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络 第11页

经络 第11页

  • 按摩腕踝颈强身通经络

    按摩腕踝颈强身通经络

    人体的腕、踝、颈三个部位,分布着多条经脉。比如腕部有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踝部有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颈部有任脉、督脉等经络。督脉与人体诸多阳经相联系,任脉与人体的诸多阴经相联系。这些经脉沟通着人体上下各处。经络是全身气血运行的通道,能沟通上下内外,加强内在脏腑与外在肢体之间的联系,调节体内各个器官的功能。通过对这些部位的按摩,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畅气血,健身防病的作用。 按摩以上三个部位的具体方法是,分别在腕横纹上、内外踝上、第七颈椎上四横指宽的环形带上按摩。手法则采用推、拿、搓、揉等,由表及里,先轻后重,进行自我...

  • 怎样进行经络美容

    怎样进行经络美容

    1.消除皱纹:用毛刷沿大腿 外侧胃经走向.由上而下刷摩5 次:沿大腿内侧肝经由下而上 刷摩5次:沿大腿后侧膀胱经 由上而下刷摩5次:由肩部至 指甲用毛刷做垂直强刺激刷摩 5次:沿背部正中线和肩胛骨之 间的部位至骶骨.用毛刷做强 刺激刷摩5次.然后以中线分 为左右两侧.各横向刺激10 次。 2.治疗黄褐斑:沿大腿内侧 肝经由下而上刺激5次:双膝 内侧凹陷处曲泉穴.用拇指按 压5次:左右肩胛骨之间由上 而下刺激5次.然后沿中线向 外侧横向刺激各10次;食指、 中指、无名指指腹沿面部肝经。 从下颌开始一双口角一双鼻 侧一...

  • 小儿秋季腹泻的实证推拿经络通畅疗法

    小儿秋季腹泻的实证推拿经络通畅疗法

    秋意渐浓,早晚温差变大,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率在逐步增高。 轮状病毒肠炎传染性较强,可以表现为发热、呕吐,1-2后出现腹泻,大便表现为黄色稀水样或者蛋花汤样。 孩子腹泻,家长不仅感同身受,更因患儿服药不配合而发愁。 我院儿科倡导绿色医疗,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肠炎,方法简便、经济实用,直达病所,缩短病程,奏效快捷,免除小儿服药的痛苦,也深受家长们推崇。 推拿疗法是外治法的一种,具有促进气血循行,经络通畅,神气安定,脏腑调和的作用,秋季腹泻病程早期以实证多见。 下面介绍...

  • 急性睾丸扭转中医辨治经验 内辨脏腑外辨经络分期论治

    急性睾丸扭转中医辨治经验 内辨脏腑外辨经络分期论治

    江苏省名中医龙家俊临证五十余载,善治疑难病,对跌仆损伤性疾病的辨治见解独到。笔者从师学习十余载,兹将其治疗急性睾丸扭转经验整理如下。 辨治经验 内辨脏腑,外辨经络 龙家俊认为,跌仆损伤性疾病的病变基础为脏腑经络气血失和、损伤与不通,其善证、顺证、恶证等病变过程涵盖内部脏腑证与外部经络证。脏腑辨证重在气血之虚实,经络辨证须辨经络之瘀滞。 跌仆损伤性疾病,病位多在经筋、骨骼、肌肉、皮部,尤以经筋损伤最为常见,可累及气血津液。肝主筋、肾主骨,筋附于骨,筋骨相连,伤筋能损骨,损骨亦伤...

  • 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经验总结 气血经络与经孕的关系

    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经验总结 气血经络与经孕的关系

    吴熙教授为福建省福州吴熙妇科中医院院长,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他从医数十载,擅长妇科疾病的治疗。现将其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月经与妊娠 脏腑与经、孕的关系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均与妇女的经、孕相关联,其中尤以肾、肝、脾关系密切。 肾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r...

