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颈椎病 第8页

颈椎病 第8页

  • 颈椎病的手法治疗

    颈椎病的手法治疗

    【作者介绍】刘小宁,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北京友谊医院骨科工作,有幸师从刘寿山的传人孙树椿系统学习宫廷手法,从医30年,从事中西医临床和教学工作,现为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 省注册高级中医师(Dr TCM ),在温哥华一家中西医疗中心工作,并且担任中医专家来开讲电视节目主持人。 由于现代社会人们所处的环境和生活的方式,导致颈椎病的发生,主要影响的是“筋”,相应的内脏器官是“肝”。“肝主疏泄”...

  • 针刺治疗颈椎病多向辨证诊疗体会

    针刺治疗颈椎病多向辨证诊疗体会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 椎间关节退行性病变所致邻近组织 ( 神经根、脊 髓、椎动脉、交感神经) 受累而引起的相应症状 和体征 [1 -2 ] 。颈椎病多由颈部软组织劳损或损伤、 颈椎力学失衡所致,症状以颈肩部肌肉拘急疼痛、 活动受限为主 [3 ] 。经筋主 “束骨利机关” ,病理状 态下会出现 “筋急”的表现,颈椎病肌肉僵痛、 关节活动不利的表现属于 “经筋病”范畴。针刺 疗法能疏通经络、松解筋肉、改善小关节的运动状 态,恢复...

  • 主治脊髓型颈椎病 中醫方解加减

    主治脊髓型颈椎病 中醫方解加减

    组成:黄芪50g,赤芍20g,当归20g,甘草20g,川芎15g,桃仁15g,红花15g,葛根15g,地龙25g,丹参30g,白芍30g,全蝎6g,蜈蚣3条。 方解:方中重用黄芪大补元气,气旺血行;当归、川芎、丹参、桃仁、红花、赤芍活血祛瘀,开通经络;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和拘挛;全蝎、蜈蚣、地龙具有较强通络作用;葛根为引经药,也为治颈椎病的要药,有解肌升阳之效。 加减:伴头晕目眩者加天麻15a,钩藤20g;瘀阻甚者加乳没各6g,元胡15g;肌肉萎缩明显者加熟地、鸡血藤各30g,何首乌、菟丝子各...

  • 风池穴要义 病案举例颈椎病

    风池穴要义 病案举例颈椎病

    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穴,位于头部髓海之下,与阳维脉相连,既可以疏风解表,清头明目,又可充溢髓海,和解少阳。在临证过程中,根据配伍变化,应用风池定治疗不同的疾病,其操作手法不尽相同,但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选取临证治疗中颈椎病、头痛、煤气中毒、斑秃、腰痛五则验案,对于病因病机、治法特点加以剖析。 1 风池穴要义 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穴,位于人体头部后侧乳突后方凹陷中。凹陷似池,此穴可祛风清头目,故名风池。歌曰:风池清头目,颞痛太阳攻。可见,风池处清阳之高位,行于少阳之侧,上连髓海,旁络阳维脉。擅长和解...

  • 药浴治颈椎病

    药浴治颈椎病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①伸筋草、五加皮、乳香、没药各12克,秦艽、当归、红花、土鳖虫、路路通、桑叶、桂枝、骨碎补、川乌、草乌各9克。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0分钟,过滤取药液温浴患部,每日1次,每次20分钟,7次1疗程。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②兔儿伞12克,川桂枝9克,刘寄奴12克,五灵脂9克,伸筋草12克,秦艽12克,川红花9 克,老苏木6克,桑寄生12克,紫藤枝9克,大小蓟各9克,乳香、没药各9克。用法:上药煎好后,用毛巾2条,在药水中浸湿后轮换湿敷患处,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每帖2...

  • 颈椎病防治颈部练功 按揉风池穴肩井穴百会穴

    颈椎病防治颈部练功 按揉风池穴肩井穴百会穴

    专家简介:张清,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医务处处长,当选首批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 当今社会,“手机族”的部队正在壮大,天天垂头看手机不只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还严重影响本身健康,颈椎病便是其引发的最常见的一种疾病。 从中医视点看,颈椎病属于“项痹”“痿证”“项强”“眩晕”等范畴。中医以为,颈椎病是在内外致病因素的一起...

