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感染 第7页

感染 第7页

  • 从“肾虚邪伏”理论论治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从“肾虚邪伏”理论论治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 URTI) 是临床最常见的病种之一, 主要表 现为鼻塞、 喷嚏、 流涕、 咽痛、 咳嗽等症状, 常见于老 幼体弱及免疫功能低下者 [1 ] 。反复呼吸道感染 ( 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RRTls) 是指 1 年以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 超过正常范 围 [2 ] 。目前临床对于防治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缺乏 有效的治疗方案。笔者在此从中医“肾虚...

  • 论转化医学与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诊疗体系的研究实践

    论转化医学与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诊疗体系的研究实践

    艾滋病病情复杂多变疑难, 涉及多脏腑多系统, 条件致病性肺部感染已成为艾滋病病死的主要原因 之一 [1] 。 以倡导整合医学、 多学科交叉协作, 引领多 方向的医学研究向 “以患者为本” 方向发展的转化医 学理念, 为中医药防治艾滋病肺部感染的发展提供 了新的机遇。 笔者基于转化医学的理念探讨艾滋病 合并肺部感染诊疗体系的研究实践。 转化医学的理念 转化医学是一种循环转化式医学模式, 旨在打 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 建立从实验室到临床和临床到实验室的联系 [2-3] 。 其优势...

  • 肺痈(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治则方药

    肺痈(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治则方药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郭洁 刘小发 吴佳欣   赵惠平,女,51岁,于2017年6月4日初诊。诉于就诊前2年开始间断咳嗽,咳黄痰,量多,痰量由少渐多,咳时尤甚,多由感冒后诱发,曾多家医院就诊,诊为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服抗生素及多种中成药治疗效果不佳。刻诊:见咳嗽频繁,呈阵发性,咳黄黏痰,量多不易咳出,形体消瘦,口干鼻燥,纳食不香,二便调等症状。舌红,苔黄厚,脉浮数而滑。   诊断:肺痈(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   证型:风热犯肺。   治则:清肺散邪,止咳化痰。   ...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无症状患儿诊治报告1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无症状患儿诊治报告1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儿童感染率较低[1],其中无症状感染的诊疗研究较为少见。研究显示,在无症状感染者中检测到的病毒载量与有症状感染者相似[2],无症状感染患儿同样具有潜在传染性及致病性,若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向轻症甚至重症发展。本文对1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患儿的诊疗过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儿,男,7岁。因“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于2020年2月7日入院。入院时神清...

  • 感染后咳嗽又称为“感冒后咳嗽”诊治经验介绍

    感染后咳嗽又称为“感冒后咳嗽”诊治经验介绍

    感染后咳嗽又称为“感冒后咳嗽”,是指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感染控制以后仍迁延不愈的一类咳嗽,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黏痰,理化检查多为阴性。因其发病率较高,常迁延不愈,而频繁、剧烈的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日益受到临床重视。导师王学东教授系昆山名医,临证近30年,创立哮喘专科,学验俱丰,尤其对感染后咳嗽的诊治有独到见解和体会。现将其诊治经验介绍如下。 1 抗炎过后阳转阴,宣肺达邪咳乃平 王师认为四时感冒之咳嗽,若及时辨治多可速愈,治之不难。然今人往往一见感冒咳嗽...

  • 上呼吸道感染分类 如何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分类 如何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冬季是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90%是由病毒引起的,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 上呼吸道感染分类 普通感冒 俗称“伤风”,起病较急,主要症状为打喷嚏、鼻塞、流涕、咽干、咽痛、头痛乏力等。临床检查时,有鼻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现象,咽部轻度充血。一般3~7天即可痊愈。 急性咽喉炎 主要有咽部发痒、灼热、疼痛、干咳症状。 细菌性扁桃体炎 起病急,有恶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咽痛明显、吞咽时疼痛加剧、头痛乏力等症...

