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 第8页

原 第8页

  • 鼻衄治其标原则结合局部用药

    鼻衄治其标原则结合局部用药

    1.热邪犯肺症见口鼻干燥,或呼气有灼热感,衄血,血色鲜红,或兼有身热,咳嗽痰少,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或浮数。洽宜清泄肺热、凉血止血。方选桑菊饮加减:桑叶10克,菊花12 克,连翘15克,薄荷10克,杏仁10 克,生甘草6克,芦根15克,白茅根30克,丹皮lO 克,旱莲草15克,栀子炭12克。水煎服。 2.胃火炽盛症见鼻窍灼热干燥,衄血量多,血色红,口干口臭,渴欲饮凉,大便干或秘结,小便短赤,或兼齿衄,烦躁,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治宜清胃泻火、凉血止血。方选清胃散加减:黄连10克,生石膏30克,当归10克,生地...

  • 鼻衄 治法引火归原清热止衄

    鼻衄 治法引火归原清热止衄

    丁某,女,30岁。诉最近一月经常两侧鼻腔交替出血,量不多,色红,时作时止,于当地诊所给予清热解毒药及云南白药口服,红霉素药膏外用,效差。伴口干少津,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腰膝酸软,双下肢怕冷怕风,舌红少苔,脉细数。检查见鼻黏膜色淡红而干嫩,鼻前庭黏膜有糜烂面。   诊断:鼻衄。证属肾阴亏损,虚阳上炎。   治法:引火归原,清热止衄。   处方:熟地30克,知母、黄柏各10克,旱莲草20克,肉桂3克,生柏叶10克,白茅根、仙鹤草各10克,阿胶15克。日1剂,水煎400毫升,早晚分2次温服。...

  • 咽炎食疗三原则

    咽炎食疗三原则

    早春气候仍旧干燥,若原来患有慢性咽炎,这时也极易被诱发。咽炎在食疗的时候,要注意遵循一些原则,这样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首先,治疗咽炎所选用的食物,一般以凉性和平性为主,尽量不食大蒜、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凉性食物有荞麦、绿豆、紫菜、苦瓜、海带、萝卜、芹菜、柚子、梨、枇杷、兔肉等,这些食物具有清热的作用,可以消除炎症,缓解咽喉红肿热痛的症状。辛辣刺激的食物则易诱发或加重咽部炎症,使得咽部充血、水肿,所以不宜食用。 其次,咽炎的食疗应配合一些具有清热生津的蔬果,如甘蔗、西瓜、丝瓜、无花果、荸荠、莲藕、百合等...

  • 口腔发病原因复杂 和脏腑经络失衡有关

    口腔发病原因复杂 和脏腑经络失衡有关

    现在正值春夏之交,万物生发,口腔内的“宿疾”黏膜病也开始蠢蠢欲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副主任杨续艳博士指出,口腔是消化道的首端,口腔黏膜作为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的第一个界面,其健康状态对人体的消化吸收和抵御外界不良因素的伤害有重要作用。 口腔黏膜病日渐增多 由于生活状态的改变,口腔黏膜病的发病几率日渐增高,其中有部分极易发生癌变,如口腔黏膜上的斑纹类疾病、创伤性疾病,以及黏膜下纤维性变等都是具有较高癌变危险的疾病,某些特殊部位(例如口底-舌腹区、软...

  • 胸痹古今证治差异及原因分析

    胸痹古今证治差异及原因分析

    胸痹之名首见于 《黄帝内经》 ,其论治则肇始 于 《金匮要略》 ,后世医家在 《黄帝内经》 《金匮 要略》的基础上,对胸痹的认识不断深入。纵览 古今文献,胸痹的证治具有很大的差异。本文通过 梳理代表性文献,分析胸痹古今证治差异产生的原 因及对现代中医理论发展的启示。 1 胸痹证治源流 1. 1 秦汉时期 胸痹病名源于 《灵枢·本脏》 ,曰 “肺大则多 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 [1 ] ,说明胸痹与肺和 饮邪停聚有关,但无具体治疗方药 。《金匮要略· 胸痹...

