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 第9页
-
大补元气 灵芝人参酒 延年益寿
炙黄精、灵芝、党参、当归、枸杞子、熟地、何首乌各100克,茯苓、人参各50克,大枣100克,糯米、红高梁各1000克,酒曲适量。 诸味药共水煎弃渣,取药汁;糯米、高粱去杂淘洗干净,蒸熟,洒入药汁降温,降至手触糯米饭感到温手时,即可均匀地撒上酒曲,然后装入容器中,密封,保温(春夏1~2天,秋冬2~5天),闻有酒香即可饮用。每日两次,每次50~150毫升,温服。 该药酒可大补元气、健脾益肺,保护肝肾,抗衰老。适用于身体虚弱、产后血虚、贫血、须发早白、阳痿、早泄、性机能减退的人服用。中老年人服用可延缓衰老、延...
-
山萸肉补肾益精固元气
山萸肉为落叶乔木山茱萸的果实,处方常写山萸肉,其性味甘酸、微温,入肝、肾二经。主要功效为补肝肾、强筋骨、益阴精、固元气。适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头晕、目眩、耳鸣、腰酸,以及遗尿、小便频数、虚汗不止、男子不育、妇女月经不调等。因为它是一味平补阴阳的药物,所以不论阴虚或阳虚,均可使用。 山萸肉药理研究 山萸肉含有维生素A、山萸肉苷、鞣酸等。本品对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升高白细胞;有明显降血糖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外周血管,而能调节血压;明...
-
调补元气少生病
中医学认为,年过半百之后,人体的各个脏腑功能就开始逐渐衰退。“五十岁,肝气始衰,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善忧悲。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脏腑经脉空虚”。维持脏腑功能的正常,少不了充盛的体内元气。调元疗法,就是补充脏腑元气,延缓脏腑虚衰发生。调肝气 调肝可从补肝阴和疏肝气人手。选择菊花、制首乌、桑葚、陈皮各10克,加水煎煮后取药汁代茶饮用。菊花清肝明日,制首乌、桑葚补益肝阴,陈皮疏肝理气。调心气 心血不足容易导致健忘、失眠等不适;心气不足则出现气短、疲乏等表现。可以用五味子...
-
吞“唾沫”补“元气"
如果小孩子经常喜欢吐Ll水,很多老年人会一边拍打他们,一边说:“你老是吐口水,会伤元气哦!”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所谓元气,就是人体一切气的根本,也是源自于父母的气,又被称为元阳。 我们用舌尖顶住上颚,舌头下面就会有很多唾沫,不是口水,是肾精元气的化身。慢慢地把它们吞下去,可以养元气。每天这样做可以补肾养元,建议大家经常练习。 肖 萧...
-
崩漏证属脾虚元气下陷型 治则健脾止血
广东省英德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祝建华医理纯熟,医术精湛,从医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运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思路和用药特点。笔者有幸侍诊左右,现举一案,以供赏析。 患者陆某,女,42岁,某医院普外科护士长,于2015年10月3日初诊。自述:近两个月来工作过度劳累,出现月经潮后不止。本次已40天未干净,时而点滴漏下,时而量多而崩,反复使用止血西药及激素干预月余,并在该医院中医科治疗多次,效果不显著。诊见:疲乏纳差,面色萎黄,伴腰酸双下肢沉重,多梦。时见心悸,口干不欲饮,大便溏薄,舌...
-
升举元气、活血祛瘀治糖尿病
陈宝贵,1949年生,号碧湖,天津市武清区人。1965年开始学医,担任乡村医生。于1971年跟随张锡纯弟子天津名医柳学洙先生学习,1975年进入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学习。1983年到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学习,系统研读了中医四部经典著作及研究生全部理论课程。 陈宝贵先后被遴选为全国第三、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3年被中国中医科学院聘为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获得全国优秀中医院院长,中国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ldqu...
-
心律失常加引经药引导元气
元气看病不用重视局部,不必计较于心率是快仍是慢,归一饮启动了修正元气的成长之机,剩余的就交给人体的元气,这就是元气神机法的看病原理。 典型医案 宋某,女,74岁,于2017年7月1日就诊。患者阵发心悸半年余加剧一周。患者2017年6月因心悸就诊于某三级医院,查12导同步动态心动图(2017-06-29)成果:窦性心率,24小时均匀心率71次/小时,最快心率136次/小时,最慢心率37次/小时,房性早搏10094次/24小时,房性心动过速1阵,共3次;R-R间期>2.0秒:19次,最长2.6秒。阵...
