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 第7页

原 第7页

  • 秋季高血压饮食、保健原则

    秋季高血压饮食、保健原则

    前不久,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病专家张维君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高血压患者秋季要注重养生保健,在饮食上,要多吃蔬菜,少吃油肉,还应注意规律饮食、节制饮食;同时,采用积极的防治措施,这样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控制热能和体重 张教授说,有人观察超过正常体重25公斤的肥胖者,其收缩压可高于正常人1.33千帕(10毫米汞柱),舒张压高0.93千帕(7毫米汞柱)。这说明,肥胖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肥胖的主要原因是热量入超造成的。体内多余的热量会转化为脂肪,贮存于皮下及身体各组织中,从而导致肥胖。因此,控...

  • 名医时国臣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名医时国臣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名医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风火型) 处方:川芎18克,生石膏30克,菊花15克,水牛角20克,胆南星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风清热,活络止痛。用于治疗原发性三义神经痛,中医辨证属风火型。症见疼痛畏惧风热刺激,疼痛呈现火烧或电激样,多有明显板击点。可伴有面红目赤,心胸烦热,手足心热,口燥唇裂,心烦易怒,人便秘结,小便黄,舌红少津,苔黄腻,脉弦滑或略数。 专家点评:此型临床多见,其临床特点为三叉神经痛加火的症状。无论外感火热之邪或内伤七情所致,均属实火。本方寒热并...

  • 心血管病 膏方调治原则及组方特点

    心血管病 膏方调治原则及组方特点

      内服膏剂又称膏滋,是丸、散、膏、丹、滴、露、酒、锭、汤等传统中药剂型之一,是为方便使用、长期服用、改善口感、提高疗效而创制的一种剂型。但是近代,膏方有被忽视的趋势。本文兹就膏方调治部分心血管疾病做一探讨,以抛砖引玉。   心血管病证候要素复杂   心血管疾病大致可以分为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前者的代表病种有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各类感染性心肌炎症;后者有冠心病、高血压等。从发病情况看,当前非感染性疾病(如冠心病)占主流。   中医认为非感染性心血管疾病属内伤杂病,如冠心病属胸痹范畴、高血压属眩晕范...

  • 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血瘀型)方

    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血瘀型)方

    处方:川芎15克,地龙、僵蚕、炙水蛭各10克,蜈蚣3条,全蝎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若一支疼痛偏热者加蔓荆子15克,偏寒者加荜茇25克;二支疼痛偏热者加薄荷15克,偏寒者加高良姜15克;三支疼痛偏热者加黄连5克,偏寒者加藁本15克;联合疼痛偏热者加柴胡15克,偏寒者加白芷18克。舌有瘀斑加穿山甲15克;舌苔薄黄加胆南星10丸;兼气郁加姜黄18克;兼气虚加黄芪30克。 功效主治:活血通络,化瘀止痛。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中医辨证属血瘀型。症见疼痛部位固定,疼痛的性质呈刀割样或针刺样,疼痛的时...

  • 中医讲“道”同象原理说失眠

    中医讲“道”同象原理说失眠

    “元阳”的圆运动与睡眠 一气周流又叫一元周流,是指一团元阳之气周而复始升降出入运动。中医讲“道”,大自然就是“道”。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出自然是最高境界,因为自然的东西是亘古不变的,是永恒的。 中医学研究问题的思路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天地是一个大宇宙,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张景岳讲到:“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正是因为这一丸红日的升...

  • 胃病患者适宜的饮食原则 五宜三忌

    胃病患者适宜的饮食原则 五宜三忌

      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是导致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胃病患者在正确治疗的同时,还要遵守适宜的饮食原则,才能使胃病减少复发,尽快向愈。胃病患者适宜的饮食原则是:五宜三忌。   饮食宜清淡 淡味饮食最养胃,清淡的素食宜于消化吸收,不仅有利于病胃的恢复,也利于长寿。新鲜蔬菜、五谷都是素食健胃佳品。在饮食养生中,食粥为人们喜爱和重视。清·石成金说:“清晨食白粥,最能畅胃气,生津液,大补于人。”   饮食宜精少 精,是指胃病之人不宜吃粗糙和粗纤维多的食物,尤其消化不良的病人。消...

