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胃 第110页

胃 第110页

  • 胃癌前病变中医病理学概念

    胃癌前病变中医病理学概念

    沈舒文教授是陕西省首批名中医,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他从事中医内科工作40余年,擅长脾胃病、肿瘤等疾病的治疗。笔者将对其从“毒瘀交阻”辨治胃癌前病变的学术思想和经验进行总结和阐述。     胃癌前病变(PLGC)为病理学概念,指较易转化为癌组织的胃部病理学变化,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基础上伴发的胃黏膜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及早识别和控制PLGC向胃癌发展是防治胃癌的重要途径。中医药治疗PLGC可在很大程度上逆转胃黏膜异型增...

  • 消食更需强胃

    消食更需强胃

      治疗饮食所伤,如单纯着眼于邪实,即食积,我们通常会选用平胃散、保和丸、小承气汤或大承气汤等方,“焦四仙”、牵牛子等为常用药物。   显然,枳术丸与上述用药有别,方中重用白术为君,侧重着眼于正气,即“胃气”(脾胃之气)。正如李东垣所说:“白术者,本意不取其食速化,但久令人胃气强实,不复伤也。”“夫内伤用药之大法,所贵服之强人胃气,令胃气益厚,虽猛食、多食、重食而不伤,此能用食药者也。”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化其食”,更重要的是“不复伤”,此即“易水学派”所倡导的用药境界,即“王道法”之境界。大而言之,医生治病用药的...

  • 健胃止痛三法

    健胃止痛三法

    鼓漱:闭口,用舌沿 牙齿边缘上下搅动各12 次,然后,闭口鼓腮,做 漱口动作,待口中津液 充满时,徐徐咽下。长期 坚持可益胃消食,增强 胃肠功能,对胃病的恢 复有益。揉腹:每当饭后, 可适当散步,然后,或 卧或坐,用手揉腹。先 将双手搓热,分别以 左、右手,按顺或逆时 针方向,按揉上腹部, 各做30次左右。此法可 增强胃肠机能,对治疗肠胃病有一定效果。如此坚持一段时间,不仅胃痛可止,有胃肠病者,也可渐愈。 捏小腿:小腿肚内侧系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循行之处,由于肝、脾、肾三脏都与胃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捏...

  • 补养脾胃药膳五款

    补养脾胃药膳五款

    1.鹌鹑2只,党参15克,山药 30克,葱、生姜、精盐、料酒各适量。将鹌鹑宰杀、去毛、洗净,与党参、山药、料酒一同人锅,加水煮汤,熟后调入葱末、姜丝、精盐即成。每日1 剂。功效:健脾益胃,助消化。主治:脾胃气虚所致的食量减少、消化不良。 2.羊肉150克,山药250克,粳米100克,精盐、生姜丝、味精各适量。将羊肉煮熟切末,山药去皮切碎,与粳米同人锅,加水煮粥,熟后加入调料即成。每日l剂,分3次食。功效:补中益气,止泻止痛。主治:脾胃虚弱所致的腹泻。 3.牛肚1个,黄芪50克,姜丝、葱末、料酒、精盐、花椒各适量。将...

  • 秋季健脾保胃之法

    秋季健脾保胃之法

    中医讲“天人合一”,人体应该顺应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须遵循天时、地理的客观规律。谈到秋季养生,早在《黄帝内经》就已经记载了较为详细的方法:“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秋季雨水逐渐减少,气候以“燥”为主要特点,秋季天地间以平和肃降为主要运动变化,因此秋季养生,无论生活作息、饮食着衣、体外运动皆以养收为基本原则。   脾胃常见病   在秋季如何才能做到健脾保胃?脾胃实乃人体的...

  • 食补药补 首当调养脾胃

    食补药补 首当调养脾胃

      冬季万物伏藏,人体需较多热能维持体温以御寒,因而常进补一些高营养、高能量食物,如此不仅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可把补养品中的有益成分储存于内,为来年健康打下基础。然而,由于“脾胃为后天之本”,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所以无论食补也好,药补也罢,首当调养脾胃。   经夏暑、秋燥的消耗,初冬之时,脾胃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尤其是年老体弱多病者,进补前应先打“底补”,又称“引补”。作为底补,芡实是最好食选。可用芡实、红枣、薏苡仁或花生仁加红糖炖汤服,或用芡实炖瘦猪肉、牛肉、鸡肉等食用,即能达此目的。还有,山药和藕的效...