  • 口腔癌中医饮食调理原则为清热解毒 养阴散结

    口腔癌中医饮食调理原则为清热解毒 养阴散结

    口腔癌包括唇癌、舌癌、口底癌、颊癌、扁桃体癌、牙龈癌、喉癌以及硬腭、牙龈与颌骨、唾液腺的恶性肿瘤。口腔癌虽然大都原发于暴露部位,容易早期发现,但有时也易误诊为慢性炎症、口腔溃疡等疾病,耽搁治疗,造成不良影响,且口腔癌一般病程短,恶性度高,必须十分警惕。 口腔癌中医饮食调理原则为清热解毒,养阴散结。 【推荐食疗】 1 无花果生地竹蔗水 组成 无花果30克,干地黄60克,竹蔗约500克。 用法 竹蔗切细段打破。将以上三物加水少量浸泡,煮1~2小时...

  • 太极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Meta分析

    太极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Meta分析

    高血压病是现代流行病,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1] 。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 现的心血管综合征, 它常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共 存, 是重要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可损伤重要脏 器, 如心、 脑、 肾的结构和功能, 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 功能衰竭 [2-3] 。近几年,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 原发 性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原发性高血压致 病因素是多方面的, 大多与遗传、 膳食结构及肥胖相关。原发性高血压尚无根治方法, 临床主要采取西药 疗法, 但远期疗效不理想、 且副作用多。近几年研究...

  • “既病防变”理论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防治中的应用

    “既病防变”理论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治未病理论包括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病后防复” [ 1 ] , “既病防变”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指在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传变途径的前提下 做到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控制进展,既斩断病邪 的传变途径,又安未受邪之地,如 《金匮要略》 “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ET) 的中医治疗应以 “整体观 念、辨证论治”为基础和关键,根据本病演变特点, 运用治未病 “...

  • 牙痛原因颇多 固本止痛中药二验案方

    牙痛原因颇多 固本止痛中药二验案方

    例1:沈某,男,48岁,华南工学院职工。 于1978年年底患牙痛,自觉牙床浮肿,牙根酸痛松动难忍。头痛头眩,口苦口臭,睡眠不宁,胃纳、二便均如常。查,体胖,面色红润,脉弦稍数,血压 155/105毫米汞柱。诊为肝阳上亢,虚火牙痛。治以滋阴降火,平肝潜阳,用上方加夏枯草、生牡蛎、牛七、玄参、杭菊花。3剂。服后牙痛消失,余症亦减除。 例2,林某,女,33岁,华南工学院职工。 1979年10月28日初诊。自诉牙龈虚浮,牙齿酸软,头眩晕,腰酸,四肢乏力,白带多,胃纳呆。查:面色苍白,消瘦,舌淡少苔,脉弦细弱。诊为肾阴...

  • 瓜蒌薤白三方原意重在通阳宣痹

    瓜蒌薤白三方原意重在通阳宣痹

    《金匮要略》瓜蒌薤白三方治胸痹原意探析 瓜蒌薤白三方是张仲景在 《金匮要略·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 治第九》 [1] 提出治疗胸痹的3张名方, 包括瓜蒌薤白白酒汤、 瓜蒌 薤白半夏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 现代方剂学教材 [2] 及临床 [3-4] 多认 为瓜蒌薤白三方是治疗胸痹痰证的常用方剂。 笔者在研读 《金匮 要略》过程中, 认为张仲景应用瓜蒌薤白三方原意, 并非专为胸 痹之痰治而设, 而重在通阳宣痹, 在此提出鄙见以就正于同道。 从痰的历史发展源流来看,秦汉至晋并无后世独立意义 病理概念之&l...

  • 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l)精神因素:精神过度紧张和兴奋,比如应试、参加不熟悉的交际活动、突然交好运、失意、思虑过度等等都可以引起失眠,神经衰弱时尤为明显。这是引起失眠最常见的原因。   (2)躯区体因素:身体过度劳累或身体患病,如疼痛、皮肤瘙痒、咳嗽、心脏病、喘息、呕吐、腹泻等。   (3)环境因素:如生活习惯改变、更换住所、声音嘈杂、声光刺激等。   (4)化学因素:睡前服用兴奋性饮品(酒、咖啡、浓茶)、药物(利他林、苯丙胺、咖啡、麻黄碱、人参)和吸烟等也是引起失眠的...

  • 心悸治疗原则 治法益气养阴安神定志

    心悸治疗原则 治法益气养阴安神定志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等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心悸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现代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心功能不全及心神经官能症等,凡具有心悸的表现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中医对心悸的认识源远流长。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云:“ 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r...

