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 第114页

药 第114页

  • 治多囊肾方 肾性蛋白尿服中药茶治

    治多囊肾方 肾性蛋白尿服中药茶治

    治多囊肾方 处方:石决明、牛膝各18克,益母草、 白芍、茯苓、生地、山药、丹参各15克,天 麻、白菊花、丹皮各10克,山萸肉、夏枯 草、泽泻各8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滋养肝肾。 主治:多囊肾,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型。 症见心胸烦热,手足心热,腰膝酸痛,头晕 耳鸣,面色潮红,尿中带血,胁肋及小腹胀 痛,或触到痞块,口苦咽干,便秘,舌红, 苔黄而干,脉细数而弦。 张硕 肾性蛋白尿服中药茶治 黄芪、玉米须、糯稻根各30克,炒糯 米l撮。煎水代茶,分数次服。每日1剂, 切勿间断...

  • 蛋白尿,血尿,标本兼治,利水渗湿化瘀中药方

    蛋白尿,血尿,标本兼治,利水渗湿化瘀中药方

    黄某某,女,57岁,2013年10月21日,因“发现蛋白尿、血尿1月余”初次来就诊。 四诊:神清,精神疲倦,口干,腰酸腰痛,腹胀,双下肢少许浮肿,纳眠可,小便夹泡沫,大便调。舌淡暗,苔微黄,脉沉细。黄春林主任接诊后,辨证为脾肾两虚,水湿浸渍,治则:标本兼治;治法补脾益肾,利水渗湿化瘀。 方药:太子参20g茯苓皮50g山药(淮山)20g旱莲草(墨旱莲)15g 女贞子(盐女贞)15g杜仲(盐杜仲)5g菟丝子(盐菟丝)15g香附(醋/制香)20g海螵蛸(鱼古)15g芡实(茨实)...

  • 乙肝相关性肾炎 应用中药治疗此病

    乙肝相关性肾炎 应用中药治疗此病

    乙肝相关性肾炎是乙肝病毒侵入机体后发生肝内损伤,继而导致肝外肾脏损伤的疾病。可归入中医“黄疸”“胁痛”“水肿”“尿血”等范畴。近年来应用中药治疗此病,获得较好疗效,现举隅如下。 案例一 急性期肝肾功能明显异常,症状、体征明显,以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为主。 例1:吴某,男,26岁。1996年3月15日初诊。病者于10天前开始,逐渐出现厌油腻,胁痛,尿赤,全身及白晴黄染,继而腰酸痛,小便不利,尿血...

  • “奇异中药”风湿痹痛有奇效

    “奇异中药”风湿痹痛有奇效

    风湿 此前有读者看了我们关于风湿痹症的推送(点击传送)后,在后台提问,表达对夏天无这味药不甚了解,希望可以详细说说。 我猜想,这其中主要当是长居北方的读者。“夏天无”这个听起来有些萧索的名字在北方人耳中的确不甚常见,但其实以夏天无为主料的成药夏天无片,却是许多南方家庭的常备药品。 那么我们先来说说夏天无到底是个什么: 夏天无,基源植物是罂粟科紫堇属的植物伏生紫堇,药用部分为其干燥块茎,以江西龙虎山一带所产最为道地。主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偏瘫;坐骨神经痛;小儿...

  • 治痛风经验病案举例 用药体会

    治痛风经验病案举例 用药体会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是全国著名中 医内科学家,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对 内科杂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现将 其治痛风经验介绍如下。 一、病案举例 病案一:患者,男,70岁,退休。 患者左足踝关节、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疼 痛4天,活动受限,服痛风舒、苯溴马 隆、季德胜蛇药不效。有高血压病、高 尿酸血症史,近半年痛风反复发作,平 时服用苯溴马隆以促进尿酸排泄。刻 下:血压160/80毫米汞柱,左足第一 趾跖关节、踝关节红肿压痛明显,活动 受限。舌红,苔薄白,脉弦细。此乃湿 热蕴结,浊瘀痹阻。治宜清热泄浊、蠲 痹通络。处方:...

  • 中草药肾病事件

    中草药肾病事件

    孙培林,教授,博导,比利时中医药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从事中医临床以及教学近40年,曾任教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针灸培训中心,1989年9月公派比利时讲学,1990年底自费前往比利时讲学临床工作至今。1993年起在更特市拥有自己的中医针灸诊所,并受邀在欧洲多国及美国、加拿大等国讲学,同时兼任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其他几所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并任教于比利时中医学院(www.iczo.be)。在国内期间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赴比之后在国际中医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担任数个国际中医刊物的编审,主编出版《痛症的中医药治疗》-The...

