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 第115页

药 第115页

  • 泌尿系结石,石淋,通淋排石,方药五金排石汤加减

    泌尿系结石,石淋,通淋排石,方药五金排石汤加减

    五金排石汤 金钱草30g(可用至120g),海金沙30g,鸡内金24g,郁金12g,金银花 15g,栀子10g,黄柏6g,石苇30g,冬葵子24g,生楂片24g,白芍30g。水煎服,隔日1剂。腰痛者酌加杜仲10g,川断10g,寄生24g,牛膝10g;尿血者酌加小蓟15g,白茅根30g;发热者酌加柴胡10g,蒲公英24g;尿痛者酌加竹叶3g,猪苓6g;小腹剧痛者酌加川楝子10g,元胡15g;伴瘀滞者酌加穿山甲12g,丹参24g,皂刺10g,王不留行15g;肾虚者酌加菟丝子20g,破故纸10g,川断10g,杜...

  • 女性尿道综合征验案 马祖斌针药并用治疗

    女性尿道综合征验案 马祖斌针药并用治疗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杨牧,王静,马祖斌 关键词 针药并用;尿道综合征;劳淋 马祖斌为山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副教 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针灸临床教学及科研 工作 30 余年,学验俱丰。其重视奇经八脉理论在针 灸临床上的应用。笔者有幸随老师学习,受益匪浅, 现列举其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验案一则,以供参考 [1] 。 案  例 患者陈某,女, 20 岁,尿频、尿急伴小腹胀满、冷痛 反复发作 20 余天,曾在山东省立医院、齐鲁医院就诊, 予以尿常规、腹部及腰部彩超检查,未见任何异常,诊 为&...

  • 瘀浊内蕴之慢性肾功能不全 组成方药加减

    瘀浊内蕴之慢性肾功能不全 组成方药加减

    作者:沈晓昀 张忠贤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周富明,男,浙江省平湖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理事,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4年入选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从事中医内科临床40年,致力于肾脏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善于辨治内科疾病,尤擅诊疗肾脏疾病,学验俱丰。   组成:   熟附子6克,白术10克,生黄芪20克,生大黄6克(先浸后下),生薏苡仁30克,茯苓12克,炒川芎10克,...

  • 肾炎治法方药:活血化瘀健脾益肾

    肾炎治法方药:活血化瘀健脾益肾

    案一 叶某,男,34岁。1984年7月16日诊:患肾炎近三年,病情反复,时轻时重。患者倦怠乏力,腰痛夜甚,尿频量少,浮肿不明显,舌质紫暗,苔薄白,脉沉细。查尿常规:蛋白 (+++),白细胞(+),颗粒管型(+)。 诊断:慢性肾炎(血瘀气滞,脾肾气虚型)。 治法:活血化瘀,健脾益肾。 方药:丹参24g,赤芍12g,桃仁6g,红花6g,血藤24g,坤草30g,白茅根30g,白花蛇舌草30g,黄精15g,黄芪30g,蝉衣10g,白术10g,甘草6g,琥珀6g(冲)。水煎每日1剂。共...

  • 从风论治肾病 分论治风之法方药

    从风论治肾病 分论治风之法方药

    从风论治肾病,古已有之,《内经》开启先河,历代医家代有发挥,当代医家更各呈风采,对此不多赘言。笔者集历代先贤思想,以临床实践为基础,提出肾病的“肾络伏风论”:肾病,病因为感风,病机为伏风,治疗当治诸风,治风有五法,御风、祛风、搜风、剔风和熄风,依次方药有五类,皆有风性内涵。 《素问·风论》言:“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在肾病发病中具有主导性,临床所见肾病常因外感而发病,因外感而加重,因外感而复发,皆与风邪有关。但风邪非独风也,风邪致病必与它邪合而为...

  • 慢性肾衰方药 治则益气保肾利湿化浊

    慢性肾衰方药 治则益气保肾利湿化浊

    肾脏疾病病因复杂,由于大多数“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肾小球疾病的治疗,以经验性治疗为多,缺乏病因性治疗的手段。在每个阶段,会有一些标志性的治疗方法被用于临床,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肾脏疾病的治疗水平。 慢性肾衰晚期,近年来有低龄化趋势,且绝大部分慢性肾衰晚期患者都是从慢性肾炎发展而来的,其次是尿路感染。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面肿、脚肿、蛋白尿、血尿、血压高等,如果拖延治疗,就会发展成慢性肾衰晚期。针对慢性肾衰晚期,药物、透析、肾移植虽是常用治疗方式,但药物只...

