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 第111页
-
艾灸保健穴位治疗脾胃虚寒证
艾灸保健穴位治疗脾胃虚寒证,疗效 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患者41例,其中男21例,女20例;年 龄23—65岁。 临床症状: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或 上吐下泻,腹中虚冷,肠鸣,舌淡,苔白微 腻,脉细滑。中医辨证为为脾胃虚寒证。 二、操作方法 术者手执点燃艾条,对准中脘(胸骨下 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关元(肚脐下3 寸)、神阙穴(肚脐),一般距皮肤1.5-3厘 米,其距离以病人感到温热、舒适而无灼痛 为度。每穴灸20分钟左右,灸到皮肤产 生红晕为止:此为灸法中最常用的一 种。对昏迷或局部知觉减退者,须随...
-
清宫医案 脾胃病治验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脾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脏器,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胃降,生化气血,滋长精气,被称为“后天之本”。清宫御医也颇为重视,潜心研究脾胃理论,透过众多医案,可以发现其学术思想在此方面的诸多体现。 清宫之中,皇家养尊处优,恣食肥甘厚味,加之受饮食习惯影响,患脾胃病者较多;其中,慈禧医案的记载可谓现存最全者。慈禧一生,常患气滞、食积、泄泻等症。笔者以慈禧医案为例,浅述对宫廷脾胃病遣方用药理论之理解。 重调脾胃 气机升...
-
胃癌中医病因病机 刘友章教授临床学术思想
刘友章治疗胃癌前病变临床学术思想探讨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在每年因肿瘤 病变而去世的患者当中, 胃癌约占20% [1] 。 胃癌具有 发病率高, 转移率高, 病死率高 (5年总体生存率仅为 30% ) 的三高特点, 而胃癌的发生、 发展需经过一个 逐步演化的的病理组织学的复杂过程。 胃癌的病理 类型大多为腺癌, 其中肠型胃癌占60%以上 [2] 。 根据 经典的Correa假说, 绝大多数肠型胃癌的形成是由正 常胃黏膜逐渐过渡至侵袭性胃腺癌的一个慢性进展 过程 [3] 。 因此, 早期干预向胃癌演变的病理...
-
秋食山药健脾养胃
秋冬进补前吃点山药,更有利于补品的吸收。山药为补中益气药,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者进补前食用。将山药、大枣各20克,米(粳米、糯米各一半)熬成粥,就是很好的选择。 手脚常觉发凉的女性,秋冬适当吃山药可缓解症状。中医认为,手脚冰凉与体质虚弱有密切关系,而山药乌鸡汤和龙眼山药羹均具有很好的补中、益气、养血作用,特别适合手脚发凉症患者。 在“老胃病”病人中,有相当多属于溃疡病,而秋季是溃疡病容易发生或复发的季节。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山药中所含尿囊素有助于胃黏膜的修复。可用鲜山药制成山药扁豆糕或小米山药糕,蒸熟...
-
肝郁脾虚 以舒肝气和脾胃
李某,女,37岁,2005年3月初诊。 主诉:脘腹胀满连及胁肋10余日。患者症状每于食后加剧,伴有嗳腐,胃钠少,嘈杂吞酸,口干口苦,不欲饮水。大便干结,2~3日1次。笔者初诊为肠胃食滞。投以保和丸加鸡内金、青皮、大黄之属。药后大便得畅,但腹胀、胁肋疼痛未解。进一步追问病史,知其情绪急躁,情急时病情加重,得嗳气与矢气则胀减。查舌红苔白、脉弦。 患者一派肝郁脾虚之象,实乃脾失健运,胃失和降。经云:“木郁达之。”故以舒肝气、和脾胃,肝脾同治,以四逆散加减。 组方:柴胡6克,炒白芍12克,枳...
-
胃癌根治术后 胃脘不适纳呆腹胀 脾肾方加减
程某,男,67岁,长沙人。 2008年1月底,患者因易饥饿、消瘦在湘雅医院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癌,于2008年2月4日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胃)中—低分化腺癌。于2008年3月6日求吾师中药治疗。 症见:胃脘不适,纳呆,食后腹胀,乏力,大便溏,每日2至3次,寐欠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患者正值术后化疗期间。 中医辨证:脾肾两虚,脾胃不和。 治则:健脾和胃,补肾养血。 方药:脾肾方加减。党参15g,黄芪15g,白术10g,茯苓10g,法半夏9g,竹茹10g,紫苏梗10g,女贞子10g,枸杞子10g,菟丝子1...