  • 盛丽先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经验

    盛丽先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经验

    盛丽先 ( 1944—) ,女,浙江省中医院主任医师,第五 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 中医。师从中医儿科专家马莲湘、詹起荪教授,从事中医儿 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 年,治学严谨,不断继承创新, 形成了既符合中医学发展规律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儿科诊治学 术体系。擅长治疗小儿呼吸、消化及泌尿系统疾病。 反复 呼 吸 道 感 染 ( 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 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上、下呼吸道 感染反复发作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 小儿脏腑娇嫩,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中医典型案例

    小儿脏腑娇嫩,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中医典型案例

    吴德广运用小儿清热化积口服液防治小儿上呼吸道反复感染经验 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在1年内次数频繁, 超过一定范围, 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 是儿童时期的常 见病、 多发病, 具有反复发作、 病程较长、 缠绵难愈的特 点, 反复发病儿童简称复感儿 [ 1 ] 。若治疗不当, 会严重 影响患儿生长发育, 是儿科医师及家长最为关心及临床 亟待解决的问题。吴德广, 主任医师, 济宁市基层名中 医, 从事临床工作 4 0 年, 其采用小儿清热化积口服液治 疗小儿上呼吸道反复感染取得良好效果, 简述如下。 1  病证及病...

  • 孙轶秋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经验

    孙轶秋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经验

    孙轶秋,原江苏省中医院儿科主任,硕士研 究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孙教授谙熟中 医学理论精深,擅长治疗小儿肺、肾系疾病。 1 病因病机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RRTI) 指儿童在 1 年内 频繁发生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感染 [1 ] ,属中医学 “体虚感冒 ”“虚人感冒” “汗证”等范畴 。《证治 汇补·伤风》云 : “有平昔元气虚弱,表疏腠松, 略有不慎,即显风症者 。 ”《幼科直言·...

  • 黄春林防治慢性肾脏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中医思路

    黄春林防治慢性肾脏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中医思路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各 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疾病总 称 [1] , 并容易合并感染 [2] 。 并发呼吸道感染不仅使 CKD患者病情恶化, 住院率升高, 消耗医疗资源, 并 影响预后, 使其死亡率较普通人群高3-4倍 [3] 。 因此, CKD患者须重视预防及控制呼吸道感染。 目前现代医学缺乏预防和治疗CKD患者呼吸道 感染的针对性措施。 高感染率、 抗生素高使用率及 抗生素的欠规范应用, 使得CKD患者发生抗生素耐 药的风险更高, 继而引发另一个...

  • 加强对无症状感染者中医药调理 中医药全面参与救治新冠肺炎

    加强对无症状感染者中医药调理 中医药全面参与救治新冠肺炎

    重庆:加强对无症状感染者中医药调理 2月13日,重庆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救治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加强对无症状病毒检测阳性人员中医药调理。 《通知》要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中西医救治工作机制,指导和加强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的医疗救治工作。成立市级新冠肺炎中医药救治专家组,负责指导全市新冠肺炎中医药救治工作。同时要求各区县、各集中救治医院必须成立中医药救治专家组,负责中医药诊疗方案的制定,参与...

  • 中医概述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中医基本治法

    中医概述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中医基本治法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Recurrent?Respiratory?Tract? Infections, RRTI) 亦叫复感儿, 是指小儿 1 年之内上、 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频次较多, 达到 7 ~ 10 次以上, 已超常规范围, 常见于 6 月~ 6 岁的儿童, 尤以 1 ~ 3 岁的幼儿最多见 [1] 。现代医学通常认为小儿 RRTI 发 病与年龄、 遗传、 免疫功能紊乱、 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缺 乏、 营养不良、 饮食不当、 被动吸烟、 治疗不当、 环境污 染等因素有关 [2] 。治疗方案现代国内外儿科医生还未...

