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第91页
-
乳腺增生乳房结节 乳痈疏肝散结汤
左振素,女,1951年生,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第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专家,国家级重点专科及山东省风湿病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曾任山东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出版医学著作23部,养生保健书籍4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年,擅长治疗内科杂病及疑难病症,尤其擅长治疗风湿类疾病及各类肾脏疾病,推崇中医外治法,崇尚内病外治理论,倡导简、便、廉、验之法。 组成:柴胡15克,郁金12克,香附15克,川芎15克,夏枯草15克,连翘15克,...
-
乳腺小叶增生自拟消核汤方药 验案举隅
自拟消核汤方药组成:柴胡12g,香附6g,陈皮12g,橘核15g,当归12g,川芎10g,赤芍15g,蜂房10g,僵蚕10g,黄芩12g,甘草6g。 主治:乳腺小叶增生。 加减:结节硬块大者,加海藻、莪术;舌上少津者,加天花粉;大便秘结者,加全瓜蒌,知母;痛苦甚者加剧黄芩、白芍剂量,另加丝瓜络。 验案举隅 事例一:杨女士,30岁。2017年11月4日就诊,患者双侧乳腺包块结节1年余,包块质硬,轻触痛感甚,经红外线扫描查看;诊为乳腺小叶增生,服多种中西成药医治均无好转,月经量少...
-
自我按摩可预防乳腺增生
据统计,我国约75%左右的育龄妇女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有3%的非典型增生会发展为乳腺癌。中医认为该病属于乳癖范畴,其病因病机多由情志失调,肝气郁结,失于疏泄,或者劳倦内伤,肾气不足,不能化生天癸,冲任失于灌注导致。该病的发生和肝、肾经和冲任二脉有着密切关系,属于一类虚实夹杂的病症。积极预防至关重要。 自我按摩可预防乳腺增生,主要选取肝经、肾经和任脉上的穴位施术。 摩乳:双手掌分别在双侧乳房周围做环形摩法,左右各100次。 擦斜肋:双手分别置于双斜肋部,也就是肝经部位做快速的擦法,约6...
-
细菌性阴道炎调理养生偏方
细菌性阴道炎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有恶臭味,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分泌物呈灰白色,均匀一致,稀薄,黏度很低,容易将分泌物从阴道壁拭去。 细菌性阴道炎极难治愈,这和日常的保健工作关系密切,因此细菌性阴道炎饮食调理工作要重视,下面介绍一些细菌性阴道炎饮食调理养生方。 1.忌辛辣食品:辛辣食品(辣椒、姜、葱、蒜等)多食易生燥热,使内脏热毒蕴结,出现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肛门灼热、前后阴痒痛等症状,从而使本病症状加重。 2.忌海鲜发物:腥膻之品,如桂鱼、黄鱼、带鱼、黑鱼、虾、蟹等水产品可助长湿热,食...
-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常见中成药
乳腺增生病是指乳腺结构在数量和形态上发生异常,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种常见乳腺良性病变,其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首位。主要表现为乳腺疼痛和乳房结节,与月经周期和情志变化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等原因,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少,主要包括内治和外治两方面。 内治:分为辨证治疗和周期治疗。 辨证治疗: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的首要原则。若患者平素性情急躁易怒,乳房疼痛随情绪波动而变化,考虑为肝...
-
甲状腺结节并子宫肌瘤和乳腺增生 中医病案方药
温阳健脾法治疗甲状腺结节并子宫肌瘤和乳腺增生1例 1 病案介绍 患者,女,29 岁,2015 年 12 月 10 号初诊。 患者主诉 “体检甲状腺结节”前来就诊,刻下症: 怕冷,乏力困倦,头痛,大便溏,小腹冷痛,偶 乳房疼痛,舌淡苔白脉滑。既往多发子宫肌瘤、 盆腔积液、乳腺增生史,超声示: 甲状腺囊性多 发结节,左叶大者 0. 42 ? × 0. 32 ?,右叶大者 0. 3 cm ×0. 25 cm; 甲功检测示: FT 4 1. 10 μg/mL, FT...
-
益气生血法治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热
张某,女,46岁,2021年12月14日初诊。主诉: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术后持续发热3天。患者2021年12月17日行子宫全切术,术前中度贫血,术中出血500ml,予输注相同血型红细胞悬液2u(400ml),术后予第二代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出现体温升高,术后第1天体温最高为38.9℃,更换第三代抗生素后第2天体温仍高,最高为39℃。患者精神状态可,发热,无畏寒,无头晕头疼,无恶心呕吐,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胀,肛门未排气,尿管通畅,已更换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奥硝唑抗感染。舌淡红,苔薄,脉细。既往史:平素喜吃素食,贫血状...