-
开胃消食佳肴——木瓜鱼头汤
立夏之后 天气开始变热, 南方的气候又 比较潮湿,暑湿 困扰人体,人们 会觉得疲劳、肢 体沉重、胃口减 退,此时适合煲 木瓜龟头汤,可 以起到养胃、益智健脑的作用。 材料:鲩鱼头约0-3公斤,熟木瓜1个(约0.5公 斤)。 制法:鲩鱼头去腮、洗净、滤干水分,熟木瓜去皮去 核、切大块。烧锅下油,把鲩鱼头在锅内煎至微黄色,加 入适量开水,中火煲30分钟,加入木瓜,再煲10分钟, 以盐调味,即可食用。 健康提示:木瓜味甘性平,归肝、脾经,有养阴生津 的功效。鱼头富含人体必需的卵磷脂和不饱和脂肪酸, 对降低血脂、健脑及延缓...
-
胃癌反复上腹痛,胃底幽门部低分化腺癌,扶正抗癌方
林某,女,43岁,江门人,教师。 患者因为“反复上腹痛2年,加重伴吞咽困难三月余”于2007年3月29日-4月16日在市中心医院住院,诊断为:“胃底幽门部低分化腺癌”,并于4月3日行手术治疗,未进行化疗,要求于门诊进行中医药调理,现症见:面色苍白,乏力,纳差,腹胀,两天未解大便,舌红苔白,脉细数。 沈师辨证后认为本病总属气阴两虚,本虚标实,因此治疗上采用扶正抗癌方加减,具体方药如下:鳖甲15g(先煎),北沙参30g,麦冬10g,茯苓10g,厚朴10g,鸡内金10g,砂仁10g(后下),生谷芽30g,淮山15g,桔梗...
-
省酸增甘补脾胃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也就是说,春季应该少吃酸味食物,多吃甘(甜)味食物。 中医认为,春季与五脏中的肝脏相对,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酸味入肝,其性收敛,多吃则不利于春天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还会使本来就偏旺的肝气更旺,对脾胃造成伤害,导致肝睥不和。故春天宜少食酸味食物,适当多食甘味食物,以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 中医所说的甘味食物,不仅指食物的口感有点甜.更重要的是要有补益脾胃的作用。在众多食物中,首推大枣和山药。此外,甘味的食物还有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薏苡仁、豇豆、扁豆、黄...
-
胃癌转移的病机初探
胃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2 0 1 2 年,全世界有 9 5 2 0 0 0 新发胃癌病例被诊断, 7 2 3 0 0 0 例胃癌患者死亡 [ 1 ] 。我国属胃癌高发区 域,每年新发胃癌患者占世界发病人数的 4 2% , 且新发胃癌患者呈年轻化趋势, 3 0 岁以下人群中 发病率由 2 0 世纪 7 0 年代的 1 . 7% 上升至 3 . 3% 。 据初步统计,在中国大中城市男性胃癌粗死亡率 为5 2 . 2 4 / 1 0万,居恶性肿瘤发病第2位;女性为 2 9 . 2 6 / 1 0 万...
-
一瓶杨梅酒 可保一夏肠胃舒适
许多水果都可以拿来酿酒,最有名的当属葡萄,但葡萄酿酒太过讲究繁琐,而杨梅酒很容易制作,原料只需三种:白酒、杨梅、冰糖。白酒最好选用45度以上的高度酒,必须漫过最上层的杨梅,不但杀菌效果好,且酒香浓郁。冰糖按个人口味适量,不宜太甜。杨梅要选择颜色鲜艳、甜中带酸的刺梅。圆梅太甜了,泡出的酒没有浓郁的杨梅酸香;色泽不红,则泡不出那种活泼生动的艳红色。泡酒的器具最好用透明的广口玻璃瓶,塞紧塞子,密封保存。 江浙沪一带是杨梅的主要产地。本地百姓家家户户都喜欢自制杨梅酒。一瓶杨梅酒,可保得一夏的肠胃舒适。《本草纲目》记载,...
-
上腹部不适确诊为胃癌 香砂六正人汤加减
陈某,男,57岁。湖南衡阳市人。 患者因“上腹部不适1年,伴吞咽梗阻半月”于2004年12月就诊我院,查CT示:胃贲门部肿块,考虑胃癌可能性大。胃镜示“(胃)低分解腺癌”。确诊为胃癌。于2004年12月22日在全麻下行胃贲门根治术,术后病理:胃贲门低分解腺癌。术后辅佐四周期化疗,化疗完毕后患者感乏力、精力差,于2005年3月22日求吾师中医医治。 症见:面色萎黄,乏力、厌恶,吐逆,呃逆,精力差,进食少,大小便尚调。舌淡,苔薄,脉纤细。 辨证:脾气亏虚,胃失和降。 治则:健脾益...
