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 第7页
-
外治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方
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 临床表现为颈、肩、背和四 肢疼痛,痛有定处,喜热恶 寒,颈部僵硬,活动受限,夜 间痛甚,头晕等。可采用中 药热敷熏洗法治疗。 取独活、秦艽、防风、 透骨草、刘寄奴、苏木、赤 芍、红花、威灵仙、乌梅、木 瓜各9克,水煎25分钟, 取液,用干净毛巾浸蘸药 液趁热外敷并擦洗患处, 注意水温,勿被烫伤,每次 30分钟,每日2次。 (刘谊荐) ■相关链接 【这些中药渣也是“宝" 】 煎煮中药后都会剩 下大量的药渣,治疗骨 科、脾胃疾病的中药渣其 实可以再利用。骨科方面 的药渣可...
-
肾督亏虚经脉痹阻证颈椎病 处方蠲痹汤
案例二:肾督亏虚、经脉痹阻证 殷某,男,51岁,江苏南通人。入初诊:2014年7月20日。 双下肢乏力、行走不稳1年余。患者2013年5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乏力,行走欲仆,如踏棉花,伴言语蹇涩,持物受限,颈项稍有不适,同年7月31日至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查头颅CT提示小脑萎缩,双下肢肌电图正常。考虑患者脑萎缩,予“复方吡拉西坦脑蛋白水解片、甲钴胺”等治疗,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症状迁延。2014年5月至二炮总医院查颈椎MR,患者自诉无异常(未带MR片及报告),予针灸、理疗治...
-
颈椎病外治二法
中医治疗颈椎病主要有按摩、药酒、 艾灸、热敷等方法,现简单介绍两种以供 参考。 涂药酒法取地龙、独活、赤芍、威 灵仙、牛膝、生姜各30克,骨碎补、三七、 花椒各20克,川乌10克,放入50~60度 的白酒1000毫升中浸泡7、天后使用。该 药酒可温阳散寒、化瘀通络、祛风止痛, 涂抹在颈椎、腰椎疼痛部位,可有效缓解 疼痛。 注意:使用时不需用劲,轻轻抹上即 可,然后贴上保鲜膜,2个小时左右感觉 皮肤发热就可以揭掉。不分早晚,每天1 次,做完后用清水洗净,以免过敏。 热敷法取粗盐l公斤,龙骨、牡 蛎、磁石、鹿角霜...
-
颈椎病中药处方 药渣趁热敷颈椎处
颈椎病 黄某,男,66岁。因颈部经常酸痛,俯仰、转侧不利3年,近日加重,于l989年3月3日就诊。病因昨晚受寒而起,症见颈部酸痛、板硬感,俯仰、转侧困难,头晕,右手指麻木,握物无力,舌边有瘀点,苔薄白,脉缓。血压正常。X线显示:颈椎退行性变。 处方:桂枝5克,葛根40克,羌活10克,秦艽15克,麻黄8克,黄芪30克,防风8克,川芎5克,川蜈蚣3条,红花l0克,田三七20克,路路通20克。 日煎服1剂,药渣趁热敷颈椎处。5剂后复诊,颈部酸痛及手指麻木消失,头部俯仰、转侧稍有不便,药症相符,嘱前方...
-
针罐结合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主要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小关节钙化增生、颈项肌痉挛、急性颈椎损伤等因素,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从而出现如头痛(或偏头痛、枕后头痛)、眩晕、耳鸣、咽部有异物感、眼睛作胀、易流泪、视物不清、易怒、心悸气短、心胸痛、血压升高、睡眠欠佳、倦怠乏力、四肢发凉、多汗少汗等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症状,当椎体侧束受到刺激或者压迫时,下肢运动与感觉出现障碍,严重者导致瘫痪的颈椎综合征。相关研究表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发病人数逐年提高,同时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现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1...
-
颈椎病 秋冬季做好颈部保暖 进行颈部功能锻炼
专家简介 唐学章,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推拿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副会长。 秋冬季是颈椎病的高发季节。天气转凉以及不良的生活姿势都会伤害人体的颈椎,为了避免颈椎病的困扰,秋冬季更要做好颈椎病的预防与治疗。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以颈椎退行性病理变化为基础的一种疾病。确切地说,颈椎病是颈椎椎间盘、颈椎骨关节、软骨、韧带、肌肉、筋膜等所发生的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改变,刺激或压迫了周围的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由此产生...
