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药 第35页

医药 第35页

  • 平凉市 蕴藏千年医药文化历史的名城

    平凉市 蕴藏千年医药文化历史的名城

    作为甘肃陇东南5个市州之一,平凉市于2013年11月被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平凉,这座蕴藏千年医药文化历史的名城将再次“绽放异彩”。 如今,平凉市正在按照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指示精神,全力打造“神奇秀美崆峒山·天下养生第一地”旅游品牌。集中全力,做强做优,打响打亮,努力把平凉市建设成多功能兼具、国内外知名的养生胜地,真正成为天下养生第一地。平凉地处甘肃省东部,古丝...

  • 中医药参与公立医院改革 开展中药材种植培训

    中医药参与公立医院改革 开展中药材种植培训

    春节来临之际,天水市中医院的领导带领内外妇儿等科专家一行10余人,深入医院“双联”点武山县洛门镇牟坪村开展帮扶慰问活动。 专家们冒着隆冬凛冽的寒风在牟坪村开设便民服务巡诊点,为100多位村民进行了便民义诊,同时进行了冬春季常发病、传染病防治的健康知识宣教。专家们还为特困户家中行动不便的患者进行了入户巡诊,并送上节日慰问品。(刘耿) 陇南市西和县农牧局高级农艺师和本乡猪苓种植技术专家,日前在晒经乡召开扶贫开发劳务技能暨中药材种植培训会,来自各村的150余名群众参加了培训。...

  • 蒙中医建设项目 促中医药资源优势转化

    蒙中医建设项目 促中医药资源优势转化

    吉林省发改委近日印发《关于谋划2016年健康养老服务工程项目调查的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各地区认真谋划好2016年健康养老服务项目。 《通知》明确健康养老服务项目调查范围,其中,健康服务体系方面,包括主要依靠中医、民族医开展诊疗的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和门诊部、诊所,从事肿瘤、心血管等专门病种诊疗的专科医院,提供综合性康复、长期医疗护理及针对老年病患开展诊疗等服务的康复医院、护理医院、老年病医院,开展健康体检、中医养生保健、健康评估、第三方检测机构等健康服务新型业态,为社区、乡镇、农村提供基...

  • 中医药健康服务 中医社区义诊 中医民族医院

    中医药健康服务 中医社区义诊 中医民族医院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病人回访中心近日制定具有中医特色的回访方案,定期对病人实施中医回访。方案要求,回访人员要具体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对患者的当前体质状况进行中医辨证,并为患者提供以下方面的中医康复咨询:一是顺应自然,针对患者所处不同环境情况提供中医保健咨询;二是养心守神,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中医调理;三是调摄饮食,为不同疾病患者提供对症的食疗方案;四是动静结合,对患者的康复锻炼进行中医指导;五是防病传变,针对患者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后遗症进行中医防治指导。(时乐 潘晓星) 日前,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食品...

  • 解读《广东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纲要(2014-2018年)》

    解读《广东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纲要(2014-2018年)》

    《纲要》提出的工作目标是:到2018年,所有地级以上市建有三级中医医院,80%的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98%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3%的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科、中药房,8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建立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网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掌握应用15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已经公布的《广东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纲要》(下称《纲要》),是该省2014-2018年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的实施计划与行动准则。这...

  • 加快中医药信息化进程

    加快中医药信息化进程

    编者按:近8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争取到数以百亿计的财政资金用于全国中医药事业发展,从中医院的每一片新瓦、每一张新增病床,到中医院信息化、重点专科建设、名医培养工作的开展……财政资金如无形之手,支撑着中医药事业扎根基层、实惠百姓。首次召开的全国中医药规划财务工作会总结了过去工作成绩,对今后中医药行业规划财务的工作思路作出部署和调整。 本报讯 (记者张晓东)201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继续实施县级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努力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院纳入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地市级...

  • 中医药对外传播 创新中医文化对外传播

    中医药对外传播 创新中医文化对外传播

    “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国家文化符号之一,中医文化海外传播应纳入国家战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张其成建议,创新中医文化对外传播方式,把中医文化纳入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 “中医文化走向世界,是国家行为,是一个整体工程。把中医文化对外传播作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张其成建议,创新中医文化对外传播方式,利用报刊、书籍、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手段,尤其是要重视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作用,提高传播效果。 培养中医文化传播...

  • 传承中医 中医药学科本身的知识传承

    传承中医 中医药学科本身的知识传承

    本月12日,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此次启动的教材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办公室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组织实施,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尊重中医药学科本身的知识传承规律,尊重中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和中医学教育规律,探索完善、优化中医药学课程体系与结构,尝试建立教材、教辅与纸质、多媒体、网络移动等技术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体系。 率先启动的第一批教材涵盖中医学、中药学专业、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及护理学等5个专业,共109种,新教材将...