-
夏秋之交健脾养胃
长夏是指夏季到了尽头,秋季还没接上的那段时间。面临夏秋之交,阳气尚盛,雨水日多,湿热交蒸,潮湿充斥,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长夏季节因湿邪困脾,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纳运失司,易出现脾胃疾病,如出现腹胀、食欲减退、泄泻等。 1.药物调理。平日可服健脾理气、利湿解暑之剂。处方:党参9克,荷叶、白术各7克,薏苡仁、茯苓各12克,陈皮6克,炙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每2-3天1剂。 2.饮食调摄。长夏的饮食宜清淡,少油腻,要以温食为主(可适当进食生姜、辣椒等品)。另外,可多食化湿之品,如茯苓、荷叶等,同时注意保养脾胃的功能。...
-
中医食欲提示脾胃健康程度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诸如“最近我没食欲”或是“近期我特别能吃,但是饿得也很快”这样的说法。其实,食欲的状况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脾胃健康程度。食欲减退 最常见的为食欲不振,即不想进食或食之无味,食量减少。一般偶尔的食欲不振,不作为病态处理,若是长期食欲不振,兼见神疲倦怠、面色萎黄、便溏等,为脾胄虚弱,可服中成药四君子丸或参苓白术散来调理。若进食量明显减少,食欲减退,伴有头重身困、脘腹胀闷,多为湿盛困脾,或是饮食停滞。湿困脾胃者一般嗜食肥甘厚味、常饮酒以及饮料等,可以服用中成药四妙丸。饮食停滞者多由食入过多所致,需消食导...
-
简单自我按摩护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是运化饮食和水谷的脏器,也就是说人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是依靠脾胃来完成的。脾胃强,则气血生化有常,气血旺盛,所以才能“吃嘛嘛香”,面色红润,肠胃健康。如果脾胃虚弱,就会变得不思饮食,面色萎黄,消瘦,气短乏力,胃脘隐痛,腹胀,大便溏泻,甚至会失眠,月经不调,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脾虚生湿,痰湿内阻,还会出现肥胖、身体困重、口干、口中黏腻、闭经、湿疹等问题。所以古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养护脾胃是防病、保健的根本。夏季是肠胃病的高发季节,主要因人们常喝冷饮,骤热骤凉,极易刺激肠...
-
胃癌术后中药处方
患者杨某,男,47岁。2012年9月21日,胃癌术后一个月,见腹泻7~8次/每天,舌淡少苔,脉沉细。 处方如下:橘皮10g,竹茹10g,清半夏10g,补骨脂10g,广木香10g,砂仁10g,太子参15g,炒白术15g,茯苓15g,生薏仁15g,炒扁豆15g,杭白芍15g,桔梗10g,莲子肉15g,芡实米10g,诃子肉10g,生蒲黄10g,蜂房5g,血余炭10g,炮山甲10g,鳖甲10g,代赭石15g,鸡内金30g,生麦芽30g,生黄芪30g,肉桂5g,防风10g。14服。 水煎服,2天服1剂。一服药,煎汁400...
-
中医治胃癌附医案 常用药对介绍
尤建良治疗胃癌常用药对举隅 药对又称对药, 是治疗疾病时使用相对固定的两味 药组成, 药对虽组成简单, 但具备方剂的基本结构及主 治功效。药对并非任意的组合, 而是古今医家经过长期 的医疗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 具有确切疗效的组合, 合 理的配伍不仅能增加疗效, 而且能降低药物毒性, 反之, 不但不会增加临床疗效, 还会增加药物毒性。药对常以 相须、 相使配伍发挥协同作用, 以相畏、 相杀配伍抑制不 良反应。 尤建良教授是江苏省名中医, 江苏省老中医专家经 验传承指导老师, 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硕士研究 生导师...
-
儿童脾胃虚弱调理方法
面色发黄多为脾胃虚弱 儿童脾胃虚弱多因长期饮食不规律、过食生冷食物、长期服用抗生素或某些疾病(如慢性肺炎等)引起。脾胃虚弱的孩子多面色发黄或面部色素沉着不均匀(花斑),头发稀疏,消瘦,指甲脆薄、有白点,脐周经常疼痛、时轻时重。脾胃虚弱偏内寒的患儿除了有上述症状外,还有大便次数多、量大,食后即拉等表现;脾胃虚弱偏内热的患儿常食欲不佳、大便干(2~3天大便1次)。 咳嗽久治不愈 病根在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正气不足,所以咳嗽难以治愈,应在调理脾胃的基础上治疗咳嗽,还可配合捏脊疗法(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