  • 上呼吸道感染在中医治疗方解

    上呼吸道感染在中医治疗方解

    鼻、咽、喉是人体的上呼吸道。这些部位,以及与它们邻近的扁桃体,被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导致的疾病,称为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很高,一年四季皆多见,春、冬二季更多见。有些人经常反复发病,儿童发病尤多。 上呼吸道感染在中医看来,虽然有不同类型,但当今临床所见的病例以热证最多。各种类型都具有起病较急,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咽痛,或者发热、畏寒、身体酸楚疼痛等症状,但热证类型还具有舌红、苔黄、眼睛红、尿黄、手足热、咽干燥、咽热辣感、咽充血等特征性的表现。 对于上呼吸道感染这类疾病,...

  • 防感散香袋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防感散香袋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中医外治法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独特优势,香佩疗法是典型代表,患儿佩戴防感散香袋于天突穴,操作简单,无痛苦,患儿依从性好,能够预防临床常见的肺脾气虚型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可靠,值得推荐。 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现象,以6个月~6岁最为多见。小儿频繁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在单位时间内超过一定次数者,即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若预防不当,容易发生咳喘、心悸、水肿、痹证等病证,影响小儿健康。中医外治法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领...

  • “认证先辨阴阳”学术思想 肺部感染病例之阴证

    “认证先辨阴阳”学术思想 肺部感染病例之阴证

    孔伯华先生家学深厚,他广博的临床实践、深刻的医理探究,凝结出宝贵的学术思想。我辈若能善加领会,如高擎灯火,临证逢疑难危重,亦可暗夜洞明。本文谨以病例两则,浅述孔伯华学术思想在肺部感染中的运用。 “认证先辨阴阳”学术思想 谈及治病理论,孔伯华先生有言曰:“医之治病,首先在于认证,将证认清,治之则如同启锁,一推即可。认证之法,先辨阴阳,以求其本。病本既明,虚实寒热则迎刃而解。” 先生认为,人之疾病,千变万化,但总不外乎阴阳。医者临症,必须先审...

  • 孔伯华学术思想在肺部感染治疗中的运用

    孔伯华学术思想在肺部感染治疗中的运用

    古语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孔伯华先生家学深厚,颖悟非常,一生治病救人、传承医道,他广博的临床实践、深刻的医理探究,凝结出宝贵的学术思想。我辈若能善加领会,如高擎灯火,临证逢疑难危重,亦可暗夜洞明。本文谨以病例两则,浅述孔伯华学术思想在肺部感染中的运用。 治病在于认证,认证先辨阴阳 谈及治病理论,孔伯华先生有言曰:“医之治病,首先在于认证,将证认清,治之则如同启锁,一推即可。认证之法,先辨阴阳,以求其本。病本既明,虚实寒热则迎刃而解。&rdqu...

  • 预防小儿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办法

    预防小儿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办法

    入冬以后,气温逐渐降低,到医院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开始增多。下面介绍几个行之有效的预防小儿上感的办法: ●在感冒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多、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稍大的孩子要适当增加室外活动,坚持冷水洗脸,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根据气温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服。由于孩子活泼好动,易出汗,所以不要给孩子穿得太多,以免出汗受凉感冒。 ●家里有人感冒时,患者应尽量减少与小儿接触,同时,紧闭门窗,用醋熏蒸,有条件的家庭也可使用空气...

  • 从“痰饮”辨治感染后咳嗽

    从“痰饮”辨治感染后咳嗽

    PIC(postinfectious cough,PIC)是指下呼吸道及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迁延不愈,表现为刺激性干咳为主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西医以对症治疗为主,疗效多不佳。中医药对该病认识历史久远,现代医家多从“风”“燥”论治[1]。该文结合该病的现代医学认识,立足于气化理论,从痰饮论述辨治PIC的机制及方法。 1 现代医学的认识 咳嗽是呼吸科门诊及社区门诊患者就诊的最常见症状。在我国慢性咳嗽患者达到了咳嗽患者的1/3[2]。该病具有一...

