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 第31页

医 第31页

  • 湿疹中医辨方证

    湿疹中医辨方证

      案例   陈某,男,76岁。2010年3月10日初诊。   多年来失眠,腹胀,伴见纳差,时有心慌,发际生疮(湿疹),口不干,有口苦、大便干。舌苔黄腻,脉大。辨六经属太阴、阳明合病,辨方证属黄连阿胶汤合外台茯苓饮方证。处方:黄连6克,阿胶珠10克,清半夏15克,党参10克,陈皮30克,枳实10克,茯苓12克,焦白术10克,黄芩6克,炮姜6克,三七粉(分冲)2克。7剂,水煎服。   2010年3月17日二诊:纳食、睡眠有所好转,腹胀减轻,心悸、心慌明显。舌苔白腻,脉细结。辨六经属厥阴病,辨方证属炙甘草汤方证。处方:...

  • 中医说“背痈”西医话“痈”

    中医说“背痈”西医话“痈”

    《水浒传》是一部通过宋元两代数百年的酝酿、堆集而最终完结的长篇历史小说,成功刻画了林冲、李逵、鲁智深、宋江、武松等梁山豪杰鲜明的形象。从中医的视角看,书中记述的还有许多疾病值得讨论,如宋江患背痈这一细节。 宋江患“背痈”险丧命 在《水浒传》“托塔天王梦中显圣”一回中,宋江用兵攻击北京,不得破城。宋江好生忧闷,当夜帐中伏枕而卧,梦见晁盖,说他“有百日血光之灾,则除江南地灵星可治” ,醒来却是春梦一场。次日,只见宋江觉得心机疲倦...

  • 中医治“桃花癣”中药液冷喷

    中医治“桃花癣”中药液冷喷

    “桃花癣”是春季好发于女性面部的一种季节性皮肤病,用中药液冷喷的方法效果不错。具体方法是用中药黄芩、黄柏等中药熬成的药液,纱块浸泡后放入冰箱冷藏,使用时取出,敷于患处,再用冷离子喷雾对准面部冷喷。 中医认为,“桃花癣”属于风热,黄芩、黄柏均有清热燥湿之效,故对该病的缓解有很好的疗效;冷离子喷雾利于减轻痒感,内外调理兼顾,故而奏效。除此以外,还可口服防风、蝉蜕、金银花、野菊花等疏风散热的药物。 要预防“桃花癣”还要注意几点:多食蔬菜水...

  • 尿布疹中医药外治

    尿布疹中医药外治

    尿布疹俗称尿布皮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主要由于臀部和会阴部长期受湿尿布的浸泡而引发。临床表现为初起时臀音B禾口夕h生殖器附近的皮肤有斑块状且成深红色,严重时则有糜烂现象,甚至浅表溃疡形成。因患儿年龄小,体质弱,故治疗比较棘手,主要以中医外治为主。 1.大黄、黄柏、黄连、枯矾、炉甘石、滑石各5 克,冰片2 克。上药共研细粉,每次换尿布时用温水洗净患处擦干后,患处扑上药粉适量,每曰 3次。 2.氧化锌、滑石粉、明矾、乌贼骨、紫草各10克,开水浸泡20分钟左右后,放温用纱布蘸洗患处,每次约 5分钟。 3.苦参...

  • 顽固湿疹 试试壮药泡洗中医健脾

    顽固湿疹 试试壮药泡洗中医健脾

      广西多暑湿,而本地人又喜吃凉寒食物,这就会导致体内滞留湿气。内外湿气夹击,再加上脾胃不好,体质虚弱的人就容易患上湿疹。      专家观点   广西湿气重人易患湿疹   “广西人易患湿疹,患者也较多。”这是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壮医科主治医生罗玉经过多年临床工作得出的结论。   罗玉告诉记者,她是北方人,来到南宁后发现患湿疹的人比例相较高。她分析,南宁雨水多,湿气重,晨练时会沾上露水,久坐湿地也会“湿气上身”,如果这些人又爱吃寒冷食物等,更易导致脾胃失调,水液代...