  • 颈椎病的外敷疗法

    颈椎病的外敷疗法

    颈椎病是困扰中老年人及伏案工作者的常见病之一。该病除按摩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外,中药外治亦可收到较好的效果,按摩和中药外治配合,则疗效更佳。现介绍几种外治法。 1.涂搽法 将药物制成洗剂、酊剂、油剂、软膏等涂搽于患处。临床以棉签蘸取复方马钱子酊(制马钱子、威灵仙、川乌、草乌、广三七、姜黄、水蛭、樟脑等适量,碾为粗末,加75%酒精500毫升,浸泡1周即成)涂搽颈椎部,每日3~5次,疗程10~55天。 2.敷贴法 干姜5克,附片50克,蟾酥1克,麝香2克。上药碾成细末,加食醋100毫...

  • 颈椎病如何预防和调养 可选用浮针疗法

    颈椎病如何预防和调养 可选用浮针疗法

    在现代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手机、电脑使我们从自由自在的仰望星空、放飞“风筝”的“健康人”快速蜕变为“颈项强直”的“颈椎病患者”。颈椎病就像现代流行病一样正在“井喷式发展”,有人预计“21世纪将是颈椎病高发的世纪”。在我开始进行浮针治疗后,也接诊了很多颈椎病患者,年龄从中老年向青少年蔓延。因此,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医者和科普工作者,我不得不沉下心来,专心写一篇如何应对现代颈椎病...

  • 白芍木瓜汤治颈椎病

    白芍木瓜汤治颈椎病

    颈椎病属“痹证”“眩晕”“心悸”等范畴,主要是慢性劳损、重力外伤等多种要素导致椎动脉或神经根受压,引发一系列颈椎功能障碍的症状,表现为椎间盘病变,椎间韧带、关节变形,导致骨质、关节增生。白芍木瓜汤治颈椎病,效果显著。 处方:白芍、鸡血藤各15g,宣木瓜、川芎、鹿衔草各10g,全蝎、羌活、葛根、杜仲各7g,甘草5g,蜈蚣1条。风寒堵塞加白芷、蔓荆子各9g;气阻血瘀加乳香、没药各9g;血气缺乏加黄芪、党参各15g。 用法:水煎,...

  • 羌活胜湿汤妙治寒湿颈椎病

    羌活胜湿汤妙治寒湿颈椎病

    有个妇女敲开了竹篱茅舍的 门。她进来时整个颈肩僵直,不能随 意左右转摇。中医小徒弟问她:“怎 么回事啊?”这妇女说:“我经常做刺 绣,近来又赶织了几套毛衣,前两天· 刚做好,给客人送去,回来时下了大 雨,不小心被淋湿了,没有及时换衣 服。一觉醒来,这脖子就弯不了了。” 爷爷察色按脉,又看了她舌苔白腻, 说:“你这颈椎病时间不短了。”这妇 女点了点头说:“是啊,我常年做刺 绣,织毛衣,早就知道自已颈椎出了 问题,但人家都...

  • 颈椎病中医通过不同针刺方法治疗

    颈椎病中医通过不同针刺方法治疗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研究 颈椎病 (cervical spondylosis) 是指椎间盘变性、颈椎失稳、椎间关节及颈椎骨质增生, 刺激或压迫了周围的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等组织而引起的临床症状[1]。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大约为3.8%~17.6%[2], 且呈现低龄化、职业化趋势。针灸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 广泛应用于颈椎病的治疗和研究, 其治疗痛证的效果已经得到国际公认[3,4,5], 但目前临床上仍缺乏见效快、疗效稳定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通过不同针刺方法治疗颈椎病颈痛的疗效对...

  • “筋”与“骨”颈椎病推拿诊疗“筋骨平衡疗法”

    “筋”与“骨”颈椎病推拿诊疗“筋骨平衡疗法”

    “筋骨平衡”理论在颈椎病推拿诊疗中的应用 现代经济飞速发展伴随的是人们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和超负荷的社会压力。为了追赶社会的步伐, 人们必须长时间伏案工作, 这使得颈椎持续处于以屈颈为主的复杂运动模式。这种模式会造成颈椎关节、椎间盘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损伤、退变进而导致神经根、椎动静脉、颈交感神经以及颈段脊髓受到压迫或刺激, 产生继发性损害而形成颈椎病[1]。颈椎病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不同, 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2]。颈椎病的发生大多集中在过度用颈人群, 其中...