  • 健脾胃 蹲马步按腹部

    健脾胃 蹲马步按腹部

      如今,脾胃虚寒患者越来越多,大多因不善待脾胃造成,长期吃饭不规律、过度饮酒、暴饮暴食、喜食寒凉等,往往会出现胃痛、腹痛、腹胀、四肢发冷等症。   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病科李鲜说,脾胃虚寒,可以温中散寒、通络止疼为治则,用附子理中汤、小建中丸、黄芪健中汤等方。   同时,日常也可做些简单的传统运动健脾胃,如仰卧起坐、俯卧撑等,具体运动如下:   蹲马步:双脚打开两倍肩宽,双手扶膝微蹲马步,身体上下起伏,上半身保持挺直,弯膝蹲更深的马步,注意膝盖不超过脚尖;每次1~2分钟。可视自身耐力,量力而行。可...

  • 脾胃不适怎样选中 成 药

    脾胃不适怎样选中 成 药

    季节交替之际,脾胃病更易多发。脾胃患病一般表现为胃痛、总有饱胀感、食欲减退,甚至出现呃逆、烧心等症状,脾胃不适多为食滞胃脘症,发病前患者常有暴饮暴食或饮食不洁史, 脾胃不适表现为饮食停滞、打嗝出酸腐之气等消化不良症状,治宜消食导滞,药用保和丸、枳实导滞丸、木香槟榔丸、槟榔四消丸等中成药为宜。其中保和丸侧重于消食化热;加味保和丸侧重于脾虚湿阻合并食滞;枳实导滞丸侧重食滞兼有湿热中阻。 脾胃不适表现为食欲不振、腹部胀痛、大便不调等,多为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所致,可用香砂和胃丸来调治。该药有健脾开胃,行气化滞功效,适用范围...

  • 儿童脾胃娇嫩 秋季调理

    儿童脾胃娇嫩 秋季调理

    儿童的脾胃娇嫩,更容易在秋天出现问题,那么该如何调理孩子的脾胃呢?据专家介绍,立秋后,呕吐、腹泻等秋季多发病的发病率也开始增高。儿童脾胃虚弱多因长期饮食不规律、过食生冷食品、长期服用抗生素或是某些疾病(如慢性肺炎)后引起。脾胃虚弱的孩子多面色发黄或面部色素沉着不均匀(出现花斑),头发稀疏、消瘦、指甲脆薄有白点,还有经常出现发作性脐周疼痛,时轻时重。 进入秋季后,家长要让孩子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少看电视,少玩游戏,早点入睡;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喝冷饮、饮料,多喝粥,以便保证好的胃肠状态;要注意监测孩子的健康状态信...

  • 春天吃枣 养护脾胃

    春天吃枣 养护脾胃

      春季饮食要增甘减酸,甜味食品中,大枣是不错的选择。   据专家介绍,大枣性温,味甜,具有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脾虚食少、乏力便溏、气血津液不足、妇人脏躁等症。据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大枣含有蛋白质、糖类、淀粉、有机酸、黏液质、多种维生素和微量钙、磷、铁、锰等营养元素。鲜枣维生素C含量很高,是鲜桂圆的6倍、苹果的82倍、鲜荔枝的26倍,被誉为“维生素之王”和“天然维生素”。“一日吃仨枣,终生不显老”,这些俗语都说明了大枣健身益寿的作用。   大枣的营养成分主要在果肉中,而它的果皮既坚硬又不...

  • 中医补养脾胃

    中医补养脾胃

      胃病是三分治疗七分养,慢性胃肠疾病尤如是。天气凉,喝点生姜红糖茶;人较瘦,胃张力低,胃排空差,属脾虚,要健脾,煮点八宝粥喝,把黄芪、砂仁、神曲与乌鸡煮汤饮用,西医叫“优质蛋白易消化”。   中医理论,听起来古奥,其实很多都与现代医学相通。如董建华教授是中医界第一批院士,他讲脾胃通降理论,认为胃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这跟胃肠动力学的胃肠道移行性复合运动是一个道理。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健康四大基石: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心理平衡。实际上,在养生方面,中医学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黄帝内经》讲“...

  • 胃脘痛 胃癌医案方药

    胃脘痛 胃癌医案方药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孙润雪 刘小发 娄莹莹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属于中医学中的“积聚”“噎塞”及“胃反”等范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胃脘当心痛……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灵枢·五变篇》云:“……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间,邪气至,蓄积留止,大秉乃起。”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运用化浊解毒法治疗胃癌,临床疗效显著,现举例如下。     胃癌医案     孙某,男性,44岁。2013年5月1日初诊。诉因于数月前饮酒后出现胃脘胀满不适,甚则...