  • 华海白癜风医院引领我国中医白癜风规范诊疗全面升级

    华海白癜风医院引领我国中医白癜风规范诊疗全面升级

    11月16日,华海白癜风医院正式晋升为“国家二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成为全国白癜风领域第一个晋级二甲的医疗机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领导出席揭牌仪式。我国首家白癜风二甲中医专科医院的产生,标志着中医治疗白癜风行业规范诊疗的全面升级。 科技兴院 20年专业专注 白癜风作为一种世界性疑难皮肤疾病,全球约有患者数千万人,由于该病发病率相对较低,又不危及生命,还未被社会广泛重视,科研和医疗投入严重不足。在我国现有白癜风疾病治疗机构中,公立医院多为皮肤科全科治疗,民营白癜风医院大多没有...

  • 中医调治系统性红斑狼疮 清透伏邪病案详解

    中医调治系统性红斑狼疮 清透伏邪病案详解

    从伏邪学说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以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和多系统受累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结缔组织病[1]。其临床症状复杂,局部出现皮肤红斑、皮疹或紫癜,口或鼻黏膜溃疡,多关节红肿胀痛,全身症状多以发热、疲乏为主。随着病变进展,出现肾脏、血液、神经系统等多系统病变。SLE临床发病急骤,病情难以有效控制,而且大多预后差,易复发。因此,如何提高SLE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后遗症并降低复发率成为本病治疗的难点。温成平...

  • 中医治湿疹疗效好

    中医治湿疹疗效好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性皮肤病,湿疹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相当复杂,涉及体内外多种因素。其临床症状以皮疹损害处具有渗出潮湿、瘙痒不已为主要表现。中医认为此病“湿”是主要因素,根据发病过程中的皮损表现不同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湿疹证属湿热内郁于血分,发于肌肤,方用龙胆泻肝汤加苦参以清热利湿、杀菌止痒。而慢性湿疹多由急性湿疹反复不愈衍变而来,发病较缓,病程较长,伴有身倦、纳差、便溏或干,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滑或弦滑或缓,证属湿热或寒湿内蕴,郁结营血,肌肤失养,方用除湿胃苓散加苦参,以健脾利湿清热;若病...

  • 维医治牛皮癣注重饮食

    维医治牛皮癣注重饮食

    维吾尔族医生认为,牛皮癣是异常体液特别是异常黏液质和异常胆汁质的混合而引起的疾病。邪气对此病有极大的刺激作用,所以维吾尔医生对牛皮癣疾病特别强调用饮食调整体液平衡。这些食物有白菜、胡萝I、、白萝卜、茄;广、空心菜、油菜、黄瓜、黄豆芽、绿豆芽、豆腐、菠菜、芹菜、西红柿、豆角、香梨、香蕉、西瓜、桃子、杏子、李子、红枣等,这些食物都含有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多种成分,有助调整体液的平衡,故均可经常食用。 治方:麻黄、防风、龙戟草各50克,荆芥、乌梢蛇、全虫、蜈蚣各60克,白芷、薄荷各30克,细辛、蛇床子...

  • 中医药教授杨志波 整理其银屑病验案

    中医药教授杨志波 整理其银屑病验案

      杨志波教授系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30余载,临床擅于化裁萆薢渗湿汤治皮肤病、性病、前列腺炎等疾病,效如桴鼓。现整理其银屑病验案,管中窥豹,以飨读者。   某男,22岁,2012年6月15日初诊。   躯干及双下肢见红斑鳞屑3年,加重1周。患者3年前因感冒,出现散在的红斑,上覆银白色鳞屑,蜡滴现象(+),薄膜现象(+)。曾在多家医院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其效罔然。一周前无明显诱因皮损再次加重。患者现皮损基底潮红肿胀,鳞屑较薄,瘙痒明显,因搔抓可见血痂,时有渗液,下肢较重,纳呆食少,大...

