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法 第10页
-
糖尿病足的中医特色疗法“三期”辨证外治法
在下肢血管通畅情况下,给予降糖、控制感染、改善循环等综合治疗,再根据患者消渴脱疽的情况,行三期辨证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红肿祛腐期 1.创面表现:伤口坏死组织和分泌物较多,伴有恶臭,患肢肿胀,局部红肿,可有疼痛及皮温升高。 2.创面处理:患肢肿胀,影响药物到达,这时应避免过早清创,宜采用适当抬高患肢及局部湿敷伤科黄水。该药含有黄连、栀子等成分,具有抗炎消肿、活血化瘀的功效,祛腐生新作用。 祛腐生肌期 祛腐生肌早期 1.创面表现...
-
糖尿病所致的高血糖血脂异常中医妙治法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性疾 病,糖尿病所致的高血糖、血脂异常 和植物神经损伤会导致胆囊收缩功 能下降,排空迟缓,易发生感染。中 医治疗此类疾病疗效显著,现介绍 如下。 本方所治45例患者中,男21 例,女24例;年龄37~72岁;均诊断 为2型糖尿病,临床表现为胁肋胀 痛,时作时缓,口干,口苦,懈怠乏 力,易怒善惊,视物不清,或不耐久 视,消谷易饥,小便多,大便时干时 溏,舌淡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 一、诊断标准 为突发性右上腹绞痛,疼痛向 右肩、背部放射,恶心呕吐,发热寒 战;右上腹部压痛,肌紧张,莫菲氏...
-
化脓性中耳炎外治法
药物组成:川黄连9克,槟榔10克,枯矾6克,苦参4克,大黄9克,冰片3克。 将上述各药物研细粉混合均匀成散剂,装于瓶内密闭备用。 用法与用量:先用双氧水将患耳内分泌物及脓液洗净,再用消毒过的细空管吹入药粉适量,每日一次,次日再以双氧水洗净后用药。7日为一疗程。一般1~2疗程即可痊愈。 作用:黄连、苦参、大黄、槟榔四药均含有能抑制或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有效成分,如小檗碱、苦参碱、大黄酸、槟榔碱等。枯矾收湿敛疮,化腐止痒。冰片清热止痛。故本散剂主治各种化脓性中耳炎。...
-
中医外治法:热敷(护眼聪耳健脑)
热敷属中医外治法之一,方法是用毛巾或净布浸热水(或药液)中,轻轻绞去水,掩覆于患处,对寒湿聚集、气滞血瘀引起的疼痛等有较好疗效。老年人常采用头部热敷,能起到护眼聪耳健脑的效果。 护眼:将毛巾放入稍烫手的热水中浸透折叠,然后将其放在闭合的双眼上,双手在毛巾上轻柔地揉眼;毛巾稍冷后,用热水重浸再热敷摩揉。每次做时保持呼吸自然,心情放松,每次可做 3~5遍,每天1-2次。能起到解除疲乏、保护视力的作用,对预防老花眼、白内障等也有效果; 聪耳:用热水(手能耐受为度)浸透过的毛巾掩盖在耳上,先掩左耳或右耳均可。每次交替...
-
治慢性扁桃体炎 用啄治法
慢性扁桃体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儿童为主要患病群体。据调查,慢性扁桃体炎的患病率为2.90%,而学龄前及学龄儿童患病率分别为4.17%和4.29%。该病易反复发作,可引起许多严重并发症,如肾小球肾炎、心肌炎、风湿病等,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同时儿童扁桃体肥大是引起儿童上呼吸道梗阻及睡眠不安的常见原因,并能造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 慢性扁桃体炎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药物保守治疗无效时,常需要切除扁桃体。腭扁桃体作为机体免疫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人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
慢性咽炎 日常生活防治法
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慢性炎症,患者会感到咽喉部长期不适,表现为轻微的疼痛、异物感、发痒、干燥,在漱口、刷牙时常感恶心欲呕。慢性咽炎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还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事项。 1、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湿度,定期打扫室内卫生,保持室内清洁。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情,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及饭后刷牙,早晚用淡盐水漱口,可起到杀菌、清洁和湿润咽喉部的作用。 3、饮食上要清淡,戒烟酒,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以及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
-
口腔溃疡外治法
笔者自拟溃疡散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百余例,屡用屡验,一般用药2~3天即可痊愈,患者不妨一试。 药物组成及用法:红枣10枚,青黛、黄连、黄柏、白矾、乳香各10克,冰片5克。先将红枣去核,再把白矾、乳香填入红枣内,把红枣置文火内烤焦后加入黄连、黄柏、青黛、冰片,共研极细末混均,置于容器内密封。使用时以棉签蘸药面均匀地涂于溃疡面,以覆盖溃疡面为宜,每日3~5次,3~5天即可治愈。 中医认为,因小儿过食肥甘厚味,致心脾蕴热,熏蒸口舌,或复感邪毒,瘀阻气血,腐蚀肌膜,易患本病。本散有清热降火、解毒消肿、生肌止痛、祛瘀...