  • 按摩能够疏通乳房经络治乳腺增生

    按摩能够疏通乳房经络治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中老年女性最常见的乳腺疾病。中医认为,按摩能够疏通乳房经络.促进经脉的气血循环.可以改善乳腺增生症状。下面介绍几种简单的手法.注意按摩时全身要处于放松状态.不要用力过猛。 侧推法按摩右侧乳房时要抬起右手.可用指尖向后捂右耳.此时.前臂向前与身体呈垂直状态:用左手掌根和掌面自胸正中部着力.横向推按右侧乳房至腋下.返回时用五指指肚将乳房组织带回.反复20~50 次:以同样的步骤在左侧再做一遍。 振荡法按摩右侧乳房时.以左手小鱼际部着力.从乳房肿结处.沿乳根向乳头方向作高速振荡推赶:反复3~5遍.局部出现微...

  • 缓解痛经 中药外敷疏通经络气血

    缓解痛经 中药外敷疏通经络气血

      痛经是指女性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甚至波及腰骶部的疼痛,以及其他相关伴随症状,如冷汗淋漓、四肢无力、面色苍白、呕吐……专家指出,痛经发病是子宫局部气滞血淤导致的,可以通过中药外敷来疏通经络气血,缓解痛经。   通过临床辨证,痛经以气滞血淤症、寒凝血淤症为最常见类型。   ●寒凝血淤症   主要表现:月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痛感遇热(热敷)后有所缓解,月经颜色暗,或夹有血块,身体怕冷。   敷药方案:用吴茱萸热奄包热敷小腹。   方法:先将吴茱萸(150~300克)研成...

  • 初冬易落枕 经络穴位按摩

    初冬易落枕 经络穴位按摩

      初冬时节,夜里温度相对较低,人们在熟睡后常常会把脖子和肩膀露在外面,导致肩部、颈部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造成落枕。   冬天睡觉时,除了盖好被子外,还可以在脖子上裹条毛巾,这样能有效预防颈肩外露受风导致的落枕。与此同时,还要经常活动脖子和肩部,最好的方法是:两手交叉置于脑后,头和手向相反的方向用力,这样可以锻炼颈肩部肌肉,减少肌肉痉挛的几率。枕头的高低要适当,和自己的拳头立在颈后的高度差不多,尽量使头、颈、肩保持在同一水平线。   如果落枕了,要先躺在床上不要乱动,让肌肉慢慢恢复,也可以用毛巾热敷...

  • 腰椎间盘突出症 以祛风温通经络为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以祛风温通经络为治疗

    应用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性69例,女性17例;年龄 17~58岁,平均37岁;左侧发病72例,右侧发病14例;腰3、4节段病变9例,腰 4、5节段病变58例,腰5、骶1节段病变 19例。以局部腰痛,腿痛,甚者腿部麻木,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 二、治疗方法 以祛风,活血化瘀,温通经络为主进行治疗。 处方:千年健、路路通各60克,鸡血藤50克,桑枝、苏木各40克,紫草、伸筋草、桂枝、艾叶各30克,红花20克。 用法:将上药裹于布袋中,在锅...

  • 根据经络学说防治腰腿痛

    根据经络学说防治腰腿痛

    经络学说是《内经》论述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在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的理论。经络学说是古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通过应用气功、推拿按摩、针灸、穴贴膏药和外敷中药等治法,逐渐发现了穴位及经络传导现象,以及体表部位(穴位)病变与内脏病变的关系。然后在整体观念指导下,按照实践中发现的一些经络现象以及各类疾病的联系进行归纳、总结而形成的。 《内经》把一切致病的因素统称为“邪气”,而把人体的抗病能力统称为“正气”。“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

  • 中医经络穴位治落枕

    中医经络穴位治落枕

    根据手指头的疼痛、麻木与否,可以预测疾病的有无。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于三阴经(太阴肺经、厥阴心包经、少阴心经)从胸走头,手三阳经(阳明大畅经、少阳三焦经、太阳小肠经)从手走头,并连接相应的脏腑。人们手指头上有很多经穴,分别与相应的经络、脏腑联系。如果某个手指尖有疼痛、麻木等不适的感觉,则表明相关经脉、脏腑可能出了问题。 根据手指的不适感觉预测相关疾病的方法是:用一手的拇、食指捏住另一手的指甲根部位,用力揉压、转动手指。从拇指开始,依次(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一个一个地捍揉,感觉是否有特别的疼痛或麻木感出现、不同...

