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 第11页
-
中风后遗症 判断患者是否兼有气虚
中风是我国成人致命疾病排行榜的第三号杀手,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非常高,尤其好发于中老年人。中风发病突然,起病急骤,来势凶猛,常令人猝不及防,出现头晕目眩,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等症状。中风后遗症,因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本人带来深深的痛苦,给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以及预防其二次中风,相当重要。 中医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古人云:“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中医认为中风病的发生与六大因素...
-
茯苓温肾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李亚洲 安徽省中医院干部心内科:胡业彬,王建勋,何佳 摘要 目的:观察茯苓温肾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 40 名 CHF 病人按照随机数表法分 为两个组。对照组予以间断低流量吸氧、低盐低脂饮食,利尿剂,ACE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洋地黄类,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茯苓温肾胶囊,疗程 4 周。比较 2 组治疗前后 BNP 水平、IL-6 含量、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2 组患者治疗 4 周,治疗后 BNP 水平...
-
自拟调神汤对脑卒中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 其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由于躯体障碍、生活质量下降等多种因素影响, 患者往往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 严重者会出现心理障碍[1]。笔者采用自拟调神汤治疗脑卒中患者, 探讨其对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范县中医院脑病科接诊的78例脑卒中患者纳入本研究,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9例。观察组男19例, 女20例;年龄52~70岁, 平均 (61.14±3...
-
网瘾患者中医体质分析
随着网络的普遍使用,网络成瘾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其研究逐渐成为医学和心理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1994年,美国的精神病医师I.Goldberg首先提出网络成瘾概念。网络成瘾(IAD),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包括行为和心理依赖感、行为自控力丧失、工作和生活秩序紊乱、身心健康损害等特征。国内外研究多集中在网瘾者的人格、动机、自尊、神经递质等方面,对于其中医情志和体质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从网瘾者的中医情志郁结、体质及人格分型入手,调查网络成瘾的...
-
丹栀逍遥散干预社区肝郁化火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之一。据 统计,我 国 普 通 人 群 焦 虑 障 碍 的 患 病 率 为 5. 6% [1 ] 。在社区,焦虑障碍终生调整患病率可达 到6. 37% [2- 3 ] ,社区老年人甚至达到11% [4 ] 。普通 市民对焦虑障碍的识别率仅为 21%,社区医护人 员的识别率不足 85% [5- 6 ] ,因此加强对社区广泛性 焦虑 症 的 防 治 工 作 十 分 必 要。广 泛 性 焦 虑 (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 是最常见的 焦虑类型,肝郁...
-
治疗一老年顽固性失眠盗汗患者
赵纪生,江西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首届国医名师,第三、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近50年,学验倶丰,善于治疗肾病、脾胃病和心系疾病。笔者有幸侍诊于侧,观察其治疗一老年顽固性失眠盗汗患者,效果甚佳,现报告如下,以飨读者。 病案:余某,女,82岁。3年前因老伴患胃癌术后转移,出现性情抑郁,情绪低落,失眠,盗汗,曾辗转多家医院医治,服用中西药均无明显效果,故前来就诊。患者忧郁焦虑,精神疲惫,面容憔悴,形体消瘦,夜寐不安,失眠多梦,每夜睡眠不超过2小时,有时...
-
治疗患者多年肠易激综合征案
在中医临床中,年轻医生面对久病患者是常有的事。患者往往对老中医更为宽容,对年轻医生相对苛刻。今举笔者在临床上以大方易小方,治疗患者多年肠易激综合征案如下。 患者冯某,女,40岁,于2016年11月8日初诊。患者多年腹痛病史,既往在西医院经多家医院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并经多方治疗无效遂放弃治疗。任由病情纠缠发展,只用西药止痛药,抗焦虑抑郁药维持。经由别人介绍来院就诊。患者自诉:腹痛腹胀10余年,尤其是左下腹和脐周隐痛。喜温喜按,腰膝酸软,下肢冰冷,烦躁易怒,并伴有严重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舌胖大,苔白,脉沉弦...