  • 中医药预防花斑癣几个小验方

    中医药预防花斑癣几个小验方

    孙女士爱出汗,汗多时,不仅在衣服上留下了斑斑汗渍,而且皮肤上也出现了黄豆大小的斑点,这使她倍感烦恼,难道自己患了什么严重的皮肤病?于是,她来到了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的诊室。 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周国秀在给其检查后,诊断孙女士所患是“花斑癣”,俗称“汗斑”。一说到汗斑,很多人都顾名思义地认为汗斑就是因为人身上出汗多了,汗迹印染在皮肤上留下来的。其实并非如此,汗斑是一种叫“正圆形糠秕孢子菌”的真菌病菌引起的,这种病菌喜欢温暖和潮湿,有嗜汗的特点,医学...

  • 名医治湿疹方

    名医治湿疹方

      以下为北京名医姚春海自创的治湿疹方。   风湿蕴肤型   处方:苦参、黄芩、地肤子各10克,萆藓、白鲜皮各15克,防风、生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祛风胜湿止痒。用于治疗湿疹,中医辨证属风湿蕴肤型。症见患者皮肤潮红,瘙痒剧烈,抓痕糜烂渗出,伴神倦便溏,舌质淡,舌苔薄腻,脉弦滑。   点评:方中苦参、黄芩为君药,清热燥湿;萆藓为臣药,渗湿去浊;白鲜皮、防风、地肤子为佐药驱风止痒;生甘草为使药,清热解毒并调和诸药。      血虚风燥型   处方:玄参8克,生地、当归、熟地各1...

  • 阴部热疮 中医药的预防性医治

    阴部热疮 中医药的预防性医治

    阴部热疮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李元文从阴部热疮渊源、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三个方面体系介绍了生殖器疱疹(又称阴部热疮)。他以为阴部热疮感染是因为素体亏虚,内有湿热,外染淫毒,形成毒搏结气血而发病,病程日久耗气伤精,一是脾气亏虚,水湿不化阴滞于内而成水疱、瘙痒,二是邪毒深化肝肾,肝肾阴虚、阴虚火旺而见红斑灼痛。正虚邪恋,重复发作,转为缓慢。本病初期为实证,按湿毒壅滞论证。复发时呈现脾虚湿阻征象。治法为健脾利湿,解毒化浊。如久治不愈,可致肝肾亏虚、正虚邪恋。值得留意的是解毒化浊是医治本病的关键,如兼有清热利湿、...

  • 治桃花癣 中医消风散

    治桃花癣 中医消风散

      每年春天,当桃花盛开的时候,有些人的皮肤,尤其是面部皮肤也随之出现色斑、干燥、脱屑、瘙痒等情况,俗称“桃花癣”。   虽然名为“癣”,但这并不是通常人们所理解的“真菌感染”,而是特发于面部的脂溢性皮炎、单纯糠疹、春季皮炎等皮肤病的总称。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有的人脸上还会长疙瘩或出现苔藓样变化。   中医认为,春主生发,而风为此季之主气。风为阳邪,易袭阳位,而头面部又为诸阳之所聚,所以中医常采取以内养外的治疗方法,内服以疏散风邪,外用局...

  • 单纯糠疹“桃花癣”中医处方

    单纯糠疹“桃花癣”中医处方

      白色糠疹,又名单纯糠疹,中医称之为“桃花癣”、“虫斑”等,与寄生虫感染有关。中医认为本病由风热、虫积、脾失健运所致。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尤以冬季多见,好发于儿童和少年。常见于面部,亦可见于颈部、躯干。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斑疹,约1~4厘米大小,淡白或淡红色,上覆少量糠秕状鳞屑,可有轻微瘙痒。   风热型皮损色淡红,上覆鳞屑,轻度瘙痒。舌淡红,苔薄黄,脉滑数。治以疏风清热。处方:金银花、生地各15克,牛蒡子、连翘、当归、荆芥、牡丹皮各10克,蝉脱6克。  ...