  • 关于痹证的发生从经络脉气源流循行的角度考虑

    关于痹证的发生从经络脉气源流循行的角度考虑

    关于痹证的发生,历代医家多从荣卫失和、风寒湿三气杂至、正气内虚等角度去考虑认识,而从经络脉气源流循行的角度考虑、认识痹证发生原因者则鲜有。因此笔者结合《黄帝内经》的学习心得,试从经络脉气源流角度来探讨痹证,以求正于贤哲。 脉气源流 脉气源流最早记载在《灵枢·九针十二原》对五输穴的描述中:“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即古人认为,经络之气发源于五输穴,由五输穴而出,循灌周身,如环不休...

  • 大便不顺畅 试试穴位与经络疗法

    大便不顺畅 试试穴位与经络疗法

      平常生活中可能有一些我们不经意间做的小动作,对身体却有着大影响,所以说我们想要养生并不需要刻意地去做些什么。那么你平常没事的时候不妨转手腕,可以帮助你改善身体的很多症状,长期坚持就能收获到好的效果。   人体十二正经有6条经过手腕,分别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慢慢地转手腕,不用力,不着急,却会对身体有很多改善。   以前大便不顺畅,后来发现转手腕后,就会有便意,可能是转的时候对小肠经和大肠经有一个活动疏通的作用,并且大便时如果解不出来也可以立...

  • 颈肩疼痛,痹证中药验方,肢体经络病症的治疗

    颈肩疼痛,痹证中药验方,肢体经络病症的治疗

    颈肩疼痛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属于常见病、多发病,轻则筋骨、肌肉、关节部位疼痛、酸楚、重着,重则关节肿大、变形,甚至功能障碍。通补法着眼于正气的量与运行状态两个方面,以正气充足、运行通畅为辨证论治的主要目的,尤其适用于肢体经络病症的治疗,如痹证。 典型病例 夏某,女,20岁,在校学生。3月20日初诊。诉右侧肩部疼痛1年,严重时似针扎样疼痛,受冷、受风明显,特别怕风。后逐渐出现右侧上肢酸软不适,后颈、左侧肩胛部亦受影响。高中时曾摔伤右侧肩胛,举动不利,拍片显示肌肉拉伤。自幼膝盖凉,怕风,受风则疼痛,对...

  • 五皮五藤饮从经络合治热顽痹

    五皮五藤饮从经络合治热顽痹

    五皮五藤饮作为京城名医、皮肤科专家赵炳 南教授治疗皮肤病的经验方,被国家级名老中医 张炳厚继承并广为应用,或治胸痹,或治心痹等, 并将其适应证范围不断扩展 [ 1 ] 。笔者作为第三批全 国临床优秀人才,有幸拜张炳厚教授为师,传承 五皮五藤饮的精髓,并将本方应用于风湿病治疗 中,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五皮五藤饮功效为 通经行络、清热解毒、祛湿活血,适用于风湿病 之难治而病久者。久病入络,邪气从经入络,顽 固难消之极。五藤善治经病,五皮善治络病,合 方经病、络病同治,主除病久入络之邪。 1  五皮五藤饮方解 五皮...