-
针刺治疗抑郁症患者的定性访谈研究
抑郁症的病因复杂多样,故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成为当今全世界范围的研究热点[1]。随着现代人生活及工作压力的逐渐增加,个体之间的沟通交流逐步减少,抑郁症的发病趋势骤增。每年约有20万人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其中,70%~80%的自杀患者患有抑郁症,抑郁症已成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2]。另外,抑郁症与其它疾病一样,存在明显的个体因素差异,其原因复杂多样,年龄、抑郁症类型和基因组的差异是显著性影响因素。基于以上紧迫形势,国内外学者对抑郁症进行了长期而大量的研究。继续寻找疗效更好的药物和进...
-
不同中医证候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水平分析
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 叶颖,邱志洁,伊春锦 摘要 目的:分析评价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irritablebowelsyndrome,D-IBS)不同中医证候患者生存质 量水平的差异。方法:对 88 例符合罗马 III 诊断标准的 D-IBS 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对不同证候的患者采用 肠易激综合征专用生存质量量表(IBS-QOL)进行生存质量水平的测评,对比他们之间的差异。结果:在 88 例 D-IBS 患者中,肝气乘脾型 30 例,脾胃虚弱型 26 例,肾阳不足型 8 例,寒湿困...
-
新型冠状病毒患者 康复期调养方法
截至3月10日,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万余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明确规定“出院后注意事项”,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对出院患者的管理,比如进行14天医学观察,同时在实施14天医学观察中加强跟踪随访、健康监测和健康指导。新冠肺炎患者痊愈出院的康复调养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热点。 康复期机体状态 2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到针对部分省市报告治愈出院患者,在复诊过程中发现有核酸检...
-
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营养治疗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新冠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潜伏期一般1~14d,多为3~7d,传染性较强[1]。由于新冠肺炎为新发传染病,目前尚无系统、规范的营养支...
-
中西医结合助力新冠肺炎患者康复
据国家卫健委通报,目前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全国累计近8万人。临床观察发现,患者虽经过积极救治,但往往呼吸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及社会功能等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通过中西医结合积极救治,大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控制。为了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身心健康、回归社会,2020年4月中华中医药学会与中国康复医学会联合发布了由张伯礼院士和王辰院士领衔编制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南(第一版)》(以下简称《指南》)。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西医结合在新冠肺炎恢复期康复中的优势与方法,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新冠肺炎恢复期康复论坛近日...
-
黄春林防治慢性肾脏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中医思路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各 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疾病总 称 [1] , 并容易合并感染 [2] 。 并发呼吸道感染不仅使 CKD患者病情恶化, 住院率升高, 消耗医疗资源, 并 影响预后, 使其死亡率较普通人群高3-4倍 [3] 。 因此, CKD患者须重视预防及控制呼吸道感染。 目前现代医学缺乏预防和治疗CKD患者呼吸道 感染的针对性措施。 高感染率、 抗生素高使用率及 抗生素的欠规范应用, 使得CKD患者发生抗生素耐 药的风险更高, 继而引发另一个...
-
中医远程诊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1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以干咳、发热、乏力为主症,部分患者可迅速出现呼吸困难等危重病症[1],早期中医药干预对疾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中医认为,该病属“瘟疫”范畴,病因为疫戾之气,性质为湿毒,兼夹风、夹寒或夹热,应及早宣畅气机、豁痰除湿、疏风清热或散寒解表。笔者分享1例高度疑似新冠肺炎普通型患者居家隔离期间,中医远程诊疗情况,以期对中医治疗早中期新冠肺炎有所帮助。由于患者身处湖北鄂州,笔者通过微信语音问诊,患者发送舌象照片,故缺脉诊资料。 患者,女...
-
60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医临床特征观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属中医“疫病”范畴,具有传染性、人群易感性等特点。目前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稳定血氧饱和度、改善患者呼吸困难、抑制炎性因子释放、促进肺部残余炎症吸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本研究对60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中医药进一步防治普通型新冠肺炎提供临床依据。 1 临床资料...