  • 尿路感染 效果颇佳的药茶方

    尿路感染 效果颇佳的药茶方

    尿路感染又称泌尿系统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膀胱炎和尿道炎,是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导致的炎症反应。春季是尿路感染的高发期,常多发于女性。 尿路感染属中医淋证的范畴,是以肾虚、膀胱湿热为主要原因而致膀胱气化失司、尿道不利、排尿不畅的一类病症。 尿路感染患者除了遵医嘱服药治疗外,选用合适的药茶进行辅助治疗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药茶是在茶叶中添加食物或药物,或不含茶叶,由食物和药物经冲泡、煎煮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疗效的代茶饮用品。 现精选几款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无副作用且效果颇佳的药茶方,供读者参...

  • 几剂祖传治肾炎的草药

    几剂祖传治肾炎的草药

      20多年前我儿子得了肾炎,因经济条件欠佳,无钱给儿子治病。邻居不忍心看到我儿子受病魔折磨,就弄了几剂祖传治肾炎的草药让我给儿子喝。儿子只喝了7剂,相关的检验指标就从“+++”减少为“++”,症状也减轻了许多。   邻居告诉我:“每次需要鲜芦根30克、灯芯草30克、油茶根30克和栀子10克,外加50克瘦肉加水煎服,每日1剂。喝完7剂复查一次,待‘+’消失后再服5剂巩固疗效。”后来,儿子又继续喝了7剂,相关检验指...

  • 尿浊,反复腰酸痛,慢性肾炎,煎中药治之

    尿浊,反复腰酸痛,慢性肾炎,煎中药治之

    初诊:2012年08月04日 姓名:阳某某性别:男年龄:42岁地址:新右马路 主诉:反复腰酸痛6年 现症见:乏力,腰酸,左眼视物模糊,大便烂,每日2-3次,每次量少,尿量可,夜尿1次,排尿无不适。舌淡胖,苔黄腻,脉沉。07.4B超:双肾、膀胱、输尿管未见异常。前列腺稍大。2007.5.25.查尿蛋白0.73g/24小时2007.7.12.查尿蛋白1.04g/24小时2010.5.13查尿蛋白710mg/24小时,血肌酐99umol/L,尿酸465umol/L。2010-6-21尿常规:潜血+,蛋白+...

  • 风药治疗肾性水肿探析

    风药治疗肾性水肿探析

    风药是中华传统医药概念中,具有升散、通行等特性,用以疏散内外风,主治风邪致病的药物。水肿是肾病的常见病症,其多因风寒湿外侵入里,脏腑水液代谢功能失调,津液运行不畅,水湿停聚而致,其中风邪是导致肾性水肿的重要病因,因此临床辨证施用风药可较好提高临床疗效。目前关于风药的临床功效,当代医家有一些发掘运用和发展创新,但仍缺乏系统性的论述,笔者通过发掘经典记载,从多角度对风药在肾性水肿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系统而较详细的阐述,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其内涵。现就风药治疗肾性水肿的机理探讨如下。 肾性水肿 1.中医对肾...

  • 水肿病机为虫毒咬伤 方药拟四君二至合四妙散加减

    水肿病机为虫毒咬伤 方药拟四君二至合四妙散加减

    吴某某,女,38岁,2013年5月17日,因“双下肢浮肿2月”初次来就诊。 四诊:患者神清,精神疲倦,双下肢重度浮肿,少许腰酸,稍口干无口苦,纳一般,眠可,尿量尚可,尿中多泡沫,大便调。舌淡暗,苔白浊,脉沉细。患者于2013年3月因蚂蚁叮咬双足面后开始出现双足面红肿,局部肤温增高,伴瘙痒,无疼痛,双小腿无浮肿,无全身皮疹,无瘀点瘀斑,遂至当地卫生院就诊,诉当时考虑“感染”,予静滴“消炎针”(具体不详)10余天后,双足面浮肿可逐渐缓解,...

  • 张鸣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用药规律探讨

    张鸣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用药规律探讨

    [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探讨张鸣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与整理张鸣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门诊处方,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采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张鸣鹤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遣方用药规律,并进一步归纳总结其辨治经验。结果:分析统计207首处方,药用频次≥10的药味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红花、大血藤、续断、金银花、葛根、羌活、鬼箭羽、两头尖、赤芍、虎杖。 形成核心组合18个,新处方9首。结论:张鸣鹤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 中药治疗痛风的药理研究 临床研究

    中药治疗痛风的药理研究 临床研究

    本文主要阐述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从药理和临床两方面综述了中药及其复方治疗该病的研究进展,认为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好、副作用小。 痛风是一类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导致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的疾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原发性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好发于下肢关节,典型发作起病急骤,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痛甚剧烈。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已成为当今世界尤其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中药在治疗急性痛风方面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等特点。通...