  • 尿液泡沫增多,方药拟四君二至丸加减

    尿液泡沫增多,方药拟四君二至丸加减

    胡某某,女,26女,2013年5月26日,因“尿液泡沫增多7月,反复颜面、双下肢浮肿20日”初次来就诊。 四诊:患者神清,精神稍倦,时有咳嗽少痰,口干无口苦,面部红斑,颜面浮肿,双下肢重度浮肿,胃胀及胃脘部不适较前减轻,纳差,眠可,尿中多泡沫,大便尚可。舌淡暗,苔白偏腻,脉沉细。5月25日患者浮肿较前加重,遂至深圳第三人民医院就诊,查尿常规提示:潜血3+,蛋白3+,肝功:白蛋白14.6g/L,血脂:总胆固醇16.72mmol/L,甘油三酯14.00mmol/L,免疫6项提示:C30...

  • 小腿抽筋为“挛急症”中药验方治疗

    小腿抽筋为“挛急症”中药验方治疗

    中医称小腿抽筋为“挛急症”,认为其发生多为人体经络、气血不畅或吸收不良所致。早在汉代的《伤寒论》中29条记载有脚挛急。临床实践证明,采用中药验方治疗小腿抽筋,疗效较好。 方一:白芍30克,桂枝6克,川木瓜10克,甘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服药3~5剂可愈。 方二:白芍40克,甘草20克,加水煎成汤剂,隔日1剂,频频服下。一般服药2剂可愈。 方三:木瓜30克,桑枝15克,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先将木瓜、桑枝加适量水煎煮后去渣留汁、薏苡仁粳米...

  • 中医复法组方配药治尿毒症

    中医复法组方配药治尿毒症

    缓慢肾病、肾衰归于疑问杂病范畴,病始多因,治难一法,欲求显效,殊非易事。中医医治肾病,早载于《内经》,充分于历代。怎么从中寻觅突破点,是当代中医之职。如能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特色,立足全体观念,注重个体化医治优势,或将有助于开拓立异,进步效果。 现代中西医结合研讨发现肾病患者服用雷公藤、大黄能降尿蛋白、血尿素氮、肌酐等。经开发成为新药,取得令人瞩目的效果。但对雷公藤的生殖毒性、肝肾毒性,大黄怎么辨证使用,需要探索研讨,进一步减毒增效,并从中医医理、复法组方配药中找出路,掌握毒药看病的安全性。 兹据个...

  • 少阴肾经临床治验列举 处方用药

    少阴肾经临床治验列举 处方用药

    少阴指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伤寒论》中的少阴偏指足少阴肾经。少阴病何缘急下阳明,其意义来源于临床的实践体会,为把这一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本文拟从少阴与阳明的生理、病理、证候特点、治疗原则、处方用药、临床疗效入手,略作如下探讨。 【少阴肾经与阳明胃经在生理上的联系】   《灵枢经校释》:“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上腨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人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 膜性肾病经典中医案方药

    膜性肾病经典中医案方药

    边某某,男,51岁,2012年12月4日,因“反复双侧下肢浮肿1年10月,加重20余天”初次来就诊。 四诊:神清,精神疲倦,口干,腰酸腰痛,胃胀腹胀,双下肢重度浮肿,纳眠一般,小便夹泡沫,大便偏烂。舌淡胖,苔微黄,脉沉细。肾活检:II膜性肾病。黄老接诊后,辩证为脾肾两虚,湿热壅盛,治则治法:标本兼治;补脾益肾,清热利湿化瘀。 方药: 太子参20g 茯苓(云苓)50g山药(淮山)20g芡实(茨实)30g薏苡仁(苡米)50g    藿香(广藿香)15g炒黄连15g法...

  • 浅议肾玄府理论及辛味风药在肾病中的运用

    浅议肾玄府理论及辛味风药在肾病中的运用

    “玄府”出自 《素问·水热穴论》 ,曰 “所谓 玄府者,汗空也” 。古汉语中 “空”通 “孔” ,故 玄府即指汗孔,此谓狭义玄府。而广义玄府的概念 则由后世金元四大家之首的刘完素加以拓展及延 伸。刘完素在 《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开创 “玄府 气液理论” ,曰 “然皮肤之汗孔者,谓泄气液之孔 窍也,一名气门,谓泄气之门也。一名腠理者,谓 气液出行之腠道纹理也; 一名鬼神门者,...