  • 帮助消化“原汤化原食”

    帮助消化“原汤化原食”

      山东老家吃饺子结束后总喜欢喝点饺子汤,名曰“原汤化原食”,据说可以帮助消化。开始我对这种说法抱着保守态度,认为这是老人比较节俭,怕浪费粮食。随着阅历的加深,才意识到这种说法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近代名医陈存仁《我的医务生涯》一书中记载:一人因打赌吃粽子过多,开始呕吐,因粽子为糯米制作,黏腻非常,壅塞胸头,绝无回旋余地,当晚发病,整晚饱胀不能入睡,次晨就医诊治,但进食的消化药片随服随吐,遂转诊于陈氏。陈氏叫其用糯米粽一个,放在瓦片上炙成焦灰,研成粉末,和水进服,花了两天时间终于把...

  • 药到咳祛 中医辨证施治原理对症下药

    药到咳祛 中医辨证施治原理对症下药

      进入冬季后,咳嗽是常有的事。咳嗽是中医的病名,“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统称“咳嗽”。咳嗽冬春季节多见,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风热、风寒、风燥)咳嗽、内伤(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耗)咳嗽等几种类型。止咳药也有寒、热、温、凉之分,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若不辨证选用,止咳的效果也就不好。因此临床选用止咳中成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理对症下药,才能药到咳祛。   风寒咳嗽:多发于冬春季,症见咳嗽声重有力、咳痰稀薄白、咽痒、鼻塞、流清涕,骨节酸痛、...

  • 小儿咳嗽其治疗原则为宣肺止咳

    小儿咳嗽其治疗原则为宣肺止咳

      小儿咳嗽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秋冬季节尤为多见,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发育。中医认为,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别,小儿以外感咳嗽多见。其治疗原则为宣肺止咳。风寒咳嗽辅以祛风散寒,宣肺化痰止咳;风热咳嗽佐以疏风解表,清热止咳。   外感咳嗽多见咳嗽有痰,鼻塞,流涕,恶寒,头痛。若为风寒者,兼见痰、涕清晰色白,恶寒重而无汗。若为风热者兼见痰、涕黄稠,汗出,口渴,咽痛,发热。治疗应健脾宣肺,止咳化痰。推拿手法主要有   推坎宫坎宫位于自眉心起至眉梢成一直线。术者用两拇指自眉心向两侧眉梢做分推...

  • 治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方

    治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方

    方药:沙参、麦冬各15克,扁豆、桑叶各9克,玉竹、天花粉、丹参、地龙各10克,甘草6克。加减:眼睛干涩加枸杞子、菊花各12克;久咳发热加紫菀、地骨皮各12克;腰膝酸软、关节疼痛加防已、桑寄生各10克;四肢无力加党参、黄芪各12克;表热重者加银花、知母10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10天为1疗程。主治: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疗效:治疗20例,治愈5例,好转13例,无效2例。...

  • 姜汁泡脚治疗手脚冰凉:百科全说 张境原

    姜汁泡脚治疗手脚冰凉:百科全说 张境原

    张境原 2010-10-13 上 湖南卫视 百科全说 指导女性正确调理身体 姜汁泡脚配方: 老姜榨汁100毫升,米酒2400毫升,盐100克 注意(一定要是老姜,可以用二十度白酒代替米酒) 第一天 将材料不加热一起放入桶中 泡脚二十分钟 再倒入2400毫升 温开水泡脚二十分钟 第二天 将第一天的水留重复第一天的动作,放材料放水 第三天 后换水,三天泡三次 姜汁泡脚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去除失眠,痛经,痛风,偏头痛,解决手脚冰凉的问题。 姜汁泡脚一般不超过七天,尤其手脚冰凉的绝对有效,隔天就可以流汗了...

  • 预防高原反应方

    预防高原反应方

    处方与用法:红参须100克,茯苓20克,水煎4次,每次煎4小时。将煎液浓缩成150毫升,日1次,每次50毫升,时间最好在进入高原的前 1天开始服用。 功效:补气强肺,有一定的抗缺氧,预防高原反应的作用。高血压病患者慎服本方; (矍西海) 注意:进入高原要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维他命的物质,要大量饮水,越多越好,只要能承受。 初到高原,不可急速行走,更不能跑步,更不能做体力劳动,最好能用半天时间完全静养休息,第一晚上要早休息,多睡眠。 初到高原,要防止因受凉而引起的感冒。感冒是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主要诱因之一。高原温差...