  • 关元穴贴敷中药治愈脑病排尿困难

    关元穴贴敷中药治愈脑病排尿困难

    脑部疾病致排尿困难在临床上常见。 采用关元穴贴敷中药疗法治疗本病,效果 较好,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患者20例,年龄20~70岁;男12例, 女8例;其中脑梗塞9例,脑出血7例,脑 炎2例,脑膜炎2例;神志清者14例,意识 模糊者5例,浅昏迷者1例。 二、治疗方法 取甘遂、皂角各等量。研粉混匀备用。 用时取适量,用姜汁调成糊状,敷于关元穴 (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直 径约2厘米,厚度适当。以油纱布及干纱布 覆盖,胶布固定。每6小时换药1次,直至 小便正常排出。治疗过程中可间断导尿,每 48...

  • 中医治肾病 疏风胜湿法的确立 疏风胜湿法的选药

    中医治肾病 疏风胜湿法的确立 疏风胜湿法的选药

    彭建中,主任医师,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根底医学院医学人文系原副主任,肾病会诊中心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已故闻名中医学家任应秋先生的关门弟子,已故闻名中医学家、三代御医之后赵绍琴教授的学术继承人。从医30年,擅中西医结合,其临床特色,针对患者病况进行辨证论治。以中药内服为主,合作饮食调度和运动训练,实施个体化医治,不只消除症状,并且能使各项查验指标得到显著改进。提出元气决定论等一系列立异性理论,采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纯中药调度,可敏捷改进症状,增强体质,焕发生机,关于久治不愈疑问病症,运用中医药理论和历代各家学说进行辨...

  • 腰痛的病因病机 遣方用药的特色 中医代表方剂

    腰痛的病因病机 遣方用药的特色 中医代表方剂

    《外台秘要》关于腰痛诊治临床思想的探析 腰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对伏案工作者、体力劳作者,以及腰部筋伤、骨折患者等造成困扰。腰痛涉及现代医学的多种疾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扭伤、骨折、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等,还有无明显病理改变及原因不明的腰痛。 临证时通过辨证论治,审慎用药遣方,治疗腰痛常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外台秘要》是唐·王焘编撰的一部综合性医学书籍,是唐代医学进展的标志性著作。《玉海》载:“《外台秘要》四十卷。唐天宝中,持节邺郡军事兼守刺史王焘撰。焘久知弘文...

  • 基于频数分析阎小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用药规律

    基于频数分析阎小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用药规律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 是一 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 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 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 [1 ] 。本病目 前尚无根治办法,非甾体抗炎药及免疫抑制剂对 控制病情、缓解脊柱受累及外周关节骨质破坏等 方面疗效不令人满意,生物制剂疗效确切,但其 价格昂贵,且停药后易复发。即使经过治疗,许 多患者仍因关节变形、脊柱强直、生活质量降低 而致残,死亡率明显增加 [2- 3 ] ,因此,进一步深入 研究 AS 的中医药治...

  • 李堪印教授黄芪诊治痹症用药经验

    李堪印教授黄芪诊治痹症用药经验

    黄芪的中药学功效 黄芪,原名黄耆,又名膜荚黄芪,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性味功用为:味甘性温无毒,入脾肺二经,炙则温中,生则泻火,为补气固表之圣药。祖国医学中记载,黄芪的功效主要包括:温肌肉而实腠理;益元气而补三焦;内托阴证之疮疡;固表虚之盗汗;简言之,黄芪具有补中益气、养血活血、托脓生肌和利水消肿等功效。临床主要用于:脾肺气虚或中气下陷之症;卫气虚所致表虚自汗;气血不足所致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以及浮肿尿少和气虚血滞导致的肢体麻木,关节痹痛等。黄芪乃补气之司令,建脾之统帅,补血之精华,从古至今,在药...

  • 肌肉拉伤芍药甘草汤

    肌肉拉伤芍药甘草汤

    张某,男,30岁。2017年12月4日初诊。诉1周前运动训练时腹肌拉伤,小腹部疼痛,休息3天后好转。1天前做原地起跳训练时再次出现腹部疼痛,脐以下为主,小腹有压痛,阑尾点无压痛,无反跳痛。就诊于外科门诊,诊断为肌肉拉伤。外科建议休息及热敷治疗,为求速效,欲服中药治疗。查其脉弦紧,舌淡红,苔薄白,诸症合参,证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调,瘀血阻络,治以缓急、止痛滋阴通络。 处方:白芍30克,甘草15克。3服。日1剂,水煎取汁300毫升,分早晚2次温服。电话随访,患者服1剂后疼痛大减,服药第2天基本痊愈。...

