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痰瘀同治

痰瘀同治

  • 顽痹从虚从瘀论治 痰瘀同治

    顽痹从虚从瘀论治 痰瘀同治

    《素问·痹论》指出:“风寒 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 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 气胜者为着痹也。”这是前人对 痹证病因病机所作的最早论述, 后人在此基础上对痹证的病因 病机、治疗、预后转归作了较为 详尽的发挥,为后世治痹提供了 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然而. 痹证病因病机复杂多变,初期失 治或治疗不当,易迁延反复,致 使经络气血虚弱,脏腑阴阳失 调,气血津液运行不利而变生瘀 血痰浊,停留于关节骨髓,痼结 根深,难以逐除而成顽痹。笔者 认为,顽痹乃痹证发展过程的中 晚期,本...

  • 老年性痴呆痰瘀同治

    老年性痴呆痰瘀同治

      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脑功能失调,以智力衰退和行为及人格变化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病变。病机为痰阻、血瘀,或肝肾亏虚。患者素不养慎,失于调摄,或形体气衰,脾失健运,痰浊内生,郁久化热,痰热内结,阻滞气机,痰瘀互滞,痹阻脑络。故痰瘀同治贯穿其治疗始终。笔者用下方治疗本病取得一定疗效。   药物组成天麻15克,白术、半夏、胆南星各10克,丹参、茯苓各30克,郁金、赤芍各15克。   加减肝肾亏虚,耳聋耳鸣,腰膝酸软,加熟地15克,山萸肉15克,女贞子30克,巴戟天、益智仁、菟丝子各12克;脾胃气虚,倦怠乏力...

  • 治三叉神经痛痰瘀同治法 滋阴平肝法

    治三叉神经痛痰瘀同治法 滋阴平肝法

    笔者临床采用以下六法治疗三叉 神经痛,取得较有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活血化瘀法 本法适用于瘀血阻络所致的三叉 神经痛。对病程长,缠绵难愈,迁延日 久的顽固性病变尤为适宜。症见患者 多为面部疼痛时作时止,或痛如针刺, 或结膜充血,或剧痛如裂,经久不愈, 或失眠多梦,面色晦暗无华,舌质紫暗 或有瘀点,脉沉细或细涩。此种证型, 常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方法治疗。 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处方:当归、川 芎、升麻、地龙各8克,生地、赤芍各 12克,红花、柴胡、桔梗、甘草、全蝎各 5克,蜈蚣1条。水煎分3次服,每日1 剂。...

  • 糖尿病肾病 津血同源痰瘀同治

    糖尿病肾病 津血同源痰瘀同治

    □ 庞国明 姚沛雨 李红梅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 医案实录 张某,男,55岁,南阳市桐柏县人,2016年7月28日初诊。间断口干、多饮、多尿、多食15年,伴双下肢浮肿2年,加重1周。患者15年前在南阳市桐柏县中医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间断服用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治疗,平素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均不规律。2年前始出现下肢浮肿,调改为“甘舒霖30R针16单位、12单位分早晚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配服诺和龙2毫克,日3次。”始肿时下午肿甚,晨起水肿消,渐至全天均肿,肿无消时。...

  • 中风“卒中”按痰瘀同治法分型论治

    中风“卒中”按痰瘀同治法分型论治

    中风又名“卒中”,常突然发病,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障碍、昏仆或神志昏蒙为主要表现。因本病起病急剧,变化迅速,与风邪致病之善行而数变相类,故以中风名之。中风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因此,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是治疗的关键。缺血性中风包括短暂脑缺血发作(小中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脑栓塞等,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在恢复期内及时治疗是促进康复,减少后遗症,降低致残率的关键。 国医大师沈宝藩擅治脑血管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

  • 痰瘀同治常用方药 痰瘀同治的丹方

    痰瘀同治常用方药 痰瘀同治的丹方

    •人到晚年,五脏渐见虚衰,气血津液的化生和血行的调理、水液的输布功用日益衰减,气血运转反常致血瘀病证,水液疏布失调易引发痰湿病证。 •晚年心脑血管疾病虽有不同病种,临床体现也有不同证候,但按病机剖析痰瘀交阻是其一起的发病机制。 临证发现,晚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与痰瘀互结有关。这些患者临床体现往往既有血瘀的征兆,一起也有痰浊的症状,为了进一步临床证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曾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将1年的全内科60岁以上晚年病住院患者共292例做了计算剖析,其间因心血管疾病住院为...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