  • 心悸的中医经络疗法

    心悸的中医经络疗法

    心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一般认为与心脏活动过度有关。下面介绍一种治疗功能性心悸的中医经络疗法,即按压腋窝,其方法简便、疗效独特。 具体方法是:清晨起床前平卧在床上,左右臂交叉,手臂靠着鼻尖,左手按右腋窝,右手按左腋窝,以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指端(不要用指尖)稍用力,有节奏地按压腋窝各50次,约1-2分钟。 腋窝是人体五大保健区之一,具有调气和血、清心宁神的功效,主治心悸、心痛、失眠、健忘等症。 按压腋窝治疗功能性早搏,一般1-2个月可见效。另外,对器质性早搏也可收到不同的效果。若症状消失,仍坚持按压腋窝,可起...

  • 手法拍打经络穴位 改善睡眠

    手法拍打经络穴位 改善睡眠

      失眠困扰着很多人,轻者入睡困难,或睡得不香、易醒、醒后再难入睡,重者彻夜不寐。究其原因,多由思虑劳倦、情志不调、体虚久病、饮食不节导致。患者通过以下手法拍打相应的经络及穴位,可改善睡眠状况,可选其中2~3种,或依次进行。   1.拍击头顶,舒缓情志。患者端坐或仰卧,双眼微微眯起,精神放松,用单手手掌在头顶有节律地拍击,约10次左右。操作时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平稳而有节奏地拍打。   2.拿五经,安神宁志。“拿”就是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提捏。五指拿头顶正中督脉和两...

  • 失眠拍打相应的经络及穴位

    失眠拍打相应的经络及穴位

    失眠困扰着很多人,轻者入睡困难,或睡得不香,重者彻夜不寐。由于睡眠不足,失眠者白天经常神疲乏力、头晕头痛、心悸健忘。究其原因,多由思虑劳倦、情志不调、体虚久病、饮食不节等导致,使心、肝、脾、肾功能失调,阴血不足,影响心神而致病。根据经络学说,患者通过以下手法拍打相应的经络及穴位,可以宁心安神、消除焦虑及紧张情绪,改善睡眠状况。患者可根据自身病情选其中2—3种,或依次进行。 1.拍击头顶,舒缓情志。患者端坐或仰卧,双眼微微眯起,精神放松,用单手手掌在头顶有节律地拍击,约10次左右。操作时手指自然并拢,掌...

  • 疏经络调血压

    疏经络调血压

    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容易烦躁、发怒,日间想睡而夜间失眠、头重脚轻、面色微红、手脚冰凉及麻木、稍活动则呼吸急促、神经衰弱、头痛头晕、耳鸣等症状。经络调理可用手足刺激患病部位和运动肢体,达到治疗、保健效果。 通三阳 自前额部督脉上两眉连线中点(在印堂处),沿攒竹(眉起处)、鱼腰(瞳孔直上,眉毛中)、丝竹空(眉梢凹陷处)、太阳(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瞳子醪(外眼角旁,当眶外侧缘处)连线,施以推法,其间连通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温养脑络,亦可施以指揉法,力量宜轻不宜重,速度宜缓不...

  • 急性胃肠炎 中医的经络疗法

    急性胃肠炎 中医的经络疗法

      现代人饮食都不太节制,大鱼大肉、酒水饮料拼命往肚子里塞,肠胃负担增加的同时,还很容易引起急性胃肠炎。如果不想打针吃药,有什么方法可以让病情好起来?专家介绍,中医的经络疗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最近,28岁的南宁市民小陈就体验了经络疗法的神奇。几天前,小陈和几个朋友聚会,吃了不少宵夜,大半夜就被肚子痛醒了。他说:“胸口像堵了一块东西一样,呼吸不顺畅,想吐又吐不出来。”那天晚上,小陈跑了几次卫生间,大便稀溏,全身冒冷汗,整个人都虚脱了。第二天早上他赶紧到医院就医。   在治疗室...

