及双小腿有8×6cm2大淡褐色皮损,阵发性瘙痒已2年余,每于晚间及安静时痒感加剧,搔抓后有时渗出少许黏液。期间在几家医院诊断为湿疹,服抗组织胺药、激素、钙剂等,外用数种激素类霜、膏,只能止痒当时,过后仍痒如故,时轻时重,缠绵不愈。查见上述部位皮损干燥肥厚、苔藓样变、皮纹增宽等,伴抓痕鳞屑、色素沉着、边缘不清、触之灼热等。诊断:慢性湿疹。为湿邪蕴聚于肌肤腠理,兼受风浸,化燥所发。 治则:除湿止痒、润燥疏风。 方药:苍术...
-
多发跖疣的中医外治
一、治疗方法 1.硝跖汤浸泡。 处方:黄芪、薏苡仁、 板蓝根、连翘、山豆根、贯众、虎杖、山楂 各50克,紫草、红花、露蜂房、山慈姑各 30克。上药共煎3次,每次20分钟左右, 将药液混合,在能耐受的最高温度时浸 泡患处,当微温时又加热浸泡,如此反复 3次。之后用小剪刀修剪患处变白变软的 皮肤,修剪至微痛时用消跖膏涂擦按摩5 分钟左右。 2.消跖膏组成。 处方:三棱、莪术、郁 金、天南星各30克。诸药研成细粉,开水 调成糊状,加入适量宝宝霜调匀即成。 消跖汤2日1剂,浸泡后将药液煮 沸,第2日再用。2周1疗...
-
白癜风应从寒辨治 中医临床治疗白癜风应用热法
中医皮肤科学重视皮损辨证,尤其是对于以斑、疹、渗出、水疱等,但对于白癜风相关论述较少。笔者深入研究皮损辨证理论,结合古代文献,提出白癜风属阴、属寒,当从寒论治,采用温药治疗等观点,不仅符合中医学阴阳、五行等辨证体系,契合临床实践,而且开方用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白癜风是由于原发性皮肤色素脱色而形成的局限性或泛发性白斑,病因不明,易诊难治。本病一般无自觉症状,不影响正常生理活动,但因影响美容,给病人造成心理上的负担和精神上的痛苦。 中医学称白癜风为“白癜”“白...
-
防治冻疮中医艾条温和灸
冻疮是寒冬或初春季节由于皮肤耐寒性差,加上寒冷的侵袭,使末梢的皮肤血管收缩或发生痉挛,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使得氧和营养不足而发生的组织损伤。多发生在手脚的末端、鼻尖、面颊和耳部等处。以患处皮肤苍白、发红、水肿、发痒热痛伴有肿胀感,严重的可出现紫血疱引起患处坏死,溃烂流脓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中医学认为冻疮患者多因阳虚使气血运行不畅,一旦外感寒湿之邪凝滞于脉络,久而久之便会使肌肤失去正常的养分出现不通则痛、不通则肿的表现。采用中脘穴加患部艾条温和灸疗法治疗冻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令患者取舒适体位并将...
-
小儿惊风 山东名医治方
山东名医治小儿惊风(食积郁热)方: 处方:薄荷、淡豆豉、黄芩、栀子、连翘、桔梗、浙贝母各4.5克,牛蒡子、玄参、神曲各6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并送服紫雪散。 功效主治:解表消食,清热熄风。用于治疗小儿惊风,中医辨证属食滞外感,热动肝风型。小儿乳食积滞,郁而化热,复感风寒而发惊风。症见突发高热,咽赤肿痛,腹胀拒按,或恶心呕吐,大便干结,嗳气酸腐,时时惊惕,甚则昏迷、抽痉,苔厚腻或黄腻,脉象浮弦数,指纹青紫或青黑。 预防:1.平时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2.避免时邪感染。注意卫生,不吃腐...
-
秋冬手足皲裂 中医紫云膏
35岁的张小姐足跟、脚底的皮肤表面粗糙,摸起来甚至还会扎手。更恼人的是,每到秋冬季节,足底甚至会出现裂口,走动时还可能牵扯出血、肿痛。 手足皲裂最常发生在手掌、指腹尖、足跟及其两侧,刚开始皮肤发紧、发硬,出现脱屑及浅的裂纹,接着皮肤粗糙、肥厚,同时裂纹加深,手足活动时常引起裂纹处疼痛或出血。这是因为手掌足掌皮肤没有毛囊和皮脂腺,缺乏皮脂的滋润和保护。同时,手足掌的角质层因劳动或行走摩擦,是全身皮肤中最厚的。虽然角质层有保护作用,但过厚的角质会使得皮肤弹性变差,容易皲裂。另外,若生活习惯或职业需要经常...