  • 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河北通过对选取的53个县(市、区)、55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实地督查显示:全省26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60家乡镇卫生院、225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54465家村卫生室,其中90.64%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3.52%的乡镇卫生院、86.79%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2.76%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该省实施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成效显著。 扶持中医药服务力度加大 2013年河北共筹措3.34亿元资金用于中医药事业发展,创历史新高。为鼓励基层群众使用中医药服务,引导群...

  • 整合资源 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贡献颇丰

    整合资源 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贡献颇丰

    由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牵头组建的黑龙江省中医医疗联合体成立半年来,黑龙江省县级中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升,真正使农村患者在当地就医就能享受到省级中医院专家的优质诊疗服务。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已经与92家市县级中医院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书和双向转诊协议书,成员单位之间建立起管理协作、医疗合作、人才培养、科研协作、制剂研发、医技共享、信息化建设、公益性活动九大平台,实现专科共建、远程会诊、专家预约出诊、双向转诊、医疗护理质量规范化管理、中药制剂调剂使用、科研课题申报、住院医师培训、规范化管理、检...

  • 中医药会议精神 中医药在海外 武清中医

    中医药会议精神 中医药在海外 武清中医

    近日,由全国中医妇科流派联盟主办的“ 岭南罗氏妇科海派朱氏妇科—协同带教拜师会”举行。96岁高龄的海派朱氏妇科第三代传人教授朱南孙、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郑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院院长洗绍祥和上海市中医院院长徐建出席拜师会。 拜师会上岭南罗氏妇科第四代学术继承人朱玲、黄德如(香港)博士拜师胡国华,海派朱氏妇科第五代学术继承人王春艳、陈静拜师罗颂平。 海派朱氏妇科是江南杏林妇科著名流派,创于上世纪初,三代传承,至今已历百年。胡国华作为全国第一批老中...

  • 医疗美容专委会 中医药肝胆病分会 中医义诊

    医疗美容专委会 中医药肝胆病分会 中医义诊

    4月26日,北京中医药学会首设医疗美容专业委员会。 首都国医名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陈彤云教授担任医疗美容专业委员会顾问,专家指导委员会由王萍、赵俊英和蔡念宁担任。 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曲剑华担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她介绍,医疗美容专委会将在古籍整理、中医药诊治损美性疾病经验,传承名老中医经验及特色技法的推广普及,促进医疗美容学科发展、医疗美容学术提升等方面开展工作。医疗美容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搭建医疗美容学术交流新平台。 成立大会后,医疗美容专业委员会专...

  • 中医药十大新闻

    中医药十大新闻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办公室和中国中医药报社共同主办的2014年中医药十大新闻评选昨日揭晓。此次评选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对中医药事业发展意义重大和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标准,经推荐、初评、终评等程序最终评出2014年中医药十大新闻。 1.《毛泽东年谱(1949-1976)》首次披露毛泽东关于中医药工作系列论述,在卫生和中医药行业引起强烈反响。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出版的《毛泽东年谱(1949-1976)》6卷本正式发行。《年谱》首次全面披露毛泽东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

  • 中医药学院 民族最美医生

    中医药学院 民族最美医生

    3月26日~28日,第五届中非卫生合作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主题为“促进全民健康覆盖,扩大基本药物流通”。其中“传统医药对全民健康覆盖的贡献”为五大议题之一,这也是传统医药首次被会议列为独立议题。 “非洲国家的领导人应该借鉴中国模式,把非洲传统医药知识体系纳入国家健康政策。”Yahaya Sekagya博士认为非洲应该和中国合作发展传统医药,而不是单方面接受中国捐赠。他是非政府机构PROMETRA的区域代表,该机构致力于运用...

  • 《中医药条例》督查工作纪行

    《中医药条例》督查工作纪行

    2014年12月4日,中国第一个宪法日。我随卫生计生委“一法四规”督查组来到福建省,开展《中医药条例》(简称《条例》)实施的督查工作,一路感受到了沿海地区浓厚的中医药氛围。 《中医药条例》颁布实施十几年,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制度保障。近几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不断实施的一系列促进中医药发展政策措施,不仅为中医药服务机构、中医人带来了事业发展的信心决心,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管理者带来了努力方向,更为广大群众带来了中医药服务的便利与实惠。但是,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

  • 中医药的云南经验

    中医药的云南经验

    1月11日,在北京举行的2015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对于近年来云南省一系列创新务实,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做法经验,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给予了充分肯定。 重规划设计,抓文化建设 王国强在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到云南省中医药工作,一是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云南省加快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年)》;二是云南省卫计委、云南省中医管理局与时俱进,开办运营全国首家省级中医药官方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王国强对云南省借力新媒体宣传中医药文化,服务百姓...