  • 感冒后咳嗽也称感染后咳嗽 尢氏针灸是苏州针灸流派

    感冒后咳嗽也称感染后咳嗽 尢氏针灸是苏州针灸流派

    苏州尢氏针灸始于尢松泉(1847—1911),他自1880年行医于苏州胥门外小日晖桥,精于针灸,对疯痨臌膈、文武痴癫、妇女经带及各种疑难杂病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往往手到病除,求诊者舟楫塞港,门庭若市,一时间名噪苏城,人送外号“针仙”。 尢氏针灸是苏州针灸流派之一,是吴门医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百多年来培养了大批针灸人才,既继承和发扬了中医学遗产,又创建了颇有临床效果的独特的针灸方法,为当地人民防病治病作出了重要贡献。到目前为止,尢氏针灸共传五代。笔者有幸跟师苏州尢氏针灸第...

  • 大破格救心汤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1例

    大破格救心汤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1例

    2004年“非典”暴发,邓铁涛教授从温养脾胃入手取得重大临床突破,引起人们对扶阳的一番思考。老中医李可也认为,在急危重症、疑难病面前,阳气不到一处便是病。当禽流感出现时,临床多从邪热伤阴论治,疗效不如人意。 笔者认为,治疗烈性传染病应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对于烈性传染病导致的垂危重症,应着眼于患者当下的具体情况;伤寒温病本是一家,不要拘泥于病因是寒还是热。对禽流感而言,是外感邪气,停留于太阳、少阳经则为外感症状,直入三阴经则为急危重症。 笔者于2013年12月20日,使用李可的大破格救...

  • 反复呼吸道感染分三期辨治各有侧重 小儿复感灵补中有散

    反复呼吸道感染分三期辨治各有侧重 小儿复感灵补中有散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复杂,可见先天因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喂养不当及遗传、护理和居住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其中以免疫功能低下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 该病病情反复迁延,可造成恶性循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西医主张以免疫调节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中药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既能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损伤,又能促进清除外来物的激活反应,起到双向免疫调节的作用。 分三期辨治各有侧重 首届全国名中医、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贾六金强调,小儿肺脏尤娇,脾...

  • 肺源性心脏病伴肺部感染案 渗出性胸膜炎案 肺气肿伴肺部感染案

    肺源性心脏病伴肺部感染案 渗出性胸膜炎案 肺气肿伴肺部感染案

    葶苈大枣泻肺汤出自《金匮要略》。“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气”“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方中葶苈子味苦性寒,苦能降泄,寒可除热,破坚逐邪,通利水道,治咳嗽气喘,具有下气平喘消痰,开泄肺气排浊化饮之功,为防其性猛峻泻而伤正气,伍以大枣之甘温安中而缓和药性,使泻不伤正。凡湿热痰浊壅遏于肺,气机被阻,肺气失宣,邪实气闭者,均可随证加减,辨证选用。今举验案3则,以供同仁参考。 肺源性心脏病伴肺部感染案 胡某,男,69岁。因患前列腺肥大而小...

  • 宣上调中法的临床治外感发热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宣上调中法的临床治外感发热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孔光一宣上调中法在温病临床中的应用 孔光一老师是首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批全国中医药师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宣上调中法是孔老师在温病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法。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包括现代医学的多种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宣上调中法根据病邪侵犯路径及疾病传变规律,在调节机体脏腑功能的基础上,达到祛邪外出、邪退正安的目的。此法对于指导发热性疾病、肺系疾病、儿科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笔者根据跟诊学习经历结合相关文献及医案,对该治法内涵、作用机理以及具体临床应用进行梳理和总结...

  • 从三阳论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从三阳论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URTI)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1]。本病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占70%~80%,少数是细菌。临床上根据鼻咽部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线检查可做出诊断。本病发病率较高,可明显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学习,甚至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且可继发病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引起死亡[2]。因此对本病的治疗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目前临床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以退热等对症治疗为主,根据病情给予抗病毒药物治...