-
如何治疗斑秃 中医偏方
如何治疗斑秃 秋季是斑秃的高发期,有很多人往往早晨洗脸刷牙时突然发现自己头上少了一块或者几块硬币大小的头发。也有的大片状脱发,重者可以半个头部或者全部头发脱落。中医认为斑秃的发病可由血热生风、肝肾阴虚所致,因此治疗应分清证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血热生风型 多见于体质偏热的人,平时爱上火,加上秋季气候干燥,体内的火气过旺,导致热入血分,血热生风,从而引起斑秃。此型斑秃患者常有斑秃面积迅速增加,头皮瘙痒,伴烦躁不安、失眠、牙龈出血等症状。 应用清热凉血、滋阴疏风的方法,给以凉血疏风汤:生地黄3...
-
广西名医治手足口病方
广西名医治手足口病(邪伤肺卫)方: 处方:金银花10克,连翘、桔梗、牛蒡子各6克,淡豆豉、荆芥、淡竹叶各4克,薄荷(后下)3克,甘草5克,滑石、薏苡仁各12克,扁豆花7克。 用法:每日1剂,加适宜水量,火候适当,煎取药液(婴儿80-100毫升、幼儿100-150毫升、其他年龄组200毫升),分3-4次口服。 功效主治:辛凉解表,清热除湿。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婴幼儿发病为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痊为主要特征。 本方用于治疗手足口病,中医辨证属邪伤肺卫型。该型处于疾病早期...
-
中医说长痘痘的原因 除湿祛痘美食
进入夏季,雨水多,湿气重,很多女性身体受湿邪困扰,会导致消化能力差、排便不正常,体内垃圾堆积从而诱发痘痘。 长痘痘?原来是因为湿气太重了! 长痘有两大根本原因:一是体内垃圾的产生,二是垃圾的排泄不畅。 很多人认为,常吃上火和热性食物是诱发痘痘的原因。但总有那么一群人,三餐规律、饮食清淡,却总是被痘痘纠缠,可见上火食物只是诱发痘痘的一个体外因素,而体内环境,才是长痘痘的决定因素。 中医说 长痘痘是因为身体油性变大,油的粘性抑制了火气的排泄,从而导致体内热气堆积,从而诱发痘痘...
-
毛囊炎的中医治疗
毛囊炎为毛囊部发生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或非化脓性炎症,可分为浅部和深部毛囊炎。初发为与毛囊一致的炎性小丘疹,周围有红晕,迅速变为脓疱,中心常有毛发贯穿,脓疱如粟粒大小,不相融合。疱壁薄,破后有少量脓性分泌物,自觉瘙痒及微痛,数天后干燥结痂而愈,不留瘢痕。多见于成人,好发于头皮、项部,也见于臀部等处。局部淋巴结可肿大。性质顽固,倾向复发,常迁延多时。毛囊炎的中医治疗分为湿热型和气阴两虚型来治疗,同时加上局部治疗。 湿热型:法宜清热解毒利湿。方用银花15g,连翘15g,菊花12g,桑叶12g,地丁15g...
-
面部痤疮中医巧治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痤疮主要 是由于先天素体肾之阴阳平衡失 调、肾阴不足再加之后天饮食失理 而成,临床应用中药治疗寻常面部 痤疮的效果不错,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选取25例面部寻常痤疮患者, 皮损主要分布在面部和胸背部;粉 刺为针头大的小结节,部分可触及 的小结节,可伴随红色小丘疹、小脓 疱、囊肿、脓肿、窦道和瘢痕等,暗疮 颜色鲜艳,病情缠绵,久治不愈,多 易外感风热,口燥咽干,小便黄,大 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数。 二、治疗方法 处方:川芎、黄芩、桔梗、白芷、 连翘各5克,栀子、防风、枳壳、荆芥 各6...
-
湿疹案中医方药 分析与体会
湿疹案 杨某,女,60岁,于2016年6月14日初诊。主诉:双上肢肘关节至手腕皮疹瘙痒10余年,加重半月。患者10余年前小麦黄时,不明原因出现双上肢肘关节至手腕皮肤色红、瘙痒,挠后出黄水。曾到多家医院诊治,效果不理想。平时涂以皮炎平治之。天气转凉诸症减轻。半月前上症又发,肘关节至手腕,皮肤红肿,皮肤厚硬,瘙痒甚,流黄水,伴有心烦,大便日3次,大便质黏不畅,小便黄,纳可,睡眠可,舌红胖大,苔薄黄腻,脉弦滑数。既往有哮喘病史40年。患者证属湿热郁于肌肤。给以黄连茯苓汤加味治之。 方药:黄连15克,茯苓3...
-
中医对痤疮的认识与治疗 方法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某种基本需要得到了满足,就会提出更高层次和更高级的需求,美是人的天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人的美容需要不仅是一种高级需求,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自我需求满足的过程,它不仅使人的精神快乐,生活充实,而且还使人心态健康,进一步到达美观。但是痤疮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面容。妨碍人们对美的追求,甚至导致自卑、抑郁等心里疾病,从外在及心里两方面影响人们的对美观的追求。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散在发生针尖样或米粒样大小的皮疹,初起如细小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