  • 特发性水肿案 方用当归芍药散加味

    特发性水肿案 方用当归芍药散加味

    特发性水肿案 祁某某,女,50岁,医生,2009年2月24日初诊。 患者头面四肢肿胀半月有余,晨起较重,眼胞浮肿,面皮有紧急感,双手拘急不舒,手指伸展费力,身体强着不利,难于转侧,白日活动后则缓解。伴有身倦乏力,食欲减退,精神欠佳,二便正常,月事三月未行,面色虚浮,脚胫部可见凹陷性水肿,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经西医多次尿常规化验未发现异常,又做血便常规、X线、B超检查、心电图、心肝肾功能测定均属正常。诊为特发性水肿,建议中医治疗。 证属肝郁脾虚,气血瘀滞,水气不行,治宜疏肝运脾,行气活血利...

  • 紫癜性肾炎方药心悟 中医论治法则

    紫癜性肾炎方药心悟 中医论治法则

    过敏性紫癜( 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HSP) 是 全身广泛的小血管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炎症性疾病, 伴有 IgA 为主的免疫沉积 [1 ] , 其肾脏受累发生率占 20% ~80% [2 ] , 称为紫癜性肾炎, 可发生在任何年 龄且儿童多见, 但成人并不少见, 占成人继发性肾病 的第二位 [3 ] 。其临床表现与病理分型多样化, 以血 尿和( 或) 蛋白尿表现的病理分型多为 II 级、 IIIab 级, 肾病综合征以 IIIa、 IVa 级为主, 若一旦出现肾病 综合征、 肾小球新月体...

  • 小便夹泡沫,膜性肾病,昆仙胶囊中药

    小便夹泡沫,膜性肾病,昆仙胶囊中药

    陈某某,女,64岁,2012年12月13日,因“发现小便夹泡沫2月余”初次来就诊。 四诊:神清,精神疲倦,口苦,腰酸腰痛,腹胀,双下肢少许浮肿,纳眠可,小便夹泡沫,大便干结。舌淡暗,苔微黄,脉细。黄春林主任接诊后,辩证为脾肾两虚,湿热壅盛治则:标本兼治;治法:补脾益肾,清热利湿化瘀。 方药:太子参20g茯神20g 山药(淮山)20g旱莲草(墨旱莲)15g女贞子(盐女贞)15g菟丝子(盐菟丝)15g杜仲(盐杜仲)25g芡实(茨实)30炒薏苡仁(炒苡)50g 藿香(广藿香...

  • 王暴魁治疗肾病用药经验

    王暴魁治疗肾病用药经验

    王暴魁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肾病科 主任医师,肾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师承国医大 师张琪、李辅仁,擅长运用中药治疗慢性肾炎、慢 性肾功能不全等肾脏疾病,且具有独特疗效。 1 用药经验 1. 1 黄芪补气又祛风,利水消肿降蛋白 在治疗水肿及蛋白尿方面,王暴魁教授喜用 大剂量生黄芪,其常用量为 100 ~200 g。生黄芪性 味甘温,其利水消肿作用可见于 《金匮要略》 : “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 之” ; 清朝陆以湉在 《冷庐医话》 [1 ] 也记述了生黄 芪利水消...

  • 尿失禁 治则方药 固涩膀胱

    尿失禁 治则方药 固涩膀胱

    李某,女,41岁。主因尿失禁近20年,于2018年5月23日首诊。患者在1999年3月顺产后有时出现尿失禁,产褥期未予重视。后因病情无改善先后到县、市及西安大医院诊治,均未查出明确病变,建议康复治疗。曾屡服西药,毫无效果,致使病情逐渐加重。现症:每当突然用力,如咳嗽或跑步等,都会禁不住遗尿,伴疲乏无力。喜热食,冬天畏寒。诊见:隐约可闻尿骚味,双脉沉弱,舌淡红,苔薄白。 诊断:尿失禁(脾肾阳虚,膀胱失约)。 治则:温补脾肾,固涩膀胱。 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味:党参15g,炒白术15g,炮姜...