  • 牙痛常见原因及处理

    牙痛常见原因及处理

    牙痛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引起牙痛的原因甚多,治疗亦有不同。 龋齿 龋齿引起的牙痛,表现为牙体有龋洞,早期多无疼痛,如遇酸、甜、冷、热刺激或食物嵌塞入龋洞时而感疼痛,刺激去除后疼痛多可停止。 急性牙髓炎 多由于龋齿较深,病菌从龋洞进入牙髓腔,引起牙神经充血、炎症。牙痛往往为自发性阵发性疼痛,遇冷、热刺激及夜间平卧时疼痛加重,疼痛亦可放射到面部、颞部及耳部,患者不能明确指出患牙的部位。在患有化脓性牙髓炎时,遇到热刺激疼痛加剧,而冷刺激疼痛反而减轻或消失。开髓术后,疼痛即可缓解。 慢性牙髓炎 有长时间遇冷、热刺激痛,进食痛...

  • 银杏叶茶治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佳

    银杏叶茶治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佳

    临床报道,采用银杏叶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00例,疗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治疗男67例,女33例;年龄45-75岁,平均56.5岁。适用于收缩压为140-16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90-100毫米汞柱患者。 方法:摘取新鲜银杏叶,洗净,干蒸,晾晒,每日6-9克,代茶饮。 疗效:所有患者均无副反应,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血压降至正常为有效,共33例;血压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为好转,共44例;血压无明显变化或者增高为无效,共23例。总有.效率为77%。治疗6个月疗效,正常为63例,好转为26例,无效为11例,总有效...

  • 原发性低血压穴位灸疗

    原发性低血压穴位灸疗

    原发性低血压又称体质性低血压,是指以动脉收缩压低于10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伴有头晕、头痛、疲劳、面色苍白、消化不良;甚至四肢发冷、心悸、呼吸困难、直立性眩晕等症状的一种疾病。使用灸法治疗常可取得良效。 治法:在升清阳气,气血双补的原则下穴取气海,膈俞,足三里等穴。先令患者取舒适仰卧体位将气海、足三里处充分暴露,术者将艾条点燃端对准穴位处施灸,以患者觉局部温热、术者视之泛红但不致烫伤皮肤为度,施温和灸15分钟;然后患者改为舒适俯卧位将膈俞穴处暴露如前法施温和灸15分钟。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 &...

  • 抽风原因及治疗方

    抽风原因及治疗方

    抽风,是人脑功能的短暂性障碍,引起全身肢体或局限性抽搐,并常伴有昏迷、瞳孔散大、分泌物增加及尿失禁等,临床上称为癫痫发作也称抽搐,引起老年人抽风的原因很多,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病因。 治抽风,四肢抽搐,口眼歪斜方: 蜈蚣 15g 全蝎 60g 蝉蜕 60g 僵蚕(麸炒) 60g 半夏(制)60g 天南星(制) 60g 厚朴(姜制) 36g 橘红 60g 枳壳(麸炒) 60g 甘草 30g 朱砂 15g 土鳖虫 60g 钩藤 30g 薄荷 30g 将十四味药,朱砂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其余蜈蚣等十三味,共粉碎成细粉,与...

  • 肺原性心脏病治疗方法

    肺原性心脏病治疗方法

    肺原性心脏病 本病是指由肺组织或肺动脉及其分支的原发性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因而产生肺动脉高压,致使左心室扩大和衰竭的一组疾病。 中医学认为,六淫之邪侵袭,使肺失宣降,痰气交阻,空壅气道,可致咳嗽,咯痰喘促,咳喘日久,则伤肺气,久成肺胀,成为本病的发病基础。肺气虚衰,累及脾、肾;脾肾俱病则水湿泛滥,出现水肿,心悸,气短,病情更重。常用的临床偏方、效方如下。 [方一] 咖啡豆适量。将咖啡炒过,每日用10克,浓煎,饮服。 [方二] 猫眼草(泽漆)茎叶30--60克,鸡蛋2个。把猫眼草洗净切碎,加水500毫升,再加鸡...

  • 足浴疗方治 原发性高血压

    足浴疗方治 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属中医学的眩晕、头痛范畴。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约占90%,可选用下列足药浴方。   ■桑叶芹菜方组方:   桑叶、桑枝各30克,芹菜50克。   用法:将上列药物加水4000毫升煎煮取液,先熏足后浸足,每日一次,发作时每日2次,1剂可用2~3次,10天为1疗程。   功效:清肝降压。本方适用于各类高血压患者。   ■钩藤桑叶方组方:   钩藤20克,桑叶15克,菊花20克,夏枯草30克。   用法:上药加水4000毫升煎煮取液,先熏脚后温洗双足...