-
放射性直肠炎 培养和保护元气
放射性直肠炎是恶性肿瘤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统计资料显示,接受放疗的肿瘤患者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在5%~17%,放射发出的能量,引起细胞内一系列生化改变,可导致细胞受损和死亡,而迅速增殖的细胞(如肠黏膜)对照射最敏感,遭受损伤的危险性最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黏液便,重者排脓血便。目前对本病临床治疗主要采用西医对症处理及营养支持疗法,包括有高压氧治疗、手术等方式,但效果并不理想。 放疗损伤机体元气 在临床表现上,反射性直肠炎属中医学“泄泻”...
-
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 反流性胃炎要大补元气
国医大师李玉奇近50年来,专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癌前病变、消化性溃疡的研究,在辨证治疗慢性胃病方面积累了独特的经验。现将随师临诊期间所学总结报告如下。 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反复难愈,病程较长。临床上治疗萎缩性胃炎多以胃脘痛辨证施治,常不能获得满意疗效。 李玉奇提出萎缩性胃炎应以痈论治,认为萎缩性胃炎的成因是由郁变瘀,由瘀变腐,由腐而成痈。在治疗上主张以痈论治,采用扶正补脾、去腐生新之法。常用方剂:黄芪20g,党参20g,薏苡仁20...
-
从甲状腺功能探讨中医学元气的作用
元气是中医学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为人体 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 活动的原始物质和原动力,是人体脏腑机能的综合 体现 [1 ] 。元气也是中医学理论中较为模糊的概念, 相关研究不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均未达到其应有的 状态 [2 ] ,至今仍缺乏能够客观科学地观测中医元 气的指标。中医学概念的内涵相当丰富,其实质并 非一个或几个现代医学指标就能揭示。相比之下, 寻找合适的生物标志物对中医学概念进行客观的观 测或许更加容易实现。我们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 现中医学元气与甲状腺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遂...
-
增元气的蹲墙功法
太极养生功法博采众长,其中的蹲墙功是一种全身锻炼的便捷方法。我已整整练了6 年,受益匪浅。当年,我有肾虚的毛病,腰酸腿软、夜尿多。后来朋友推荐了蹲墙功,刚开始时,只能半蹲,到半年头上才能勉强完全蹲下去。这样坚持到一年的时候,明显感觉身体状况好多了,腰不酸了,腿不软了。以前一到换季,伤风、感冒跟着来,现在我很少感冒。蹲墙功还治好了我的慢性鼻炎,以前鼻子不通气,就连睡觉都得张着嘴出气,非常苦恼,练习蹲墙功以后,慢性鼻炎也不治而愈了。 蹲墙功的功法原理是通过身体的修炼,达到丹田气足圆活,尤其是对颈、胸、腰、骶、脊椎的抻...
-
国医大师李振华 养生不刻意 保养元气至重要
国医大师李振华已九十高寿,虽然因为在给病人看病后不小心摔倒导致股骨颈骨折,只能躺在床上,但记者见到他时,李老依然精神饱满,面色红润,思维清晰,语言响亮。“年龄大了,要处处小心,量力而行了。”慈眉善目,爽朗笑声,自谦话语,不懈意志,尽显大师修德。 李振华常说,养生不必刻意,但保养元气至关重要。元气先由父母所赐,还靠后天水谷精微滋养。中医养生的核心是保养元气,元气盛则体健少病,既病也易康复。李老说:“保养元气不难,就是调四时,宁情志,适动静,节饮食,益肾精。&rdqu...
-
补肾健脾 元气足百病除
中医上讲,元气是人体生命之根,元气充盈,人就能五脏六腑不得病,健康长寿。青少年元气充足,很少得病,但由于不当的生活方式,作息时间紊乱,3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元气大量流失,五脏六腑处于亚健康状态,各种疾病就会找上门来。如果元气耗尽,就会死亡。 《黄帝内经》认为:肾,主水,藏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元气是由脾肾共同形成的,脾藏精纳气,精气是指元气,脾运化元气至五脏六腑,确保生命健康。肾虚则元气不足,根本不固,使人未老先衰。元气不足,脾脏就不能将其运至全身,五脏六腑气虚血亏,百病丛生。 脾肾双虚,元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