  • 中医治疗小儿湿疹

    中医治疗小儿湿疹

      小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   1.中药处方 中医治疗小儿湿疹以清热解毒、养血祛风为治则,常应用湿疹汤:双花8克,连翘6克,菊花6克,桑叶6克,黄芩6克,黄柏6克,蒲公英5克,白鲜皮5克,地肤子5克,蝉蜕6克,当归5克,生地5克,甘草2克,水煎服,每日1剂,10日为一疗程。   2.外洗方 蝉蜕10克,蛇床子8克,白鲜皮8克,地肤子8克,地丁6克,菊花6克,水煎外洗,每日3次。   3.口服中成药 五福化毒丸、五黄克银丸各3克口服,...

  • 介绍青黛或以青黛为主医治皮肤病的简效方

    介绍青黛或以青黛为主医治皮肤病的简效方

    青黛是由植物马蓝、蓼蓝、菘蓝等的茎叶,经浸泡加石灰水后提取的枯燥色素。因其色青蓝,粉细腻如黛,可作画工上色之染料,也做药用,故名青黛。青黛味咸,寒,主要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成效,常用于温病热盛、斑疹、咯血、小儿惊痫、丹毒、蛇虫咬伤等。青黛外用乃凉血解毒之良药,用于医治银屑病、湿疹、痄腮、带状疱疹、玫瑰糠疹等,都有较佳效果。药理研讨标明,青黛具抗菌、抗病毒、镇痛、止痒功用。下面就介绍青黛或以青黛为主医治皮肤(或外科)病的简效方。 带状疱疹:青黛10g,龙脑2g,共研细末,香油调匀涂于患处,溃破处直接撒入药...

  • 手足癣的中医病因病机与外治法

    手足癣的中医病因病机与外治法

    手、足癣是致病性皮肤丝状真菌侵犯指(趾)间、手、足掌皮肤所引起的皮肤病。临床上急性损害以丘疹、水疱,慢性损害以鳞屑角化为特点。 手癣中医称之为“鹅掌风”。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鹅掌风记载:“此证初起紫白斑点,叠起白皮,坚硬且厚,干枯燥裂,延及遍手。”足癣与中医学文献中记载的“田螺疱”“臭田螺”相似。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记载:“田螺疱,此证多生足掌,而手掌罕见&hel...

  • 中医药对预防花斑癣小验方

    中医药对预防花斑癣小验方

    孙女士爱出汗,汗多时,尤其到了夏季,不仅衣服上留下了斑斑汗渍,而且皮肤上也出现了黄豆大小的斑点,这使她备感烦恼,难道自己患了什么严重的皮肤病?于是,她走进了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的诊室。 皮肤科周国秀副主任医师在给其检查后,诊断孙女士所患是“花斑癣”,俗称“汗斑”。一说到汗斑,很多人都顾名思义地认为汗斑就是因为人身上出汗多了,汗迹印染在皮肤上留下来的。其实并非如此,汗斑是一种叫“正圆形糠秕孢子菌”的真菌病菌引起的,这种病菌喜欢温暖和潮湿,...

  • 肛门湿疹中医内服外用药治

    肛门湿疹中医内服外用药治

      肛门湿疹的发生与局部不良刺激、精神神经调节紊乱以及某些内脏和内分泌疾病的影响有关。属于中医的“阴痒”、“湿疮”范畴。发病初期以瘙痒为主,继后出现红斑、糜烂渗出,反复抓搔后,局部皮肤粗糙、增厚脱屑,色素加深或色素减退,呈苔藓样改变。瘙痒的程度有轻有重,轻者仅在夜间安静时作痒,抓搔后瘙痒可暂时性缓解;重者日夜均瘙痒,剧烈抓搔后仍不止痒,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睡眠。   治疗肛门湿疹时,首先要排除微生物、寄生虫、内脏(糖尿病和内分泌等)疾病以及衣裤用具过敏刺激等...

