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第119页
-
痉挛性斜颈针药并用中医辨治
全国名中医高树中为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倡导针药并用,内外合治,擅长治疗疼痛性疾病、胃肠病、男性病、不孕症、痤疮、时间性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症。现整理高树中针药并用辨治疑难病验案一则。 患者男,30岁,2014年3月8日初诊。颈部痉挛向左侧偏斜2月余,患者2月前生气、劳累后出现颈部痉挛,行走时头颈不自主左偏,呈阵发性,于当地医院诊为“痉挛性斜颈”,行针刺、推拿治疗,未服药物,效欠佳。现见颈项后部及右侧肌肉僵硬,头偏向左侧,右侧头部有牵扯痛,肩部左侧高于右侧,眠浅易醒,易汗出,纳...
-
轻度脂肪肝伴肝功异常 治法方药
重庆市奉节县卫生学校副校长郑家本从医38年来,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泌尿、消化道结石、肝胆及胃肠疾病,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妇科疾病。脂肪肝的治疗属于需长期治疗的疾病,现节选郑家本治疗脂肪肝案有典型意义的几次治疗过程,供大家参考。 次某,45岁。2014年2月15日初诊。患者高血脂多年,轻度脂肪肝伴肝功异常1个月,停经近4个月,末次月经2013年10月17日,经色黯红,夹大量血块。2014年1月8日某三甲医院肝功检查:甘油三酯2.25mmol/L,总胆固醇7.34mmol/L,低密度脂蛋白4.56mmol...
-
便秘病机概括 便秘治法方药
便秘是指排便困难或费力、排便不畅、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量少的一类病症,包括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饮食和运动习惯的改变或老年人气血津液亏虚,往往容易导致功能性便秘的发生,这尤其对老年患者的生活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困扰。西医治疗功能性便秘常应用导泻剂或类泻剂药物,但往往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且容易导致老年患者体内津液的进一步亏损。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采用畅气机、护津液、通大便的治法,临床疗效显著,且基本没有药物依赖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全国名中医王行宽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载,治学严谨,对...
-
中医胆石症的论述 治则方药
胆石症是胆汁郁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病或胆固醇代谢失调形成结石后引起的一种疾病,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胆石症的自然人群发病率约7.8%。据报道,胆囊结石与胆囊癌的发生有着较强的相关性,随着胆囊结石数量的增多,胆囊癌发病风险亦升高。目前胆石症的治疗仍以手术及内镜治疗为主,以熊去氧胆酸为代表的内科溶石存在着疗效慢、周期长、适应症窄等弊端。胆石症的外科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术中损伤、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结石复发等问题仍困扰临床医师。 中医关于胆石症的论述首见于《灵枢经·胀论...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名 中医药对结肠炎的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认识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状态,可累及直肠和结肠的不同部位,具有反复发作、缓解交替的特点[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UC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在21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逐渐稳定,甚至出现下降趋势[2],但在东欧、亚洲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等以前发病率较低的地区,发病率和患病率则持续上升[3]。目前UC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西医治疗该病缺乏针对性,其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的特点给...
-
中药巧治脑血栓后遗症
近年采用中医中药治疗脑血栓后遗症患者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治疗30例,其中男22例,女8 例。41~50岁者3例,50~60岁者5例, 60—70岁者13例,70岁以上者9例。 诊断标准 人院均做cT检查确诊。均见不同程度的精神呆滞,肢体一侧活动障碍,伴有头痛,头晕,口角歪斜,肢体麻木,唇紫暗,舌有瘀斑,脉涩。西医诊断为脑血栓形成,中医诊断为中风,辨证属血瘀型。以活血通络为基本组方原则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 处方:丹参20克,川芎10克,红花、桃仁各6克,赤芍、降香各...
-
复发性乳糜尿 中医药对膏淋的治疗经验
“复发性乳糜尿”究其临床症候多属于中医学的“膏淋”范畴。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乳糜尿的发病率逐渐下降,但并未完全消失。 中医药对膏淋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膏淋虽然病位在肾与膀胱,但肾与脾密切相关,脾可以助肾。脾主统摄升清,肾主封藏,若肾不藏精或脾不升清,精气不固下陷膀胱则为膏淋。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有赖于后天的不断充养,脾病日久必及肾,故膏淋从脾论治尤为重要。从脾论治是中医治疗体系中独特的一环,其实质系通过调理脾来调整水谷精微、气血,是直接改...