  • 支气管炎反复感染肺痈成痈期 方用化湿败毒方合清金化痰汤加减

    支气管炎反复感染肺痈成痈期 方用化湿败毒方合清金化痰汤加减

    慢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黏膜、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且伴有喘息为主要症状。由于老年人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下降,容易造成呼吸道的反复感染,致使病情加重,因此予以积极治疗尤为重要。 慢性支气管炎属中医“咳嗽”范畴,该病多由外感六淫如风、寒、燥、热之邪侵犯机体或内伤所致。如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咳嗽》载:“则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谓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大多由于外感咳嗽未及时治疗,久而化热,...

  • 新冠感染后遗胸痹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

    新冠感染后遗胸痹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

    胸痹一病见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临床以胸膺部满闷窒塞、甚则疼痛为主症。依据其病因病机不同可分为瓜蒌薤白白酒汤证、瓜蒌薤白半夏汤证、枳实薤白桂枝汤证、人参汤证、茯苓杏仁甘草汤证、薏苡附子散证等。此类疾病以上焦阳虚、阴寒内盛为基本致病特点,但需根据临床症状辨证施治。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证 笔者常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新冠感染后遗胸痹。原文中各药剂量为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斤,桂枝一两,瓜蒌一枚(捣)。笔者常用剂量为枳实12g,厚朴12g,薤白10g,桂枝15g,瓜蒌12...

  • 支原体及流感病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频发 清热化痰止咳

    支原体及流感病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频发 清热化痰止咳

    当前,支原体及流感病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频发,甚至导致肺炎,给民众造成了许多困扰。支原体感染多见于学龄期儿童,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年龄大的儿童失治误治后常发生支原体肺炎;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以高热、咳嗽、全身症状为主,年龄大的儿童常可见肌肉痛、头痛等症状。西医以抗病毒、抗支原体及对症治疗为主,效果欠佳。此类病属中医“冬温”“感冒”“咳嗽”等范畴,中医在诊治这类疾病方面有独特优势。笔者现将自己的诊治经验及验案一则分享如下。...

  • 流感病毒及支原体感染 炙麻黄杏仁中药方

    流感病毒及支原体感染 炙麻黄杏仁中药方

    张杰,男,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安徽省首届名中医,安徽省首届国医名师,第三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多年,对中医内科疑难杂病有着丰富的诊疗经验,独创“虚、毒、瘀”理论、“肝脾建中”理论、“脾阳为本”理论等指导临床。其擅长治疗各科杂病,尤擅治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及各类肿瘤疾病。 组成:炙麻黄10g,杏仁10g,生石膏30g,炙甘草10g,柴胡15g,黄芩15g,葛根30g,羌活10...

  • 新冠病毒感染 中医经验方药

    新冠病毒感染 中医经验方药

    •正气未复,余邪未尽,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是“长新冠”的核心病机,其影响脏腑主要在肺脾,并波及其他脏腑。常见症状包括乏力、心悸、咳嗽、咽痒、失眠、耳鸣、听力下降、食欲不振,味觉、嗅觉减退或丧失,甚或长时间低烧不退等。经方不但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急性期效果良好,对“长新冠”同样具有显著的疗效。 新冠病毒感染急性期过后,多数人可恢复如初,但仍有部分患者会有一些症状长期存在,迁延难愈而成“长新冠”。“长新冠”可...

  • 白长川治颅内感染验案二则

    白长川治颅内感染验案二则

    颅内感染的成因多是颅脑开放性损伤,或细菌污染颅内所致,严重者有静脉血栓形成或血管壁坏死而出血,死亡率为3.8%~30%。本文仅以全国名中医白长川治疗颅内感染的两例会诊病例为前提,浅谈颅内感染的辨证思路和治法。 治则治法 本病的病机为毒热直接上犯脑窍,治疗颅内感染强调急则治其标,治法主要可分为清法、透法、泄法和开窍法四法。 清法即清热法,是指用寒凉性质的方药,通过其泄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解除热邪的治疗大法。高热或伴寒战是颅内感染患者最常见的主症,且以热入营血为主,首选清法治疗,以清营...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