  • 眩晕的治疗原则是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眩晕的治疗原则是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高某,女,67岁,2015年2月13日初诊。 主诉:头晕三天。患者面红目赤,三天前不明原因性出现头晕,伴有天旋地转感,甚则呕吐,右侧卧位时头晕明显,右侧耳鸣明显,听力减退,右侧手抖,心慌且每日下午3点左右不适感加重。舌红边有齿痕苔白厚,脉滑。既往有右侧神经性耳聋、颈椎退行性病变、高血压病、腔隙性脑梗死、糖尿病等病史。辅助检查:血压偏高(160/90mmHg),心电图未见异常,CT检查未见异常。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志龙教授认为,此乃眩晕病的肝阳上亢证,用平肝潜阳、祛湿化浊法,方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

  • 不寐案 心悸不寐案 予黄连茯苓汤原方

    不寐案 心悸不寐案 予黄连茯苓汤原方

    不寐案 张某,男,72岁,退休干部。2016年3月7日(惊蛰后2日)因睡眠不佳10余年,加重半月余就诊。刻诊:自述10多年来夜晚及午休睡眠均不佳,夜晚需常服安定2片,方可入睡4小时左右,且睡眠质量不好。曾多方治疗,疗效欠佳。近半月余,失眠加重,即使服用安定、右佐匹克隆片等亦不能较好入睡,甚是痛苦。无烦躁、心悸,偶感头晕。舌尖红,苔薄白,脉细数。予黄连茯苓汤原方: 黄连10克,茯苓15克,麦冬10克,车前子10克(包煎),通草10克,远志12克,法半夏10克,黄芩10克,生甘草5克,生姜2片,大枣...

  • 腹胀原因有三 解除腹胀揉三穴

    腹胀原因有三 解除腹胀揉三穴

    家长们带孩子去医院找儿科大夫看病时,大夫常会撩起孩子的衣服,敲敲孩子的肚子,这时大多会听到“咚咚”的响声。大夫会告诉家长“你的孩子肚子胀啦!”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孩子的肠胃内集聚了过多的气体,就像吹气球一样,孩子的肚子被“吹”大了,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推拿科主任医师高清顺说,从中医来讲这属于气滞。胃肠属腑,以通降为宜,气滞则通降障碍,发生胀、痛等症状。 腹胀原因三方面 要问肚子里的气体从何而来呢?高清顺说主要有三个方...

  • 根据不同原因的腹胀 进行辨证治疗

    根据不同原因的腹胀 进行辨证治疗

    腹胀,是指脘腹发 生胀满不舒的一种症 状。其病因多由脾胃素 虚、饮食不节、运化失 健,或肝气郁结、肠胃 积热、瘀血停滞等所 致。治疗此症应根据不 同原因的腹胀,进行辨 证治疗。 食滞腹胀:多由饮 食过度、食积内停、气 机不畅所致。证见胸脘 痞满,腹部饱胀,厌食 呕恶,嗳腐吞酸,舌苔 厚腻,脉滑。治宜消食 导滞。方用:山楂30 克,神曲20克,枳实、 法半夏、槟榔、青皮、莱 菔子、茯苓各10克,砂 仁5克。若腹胀较甚 者,加厚朴10克。 胃下垂腹胀:多因 脾胃虚弱、阳气不足、中 虚下陷所致。证见脘腹 发胀、食后为...

  • 镇咳降肺热食方 点菜有原则

    镇咳降肺热食方 点菜有原则

      指导专家 张忠德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呼吸科专家   川贝所含生物碱有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适用于肺热、肺燥及阴虚咳嗽,因此中药川贝、芡实煲鹧鸪有滋润、化痰、镇咳之效,尤适合老人小孩饮用。   川贝芡实鹧鸪汤   做法:鹧鸪1只、猪腱子肉150克、精盐适量。川贝、桂圆肉各20克,芡实50克,生姜2片。各配料洗净,稍浸泡;鹧鸪宰后洗净,去肠杂,置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猪腱子肉洗净,切大块状。然后与生姜一起放入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小时,放入精...

  • 结核自我保健 治疗肺结核原则

    结核自我保健 治疗肺结核原则

    早期 结核病一定要遵循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如不及时治疗,不仅将轻病拖成重病,还会使周围亲友遭到感染。 适量 在专科医师指导下,使用适量的抗结核药物,既能达到治疗目的,又减轻了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 联合 治疗肺结核必须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这样才能延缓结核杆菌对药物的适应,提高杀菌的效果,缩短疗程,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浪费。 规律 结核杆菌是一种很难杀灭的顽固细菌,在治疗上必须规律用药,如果只是症状缓解就停药,必将导致耐药菌的产生,造成治疗前功尽弃,日后治疗起来更是事...