-
国医大师葛琳仪谈新冠肺炎患者的家庭康复
浙江省多家医院通过回访调研发现,部分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仍有乏力、纳差、情绪异常以及生化、影像学检查异常等表现,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受损、肺间质改变伴部分纤维化,因此,新冠肺炎患者痊愈出院后如何康复调养日渐成为关注热点。康复是中医诊疗的一大优势,“瘥后防复”的相关思想可以有效指导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复发。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组织专家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康复指导建议(试行)》从中药、膳食指导、针灸推拿、情志疗法以及传统功法等角...
-
调心药食助养 新冠肺炎患者康复
目前,越来越多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令人欣慰。据临床观察,核酸检测已经转阴的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在刚治愈后往往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咳嗽、咯痰、咽痛、咽痒等呼吸系统的症状,部分患者还有口苦口干、不思饮食、消化不良、大便不调等消化系统症状。中医在愈后调养方面为患者解决了很大问题。与此同时,出院患者还需要做好个人调护。 心理调节须重视 出于对疾病的恐惧,患者在住院期间均存在程度不等的焦虑、忧郁,出院的患者也因长时间的隔离治疗和隔离康复而产生一定的烦躁、逆反情绪;又因新冠肺炎有聚集性发病的特点,有时往往一个...
-
炎性因子水平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引起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病原体,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等人群普遍感染流行特点,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形成呼吸困难、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等。目前主要通过对痰液、咽拭子、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标本进行荧光实时定量RT-PCR(rRT-PCR)检测确诊,但核酸检测存在耗时、假阴性等问题,不能观察病情进展。本文回顾分析42例确诊的COV...
-
用中药汤剂治疗观察埃博拉病毒阳性患者
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从2014年2月开始暴发于西非各国,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命名为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虽然2014年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及时组织专家对中医药防治埃博拉出血热进行了专题研讨,但目前中医药如何有效防治埃博拉病毒病的研究仍是空白。 解放军第三零二医院作为全军唯一的传染病医院,于2014年9月接受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派遣,组建第一批医疗队到达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的塞中友好医院,开始专门接收埃博拉病毒病患者。笔者...
-
体虚感冒患者 中医调理
体虚感冒的患者,需要进行中医的调理,同时也要加强锻炼,增加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远离感冒。 体虚分两种,气虚和血虚,气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少气懒言、全身疲倦乏力、声音低沉、动则气短、易出汗,头晕心悸、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虚热,自汗,脱肛,子宫下垂,舌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脉弱等,为功能减退,不一定有病,气虚者需补气血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苍白,唇爪淡白,头晕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梦,大便干燥,妇女月经延期、量少色淡、舌质淡、苔滑少津,脉细弱等。进补宜采用补血、养血、生血之法体虚感冒是中医的病证名称,是以反复发...
-
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吃
很多糖尿病患者不知道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吃,往往陷入饮食误区,例如坚决不吃水果、只吃蔬菜或粗粮、过度节食、不敢喝水等,而这样做往往会导致病情加重。其实,糖尿病患者比正常人更加需要营养全面,不要绝对偏食哪一种食物,饮食搭配要合理、平衡,至少做到以下7点: 主食粗细搭配 盲目减少主食或只吃粗粮只能使血糖、尿糖暂时下降,长此以往却会造成营养不良,甚至出现其他疾病。粗细搭配的主食可提供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体积大,饱腹感强,对控制体重有利,而且可以避免低血糖反应,又不会使血糖升高过快...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下消渴胸痹患者的防治初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性疾病,通过飞沫和接触等形式传播[1]。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省武汉市暴发,并蔓延至全国。截至2020年2月26日,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8 191例,疑似病例2 491例,死亡病例2 718例,治愈病例29 921例。在疫情暴发且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的情况下,中西医结合治疗发挥了重大作用。研究表明,有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