-
药物性肾损伤 用黄芪川芎嗪防治庆大霉素肾损伤
国医大师王永钧长期从事肾脏病临床及研究,是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笔者学习其为医之道,获益良多。药物性肾损伤作为肾科临床常见疾病,王永钧诊治经验颇多,现总结王永钧诊治药物性肾损伤经验,与同道交流。 用黄芪、川芎嗪防治庆大霉素肾损伤 王永钧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庆大霉素致急性肾衰竭的研究。当时一位胆囊炎患者应用庆大霉素抗感染治疗后,腹痛改善,但仍恶心呕吐,并出现血尿素氮(Bun)升高,患者从内科转至外科,又从外科转到消化科,虽然病人最后出院了,但王永钧仔细研究病历,分析病情,发现该患者血尿素...
-
民族医药治疗烧烫伤的研究进展
烧烫伤主要指化学腐蚀剂、热源、电、放射性物质等引起的皮肤、黏膜,甚至深部组织的损害,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皮肤损伤类型[1]。现代医学认为,烧烫伤可引起表面组织的破坏,同时可造成器官感染,导致内毒素血症,因此临床治疗烧烫伤,早期主要采取抗感染、抗休克及营养支持治疗,后期以减少瘢痕组织生成为主[2]。临床常用药物包括抗菌类药物、糖胺聚糖类药物、生物因子类药物、酶制剂、局部止痛药等,主要通过抗感染、抗炎、保护创面、促进皮肤组织再生等机制发挥治疗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影响体内代谢、诱发其他疾病、药物成瘾性等问题[3,4,5]。我国...
-
一味中药防治肠粘连
新近临床研究发现,中药薏苡仁 (又称薏米、薏米仁)煎水饮用,可以有效预防肠粘连的发生。 薏苡仁是一味药食同源的佳品。它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胃、肺经,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预防肠粘连时,每次取薏苡厂30~ 60克,加水1000~ 1200毫升煎煮,取汁饮用(不食薏苡仁)。每日1剂,分2 次空腹饮用。 肠粘连主要是由腹腔内炎症和手术后引发的—种肠管与腹膜之间、肠管与肠管之间或肠管与腹腔内脏器之间的不正常粘连。一般会出现腹胀、腹痛、排气不畅等症状,容易发生急性肠梗阻危及生命。中医认为...
-
痢疾的治疗 芍药汤合白头翁汤
患者李某,女,40岁,2011年10月16日初诊,因不洁饮食起病,致腹痛腹泻一天,泻下赤白脓血,赤多白少,日十余次,伴里急后重,脘胀不欲食,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示白细胞(3+)、红细胞(3+)。中医辨证为湿热蕴结之痢疾,给予中药清热解毒利湿、凉血止痢。方用芍药汤合白头翁汤加减:黄连、黄芩、黄柏、牡丹皮、白头翁、金银花、山药、藿香、苍术、白术、木香各10克,赤芍、鸡内金各15克,马齿苋、败酱草、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各30克,甘草6克。7剂,每日一剂,分3次服。药渣加水煎取汁120毫升,保留...
-
临证辨证选用下列中成药治失眠
失眠,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眠。临证可辨证选用下列中成药进行治疗: 肝郁化火型:主要表现为失眠,烦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当以疏肝泻热为治,可选用龙胆泻肝口服液或当归芦荟丸。 痰热内扰型:主要表现为失眠头重,痰多胸闷,恶食嗳气,吞酸恶心,心烦口苦,目眩,苔腻而黄,脉滑数。当以化痰清热,和中安神为治,可选用鲜竹沥口服液、牛黄蛇胆川贝散或蛇胆陈皮胶囊。 饮食积滞型...
-
胃病患者慎用没药
没药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或其他同属植物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味辛、苦,性平,归肝、心、脾经,功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主要用于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外科痈疽肿痛、疮疡溃后久不收口,以及一切瘀滞心腹肿痛等。 该药材味苦气浊,入煎剂常致汤液浑浊,胃弱者多服易致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故对脾胃虚弱者要慎用,病情需要使用时,用量也不宜过大或过久,且宜在饭后服用含有该药材的制剂,以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同理,同类药材乳香胃病患者也要慎用。该药材入煎剂常用量为3~9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外敷。外用则生用炒用均可,较少单独应用。...
-
血管性头痛 可选用中药膏方
血管性头痛是指以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头痛呈搏动性,可为单侧,亦可为双侧,疼痛可持续数小时至1~2日。本病常有家族史,多因疲劳、情绪紧张诱发,饮酒、吸烟可使症状加剧,通常在清晨醒来时或白天发作,常伴恶心或呕吐,一次发作可持续1~3日。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风火痰瘀,上犯清空,或阴虚血亏,脑脉失养所为,当以散风泻火、化痰逐瘀、补益气血、滋神聪脑为治,可选用下列膏药治疗方。 通窍活血膏生黄芪300克,沙苑子、刺蒺藜、茯苓、茯神、白术各120克,红花、天麻各60克,泽泻、车前子...