  • 睡眠的基本原理 阴证阳证失眠的分类

    睡眠的基本原理 阴证阳证失眠的分类

    失眠的阴证阳证分类探析 睡眠障碍是人们正面临着的一场公共卫生危机 [1] , 其中最主 要的还是失眠 [2] 。 失眠在临床虽不属于危急重病, 但睡眠的状 况对于人的身心健康都非常重要。 众所周知, 失眠引起的损害 是多方面的, 涉及个人躯体、 心理、 社会功能(包括工作、 学习、 日常生活、 社会交往等)以及生活质量等多维度损害。 由于睡 眠时间的不足或睡眠质量很差, 醒后会出现神疲乏力、 头晕头 痛、 心悸健忘等一系列症状, 会影响人们的方方面面, 长期的 顽固性失眠, 还会使人们形成对助眠药物的依赖, 久而...

  • 失眠的原因与对策

    失眠的原因与对策

    胡先生,五十多岁,平日较易为芝麻小事操心,是个容易紧张、焦虑的人,平常睡眠品质并不是很好。这几年来,经济不景气,生意不好做,使他忧心如焚。白天工作时,深怕事情办不好,总是放心不下,肌肉紧绷,搞得精疲力尽;晚上回家了,却仍不断地打电话联络事情;夜里,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他却不断地思考,脑子不断地想起今天的事,又盘算着明天的事,辗转反侧,时睡时醒,多梦。为了获得充足的睡眠,于是开始服用安眠药,起初一颗就很有效,二年下来,现在服用三颗,也只是浅眠而已。胡先生是慢性失眠典型的例子。  失眠的原因 其实,失眠的原因很多,...

  • 高血压病治疗重视辨证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病机概览

    高血压病治疗重视辨证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病机概览

    吴春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经验撷英 近年来,中国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1]。原发性高血压是不继发于其他疾病,且难以找到确切病因,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由于血压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长期高于正常压力,血管及心、脑、肾、眼等靶器官负荷过重,可形成各种损害[1]。根据心血管综合风险分层,原发性高血压可分为低、中、高及很高危4个层次[1],其中低危和中危高血压病患者的靶器官损害,可于早期观察评估,或改善生活方式,及时给予纠正治疗,可明显改善血压,甚至可以逆转亚临床靶器官损害情况。 吴春平教授...

  • 引起失眠的原因

    引起失眠的原因

    1、生活习惯: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抽烟和睡前饮酒,就寝时间不规律或轮班工作,都会影响睡眠。   2、环境因素:声音、光线、气味,床铺太软或太硬,室内温度太高或太低,蚊、蝇或虱的叮咬等,都会干扰睡眠。   3、生理因素:过半数的慢性失眠患者为原发性睡眠障碍,包括睡眠中出现呼吸困难及间歇性肌肉抽搐。其它身体状况如关节炎,胸口灼热、月经头痛、饥饿、过饱、腹胀、尿频、咳嗽、疼痛及其它不适等。   4、心理因素   失眠与很多潜在的心理因素有关。如紧张、焦虑、抑郁等都会引起失眠,常见心理因素包括:   ①害怕失眠是导致失眠最...

  • 头痛,肝阳偏亢之头痛,中医组方原理

    头痛,肝阳偏亢之头痛,中医组方原理

    赵某,女,66岁。 2006年1月25日初诊:患者头痛,血压150~160/80mmhg,服降压药后头痛,以左侧为主,右眼患有白内障,干涩,心悸,纳差,睡眠差,大便溏,舌红苔微黄。处方:茯苓15g,天麻10g,白芍15g,赤芍15g,葛根10g,杜仲15g,寄生15g,谷精子10g,女贞子10g,旱莲草15g,生牡蛎30g,夜交藤30g,丹参15g,杭菊10g,7剂。2006年2月8日,二诊;患者头痛减,仍疲乏,大便溏,双膝及髋关节酸痛,指关节痛,晨起僵硬,今晨有胃痛,服西药后感觉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 韩冠先运用中医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原发性震颤经验

    韩冠先运用中医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原发性震颤经验

    原发性震颤又称为特发性震颤,是常见的具有遗传倾向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生活状态、饮食习惯及环境因素相关[1]。临床可出现运动症状和非运动性症状,运动症状包括姿势性震颤、动作性震颤和静止性震颤,常见于一侧上肢或双上肢,头部也常累及,下肢较少累及,震颤频率为6~12 Hz;非运动性症状包括认知障碍、个性改变等[2]。部分患者饮酒后震颤可暂时减轻,情绪激动或紧张、疲劳、寒冷时可使震颤加重。 原发性震颤属于中医“颤证”范畴。吾师韩冠先教授为洛阳市第二中医院脑病科大主任,从医3...