  • 老年糖友控制血糖原则

    老年糖友控制血糖原则

    很多老人确诊糖尿病后,十分在意自己血糖值的变化。买个血糖仪,早上测一次,晚上再测一次,血糖值稍有波动,如规律用药期间空腹血糖从6.2摩尔/升变为6.5摩尔/升,就十分担心。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马晓伟表示,老年糖友控制血糖应遵守 “一松一紧”的原则,即适当放宽血糖控制目标,严格控制饮食。 马晓伟介绍说,我国老年糖尿病发病率高且多为2型糖尿病,同时常伴有代谢异常。他们对治疗的耐受性较差,更易发生低血糖,尤其是严重低血糖、无感知低血糖,甚至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因...

  • 耳鸣的原因及治疗 治体虚耳鸣

    耳鸣的原因及治疗 治体虚耳鸣

    前段时间,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每天工作都长达13-15小时,开始还吃得消,挺得住,到后来我渐渐感到身体虚弱,出现了头晕耳鸣、心悸气短、疲倦乏力、腰膝酸软等症状,人也显得面容憔悴。我休力透支,耳鸣严重,亲人介绍人一位老中医处看病。 老中医说我肾气不足,给我开了个方子:杜仲、枸杞子、当归各15克,糯米20克,白糖50克,加入白酒500毫升,同人密闭容器中密封保存,置阴凉处存放1个月后饮用。每日2次,每次20毫升。 说这个方子有补中益气,滋阴补肾的作用,有助尽快消除耳鸣等症状。我饮用杜仲米酒一个多星期,体力恢复,耳鸣、心悸...

  • 预防糖尿病皮肤病 治疗原发病+润肤

    预防糖尿病皮肤病 治疗原发病+润肤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糖尿病是导致失明、肾衰竭、截肢、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原因。但其实困扰糖尿病人的,并不仅有这些。   专家指出,在糖尿病的各个时期,可出现多种皮肤病变,其中以皮肤瘙痒症最常见。对此,广东省皮肤病医院皮肤科主任谷梅指出,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护肤、润肤,不要等皮肤干燥了,甚至瘙痒了才来润肤,否则皮肤受损后问题就麻烦了。   指导专家 广东省皮肤病医院皮肤科主任、   主任医师 谷梅   记者 梁婉玲 通讯员 曾卫华   糖尿病可引起多种皮肤病   &ldq...

  • “眼中风”引发失明 治疗原发病急救黄金时间

    “眼中风”引发失明 治疗原发病急救黄金时间

    退休职工林老先生,虽已进入古稀之年,但除了血压高之外,精神头还蛮足,每天清晨都要到公园散步。这天天气晴朗,他比平时多走了半个小时,回家后,突然感到左眼视物模糊,心想休息一下就好转了。谁知过了十多分钟,眼前变得一片灰暗。林老先生心急火燎,连声说:“咋回事,怎么不看见了?”于是家人立即将他送到附近医院诊治。眼科医生检查后说,这是“眼中风”,随后紧急采用降眼压、吸氧和其他药物救治。经紧急治疗,林老先生才摆脱了失明的危险。 眼中风系急症病情凶险 一提到&ldq...

  • 老花眼的饮食原则

    老花眼的饮食原则

    人到中年(40岁)以后,开始对30厘米以内近距离的细小物体,出现视物昏蒙,自觉阅读、穿针困难,但对远距离的物体却看得一清二楚,这种视物现象叫做“老花眼”或称着“远视”、“老视”。 “老花眼”是一种正常的衰老现象,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化,晶状体、睫状肌的本质与功能发生变化,失去调节功能的结果。除了300度以上的近视眼外,可以说人皆可有之。但体质虚弱或有其他眼病的人,可提前出现,或症状较为严重。中医认为“老花眼&...

  • 鼻衄鼻出血 急则冶其标原则

    鼻衄鼻出血 急则冶其标原则

    1.热邪犯肺症见口鼻干燥,或呼气有灼热感,衄血,血色鲜红,或兼有身热,咳嗽痰少,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或浮数。洽宜清泄肺热、凉血止血。 方选桑菊饮加减:桑叶10克,菊花12 克,连翘15克,薄荷10克,杏仁10 克,生甘草6克,芦根15克,白茅根30克,丹皮10 克,旱莲草15克,栀子炭12克。水煎服。 2.胃火炽盛症见鼻窍灼热干燥,衄血量多,血色红,口干口臭,渴欲饮凉,大便干或秘结,小便短赤,或兼齿衄,烦躁,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治宜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方选清胃散加减:黄连10克,生石膏30克,当归1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