  • 中医辨证“甲癣”灰指甲

    中医辨证“甲癣”灰指甲

    灰指甲又称“甲癣”,是因真菌侵犯甲板或甲下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各甲之间可相互传染,西医多用口服、外用抗真菌药,或行拔甲手术,也可用中医辨证治疗。 血燥失养型 【辨证】甲板色泽不荣,增厚或翘起,或蛀蚀呈蜂窝状。舌淡,少苔,脉细。 【施治】养血润燥。 【方药】祛风养血汤:蝉蜕、乌蛇、蛇床子、地肤子、火麻仁、川芎、威灵仙、石菖蒲、天花粉、白蒺藜各12克,何首乌、当归各15克,生地黄20克,全蝎10克,蜈蚣3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也可口服中成药活血丸、败毒丸。 湿热蕴结型...

  • 蛇串疮属热毒串络者 中医秘方

    蛇串疮属热毒串络者 中医秘方

    王某,女,54岁,2009年7月21日初诊。右侧胸背部红斑水泡伴疼痛16天。患者7月5日于右侧胸胁、背部出现疼痛,痛如电击,7月18日上述部位在红斑基础上出现水泡,在西医院诊断为“带状疱疹”,经口服并静脉注射治疗,水泡日渐变干,但疼痛未减,遂来就诊。查:右侧背部、腋下、乳房下红斑,结痂。里急,矢气,舌红苔白厚,脉细。西医诊断:带状疱疹;中医诊断:蛇串疮(湿热阻络)。治疗原则:清热泻火,祛湿通络。药用:龙胆草10g,柴胡10g,黄芩10g,白花蛇舌草30g,栀子10g,板蓝根15g,茯苓10g...

  • 国医大师李今庸重视辨证施治 四例皮肤紫斑的治疗

    国医大师李今庸重视辨证施治 四例皮肤紫斑的治疗

    国医大师李今庸不仅中医理论造诣深厚,临床经验也极为丰富。在半个多世纪的医疗活动中,形成了其独特的医疗风格,完整的临床医学思想。现剖析如下,或可有益于后学。 强调理论指导临床 中医药学理论是对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反过来又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古往今来,读医书而不临床者有之,然而不读医书而能灵活地从事临床工作者却见之不多。没有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李今庸非常强调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定的医学理论指导,就不可能很好地进行正确的医疗活动。疾病是极其复杂的,疾病的变化...

  • 中医“蛇串疮”和“缠腰火丹”

    中医“蛇串疮”和“缠腰火丹”

      带状疱疹,中医形象地称之为“蛇串疮”和“缠腰火丹”,常于季节急剧变换或疲劳、感冒后等抵抗力下降时感染病毒而发病,特点是沿一侧周围神经出现簇集水疱,呈群集带状分布,好发于胸、面、颈、腰等部位。   患带状疱疹的早期,除了常规的内服抗病毒药物和外敷中药外,尽快应用针灸疗法可大大地缩短疗程,防止红疹继续扩散并预防出现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最严重的后遗症)。   带状疱疹好发于体弱的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在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感染的水痘-疱疹病毒就会沿着相应的神经播散...

  • 冬天脱发中医临床经验四种病症

    冬天脱发中医临床经验四种病症

    冬季来临,随之而来的困扰就是头发的各种问题问题——枯燥、头屑、脱发,尤其是脱发让很多女性都忧心忡忡。脱发,有时是一种病理状态,会因为季节变幻而严重,尤其在冬天,因环境过于干燥,头皮分泌油脂过少,头皮会产生头屑,静电,甚至脱发。 根据中医临床经验,脱发有以下四种病症: ☞一、湿热内蕴型症 在人体表现为腰膝酸软,又夹热邪,表现为,多汗,口苦,大便干,舌红苔黄腻,脉细沉滑。而头皮潮红而油腻,发根皮屑油脂聚集而粘腻,头发稀疏脱落。治疗用药《萆薜渗湿汤》,或是...