  • 反复颜面及肢浮肿9年黄春林方药

    反复颜面及肢浮肿9年黄春林方药

    胡某某,男,25岁,2012年12月5日,因“反复颜面及双下肢浮肿9年”初次来就诊。 四诊:神清,精神疲倦,口干,双下肢浮肿,纳眠一般,少许腹胀,小便夹泡沫,大便调。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我院肾活检:轻微病变。黄春林主任接诊后,辩证为气阴两虚,湿热瘀阻,治则:标本兼治;治法:益气养阴,清热利湿化瘀。 方药:黄芪(北芪)30g 淫羊藿(仙灵脾)15g 旱莲草(墨旱莲)20g 女贞子(盐女贞)20g 黄精(酒黄精)30g丹参30g藿香(广藿香)15g甘草(甘草粒)5g    海螵蛸(鱼古)...

  • 天冷膝盖痛 病例方药一则

    天冷膝盖痛 病例方药一则

    天冷膝盖痛主要是由于关节受到风湿、风邪入侵膝盖部位引起的,是由于生活中长期不注意膝盖的保暖造成的,在天冷,风大,或者潮湿的时候都会引发膝盖的疼痛。 艾草 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 无意争颜呈媚态,芳名自有庶民知。 清·吴亦鼎《神灸经论》记载,“夫灸取于火,以性热而至远,体柔而用刚,能清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做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 艾灸——治疗膝盖冷痛 艾灸部位:...

  • 颈椎病中药处方 药渣趁热敷颈椎处

    颈椎病中药处方 药渣趁热敷颈椎处

    颈椎病 黄某,男,66岁。因颈部经常酸痛,俯仰、转侧不利3年,近日加重,于l989年3月3日就诊。病因昨晚受寒而起,症见颈部酸痛、板硬感,俯仰、转侧困难,头晕,右手指麻木,握物无力,舌边有瘀点,苔薄白,脉缓。血压正常。X线显示:颈椎退行性变。 处方:桂枝5克,葛根40克,羌活10克,秦艽15克,麻黄8克,黄芪30克,防风8克,川芎5克,川蜈蚣3条,红花l0克,田三七20克,路路通20克。 日煎服1剂,药渣趁热敷颈椎处。5剂后复诊,颈部酸痛及手指麻木消失,头部俯仰、转侧稍有不便,药症相符,嘱前方...

  • 泌尿系感染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

    泌尿系感染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

    泌尿系感染是由各种病原体在泌尿系统异常繁殖所致的尿路急性或慢性炎症,留置尿管相关的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医院内获得性感染。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尿路刺激征多见,包括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这些症状常常并存。西医常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普通细菌感染预后较好,若为耐药菌感染,往往预后不良,且易反复发作。 患者就诊时的一般状况 患者方某,男,82岁,因反复尿频、尿急、尿痛3年余就诊。既往于2012年在某医院行右膝关节置换术,术中植入尿管,术后反复泌尿系感染。2013年7月尿培养提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予...

  • 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综”中医中药治疗

    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综”中医中药治疗

    病案举例:陈阿姨今年62岁, 半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眼睑及双 下肢浮肿,尿中泡沫增多,腰膝酸 软,倦怠,全身乏力,纳差腹胀,恶心 欲吐,咽干,尿量减少,夜尿每晚3~4 次,无发热畏寒,无腹痛腹泻等。在 外院检查发现尿蛋白3+,血清白蛋 白21克每升,总胆固醇7.6毫摩尔 每升,甘油三酯3.7毫摩尔每升,肾 功能正常。医生告诉陈阿姨她患了 “肾病综合征”。 点评: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综”, 典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每日大于 3.5克)、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 肿。这些表...

  • 邪毒犯肺肾气亏 针药结合显奇效

    邪毒犯肺肾气亏 针药结合显奇效

    基本资料 潘某,男,63岁。既往有糖尿病病史。易外感。 发病过程 患者于2020年1月24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5℃,伴畏寒、无寒战,伴阵发性咳嗽,痰少难咳,气促,无咯血,无心慌、恶心、呕吐等不适。起病后在外院予对症治疗(用药及时间均不详),1月29日未再发热,仍有干咳、气促,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多次复查CT提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病灶吸收欠佳,考虑病毒性肺炎”。2月20日下午收住武汉雷神山医院,西医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r...

  • 双下肢浮肿,I膜性肾病方药

    双下肢浮肿,I膜性肾病方药

    邱某某,女,27岁,2013年10月15日,因“反复双下肢浮肿1月余”初次来就诊。 四诊:神清,精神疲倦,口干,双下肢少许浮肿,纳眠可,小便夹泡沫,大便调。舌红,苔少微黄,脉细。平素体虚,易于感冒。肾活检:I膜性肾病。黄春林主任接诊后,辨证为脾肾两虚,水湿浸渍;治则:标本兼治;治法:补脾益肾,利水渗湿化瘀。 方药:太子参20g茯苓皮50g旱莲草(墨旱莲)15g女贞子(盐女贞)15g法半夏15g海螵蛸(鱼古)15g蒲公英15g山药(淮山)20g厚朴花(川朴花)10g芡实(茨实)...