  • 民族医药奇葩——侗族医药

    民族医药奇葩——侗族医药

    侗族医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侗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本民族的生存和繁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侗族医药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使用药用生物资源、矿物资源方面创造、积累的,依靠口传方式传承的用于维护健康以及预防、诊断、改善或治疗身心疾病,以侗族文化固有的、可解释的或不可解释的理论、信仰和经验为基础的知识、技能和实践的总和。侗族医药是具有自己独特诊疗方法方药的一门民族医药体系,天、地、气、水、人五位一体是他的核心学术思想。由于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侗族医药文化没有文...

  • 苗医药在继承中发展

    苗医药在继承中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民族卫生事业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在各个时期都有民族医药发展工作的方针和政策。 在上世纪50年代,贵州省、湖南省湘西等苗族地区就展开民族医药的调查工作及苗医药的临床应用等继承工作。 上世纪60-70年代,是苗族医学继承的高潮时期,贵州省中医研究所出版了《贵州草药》、《贵州中草药验方选》等书籍,省中医研究所对民间收集的60多种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抗风湿的中草药进行实验研究;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卫生学校苗族教师刘开运将苗医推拿方法整理归纳后被国内推拿学术界称之为“刘氏...

  • 回族医药简介

    回族医药简介

    回族医药作为中国民族医药大家庭的一员,在某些理论、学科、药物、炮制方法、民间疗法、验方、体疗、食疗及卫生保健方面,回族医药都具有较鲜明的民族特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回族聚居区乃至全国各族人民的卫生保健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它的产生、演变与传承,是东、西方医药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结果,是东西合壁的结晶,但更重要的,是与中国本土医药理论、实践交融的成果。 回族医药,起源于阿拉伯伊斯兰医药实践。阿拉伯伊斯兰医药是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和扩张而逐渐发展、壮大的,它在阿拉伯半岛医学遗产的基础上,吸收了古希腊&...

  • 苗医药的数字形式表达

    苗医药的数字形式表达

    苗族“匠嘎”(医生)们喜欢用数字形式来表达医药知识和概括医药内容,这是苗族医药的另一大特点。 一是医学基础的数字表达在苗族医学的基本理论方面是众多数字的集合体,在生理观上有“三生成学说”、“五基成物学说”、“三界理论”、“九架组学说”、“四大经脉学说”、“三要素论”、“四气”、“四水”等数字概念。其中&...

  • 蒙古族医药古今谈

    蒙古族医药古今谈

    内蒙古大草原和森林中 有着丰富多样的植物,其中有 很多可以作为药用植物。蒙古 族人民在长期同大自然和疾 病的斗争中,逐步摸索和学 习,用这些药用植物来治疗疾 病,积累了丰富的药物学知 识。现代蒙医药学是在蒙古民 族传统医药学的基础上,汲取 藏、汉等民族以及古印度医药 学的理论和精华而形成的具 有民族风格的、独立的医药体 系,在我国民族医药中占有重 要的地位。 蒙古族历史上涌现出许 多优秀的蒙医药学家和著名的蒙药典籍。其中较有影响的有18 世纪松巴·堪布一伊舍巴拉吉尔的《西靳嘎日·莫隆》...

    养生秘方 2024-03-06 14 0 医药
  • 苗医药贡献巨大

    苗医药贡献巨大

    中国苗医学对人类医学的贡献巨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药物学的贡献从远古苗族医药的“神农尝百草,识药效,除病痛”,“蚩尤传神药,医治疾病”到“一个药王,身在四方,行走如常,餐风露宿,寻找药方”,形成了“三千苗药,八百单方”,“千年苗医,万年苗药”的苗族药物学。这个历史过程要比中药或其他传统药物学历史长得多。苗族医药及对人类医学最为重要的贡献就在这个闪光点上。 二是对传统外治疗法的贡献苗医...

  • 壮族医药发展史

    壮族医药发展史

    壮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代繁衍生息在祖国南疆,特别是聚居在广西最多的土著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医学—— 壮医药学,是壮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内容。壮医药不仅在历史上曾经对本民族的生存和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至今仍是壮乡人民群众赖以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一。 壮族是中华民族大家 庭中的一员,是我国人口最 多的少数民族。其中90% 以上的壮族人口居住在广 西壮族...

  • 三大苗医药文化圈

    三大苗医药文化圈

    我国苗族人民主要生活居住在以湘西为中心的东部片区、以黔东南为中心的南部片区及以黔、滇、川边区的西部片区。由于语言、生活、习俗的差异形成了区域间的文化差异,活跃在各个文化圈的医药文化,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药文化圈。 一、东部苗医文化特色此区主要以欧氏、唐氏、龙氏的苗医学术观点为主。 湘西凤凰县苗医欧志安将凤凰县苗医整理归纳了四个基本特征。一是苗医四大特色:命名的民族性、分类的特殊性、加工炮制的简易性、配方的灵活性。二是苗医的四大特点:巫医一家、医药一家、医护一家、医武一家。三是苗医疾病的四大门类:内科、小儿科、外科、...