  • 胃癌 疏肝解郁是治疗的根本

    胃癌 疏肝解郁是治疗的根本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登义     随着中医药研究不断深入,带瘤生存观念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中医药在肿瘤防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曹建雄认为,中医治疗胃癌时健脾和胃贯穿始终,温通中腑是治疗的关键,疏肝解郁是治疗的根本,并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使患者身得调、神得养、病得治,从而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健脾和胃可贯穿于治疗的始终     李东垣曰:“若脾胃之气本弱,饮食自信,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说明了人以胃气为本,胃癌的内因...

  • 消食导滞健胃:食入过多或消化不良

    消食导滞健胃:食入过多或消化不良

    消食导滞健胃:适宜于食入过多或消化不良者。 红果消肉食 红果即山楂,中医认为,山楂性味酸、甘,微温;具有消食化积的功效。一般用于消化油腻肉食积滞。现代研究发现,山楂能增加胃中消化酶的分泌,促进消化;所含脂肪酶可促进脂肪分解;所含多种有机酸能提高蛋白酶的活性,使肉食易被消化。取山楂10~15克,加适量水煎汁,分为3等份,一日饮完。对吃太多肉造成的胃部不适、消化不良等,特别有效。麦芽消面食 麦芽性味甘、平、有消食健胃的功效,常用于米面薯芋食滞。麦芽对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有促进作用。麦芽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及B族维生素,有助...

  • 春节吃太好 调理肠胃不可少

    春节吃太好 调理肠胃不可少

    山 楂 神 曲 粥   原料:山楂30克,神曲15克,粳米100克,红糖7克。   制作:先将山楂、神曲去灰洗净,晾干,捣碎,放入沙锅,沙锅置火上,加水煮,弃渣取汁,备用;将粳米淘洗干净,下锅加水适量,旺火煮沸,再用文火煮,加入药汁,煮成粥状,加入红糖调匀,温热食用。   解析:山楂性微温,味甘、酸,入脾、胃经。有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化瘀、收敛止痢、降脂降压功效。神曲味甘、辛,性温,入脾胃经,能消食和胃。   春节期间,小儿不知节制,过量食用油腻食物,造成食滞食积伤胃,粥中山楂善...

  • 芋头饺子健脾养胃

    芋头饺子健脾养胃

    芋头既可作蔬菜,也可当主食,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婴儿和老年人的营养珍品。用芋头做皮包饺子,将芋头蒸熟后,趁热剥去外皮,将芋头碾碎,然后加上红薯粉和面,揉成面团备用,芋头和红薯粉的比例大致为2:1。饺子馅一般是将瘦猪肉、香菇、虾皮、葱、香菜等剁碎,加入香油、蛋液、料酒、盐、味精等调味品,上笼蒸熟即可。香香的肉馅再加上糯糯的芋头,味道非常鲜美,吃完后还没有油腻感。 芋头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无机盐、纤维素、蛋白质、淀粉、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丰富,是良好的保健食品。芋头中还有一种天然的多糖类高分子植物胶体,有很好的止泻作...

  • 补脾益胃养肠:食欲不振 脾胃虚弱

    补脾益胃养肠:食欲不振 脾胃虚弱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即将到来,节日期间的美味大餐、大鱼大肉人人都会垂涎,但对于一些胃肠虚弱的人来说,对许多美食只能是“可望不可及”,不得不错过好多美味;还有一些人平时进食过多,食人的量超出了消化能力而造成了食积,消化不了再好的美味也无缘享受。所以,在春节前夕,提前调理好胃肠是十分必要的。 补脾益胃养肠:适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者。山药麦冬大枣粥 特别适合胃有虚火所致的食欲不振或饥不欲食或稍食即饱胀、伴见口于咽燥、形体消瘦、五心烦热、颧红盗汗、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者。取鲜山药50克,麦冬20克、大枣 10枚、薏苡仁50克。...

  • 舌头做操健胃肠

    舌头做操健胃肠

    老年人胃肠功能减弱,易出现食欲不振,胃 口不开等不适。为了增 进食欲,可以通过常运 动舌头来促进胃肠功 能。舌头操的具体做法如下。 伸缩法 伸出舌 头,然后缩回,尽量将舌 尖舔到咽喉部位。重复 以上动作,一伸一缩为1 次,做36次。 搅动法 将舌尖伸 到牙齿外侧,尽量向上、向左、向下、向右伸出, 舔到周围的牙齿部位。如此搅动为1圈,共做36圈。 拉长法 将舌头尽量向外伸长,向上尽量能舔到鼻子,向下尽量能舔到下巴。一上一下为1次,共做36次。 (陈亚军)...