  • 症候分析治咳嗽经络诊察

    症候分析治咳嗽经络诊察

    咳嗽虽然是一种常见病,但病因较复杂。笔者治疗的咳嗽病例,病经基本都包括手太阴肺经,但还包括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手厥阴心包经、任脉、督脉等,变化多样。故临床中,咳嗽和具体经络应根据经络诊察与经络辨证来对接;同时,经络诊察的结果还必须对接其症候结构。 各经咳嗽的辨析与治疗 单纯手太阴肺经诊察异常的咳嗽,若为实象,如有黄痰、咽痛,取合穴尺泽;若为虚象,有久咳不愈、恶寒、气短无力,可取太渊、肺俞或募穴中府。尺泽和太渊也可配其络穴列缺,宣肺通络。若伴有胸痛或咯血,可配郄穴孔最,止痛止血。若伴有咽喉肿痛,可在井穴少...

  • 慢支咳嗽 经络医学验案

    慢支咳嗽 经络医学验案

    高某,女,20岁,2012年4月10日初诊。 主诉:慢性气管炎多年,急性发作,咳嗽有痰1周。患者咳黄痰,发作前感冒,素有慢性气管炎。 经络诊察:左尺泽压痛(肺经有实,急性支气管炎);右三阴交涩感(太阴经异常)。 辨经:病在太阴经。 选经:督脉、手太阴肺经。 选穴:针刺大椎、尺泽、列缺。 二诊:外感已愈,已不咳,仍有黄痰,口干。取尺泽、复溜。 三诊:咽至鼻腔上部仍有“痰”咳出。取列缺、照海。 四诊:已不咳嗽,咽喉里仍少量痰液,色黄。经络诊察发现尺泽下1寸结块压痛...

  • 治慢性咳嗽经络医学

    治慢性咳嗽经络医学

    侯某,男,58岁,2012年10月9日初诊。 主诉:慢性咳嗽急性发作1周余。患者慢性支气管炎多年,1周前因感冒引发,咳吐黄痰,痰黏难咳。眠差,烦躁,余可。有长期吸烟史。 经络诊察:手太阴经、厥阴经,手足少阴经、太阳经,足阳明经异常。 辨经:病在太阴经、厥阴经。 选经:手太阴经、督脉、手厥阴经、足少阴经(阴跷脉)。 选穴:点大椎。针刺列缺、尺泽、照海、大陵。 中药处方:麻黄6克,半夏10克,细辛2克,桂枝6克,干姜3克,五味子6克...

  • 腹胀便溏1年 经络诊察治之

    腹胀便溏1年 经络诊察治之

    李某,女,30岁,2009年6月16日初诊。 症候:腹胀、便溏1年。来诊时手足凉,畏寒,偏头痛,口苦,心中急躁;经前精神不好,白带多,易倦;脉滑弦沉,舌胖苔白,根部有剥脱。 经络诊察:手足太阴经异常。 辨经:病在太阴经。 选经:太阴经、任脉。脾虚肝乘。 选穴:针刺太白、太渊,气海(使用TDP治疗仪)。 治疗1次以后便溏有好转,但若饮食不洁会偶发作。再巩固疗效3个疗程便溏基本缓解。 医案解读 本案经络诊察发现太阴经异常。太阴经为三阴之表,主开,可缓慢地灌渗营养物于全身,亦接收、排除代谢...

  • 经络推拿治疗小儿咳嗽

    经络推拿治疗小儿咳嗽

    近两年来笔者运用经络医学专家王居易教授的“经络医学理论”指导儿科推拿临床,运用经络推拿为主结合传统儿科推拿治疗小儿常见病取得了突出的疗效。下面以儿科外感咳嗽为例进行分析总结。 咳嗽一症在儿科临床十分常见,其中以外感风寒、风热之邪引发居多数。肺为娇脏,小儿尤甚,风寒、风热邪束肌表,肺气不宣,清肃失司,滋生痰浊而引发咳嗽,继而影响睡眠、食欲,患儿往往烦躁,剧烈咳嗽还会引发呕吐,严重影响生活。在以往的临床中笔者运用传统儿科推拿手法治疗咳嗽,难以产生迅捷满意的疗效,同行探讨此症,亦对其难治...