  • 苗族医药传承之路

    苗族医药传承之路

    由于苗族是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古老民族,千百年来,其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或宗教活动等形式使其世代相传。 ●口头传承苗族医药的口头传承是靠苗语世代相传的,如苗族古歌、诗歌、谚语传说、故事等多种语言形式。如贵州一带苗族民间流传的“龟精的传说”、“福哥的故事”、“文先果的传说”等等。正是通过千古吟唱传诵,才能使苗医流传至今,成为当今仍具有较强临床活力的民族医药学。 ●宗教活动是特殊载体我国部分苗族信仰基督教,但大部分苗族同胞中还保持着以...

  • 史料中的“苗医药”

    史料中的“苗医药”

    田华咏杜江 由于苗族是没有文字的民族,苗族医药从秦灭楚(公元前223年)到清代末期(公元1840年)的2000多年中,大多只能靠口耳相传,只有少量医药资料散在于有关史料之中,从秦汉以来的史志本草专著中有零星文字记载。 《神农本草经》中有白垩做药的记载,“生于谷,主女子寒热、症瘕目闭、积聚。”白垩为白善土,苏颂曰:“垩有五色,入药惟白者耳。关于白垩,在黄帝与蚩尤战争时,蚩尤战败,聚骨如灰,数年后骨白如灰,故有白垩之山。” 《楚辞》有关屈原的作品中也记载了不少沅湘间药物,...

  •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壮医认为外邪侵袭或内伤诸疾皆可导致头痛。有因风邪上犯颠顶.脉络阻遏.或挟湿邪蒙蔽清窍可发生头痛;有因情志所伤,郁而化火,上扰清窍而致头痛:亦有因禀赋虚弱,气血亏虚,不能上荣于脑而致头痛:或因恣食肥甘,湿痰上蒙而致头痛;或外伤跌仆.气血瘀滞.脉络被阻而致头痛。本版编辑特将壮医治疗头痛的特色技法收集整理如下.供读者参考: 药线点灸操作规范 1.整线:把松散的药线搓紧。 2.持线:用食指和拇指持线的一端,露出线头1~2厘米。 3.点火:将露出的线端用火点燃,药线点燃后如有火焰必须扑灭,只需线头有火星即可。 4....

  • 中国藏医药学

    中国藏医药学

    中国藏医药学起源于高原民族的长期医疗实践,是最具有地方特色,又融合西藏神秘文化的奇特医术。藏医治病广泛,除了服药外,各类治疗手段也十分丰富,现介绍几种常用治疗方法如下。 火灸疗法医生拿着一个个规格不等的火棒,在患者身体上或轻烟宣发,或溢红一片。它主要用于治疗寒性病,如:胃火衰败、消化不良、肢体浮肿、黄水寒毒、瘰疬炭疽、神经错乱、脉滑体弱等症。有的热病后期患者,也可用火灸施治。 涂擦疗法是藏医外治的独特方法,包括两类:一是用植物或动物油脂涂擦全身或局,二是用藏药加童便、乳汁、雪水调成膏(或煎膏)涂擦。油脂或药物配...

  • 德昂族民间医药及药方

    德昂族民间医药及药方

    世居在云南边陲的德昂族人民,在长久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的特色医药。 下面的药方,是德昂族对某些病症的治疗方法: 治肺结核方:①.采桑叶数片,猪肉100克煮吃。②.丹参 150克,茴香根数根,煨红公鸡炖食。 治肺气肿、肺炎、气管炎方: ①。大力肺桑叶 30克,水煎服。 ②.砂仁30克,与红公鸡的心肺煮吃。③.鱼腥草叶晒干后,水煎服。④.马蹄叶适量,黄鳝3条,泥鳅1条炖食。 ⑤.香菜蘸蜂蜜吃。 治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方:①.萝鲁叶数片,水煎服。②.攀枝花树皮适量,晒干,水煎服。 治肺癌、肝癌方...

  • 全面理解和大力扶持民族医药(三)

    全面理解和大力扶持民族医药(三)

    三、民族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 民族医药简(方法简易)、便(应用方便)、验(行之有效)、廉(价格低廉)的优势,是它的一大特点。但这种优势是相对的,是需要逐步发展的,这种优势的存在,是因为需要这种优势的人群还存在。 我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现代医药在穷乡僻壤的覆盖率相对较低,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相当严重,这就给简、便、验、廉的民族医药和民间草医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不仅如此;在医学上,疗效是硬道理。基于疗效,医药费用的承受力便是主要的选择。因此,民族医药从疗效和优势两个方面,都是今天不可...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