  • 新安医学治痹特色及方药“从脾治痹”多元融合证据链

    新安医学治痹特色及方药“从脾治痹”多元融合证据链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博士生导师刘健根据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思想,提出“脾虚致痹”“从脾治痹”学术观点,创制了新安健脾通痹系列方,临床疗效显著。30年来,本团队致力于“从脾治痹”的系统研究,开展了多环节病证结合研究、多疗法临床实践研究、多途径临床疗效研究、多组学实验技术研究、多靶点作用机制研究等,构建了融中医、西医、医药、生物、信息为一体的新安医学“从脾治痹”多元融合证据链,为中医风湿病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提供了借鉴。...

  • 缓解痛风 中药沐足经验方

    缓解痛风 中药沐足经验方

    现代人由于饮食习惯不良,体内尿酸容易升高,诱发痛风。此类患者有逐渐年轻化趋势。中医认为,痛风属于“痹证”范畴,由于脾肾功能失调,脾失健运,致使湿浊内生;肾分清泌浊功能失调,则湿浊排泄障碍。酗酒暴食、劳累过度则促使湿浊流注于关节、肌肉,造成气血运行不畅。 缓解痛风,中药沐足有不错的疗效。 现推介一经验方: 取当归15克、川芎20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牛膝20克、威灵仙30克、秦艽15克、大黄10克、红花6克,一同煎煮后,待药液温度下降至可耐受时泡脚。一般晚...

  • 骨痹治疗验案 岳美中方药

    骨痹治疗验案 岳美中方药

    杨某,女性,55岁,北京市人,于1973年11月17日上午11时入院。 自七八年来,每于饭后腹痛,过去以“胃下垂”治疗,效果不佳,延及1972年,因腹痛加重,伴有恶心呕吐,住某县医院诊为“结核性腹膜炎、肠黏连”,在住院期间出现头面四肢浮肿,经用抗痨药治疗2月余,病情好转出院,腹痛、恶心呕吐减轻,但仍有浮肿,又继续服用双氢克尿塞八九个月,浮肿消退,直至目前,每遇着凉及吃饭不适时仍有腹痛,肠鸣,大便稀薄。一般情况下二便尚调,睡眠尚可,纳少。 1972年...

  • 中药外敷治腰椎骨质增生疗效好

    中药外敷治腰椎骨质增生疗效好

    采用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疗 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共治疗67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 28例;年龄40岁以下者5例,41~50岁者 19例,51—60岁者33例,6l~70岁者8例, 71岁以上者2例。全部病例均经x线摄 片确诊。 二、治疗方法 处方:白芥子、威灵仙、附子、桃仁、透 骨草、皂刺各40克。 用法:共研细粉,密封备用。使用时取 上药30克,加温水搅拌成糊状,取纱布一 块,将药糊倒于布的一端,将另一端折压, 使糊状物分布于布上,成直径8厘米左右 的椭圆形,即为布夹...

  • 中医药治疗痹证 重视脾虚致痹强调从脾治痹

    中医药治疗痹证 重视脾虚致痹强调从脾治痹

    中医药治疗痹证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流派纷呈、学术繁荣。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风湿病科研团队,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为基础,运用现代数据科学技术,通过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总结了14部中医古代经典著作中治疗痹证的用药规律,并探讨其现代科学内涵,传承发展中医治疗痹证经验。 重视脾虚致痹,强调从脾治痹 金·李东垣《脾胃论》中治疗痹证的方剂共12首,涉及中药35种。其中使用最频繁的药物可分为5类:健脾化湿药、祛风除湿药、理气健脾药、活血通络药...

  • 急性脊髓炎金杰以中药治疗

    急性脊髓炎金杰以中药治疗

    金杰,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 究生导师,先后师从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著名 中医学家张发荣教授。其临床擅用四妙散、升阳 益胃汤、炙甘草汤治疗疑难疾病,临床疗效显著。 现将其治疗疑难病 3 例总结分析如下。 急性脊髓炎 患儿,女,8 岁,2015 年 8 月 30 日初诊。患 儿入院前 1 天在学习舞蹈下腰动作时,不慎扭伤腰 部,当时觉腰背部酸痛不适,遂于患处自敷膏药 ( 具体药物不详) 治疗,至晚 20 时左右感双下肢酸 痛不适,继而出现双下肢皮肤麻木、痛觉过敏, 双下肢运动无力,大小便排解无力感。检查...