  • 顽固性尿潴留 治则方药

    顽固性尿潴留 治则方药

    顽固性尿潴留非常少见。尿潴留是指尿液潴留在充盈的膀胱内不能自行排出的病症,中医无此病名。产后尿潴留是尿潴留的一种,是由于产后膀胱内尿液大量存在,6小时内不能自行排出。 王某,女,25岁,主因足月顺产后尿潴留,在我院产科住院治疗2周,西医给予穴位药物注射、热水熏洗、留置尿管等对症治疗,同时口服中药治疗效果不佳,仍然尿潴留。 8月17日请张洪洲主任医师会诊,刻下患者面色白光白,倦怠乏力,心慌出汗,腰酸疼,尿道时有刺痛,纳可,大便正常,恶露量不多,舌质淡苔白,脉沉。 诊断:(肾阳虚弱 气化不...

  • 肾绞痛 中药代温灸膏止痛效果

    肾绞痛 中药代温灸膏止痛效果

    肾绞痛的表现为腰部或腹部的突发剧烈疼痛,可有腹股沟、会阴、尿道放射痛,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大汗淋漓、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缓解疼痛是肾绞痛患者就诊的主要诉求,也是泌尿外科急诊的重要课题。笔者在临床中对肾绞痛采用西药解痉、镇痛联合中药代温灸膏外用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止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经治输尿管结石肾绞痛患者6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男性30例,女性6例;年龄(42.25±13.83)岁;结石直径0.7...

  • 慢性肾功能不全中药处方

    慢性肾功能不全中药处方

    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 2010年10月18日10时科别:二沙三楼特诊 姓名:杨某某 性别:男年龄:41岁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主诉:发现双肾实质慢性损害一月余。 现症见:偶有疲倦,余无明显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细。 辅助检查:2010.9.3B超:考虑双肾实质慢性损害,左肾小囊肿,小结石,左室假腱索。2010.9.524小时尿蛋白:456mg/24h。2010.8.3甘油三脂:4.77ummol/L,肌酐277ummol/L,尿酸680ummol/L。 西...

  • IgA肾病中医病因病机 IgA肾病的中医药分期论治

    IgA肾病中医病因病机 IgA肾病的中医药分期论治

    IgA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IgA肾病是一个病理形态学诊断名词,统计数据表明,我国IgA肾病的发病率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5%~55%[1]。其特征性病理改变是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部分患者最终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临床表现以血尿、蛋白尿为主,可伴有水肿,随着病程迁延,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可合并血肌酐升高、高血压等。现代医学对IgA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学者研究发现,IgA肾病具有家族聚集性[2],临床观察发现其在上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等)后易发病或加重,其他系统性疾病如...

  • 尿潴留 中药方化气利水治癃闭

    尿潴留 中药方化气利水治癃闭

    癃闭的治疗应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着眼于通,即通利小便。但通之之法,有直接、间接之分,因证候的虚实而异。实证治宜清湿热,散瘀结,利气机而通利水道;虚证治宜补脾肾,助气化,使气化得行,小便自通。此外,尚可根据“上窍开则下窍自通”的理论,用开提肺气法,开上以通下,即所谓“提壶揭盖”之法治疗。“提壶揭盖”法最早出自于金元名医朱丹溪的医案,其著作《丹溪心法》论治小便不通时具体阐述了该法:“气虚,用参、芪、升麻等...

  • 肾衰不能气化,湿浊毒瘀内停中药处方

    肾衰不能气化,湿浊毒瘀内停中药处方

    胡某某,男,79岁,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 2013年04月11日因“反复咳嗽20年,双下肢浮肿1年”初次来诊。 病史:既往有高血压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诊治不详。2012年2月查CR:182,尿pro2+,当地诊断为慢性肾衰,给予利尿、活血等处理后,患者症状反复。病程当中反复肺部感染,反复使用抗生素抗感染。血压波动在200/100mmHg.2013-2-22查CR:437. 现症见:乏力,咳嗽,气喘,水肿,小便约700ml,夜尿增多。舌暗淡,苔少,脉弦细。 诊断:...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