  • 中医教你来辨证什么是荨麻疹 食疗小贴士

    中医教你来辨证什么是荨麻疹 食疗小贴士

    什么是荨麻疹 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团、风疙瘩、风疹块等,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主要表现为边缘清楚的红色或苍白色的瘙痒性皮损——风团。其特点是:皮肤上出现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退后不留痕迹。 如何自我诊断 √ 根据皮疹为风团,发生及消退迅速,消退后不留痕迹及各证的特点,不难诊断。 皮损为风团、红斑等,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且常突然发生,成批出现,数小时后又迅速√ 消退,消...

  • 带状疱疹的临床体会 中医特色疗法

    带状疱疹的临床体会 中医特色疗法

    陕西中医药大学 阎晓梅 关键词 带状疱疹;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针灸;理疗 带状疱疹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的水疱,多呈带 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中医称之 为“蛇串疮”“蜘蛛疮”“缠腰火丹”等 [1] 。中医 [2] 多 认为是因情志不舒、饮食不调致脾运失常,湿浊内停, 郁而化火,复感邪毒,伏邪湿毒感而后发。本病常发 生于春秋季节,发病率多见于成年人,并且随年龄的 增大呈显著上升。其临床表现为皮损出现前,常先有 皮肤扎痛或烧灼感...

  • 夏季虫咬性皮炎的中医辨证防治

    夏季虫咬性皮炎的中医辨证防治

    每到夏季,虫咬性皮炎患者就较往日明显增多,其中又以婴幼儿为多。由于气温不断上升,蚊虫活动逐渐频繁,这是导致虫咬性皮炎患者增加的根本原因。而婴幼儿皮肤稚嫩,抵抗力较弱,故虫咬后易发生过敏性皮炎。 虫咬皮炎又称为“丘疹性荨麻疹”,常见致病昆虫有螨、蚊、跳蚤、臭虫、狗疥虫、鸡剌皮螨、米恙虫、蠓虫等。由于昆虫种类的不同和机体反应性的差异,可引起叮咬处不同的皮肤反应。皮损一般多发于躯干及四肢暴露部位,呈散在或群集分布的绿豆至花生米大小,如叮咬发生在婴幼儿眼周、手足背等组织疏松部位,还可引起大面积红肿...

  • 龟头红肿溃疡 中医治阴部湿毒疮

    龟头红肿溃疡 中医治阴部湿毒疮

      患者程某,男,78岁。2012年7月20日初诊。龟头溃疡伴渗出一周。患者一周前发现龟头红肿溃疡,流水较多,伴轻微疼痛,不痒。经当地卫生所输液抗炎治疗数日,未见寸效。否认有不洁性交史。刻诊:一般情况可,患者两腿向外张开行走。龟头以多层卫生纸包裹,令其打开,见龟头部焮红,冠状沟近系带处有一黄豆大浅溃疡,有大量粉红色渗出液浸润,无触痛。西医诊断:龟头溃疡(渗出型),中医诊断:湿毒疮。西药用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静滴,每日1次,连用3~5天;同时中医用外洗方:苦参30克,黄柏30克,地肤子30克,蛇床子30克,制乳没...

  • 慢性荨麻疹中医验案举隅分析

    慢性荨麻疹中医验案举隅分析

    杨志敏运用经方以扶正托透法辨治慢性荨麻疹经验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 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 加出现的局限性水肿反应, 多以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 痒为表现。反复发作≥6 周且每周发作≥2 次, 时多时 少, 时轻时重, 达数月或数年之久者, 称为慢性荨麻 疹 [1-2 ]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是最常见的类型, 约 80% 的 患者难以找到确切的诱发因素 [3 ] , 因此各种手段未必 能发挥确切效果且并非所有患者均对常规抗过敏治疗 敏感。有研究显示 H1 组胺受体拮抗剂即使用量升级 为常规剂量的 4 倍以上...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