-
阴痛,性生活阴道疼痛感,中医处方
患者,女,46岁,2016年7月22初诊。以性生活时阴道疼痛半年为主诉就诊。 半年前,患者始有性生活时,阴道突然疼痛感,因疼痛不严重,并未在意。后几乎每次性生活时,阴道都有隐痛感,次日明显精神不振。患者到县级医院妇科诊疗,做相关检查后,被诊断为阴道干涩症,采取外用药与口服药结合治疗后,疗效不显,自行停止治疗。最近1个月来,症状有所加重,前来就诊中医。刻见:性生活时阴道隐痛,偶尔无法完成性生活,消瘦体型,时有叹气,偶有阵发性肢体麻木、下肢痉挛,伴有腰膝酸软,舌淡红苔少,脉细。 诊断:(肝虚风动型)...
-
妊娠水肿的养生指导 调理治疗大法
妊娠水肿是指妊娠期间出现下肢水肿,延及大腿,甚至全身,一般多发生在妊娠中晚期。中医称为子肿,又称妊娠肿胀。历代文献根据肿胀部位与程度不同,又有不同的称谓。如水肿从足至膝,小便长者,属湿气为病,名曰子气;两脚肿而皮粗厚者,属湿,曰皱脚;两脚肿,皮薄光亮者,属水,名曰脆脚。 妊娠水肿是妊娠中晚期的常见病。其发生与素体虚弱,饮食不节,营养状况不良,严重贫血,初次妊娠,孕早期呕吐严重脾胃受损,既往有旧疾,如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等有关。此外,妊娠双胎,羊水过多,葡萄胎的孕妇亦多见,与家族遗传史亦有关。...
-
二陈汤擅治痰饮诸症 双乳增生案 肉瘿案
《和剂局方》二陈汤治疗“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而脾胃不和”,由半夏、橘红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炙甘草一两五钱组成。每服四钱,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二陈汤中半夏辛温,性燥,功专燥湿祛痰,和胃降逆;橘红理气燥湿,芳香醒脾;茯苓淡能渗湿,使湿从小便而去;生姜降逆化痰,助半夏、橘红行气消痰、降逆止呕,使气机宣畅而胀满除,并能制半夏之毒;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相伍,散中有收,使痰去而肺气不伤;甘草调和诸药...
-
痰气结聚 乳腺增生多为良性 前病后治 自我保健找天宗
乳腺增生现在发病率非常高,但其实不用过于担心,乳腺增生既不是肿瘤也不是炎症,它实际是女性身体的内分泌系统,也就是雌孕激素失衡而导致乳腺腺体的增生或者是退行性的病变。乳腺增生好发于中年女性,青年女性或老年女性也时有发生。有统计说,适龄的女性大概有60%到70%都患有乳腺增生。 痰气结聚 乳腺增生多为良性 结节 有的人局部组织可以摸到明显的、有形的结聚物,结节所处的位置,在乳房外上四分之一象限居多,那么在下方也有一部分,基本上在这两个区域当中出现明显的结节。 疼痛 有很多人并没有明显的结节...
-
治女性阴道微生态失调 名中医闫良“分层” 辨证论治
闫良 (1964-) , 男, 安徽省名中医, 主任中医师, 精 研安徽 “南新安、 北华佗” 两大医学流派数十年, 擅长 诊治妇科及内科疾病。 随着阴道微生态医学的发展, 人们认识到生殖道 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关系密切。如廖秦平等 [1] 学者认 为临床上的各种阴道炎症 (包括能够明确诊断或不能 明确诊断的) 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阴道微生态失调。女 性的阴道为人体下半身开放性腔道之一, 其内生活着 多种多样的微生物, 是人体内重要微生态区域之一。 女性阴道内微生态系统是一个独特的、 动态变化的体...
-
乳腺增生用当归白芍之品养肝柔肝调理肝气调和冲任
乳腺增生属中医“乳癖”范畴。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大多因情志内伤,冲任失调,痰瘀凝结所致。以乳房有形状大小不一的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相关为主要表现的乳房疾病。 全国名中医周铭心是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对于乳腺增生类疾病有独到的见解,现对其用中医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临证经验 《杂病源流犀浊》曰:“乳房属胃,乳头属肝,人不知调养,忿怒所逆,郁闷所过,厚味所奉,以致厥阴阴血不行,遂令窍闭而不通,阳明之血壅沸,更令热甚而...
-
乳腺增生饮食预防 生活作息调养
每年单位体检,很多育龄女性查出乳腺增生。对于这一结果,有的女性认为问题不大,不用管它;但也有女性很紧张,特别是听说过身边有同事查出乳腺癌的,会更焦虑。乳腺增生,这个诊断到底提示了什么?是乳房真的出了问题吗?到底需不需要治疗?会不会恶化成乳腺癌? 解 读 生理性增生不用怕 病理性增生防癌变 郑虹已经有好几年查出乳腺增生了,但除了偶尔有点胀痛外,似乎没什么大碍,所以一直没太在意。最近单位体检,又有同事查出乳腺癌。她有点担心,不知道乳腺增生到底有多严重?会不会有一天也恶变成乳腺癌?在医院乳腺科,她向医生...
-
乳癖结块质地较硬者 主治乳腺增生中药方
张恩树,1944年出生,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扬州市名中医,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然”字门内科中医术第十二代传承人。师从全国名中医任达然,临证善用经方,擅长治疗内科、妇科杂病。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著有《任达然老中医临床经验录》。 组成:炒柴胡10g,川郁金10g,制香附10g,青皮10g,陈皮10g,合欢皮10g,当归1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10g,全瓜蒌15g,夏枯草15g,浙贝母10g,生牡蛎30g(先煎)。 功效:疏肝理气,化瘀软坚。...
