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 第54页
-
温热病的辨证纲领 卫气营血辨证
外感温热邪气而导致的温病,称为温热病。其特点是: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热象偏重、易伤津液。如何针对温热病的性质和特点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辨治,首先就涉及温热病的辨证纲领及治疗原则与禁忌问题,本文旨在就此展开论述。 【温热病的辨证纲领——卫气营血辨证】 温病的辨证有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两个辨证纲领。卫气营血辨证为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所创,按温病发展过程中对人体损伤机制的不同而将其划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从而揭示了温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转重、由实致虚、由功能...
-
辨证论治 中医学特色
临证辨证应首重病机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精髓。在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中,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淫辨证等多种辨证方法并存,发挥着重要的临床指导作用。但对于缺少丰富临床经验的医者而言,在临床具体应用中往往较难把握,初学者更难甄别应用。有其症,辨其证,分其型是中医传统辨证体系的基本模式。由于疾病的症状、体征可因个体差异、病程、药物治疗等影响而复杂多样,加之医者水平、学术流派等因素的影响,对同一疾病的辨证分型各有不同。因而传统的辨证方法使证候...
-
探讨证本质研究在完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的意义
辨证论治是中医特色和优势所在, 完善的辨证论 治体系对充实中医理论, 指导中医临床有着重要的意 义。 近年来, 在传统辨证论治体系基础上, 涌现出了 新的辨证手段, 如证素辨证、 微观辨证等, 这些辨证方法使得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得以不断的完善。 然而, 要实现中医辨证的客观化、 标准化及规范化, 建立现 代完善的辨证论治体系仍需要搞清楚的关键问题是 “证” 本身的生物学基础, 即 “证本质” 的问题。 辨证论治体系形成和发展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经典, 其阴阳、...
-
中医体质辨识为健康保驾护航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用这句话比喻人体的体质,再形象不过了。我国人群的体质可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淤质、气郁质和特禀质9种。每种体质都有其不同的形体特征、常见表现、心理特征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并有特定的发病倾向。从健康到亚健康再到疾病,体质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各种体质偏颇是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同时正是因为体质不同,导致疾病的发展与转归也不尽相同。 中医体质辨识就是通过专业的体质辨识工具,由医生分析个人体质特征,判定个人体质类型,然后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
-
中医辨证思维 藏医药现代化 19个病种中医护理
为保持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日前组织重点专科护理协作组制定了胃疡、暴聋、乳痈等19个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试行)。 方案明确了针对病种的中药应用注意事项、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中医护理效果评价等。要求中医医院优化制定适合本院实际情况的中医护理方案,并指导临床应用推广。 日前,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的老年病及肿瘤精准医学学术讨论会上,专家认为中医的“个性化治疗”思维和精准医学的理念相一致。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
-
中医辨证应用板蓝根
近些年来,部分医生不辨证而应用板蓝根、百姓们盲目滥用板蓝根的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目前甲流肆虐、普通感冒增多的季节,板蓝根及其中成药制剂更是抢手,不少人为防感冒,长期以板蓝根煮水喝,不少家长天天为小孩冲服板蓝根冲剂(颗粒),供小儿当茶喝。还有不少人,一患感冒,出现鼻塞流涕、头痛脑热等症状,不分体质的虚实,不论风寒风热,一律首选板蓝根中成药制剂服用。 不辨证而滥用板蓝根的原因,一是百姓对中药的无知,多数患者不明白滥用寒凉药的危害性,患感冒图方便,看说明或道听途说随意购买服用;二是某些厂家、媒体的误导;三是部分医...
-
六味地黄丸 中医辨证多种病症
六味地黄丸是一种家喻户晓的补肾中药,其配方出自宋代名医钱乙。该药自古延用至今,备受历代医家推崇,被后世誉为“补阴方药之祖”。六味地黄丸适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下列症状:腰膝酸软、骨蒸潮热、手足心热、盗汗、头晕目眩、耳鸣、口干咽痛、神经衰弱、失眠、健忘、多梦、皮肤粗糙、须发早白、乏力、不耐劳作等。 随着现代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制药工艺的讲步.目前六味地黄丸已被制成多种剂型,如口服液、蜜丸、水丸、浓缩丸、胶囊、冲剂等,使用更为方便。在临床上,六味地黄丸的使用面和适应病症也不断被拓宽,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和临...
-
针灸疗法:脏腑经络辨证取穴或经验配穴
针灸疗法的应用,多以脏腑经络辨证为主,进而确定病机证型、选穴治疗,有些针灸师在此基础上加以经验配穴。笔者在临床中发现,按照脏腑经络辨证取穴或前人的经验配穴,疗效往往也有局限。 笔者自从追随冯世纶教授学习胡希恕经方学说以来,对中医汤液治病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在临床中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笔者反思,六经辨证的方法是否可以像胡派六经八纲理论指导应用中药一样,用在针灸治疗的领域呢? 近阶段来,笔者尝试以胡希恕经方理论的应用思路,结合前人针灸的经验穴位,寻求与经方方剂相对应的配穴,然后再用六经八纲...
-
未辨清体质,莫乱喝药酒
有关方面专家介绍,药酒并非人人皆宜,要因人而异。自泡药酒要讲究辨证施治,随意泡制和服用极易出问题。特别是消化道溃疡、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宜饮用药酒。 中医学上,人的体质有阴阳寒热之分,而泡药酒的酒和药材也有寒热之分,如白酒属热性,黄酒属凉性。阳热体质的人适合喝阴虚的酒.而阴虚体质的人则相反.只有当寒热和谐才能达到补养身体的目的,否则适得其反。 国家有关部门曾出台政策,酒店、餐馆、商场等企业出售自制酒都将被禁止。因部分商场、酒楼根本没生产许可证,也没有进行销售备案登记,而标榜有滋阴壮阳、滋养容颜作用的自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