  • 健脾胃动手做茯苓饼

    健脾胃动手做茯苓饼

      慈禧太后坚持服用药膳,在已公布的慈禧常用补益药膳中,茯苓的使用频率尤其高。而且慈禧太后为了养生延年,采纳了太医的建议,命御膳房用精白面和茯苓粉制成现在的北京名小吃———“茯苓饼”。 制作法:茯苓细粉 米粉 白糖各等份 上3味加水适量,调成糊,以微火在平锅里摊烙成极薄的煎饼。  茯苓饼不仅好吃,而且还是很不错的健脾零食。其中的主料茯苓性质平和,有健脾、安神的作用。闻名中国宋代文坛的“三苏”之一的苏辙,据说少年多病,脾胃常常不适,中年后通过食用茯苓,让身体有了很大的改善。在《神农本草经》中,茯苓更是被列为上品,并指...

  • 如何养脾胃 要“立体的养”

    如何养脾胃 要“立体的养”

      作为中医专业人士,在各种聚会我一直较受欢迎,因为无意中谈论的养生方法都是大家的兴趣点,听得认真者甚至拿笔做记录。对于养生的思考,一直充斥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   如今社会各界及多家媒体都推出养生栏目,非常红火,每次谈及养生,各种言论交错,“情志养生”“运动养生”“顺时养生”“音乐养生”“饮食养生”“经络养生”等等不胜枚举。这些方法各有千秋,但最好的莫过于把他们综合运用,抓住根本。对此,古人早已讲清楚,即“人以胃气为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这就是养生的根本。那么如何养脾胃呢?简言之,要“立...

  • 中医教你养胃

    中医教你养胃

      中医将包括胃肠道等重要器官在内的整个消化系统称为“脾胃”。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非常重视脾胃的养护。   莫让情绪伤胃   《黄帝内经》上说“思虑过度,脾气郁结,久则伤正,运化失常”,说明紧张、焦虑等会影响脾胃功能。那些边吃饭边思考问题,把商务谈判、工作会议带到饭桌上的做法不可取。另外,细嚼慢咽是养胃的重要原则。   自我按摩改善胃功能   中医认为,适当的自我按摩可帮助改善胃功能。如每天早晚两次自我推拿胃脘部(两手相叠,于上腹部按顺、逆时针方向,分别揉摩各30~50次),能提高胃肠动力和免疫功能。另外...

  • 小儿脾胃虚弱如何调理

    小儿脾胃虚弱如何调理

    小儿生长迅速,必须保证其机体有充足的营养供应,但小儿脾胃虚弱,不耐大补。因此,要选用营养价值高的食物,选得精一点,做得少一点,使机体能消化、吸收、利用。有助于补充小儿营养,又能照顾脾胃的常用食物,有牛奶、蜂蜜、新鲜鱼虾、猪肝及各种蔬菜。可将鱼、虾、猪肝、鸡肉及各种蔬菜剁成泥炖食,或包馄饨食用,如茯苓鸡肉馄饨、芝麻虾糕等。 小儿由于脾胃虚弱,易伤食致食积,可选用含山楂、神曲、鸡内金的食疗方来消积滞。方为:取芡实150克,鸡内金30克,共研细,加面粉1000克,水和后做饼,烙熟嚼食,每次吃50克。此方原用于治老人食积,...

  • 补中益气汤方义 肺癌胃癌术后验案举隅

    补中益气汤方义 肺癌胃癌术后验案举隅

    王晞星运用补中益气汤临证经验   王晞星教授系山西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第4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王晞星教授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治疗肿瘤系统疾病。本文阐述王晞星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肿瘤术后或放化疗后患者的经验,以飨同道。   1 补中益气汤方义 补中益气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为甘温除热的代表方剂。方由黄芪、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当归、升麻、柴胡组成。主治脾胃内伤不足,气虚无力升浮或下陷,虚火内生。本方立意遵循《黄帝...

  • 夏至养脾胃食疗 神阙隔姜隔盐灸

    夏至养脾胃食疗 神阙隔姜隔盐灸

        夏至节气里,气温升高降水多,空气湿度增加后,人体难免感到不适,非常容易引起消化功能减弱,出现腹胀、腹泻、食欲减退等消化系统症状。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脾胃病科副主任刘朝霞博士介绍,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则更易伤及脾胃。而脾胃在我们身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每天食用的所有食物都要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才能供应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只有源源不断地给身体补充营养,我们才能得以生存。因此夏至时节,养护脾胃就显得十分重要。       刘朝霞博士介绍,中医将胃部不适大体分为如下几种证型:...