  • 眩晕高血压病 中医组方原理

    眩晕高血压病 中医组方原理

    龙某,男,57岁,已婚,广西岑溪人,体育教师。 门诊号001351。于1984年11月12日初诊。主诉:头晕目眩,恶心欲吐反复发生19年,复发十天。现病史:患者1965年曾发作类似症状一次,持续时间长,此后曾反复发作,发作时颈腰不适。本月2日中午睡醒时,突发头晕脑胀,眼花目眩,视物转动,羞明畏光,胸闷心慌,恶心欲呕,不能起床,动则症状加重,胃纳不佳,腰部胀痛,双下肢酸软不能站立。曾在本院神经内科及耳鼻喉科门诊,诊为“眩晕待查”,给服“脑络通”等药,症状无改善...

  • 郁证以情志内伤为致病 中医辨治原则 分型施治

    郁证以情志内伤为致病 中医辨治原则 分型施治

    郁证是中医病名,病机为情志不舒、气机郁滞,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胸胁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根据郁证的临床表现及其以情志内伤为致病原因的特点,可参照西医学所称的神经衰弱、癔症、焦虑症、更年期综合征、反应性精神异常等病。 辨治原则 笔者提出三元平衡学说:“人之三元(元阴、元阳、元),衡调则健,失衡则危,失调则乱”,认为“三元失衡,百病由生;三元渐衰,百病滋生”。郁证调治当以三元为要,理气解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

  • 心肾不交是造成失眠的一个重要原因

    心肾不交是造成失眠的一个重要原因

    睡眠是人最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充足的睡眠使人神清气爽、身心愉悦,能够更专心、高效地学习和工作;相反,缺乏睡眠则使人魂不守舍、无精打采、身心疲惫,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 那么人是如何患上失眠症的呢?如果脏腑不和,那么人是不可能健康的,更不可能安然入睡。中医认为,心肾不交是造成失眠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中医看来,心属火、属阳,而肾属水、属阴。人体各项生理代谢功能之所以能够正常进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心与肾的阴阳平衡。 肾之阴要上达到心,滋养心阴,使得心火不要太高亢;而心之阳也要下到肾,资助肾...

  • 失眠原因复杂 宜早预防失眠

    失眠原因复杂 宜早预防失眠

    失眠,令人苦不堪言,直接影响工作和生活。失眠,还会引发其它病证,比如引发心脏病、抑郁症或者糖尿病等代谢类疾病、甲状腺功能失调的内分泌疾病。失眠是身体发出的一种求救信号。 失眠原因复杂 失眠与五脏六腑都有联系。与心有关的心神失养、心神不安、心火亢盛等;与肾有关的阴虚火旺等;与肝有关的肝郁化火等;以上诸证都会导致失眠。 人体有了虚、乱、瘀三种状况也会失眠。虚指的是气虚,阴虚,血虚等。乱指的是代谢、内分泌等紊乱。瘀指的是痰瘀,气滞,血瘀等。这三方面和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情绪浮躁,生活方式...

  • 崔向宁从肝治疗原发性头痛经验

    崔向宁从肝治疗原发性头痛经验

    原发性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之一,又称为功能性头痛、慢性头痛,主要包括紧张型头痛、偏头痛和丛集性头痛[1]。经调查中国头痛的年患病率约为28.5%,而原发性头痛患者比例最高,年患病率为23.8%[2]。反复发作、经久难愈甚至疼痛难忍等是其主要特点,许多患者都伴随着严重的情绪障碍和睡眠问题[3,4]。有研究显示41%~47%头痛患者存在抑郁状态,而非偏头痛人群抑郁的比率仅17%[5],早期识别焦虑抑郁与头痛共病,并予以处理,能很好的减少头痛发作频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头痛”主要分为外感...