  • 甘蓝通经络预防胃溃疡 荸荠抗菌退烧泻内火

    甘蓝通经络预防胃溃疡 荸荠抗菌退烧泻内火

    元宵佳节是继春节之后又一个团圆的传统节日。古往今来,吃元宵都是这一天的主题食品。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在春节过度饮食伤了肠胃,很多人对品尝元宵的兴趣少了。怎么办呢?专家建议大家不妨吃一些这个季节常见的长得圆圆的果蔬,一样有团圆的寓意。 甘蓝通经络预防胃溃疡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孙刚介绍说,甘蓝在唐代中药学著作《本草拾遗》中已有记载,那时候叫“西土蓝”。《本草拾遗》中记载其能“补骨髓,利五藏六腑,通经络中结气,明耳目,益心力,壮筋骨。&...

  • 穴位经络疗眼疾、耳聋

    穴位经络疗眼疾、耳聋

    我患耳聋十余年了。平时,耳内常嗡嗡作响,听力明显减退。有时别人和自己说话,因自己没有反应(听不见),常常造成误会。耳朵不好,自己已感到十分苦恼,谁知不久,眼睛也出了问题,主要症状是:视物模糊且变形,左眼竟成了色盲。 1997年,在老伴的陪伴下,到省眼科医院,挂了专家号,做了视力视野全面检查,确诊为眼底病,眼黄斑区变性,视网膜颞上色素上皮脱离,并有一血点。随后又到别的医院检查,又说是患了老年性白内障。不管是眼底病还是白内障,令我震惊的是我的左眼视力竞降到了0.2,右眼视力也降到了0.7。难怪在几米的距离内看不清人的面...

  • 经络穴位治咽喉肿痛

    经络穴位治咽喉肿痛

    咽喉肿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前我都是靠吃消炎药治疗,要是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还得到医院去输液才能治好。 自从我学会用经络穴位来治病防病后,每逢遇到咽喉肿痛,我就掐按肺经上的最后一个穴位——少商穴(在大拇指内指甲角旁),当咽喉肿痛时,一掐这里就会很痛。 如果是刚开始得,一般两只手掐按2~3分钟就会好。若得的时间长了,已经很厉害了,那就得每天掐按两次,两只手各按3~5分钟,一般2~3天就会好。 为了让病好得更快,也可用三棱针点刺,放一滴血,当时就会见好。郝军...

  • 中医说的扁桃体炎 可以通过梳理经络来调理

    中医说的扁桃体炎 可以通过梳理经络来调理

    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受凉、劳累等,都可能导致扁桃体发炎发作。经常发作有可能引起风湿热、急性肾炎、心肌炎、关节炎等全身性疾病,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 扁挑体发炎时,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甚是难受。平时活泼开朗的我们,因为扁桃体炎一下子就会变得萎靡不振。那遇到扁桃体炎,我们该怎么办呢?今天给大家介绍简单的小方法,妙用经络辅助疗效,治愈扁桃体炎! 中医说的扁桃体 ◆ ◆ ◆ 扁桃体是重要的免疫器官,是“三阳”(太阳,阳明,少阳)的重要门户,因与外邪抗争而经常受累。临床表...

  • 口腔发病原因复杂 和脏腑经络失衡有关

    口腔发病原因复杂 和脏腑经络失衡有关

    现在正值春夏之交,万物生发,口腔内的“宿疾”黏膜病也开始蠢蠢欲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副主任杨续艳博士指出,口腔是消化道的首端,口腔黏膜作为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的第一个界面,其健康状态对人体的消化吸收和抵御外界不良因素的伤害有重要作用。 口腔黏膜病日渐增多 由于生活状态的改变,口腔黏膜病的发病几率日渐增高,其中有部分极易发生癌变,如口腔黏膜上的斑纹类疾病、创伤性疾病,以及黏膜下纤维性变等都是具有较高癌变危险的疾病,某些特殊部位(例如口底-舌腹区、软...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