  • 治疗痹病的中成药

    治疗痹病的中成药

    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以肢节痹痛为临床特征者,都属于中医痹病范畴,临床分型有寒湿痹阻、湿热痹阻、瘀血痹阻和正虚痹阻等。针对上述各证,临床上用以治疗痹病的中成药分为祛寒通痹、清热通痹、瘀血通痹、补血通痹四类。 1 祛寒通痹剂主要以川乌、草乌、马钱子、桂枝、防风、羌活、独活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药物为主,曹清华胶囊就属于这一类,其他常见的中成药也较多,包括大、小活络丸、虎力散胶囊、追风透骨丸等等,以及一些外用制剂如狗皮膏、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复方南星止痛膏等。 2 清热...

  • 挛急俗称抽筋 张仲景立芍药甘草汤治疗

    挛急俗称抽筋 张仲景立芍药甘草汤治疗

    张仲景立芍药甘草汤治疗汗后络脉空虚、津血不足、筋肉失养的脚挛急。挛急,为肌肉紧张或抽搐,即筋急、拘挛,俗称抽筋。 芍药味苦微酸、性凉多汁之,十月生芽,正月出土,三月开花,花大而荣,意似少阳渐入阳明,禀厥阴风木之气可治肝。气之盛者,必赖酸以收,故能收拾木气,使返本归根,而令之不妄行,以杜其有余肆暴,犯肺伤脾,所以号为敛肝之液。甘草色黄,味甘性平,春苗夏叶,秋花冬实,得四气之全,正禀土中冲和之阳气以生,故《名医别录》称之为九土之精。《本草正》称甘草“其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药得之解其...

  • 缓慢膝关节炎选用中药内服加外洗

    缓慢膝关节炎选用中药内服加外洗

    缓慢膝关节炎属中医痹症领域,多由体虚或劳损导致正气缺乏,部分脉络空虚,复感风、寒、湿、热之邪,致使气血运转不畅,经络痹阻而致病。选用中药内服加外洗,效果甚好,现介绍如下。 内服:独活、防风、杜仲各12g,桑寄生、秦艽、当归、白芍、川芎、生地、牛膝、党参、茯苓、桂枝各8g,细辛2g,甘草5g。风邪偏盛加防己、萆薢各10g;下肢寒冷加制附子、干姜各8g;部分发热加忍冬藤15g,连翘、黄柏、丹皮各10g。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7~10日。 外洗:伸筋草、透骨草、五加皮、海桐皮各30g,艾叶、红...

  • 臀腿痛 治则通络祛痛方药

    臀腿痛 治则通络祛痛方药

    李某某,男,61岁,本县岩口乡农民。2009年3月31日初诊。 左侧臀腿痛20多天,疼痛从左侧臀部至大腿、腘窝、小腿一线,上下移动,有时放射至足底,左腿持重力下降,痛甚时行动不便。在某医院CT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前期曾有腰部微痛,在本地治疗腰痛已除,但坐骨神经痛无明显效果。舌苔薄白,舌质黯。脉弦涩,尺脉兼虚。 诊断:(肝肾虚损,经络阻滞型)臀腿痛(西医为腰椎间盘脱出并坐骨神经痛)。 治则:柔肝缓急,益肾壮腰,通络祛痛。 方药:白芍75g,甘草15g,鸡血藤...

  • 二妙散合芍药甘草汤治关节红肿疼痛

    二妙散合芍药甘草汤治关节红肿疼痛

    二妙散出自《丹溪心法》,功效清热燥湿。芍药甘草汤则出自《伤寒论》,功效甘酸复阴、养阴舒筋、和营定痛。从方义来看,两方看似无关联,但是中医遣方用药就是一个妙字,临床中合方加味治疗湿热筋痹,效果喜人,相得益彰。若湿热下注,壅阻关节,则见痿痹。二妙散加牛膝、薏米成为四妙散,专除湿利水,行血清热,用治下肢红肿热痛之湿热痹症,堪称良方。若湿热久蕴不退而殃及筋脉者,则常常因大筋软短,小筋软长,致肢节挛急疼痛而难以屈伸之顽症。此时,若能合用芍药甘草汤加味,酸甘化阴之法,确能起到柔筋止疼和营定痛的作用。 张某,男,43岁...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