  • 正天丸治疗原发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正天丸治疗原发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原发性头痛在我国18~65岁的人群中发病率高达28.5%[1], 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中以偏头痛、紧张性头痛最为多见。目前, 西医主要采用抗癫痫药、抗抑郁药物、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选择性5-羟色胺1B/1D受体激动剂等治疗, 但这些药物作用靶点多, 有肝肾功能损伤、心律失常、消化道溃疡等不良反应, 甚至会产生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2]。原发性头痛属于中医“头风”“头痛”范畴, 认为病因病机以血瘀[3]、肝阳上亢等为主。正天丸功善疏...

  • 中医解读“打嗝”引起打嗝的原因

    中医解读“打嗝”引起打嗝的原因

    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过打嗝的经历。不仅大人打嗝,小孩打嗝,甚至在妈妈腹内的胎儿也会打嗝。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打嗝”。 引起打嗝的原因是什么? 医学上称打嗝为“呃逆”,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虽然打嗝并不影响身体,但是会影响交际。 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打嗝呢? 打嗝常常是由于饮食过饱后引起的。引起打嗝的原因有多种,包括胃、食管功能或器质性改变。也有外界物质,生化、物理刺激引起。比如:进入胃内的空气过多而自口腔溢出,精神神经因素、饮食习惯...

  • 睡眠有要义 越睡越累的原因

    睡眠有要义 越睡越累的原因

    有的人明明夜间睡眠时间已经不短,但第二天起床后却仍然觉得很累,像刚刚干完重活一样。这种越睡越疲惫的情况往往预示着身体存在健康隐患。 睡眠之机理 人体摄入饮食以后,变成营卫两种营养物质,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为阴,卫为阳。营行脉中,贯穿五脏六腑,并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卫行脉外,其性刚悍,温煦肌表,防御外邪。《灵枢·口问》说:“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素...

  • 夏季泄泻原因 穴位推拿调养

    夏季泄泻原因 穴位推拿调养

    专家简介 付国兵,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首都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整骨推拿分会副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预防保健重点专科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脏腑推拿项目组组长。 随着气温越来越高,迎来了一年中最为酷热的夏天,不少夏季常见病证的发病率又开始有上升趋势,作为夏季常见病之一的泄泻,可能是最常困扰大家的问题。泄泻,又称腹泻,本病首载于《黄帝内经》,有“婺溏”“飧泄”“濡泄”&...

  • 中州不调乃肠癌发病之根本原因 软坚散结中医案例

    中州不调乃肠癌发病之根本原因 软坚散结中医案例

    邓中甲运用平调散结法治疗肠癌经验 肠癌是世界上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的第三大肿瘤。目前西医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放化疗等, 然而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率仍在30%左右[1]。中医药在防治肠癌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 运用中药防治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都中医药大学邓中甲教授在临床治疗肠癌实践中逐渐形成“平调中州、软坚散结”的治疗理念, 用诸临床, 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以飨同道。 中州不调乃肠癌发病之根本原因 李东垣在《脾胃论》[2]中云:&ldquo...

  • 顽固咳嗽的治疗原则:中西医互补

    顽固咳嗽的治疗原则:中西医互补

    胸部X片分出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咳嗽: 如果胸片有阳性发现则属于特异性咳嗽,应分别进行对因治疗(如消炎、抗痨、抗肿瘤等)或酌情进一步检查;如胸片检查“阴性”,则属于非特异性咳嗽,这种“非特异性”是指一时还找不到咳嗽可归属的疾病。可以先进行经验性治疗,如果治疗后没有缓解,应重新评估,即强调观察、等待、随访的重要性。这些情况应事先充分向患者告知以取得理解。 非特异性咳嗽对号入座: (1)因“热”致咳:以干咳为主要症状或唯一症状的...

  • 支气管扩张咯血发病原理多为气火逆乱 治验方

    支气管扩张咯血发病原理多为气火逆乱 治验方

    花蕊石,其性酸、涩、平、无毒,归肝经,具有化瘀,止血等功效。主治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妇血晕、死胎、胞衣不下、金疮出血等症。《本草纲目》记载:“花蕊石,其功专于止血,能使血化为水,酸以收之也。而又能下死胎,落胞衣,去恶血,恶血化则胎与胞无阻滞之患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花蕊石散可治金刃箭镞伤中,打扑伤损,猫狗咬伤,内损血入脏腑,妇人产后败血不尽,血迷血晕,恶血奔心,胎死腹中,胎衣不下。全方药味精练,配伍整齐,更得花蕊石化血生新,共奏清金化痰,祛瘀止血之功。   支气管扩张...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