-
颈椎病 弹针刺络竹罐拔瘀
颈椎病属中医学痹证的范畴,是现代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日常生活中,颈部暴露在外,活动频繁,易感风寒湿邪,也容易劳损,这些均可引起周围肌肉、韧带发僵变硬、增厚钙化,从而导致颈椎间盘异常、神经根受压、血管痉挛等。中医对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很丰富,除了内治法,还有许多外治法在临床中也有较好疗效。竹罐疗法就是其中一种。 早在南北朝时期,便有用牲畜犄角制成管筒来治疗疾病的记载,称为角法。由于南朝位居江南一代,是竹子盛产地,竹罐容易获得,成本低廉,便渐渐地取代了兽角罐。这就是竹罐疗法的起源。该疗法集拔罐、热疗、药疗于一身,...
-
王行宽以益肾补肝通督法论治颈椎病经验
王行宽( 1939-) ,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首届全国名中医, 全国第二、 三、 四、 五批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王教授耕耘杏林 50 余载, 倡导杂病治肝、 多脏调燮、 微观辨证、 疏通督脉的 学术思想, 善用经方, 不乏验方, 用药平和; 对心脑血管病、 脾胃病等内科疾病的研究颇多创见, 尤擅疑难杂症及危 急重症。 颈椎病是由于不当的工作、 不正确的生活姿势, 或 颈椎外伤, 或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 颈项部肌肉、 筋膜等软组织慢性劳损, 促使颈...
-
颈椎病(寒湿阻络型)耳穴疗法
患者女,56岁。主因颈部疼痛3 天,于2006年12月6日来诊。3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疼痛,曾在某医院门诊按摩治疗,疼痛未得到缓解反而加重,经介绍来诊。 患者颈项部僵硬疼痛,向下低头及颈部向左右旋转时疼痛,左侧疼痛剧烈,颈部向左侧旋转时,左侧肩部及上肢有放射痛、手指麻木。左侧颈肌紧张,左侧C3~C7椎体棘突旁压痛阳性,可触及条索状物,左侧肩胛肌、斜方肌有明显压痛,颈部左右旋转受限,尤其向左旋转受限明显,臂丛牵拉试验阳性。颈椎核磁检查平扫示C3~C7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舌暗红苔厚腻,脉紧。...
-
治颈椎病兼手指麻木 加减处方
处方:葛根、黄芪各20克 当归、地龙、白芍、五灵脂(包 煎)、泽兰各10克,川芎、钩藤各 12克,蜈蚣1条,天麻7克,丹 参15克。 加减:兼手指麻木,加羌活 8克,鸡血藤、夜交藤各15克 兼恶心、呕吐,加法半夏、竹茹 炒白术各10克,天南星5克,生 姜6克;痛甚,重用葛根至30 克,秦艽12克;肝肾亏虚,加续 断、炒杜仲各12克;风寒痹阻型 加防风、独活、荆芥、羌活各10 克;血瘀重,加水蛭3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 次服,7天为1个疗程。一般服 用5—6个疗程。 功效主治:补气养血,祛风...
-
颈椎病常见分型 日常预防措施
患了颈椎病除了出现颈部疼痛外,还可能出现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症状,这是因为不同分型的颈椎病常会出现不同的表现。 常见分型 颈型颈椎病 也称局部型颈椎病,是指具有头、肩、颈、臂的疼痛及相应的压痛点,X线片上没有椎间隙狭窄等明显的退行性改变,但可以有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椎体间不稳定及轻度骨质增生等变化。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一般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具有较典型的一侧上肢麻木、疼痛的症状,而且症状的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
-
颈椎病多为退行性痛变 按压风池鸣金钟颈屈伸
颈椎病多为退行性痛变、疲惫所造成的,发病广,杂乱多样。运动疗法关于预防、缓解颈椎病、颈肩综合征有杰出的作用。通过锻炼可以放松肌肉、改进安排灌流,促进炎症吸收减缓肌肉、韧带的退变,使安排坚持弹性,康复和改进生理力线平衡,保持和进步颈椎的稳定性,详细的步骤是: 按压风池:大指朝下,以双大指尖部按压风池穴。 鸣金钟:以双掌掩盖双耳,大指朝下,双手各指指尖轻扣后脑。 拿后颈:双手手指穿插,拇指朝下,以双手掌夹食后颈。 颈屈伸:头中立位,垂头至最大极限,回复中立位,仰头至最大极限,回复...
-
袁遇秋治痛风的秘方 颈椎病治必愈方 肩周炎灵验方
袁遇秋治痛风的秘方: 桂枝12克、知母、防风各12克,白芍9克、炮附子(先煎1小时)、麻黄、白术、生甘草各6克,生姜15克(自备)。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一般5剂之后,就痛止肿消。严重的要服10余剂。没有什么贵重的药,但治起病来手起刀落,决不拖泥带水,这就是经方。凡是治大病,不用经方,无法起沉疴。 治疗风湿,类风湿外洗验方: 制乳没40克,制川草乌40克,元胡60克,五灵脂40克,细辛30克,木瓜60克.丹参60克,青风藤60克.黄芪60克.乌梢蛇20克,鸡血藤60克,老鹳草60克。...