  • 调理肠胃 体内垃圾巧清理

    调理肠胃 体内垃圾巧清理

      连续几天,各式大餐吃遍,假期过半时就要开始调理,帮助肠胃恢复。调理并不复杂,大家不妨参考专家意见,选择相应的食物来清除节日里“潜伏”进身体的“健康杀手”。      降火解腻 白萝卜最好   过年免不了大鱼大肉大吃大喝,吃多喝多很容易就出现胃腹胀满、消化不良,如何消脂除腻?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消化内科王宇飞医师支招,此时吃白萝卜最好。他说,吃肉多了人容易生内火,导致上下不通,出现上火、便秘等现象。而这个时候白萝卜就可以大派用场了。   现代医学认为,白萝卜含淀粉酶和粗纤维,具有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加快胃肠蠕...

  • 天人合一护脾胃 难得糊涂养心神

    天人合一护脾胃 难得糊涂养心神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书画家,享年73岁,在他那个时代算是高龄,这说明他养生有道。据说他在一封家书中讲述自己养生之道,概括起来就是:黎明即起,吃白粥一碗,不用粥菜;饭后散千步;默坐有定时,每日于散学后静坐片刻;遇事勿恼怒;睡后勿思想。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病科主任医师牛学恩从中医角度分析,认为“固护脾胃”和“保养心神”是郑板桥养生之道成功的关键所在。   黎明即起食白粥   黎明即起食白粥,这包含三个因素:黎明时分、起床活动和食白粥。黎明,也就是天将明未明的时候。虽然因季节和地理位置不同,黎明的具体时间也不...

  • 用药顾护脾胃 免戕生化之源

    用药顾护脾胃 免戕生化之源

    中医认为,脾胃属土,居于中央,一年四季,运化 不息,以精微之物,润泽四旁。故其为全身升降之枢, 气血生化之源。自东垣以降,历代医家莫不重视。脾 胃为后天之本,健则元气充沛而正气旺,伤则气血 乏源而脏腑秧 [3] 。故临证之时,小心顾护脾胃,免戕 生化之源。据其脾恶湿喜升,胃恶燥喜降之性,用药 则顺其自然。周师治理脾胃之特点,体现在于未病先 防,寒热不拘,补泻兼用,顺应四时,远离峻药,辨识 体质。周师认为,仲景有言“见肝治病,知肝传脾,当 先实脾”,“先安未受邪之地”,虽为举肝之例,然先 安未受邪之地莫不以脾胃为先也...

  • 食毛豆补脾胃

    食毛豆补脾胃

    毛豆,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食物。中医认为,毛豆性味甘、平,具有健脾除湿、润燥解毒的作用。其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钙、铁、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由于其具有补气健脾的食疗功效,非常适宜脾胃虚弱的老人食用。 食用时,先将毛豆洗干净放入锅中,加适量食盐、水,煮熟即可。也可以在煮毛豆的同时,添加一些补脾益气的中药,如黄芪、党参、太子参等,以增强疗效。这些药物可任选其一,一般用量为6—9克。...

  • 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

    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

      “胃乃六腑之本,脾为五脏之源。胃气弱则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戒饮食,乃却病之良方。”   ——语出《古今医鉴·病机赋》      释文:任何一个人都要靠着后天的调养,人的后天之本是脾胃。胃为六腑之大主,脾土居中以溉四旁。脾胃虚弱,病邪易侵;脾胃强健,百疾不起。李杲亦言:“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而人之有生,必资饮食,饮食入口,全赖脾磨胃运,而人之饮食偏颇在所难免,故脾胃疾病尤为多见。对于医家来讲,调理脾胃是医中至高无上的法门。而对于普通人及患者,...

  • 健脾化湿、软坚散结治胃癌术后

    健脾化湿、软坚散结治胃癌术后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疼痛与消瘦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胃癌不仅会造成消化系统损害,而且可能发生转移,影响肝肾及呼吸功能,严重者出现恶病质,最终危及生命。孙桂芝治疗胃癌,有一套有效的经验,现作如下介绍。   郭某,男,64岁,2014年3月7日来诊。胃癌术后半年,属低分化腺癌,化疗后。症见纳差,头晕,舌暗少苔,脉沉细。处方如下:广木香10g,砂仁6g,橘皮10g,清半夏10g,太子参15g,炒白术12g,茯苓15g,葛根15g,生黄芪30g,杭白芍15g,浮萍15g,六月令30g,生蒲黄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