-
慢性胃炎泛酸 中药辨证治疗
泛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如果持续时间不长,可不予治疗,如果反复长时间泛酸,就可能是患有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症、食管炎等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认为,泛酸主要因肝火、湿滞、郁热引起,可用中药辨证治疗。 肝火泛酸 此类患者常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火犯胃,导致胃失和降而泛酸,还伴有口苦口干、两胁胀痛、烧心等症状。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方药柴胡、莱菔子各15克,黄芩、郁金、木香、香附、佛手、陈皮、半夏、白芨、川楝子各12克,杭芍20克,黄连、吴茱萸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
中成药止泻 宜对症选用
伤食泻:多因饮食不节,贪吃不易消化的食物所致,症见腹部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泻后痛减,伴有泛酸水、嗳气等。可服加味保和丸与和中理脾丸。 脾虚泻:常因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减弱所致。表现为面色萎黄,身倦无力,食欲差,食后腹胀,伴有肠鸣、腹部隐痛等。可服参苓白术丸、人参健脾丸或开胃健脾丸等。 寒泻:多凶过食生冷食品所致,症见腹痛、肠鸣、大便清稀,热敷腹部则痛减。可服附子理中丸、参桂理中丸等。 热泻:多见于夏季,因贪食辛辣食物而敛大肠功能失调。表现为腹痛肠呜,痛一阵泻一阵,肛门灼热,伴有发烧蹦渴、小便短赤...
-
老年痴呆症食谱药膳 饮食不贪吃
老年性痴呆患者在饮食安排上,与健康人群有所不同,而了解患者的饮食原则对病情康复很有帮助。那么具体的饮食营养原则是什么呢? ●饮食清淡,品种多样 1、增加蛋白质饮食,尤其是生理价值高的优质蛋白质应占50%以上,其中首选鱼类,尤其是海洋鱼类及其产品、瘦肉与乳类是老年痴呆患者饮食之一。 2、大量的蔬菜、水果及豆制品可补充维生素B、C、E及β-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维生素C为天然抗氧化、抗衰老剂,B族维生素参与代谢,是多种重要酶类的辅酶,可防止营养不足引起的智能障碍。 ●饮食均衡,适量、选择性摄...
-
枕药枕并行按摩治疗失眠
神经衰弱患者多起病缓慢,病程迁延日长。患者常感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学习工作注意力不能集中,效率低下,但全身检查又无躯体疾病和器质性病变。中医认为,阴阳失和是神经衰弱的关键所在。采用具有益气养血、重镇安神、宁心静志的中草药自制药枕配合耳部按摩治疗该病,具有安眠抑郁药所没有的优点,既不会成瘾,也不会产生依赖性,且简便易行,疗效较好。 按摩方法是,先将双手手掌摩擦发热,然后用手掌同时轻揉耳廓3~4分钟,再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轻轻揉捏耳垂2~4分钟,接着向下、后和上三个方向有节奏地轻拉耳垂各20次左右,以...
-
老人心病 中药脏腑调理
人至60岁以后.由于机体内环境的变化,乃至对外在环境改变的不适应,往往会出现心态的异常变化,直接影响身体健康。中医学认为,不同情志变化是不同脏腑精气不足的反映,老年人的各种心态变化,除受相应的社会、家庭因素影响外,亦和相关脏腑的内在病理变化有关:故在心理治疗的同时,除了心理疏导之外,注重相关脏腑的药物调理。选好中成药,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情绪不稳。滋肾平肝用杞菊地黄丸一些老年人性格不够稳定,情绪容易变化,表现为主观自信、急躁易怒、喜怒无常,或保守、固执,这固然与自身经历所形成的某种独特心理模式有关,而之所以在老...
-
治吐酸症的成药选用
吐酸是临床经常会遇到的疾病,其发病原因很多,主要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中医认为其病在胃,但与肝胆相关,根据症状不同分型选用中成药,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1.肝胃郁热型:症见反酸、烧心、中脘不适、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大便秘结,舌红苔黄。治宜泄肝清火、抑酸和胃。可以选用加味左金丸,每次6克,每日3次;胆宁片,每次5 片,每日3次。 2.食积停滞型:以嗳腐吞酸、厌食恶心为主症,同时伴有胃脘痞满而胀,食后尤甚,舌质淡红,苔腻,治宜消食导滞、抑酸和胃。可以选用加味保和丸,每次6克,每日3 次;枳术宽中胶囊,每次3粒,每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