-
吴敏治疗甲状腺结节合并乳腺增生经验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细胞在局部异常生长所引 起的散在病变 [1 ] , 可出现诸如颈部肿块、 颈部胀闷、 咽有阻塞感或伴有声音嘶哑等临床表现, 亦有无临 床症状者 [2 ] 。女性较男性常见,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 是良性增生或胶质性结节 [3 ] , 本病属于中医“瘿瘤” 范畴。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 乳 腺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 缔组织的生长 [4 ] , 其特点是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及 出现肿块, 乳痛和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密切 相关 [5 ] , 其发病...
-
化痰软坚验方治乳腺结节,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
熊继柏,男,1942年出生,国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他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60余载,中医理论功底深厚,临证经验丰富,立法遣方严谨,临床疗效卓著。其论著颇丰,主要著作有《内经理论精要》《中医创造奇迹》等。 组成:柴胡10g,白芍6g,川芎6g,香附15g,枳壳6g,青皮10g,橘核10g,郁金15g,玄参10g,生牡蛎30g,浙贝母30g,甘草6g。 用法用量: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功效: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化痰软坚。...
-
中医治疗慢性骨髓炎 名医尹新生方
中医治疗慢性骨髓炎(肾阴虚)方 处方:生地24克,丹皮、茯苓、泽泻、牛膝各10 克,枸杞子、菟丝子、山茱萸、鹿角胶、龟版胶各12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肾益精。用于治疗慢性骨髓炎,中医辨证属肾阴虚型。症见腰酸腿软,潮热盗汗,失眠,遗精,足跟痛,舌质红,两尺脉弱乏力。 创方者:尹新生 中医治疗慢性骨髓炎(肾阳虚)方 处方:熟地24克,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各12克,杜仲15克,当归10克,制附子 8克,肉桂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
-
治足跟骨刺 骨质增生方
治足跟骨刺方 川芎45克,研为细末,分别装在3个薄布袋内,每袋15克左右。将药袋放在鞋内足跟疼痛处,每次用药1袋,每天换药1次,换过的药袋晒干后可再用。一般7天后疼痛明显缓解。 治骨质增生方 生麻黄、制马钱子各20克,乳香、没药各30克,冰片10克,小米(炒焦)200克。上药共研细末,用温开水调成糊状,分数次外敷患处,以干净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更换1次,至愈为止。(本方只可外用,不可内服)。 治水土不服方 陈茶叶、台乌药、谷芽、厚朴、神曲、枳壳、山楂、陈皮各6克,泡水代茶饮,可缓解水土不服引起的腹胀、腹泻、食欲不...
-
骨质增生中药敷治
骨质增生为中老年常见病,常常疼痛难忍,导致行动困难,且顽固难除,令患者本就体弱的身体带来极大的痛苦。下面介绍一则民间有效的中药外敷经验方,效果甚佳。 方法:取川芎500克,山柰100克,陈醋 (或白醋、醋精均可)500克,将川芎、山柰两味药混合一起打成粉末备用。每次取药粉约 50克,用少许醋调和,揉搓成面团状,再用透气性好的纱布包裹两层,做成药布包,放在锅里蒸约5~6分钟,取出将药团摊开,趁热 (以皮肤能耐受为度)敷于骨质增生处,纱布包扎固定,外面可再垫上一层塑料,以防药水渗出污染衣裤。敷2个小时后解开,让敷处透...
-
足部骨质增生用中药和米醋泡脚
有些中老年人常感到足跟痛,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足跟一着地就钻心痛,大多数是因为足底部长有骨刺,医学上叫骨质增生。足底部长骨刺,是由于足底部骨关节长期疲劳受到挤压、不恰当行走或跑跳受伤等原因引起的,它给人的行动和生活带来不便。 足部骨质增生用中药和米醋泡脚是一个不错的治疗方法,其处方如下: 威灵仙15克,川芎15克,小米醋300毫升。将威灵仙、川芎捣碎后与米醋一起放入锅内,加入清水1000毫升,熬煮5~10分钟后,倒入盆内泡洗足部骨刺患处(水热度自己掌握,防止烫伤),每日1~2次,10天为1个疗程。威...
-
膝关节炎生姜巧治
我60岁时患了膝关节炎,给我的行动带来了许多不便,尤其是上楼梯时特别痛,服了不少中西药,收效不大。后来我从某报上读到一则消息称,丹麦医学家用生姜治疗膝关节炎获得了成功,并宣布他们用生姜防治血液凝固的效果—卜分理想。 我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坚持吃了三个月的生姜,每天 10克左右,三个月后,果然有效。从那以后,我坚持每天吃生姜,迄今为止已五年,膝关节炎未有复发(但要注意保暖)。具体吃法:把生姜洗干净切成片,洗时千万不要去皮(不去皮属于凉性,去皮就变成了热性的了,吃了有火气),直接含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