-
颈椎病相关疾患中医微创治疗康复浅谈
微创治疗 颈椎本体和小关节与滑囊还有附着的韧带肌腱引起的临床问题有很多,这些症状基本上都能用中医微创治疗。 我在中医微创治疗颈椎及相关疾患应用的工具主要是铍针、针刀、拨针、圆利针、刺血针等。在国外,使用董福慧教授研发的铍针,其形状规格与针灸针相似,掌握好理念,熟练者能做到基本无痛和无出血,真正做到微创治疗。 颈椎微创是从改变病变部位因张力与压力引起的疼痛和相关症状与功能障碍做起的。 疼痛是骨伤科疾病的主证。关键要触诊定位,针具要到达病变所在层次,熟悉局部解剖,特别是局部血管神...
-
颈椎病,肩颈综合征,落枕 方用葛根姜黄散
熊继柏,男,1942年出生,国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他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60余载,中医理论功底深厚,临证经验丰富,立法遣方严谨,临床疗效卓著。其论著颇丰,主要著作有《内经理论精要》《熊继柏医案精华》《中医创造奇迹》等。 组成:葛根30克,片姜黄15克,威灵仙15克。 功放:解肌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颈椎病、肩颈综合征、落枕等。 用法用量:上药加水浸泡20分钟后煎煮,先武火,后文火慢熬30分钟后取...
-
疏筋整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 cervical spondylosis,CAS) 是 由于颈椎椎间盘变性或突出、慢性劳损、外伤等 因素,造成局部组织痉挛刺激和压迫椎动脉或者 周围的交感神经,使椎动脉痉挛、狭窄,造成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出现的以头晕、恶心、呕吐 及颈部僵硬不适为主症的疾病 [1 ] 。手法治疗 CAS 疗效确切,因患者以眩晕症状为主,手法操作不 当容易引起眩晕症状加重,增加患者痛苦,如何 避免手法治疗过程中加重症状是临床中研究的热 点。笔者从 2016 年 3 月—2017 年 2 月采用疏筋整 复...
-
颈曲改变与颈椎病发病关系
概 述 颈椎曲度的改变可由多种不良因素导致, 长期保 持不良姿势, 颈椎过度疲劳, 骨质退行性改变加速 [1] , 韧带、 组织、 肌肉发生劳损等, 都可以导致对颈椎支撑 保护功能减弱, 进而出现病理性改变。颈椎正常生理 功能的前提是保持颈椎曲度处在正常的生理范围内。 颈椎周围的血管、 神经非常复杂, 颈椎生理曲度发生 改变, 将影响到颈椎周围的血管、 神经的正常生理功 能, 引起病理现象的发生。颈椎病是一种颈椎关节疾 病, 可由慢性劳损引起, 颈椎生理曲度改变为早期表 现, 颈椎曲度的改变可作为颈椎病早期诊断...
-
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退行性病变,肌筋膜炎,黄石玺毫火针疗法
黄石玺毫火针为主治疗关节痹痛临床举隅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 影响气血运行, 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其中包含了西医学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相关疾病。黄石玺教授擅长运用毫火针为主来治疗本病, 收效显著。他认为通过辨病、辨证、辨虚实, 采用相应的针刺疗法可调和人体气血阴阳, 疏通经络, 扶正祛邪, 从而“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 达到通络止痛的目的。笔者跟师2年, 现将黄教授...
-
虚邪瘀理论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运用
虚邪瘀理论是娄多峰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 对风湿痹证本质内容的概括, 虚即正气虚, 邪即外邪, 瘀即痰浊瘀血[1]。虚邪瘀理论已在风湿痹证诊疗中广泛应用, 但是该理论在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面鲜有报道。笔者运用虚邪瘀理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9例, 疗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新乡卢氏骨科医院脊柱科6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男31例, 女38例;年龄46~78岁, 平均62岁;病程最短7个月, 最长15年。 1.2 诊断标准...
-
颈椎病的病位在颈部筋肉不利 气血寒瘀为本虚标实之证
颈椎病因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引起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刺激或受压而出现相应临床表现,具有持续性、反复性、难治性等临床特点。传统治疗主要关注椎间盘变性、骨赘形成、椎体移位、椎间孔缩小等骨性改变。近年来开始从单一重视骨性改变向骨性改变和软组织改变并重转变,尤其重视颈肌改变在颈椎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长时间低头工作、操作电脑、驾车等慢性劳损致使颈部肌肉处于长期疲劳状态,容易发生颈部肌肉损伤。随着现代伏案工作模式日益增多,颈椎病发病率不断提高,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