-
治口疮 治法养血柔肝运脾益气
周某,男性,43岁,2012年8月31日首诊。 患者平素大量抽烟饮酒,熬夜或进食火锅后则发生口腔灼痛,甚则溃疡,疼痛难忍,反复发作,痛苦不堪。来诊时,因4天前吃火锅后口腔灼痛,口颊黏膜见米粒大小溃疡数枚,周边黏膜红肿,表面附有黄白苔,眠差梦多,二便调;舌红,苔黄白相兼,脉滑。 辨证:湿热内蕴,火毒内盛。 治法:清热化湿,解毒泻火。 方药:金银花15克,连翘20克,蒲公英30克,野菊花15克,黄连6克,黄芩12克,牡丹皮15克,栀子6克,赤芍20克,苦参20克,白鲜皮20克,土茯苓20克,土贝母15克...
-
六郁同治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六郁理论临床多用于气、血、痰、湿、食、 热六邪郁阻引起的实证治疗。本研究以中医六郁理 论为指导,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越鞠丸加减化裁, 辨证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观察临床疗效,并从抗 易损斑块炎症因子高敏 C 反应蛋白( hsCRP) 、基质 金属蛋白酶( MMP- 9) 及脂代谢指标甘油三酯( TC) 、 胆固醇( TG) 、低密度脂蛋白( LDL- C) 、高密度脂蛋 白( HDL- C) 变化探讨作用机制。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3 月—2014 年3 月北京中医医院顺...
-
口中异味 治法滋补肾阴强腰壮骨方
马某,男,47岁,2018年5月31日初诊。 主诉:口中异味半年。患者自诉半年前无显着诱因感口咸、口臭,大便数日1行,枯燥如球,无厌恶及腹痛。平经常腰腿痛,不能正常劳动,曾就诊当地医院确诊为“椎间盘脱出”。既往于数年前患有布氏杆菌病,服用抗痨药医治已康复。患者身体消瘦,牙齿稀少不固。肝功用、肾功用化验正常。刻诊:口咸、口臭,特别吃肉食时臭味感显着,饮食庸俗,大便枯燥,腰痛,小腿凉。舌苔白腻,舌下静脉粗,脉弦细。血压117/71mmHg,脉搏62次/分。 确诊:口中异味(肾...
-
心悸 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 治法养心祛痰利气机
张某,男,24岁。2014年4月21日初诊。 主诉:胸闷伴心悸5年余;既往有病毒性心肌炎6年余。刻下:心悸怔忡,胸闷憋气,气短,劳则尤甚,面色无华,精神不振,烦躁失眠,舌质干苔白腻,脉细数。辅助检查:心电图示心律不齐,交界性早搏。 西医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 中医诊断:心悸。 辨证:心阴不足,痰气扰心。 治法:养心祛痰利气机。 方药:炙甘草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味。黄连6克, 陈皮10克,姜半夏9克,丹参15克,苦参10克,太子参10克,远志6克,郁金10克...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常见的 出血性疾病。中医认为,本病属 血证范畴,中医古籍中所记载的 “葡萄疫”、“肌衄”、“斑毒”等病 证,与本病有相似之处。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急性期多表现为血 热妄行,慢性期多表现为气不摄 血或阴虚火旺。 1.血热妄行 证候表现:起病较急,皮肤出 现瘀点瘀斑,色泽鲜红,或伴鼻 衄、齿衄、呕血、便血、尿血,血色 鲜红或紫红。同时并见心烦、口 渴、便秘,或伴腹痛,或有发热、舌 红、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
心悸治疗原则 治法益气养阴安神定志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等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心悸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现代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心功能不全及心神经官能症等,凡具有心悸的表现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中医对心悸的认识源远流长。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云:“ 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r...
-
老年性痴呆对治法的探讨 典型病例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脑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是以获得性智力衰退和行为人格变化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临床典型症状有记忆力丧失,抽象思维、定向力的障碍,同时伴有行为人格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减退。现今,国内外治疗AD的西药大多数处于临床实验中,且长期服用这类西药易引起严重的毒副反应,损害肝肾等器官。何俊谱出生于中医世家,业医40余年,擅治疑难杂症,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善于辨证施治,精于理法方药,对老年性痴呆的诊治经验颇丰。笔者有幸从师临证学习,受益匪浅,现择其...
-
不寐(肝郁脾虚)治法处方
某患,女,31岁。以少寐3个月为主诉,于2009年4月9日就诊。患者于3个月前因家庭纠纷,出现少寐,每夜睡眠3~4小时,甚至不寐,持续不解,精神恍惚,心神不宁,胸胁胀闷疼痛,不思饮食,疲乏无力。患者平素易思虑,少言,性格内向。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弦细。 诊断:不寐(肝郁脾虚)。 治法:疏肝健脾,养心安神。 处方:解郁安神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柴胡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夜交藤15克,炒枣仁15克,菖蒲15克,远志15克,生龙齿50克,琥珀1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鸡内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