  • 基于经筋理论探讨针刀在颈椎病中的诊疗作用

    基于经筋理论探讨针刀在颈椎病中的诊疗作用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以颈椎的活动受限及颈肩背部疼痛为临床主要表现,若不及时处理,随着疾病的进展,会造成椎间小关节紊乱、椎间盘突出,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颈部周围软组织为颈椎的活动提供外源性动力,但同时也易受风寒湿邪的影响。根据经筋学说“筋者,肉之力也”之论,颈椎周围软组织属于“经筋”范畴,颈椎周围软组织疾病亦属于“经筋病”范畴。针刀具备针的优势,又结合刀的特色,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主要以经筋理...

  • 治椎动脉型颈椎病 眩晕治方

    治椎动脉型颈椎病 眩晕治方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之一,属中医“眩晕”范畴。笔者临证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组成和用法法半夏9克,天麻9克,白茯苓10克,陈皮10克,白术10克,苍术12克,生草6克。水煎2次共对为500毫升,早晚2次温服,14剂为一个疗程。   功效燥湿化痰,平肝熄风。   主治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表现为眩晕,头重,耳鸣,恶心,呕吐,呃逆,个别患者有猝倒、持物落地和复视等症状,舌质淡白,苔厚腻或黄厚腻,脉弦数、弦滑或滑数。颈部活动可诱发上述症状的发生。...

  • 治颈椎病眩晕方

    治颈椎病眩晕方

    处方:葛根30克,牛膝、黄芪各15克,当归、川芎、红花、赤芍各10克。 加减:手指麻木加羌活、地龙各10克;呕吐、恶心加半夏、生姜各6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21天为疗1疗程。 主治:颈椎病眩晕。 疗效:治疗70例,治愈34例,有效3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3%。...

  • 主治颈椎病眩晕:颈眩汤

    主治颈椎病眩晕:颈眩汤

    曾朝芬,主任中医师、重庆市名中医、重庆市针灸学会理事、永川区十大名医,成都中医药大学、重庆文理学院兼职教授。先后获重庆市科技成果三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重庆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科技成果三等奖、永川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组成:赤芍12克,当归10克,熟地黄20克,川芎12克,天麻12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竹茹10克,丹参20克,甘草3克。 功效:活血养血,祛痰化瘀,通络止眩。 主治:颈椎病眩晕。 用法:煎服,1日1剂,早、中、晚各服1次。 方解:颈椎病眩晕症多...

  • 治鼻出 痛风 颈椎病偏方

    治鼻出 痛风 颈椎病偏方

    治鼻出血方 取一节莲藕,洗净后切成20片放在碗里,放适量白糖、拌匀。然后放在锅里,蒸20分钟,每天早晚各吃10片。吃上四五次后,流鼻血的毛病一般就不容易再犯了。 治颈椎病方 取适量羊骨,刮除肉质后,烘干研成粉末备用。颈椎病发作疼痛时,取适量羊骨粉涂擦患处,有明显的止痛功效。 治痛风方 取威灵仙10克,黄柏15克,苍术、川牛膝各20克,薏苡仁、忍冬藤各25克。加水2000毫升煎汤,滤取药液后待温,以小块纱布浸泡洗敷患处。每日2-3次,药液加温后可重复用2天。 此方既能清热解毒...

  • 治颈椎病 慢性支气管炎方

    治颈椎病 慢性支气管炎方

    治颈椎病方 处方:当归、红花、三七各等份。用法:共研为细粉,每次服2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功效:补血活血。主治颈椎病、颈项僵硬,常落枕,或伴有手臂发麻,头痛眩晕等表现,x线检查颈椎有明显增生。 潘佳佳 治慢性支气管炎方 处方:陈皮8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甘草5克,党参、神曲各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口l剂,5天为一疗程。功效:化痰行气,健脾扶正。 主治脾虚痰湿型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症见痰多色白,短气不足以息,面色无华,难以平卧,舌淡,苔白或白腻,脉细濡。 黄凯...

  • 治颈椎病 荨麻疹 支气管炎方

    治颈椎病 荨麻疹 支气管炎方

    治颈椎病方 当归、红花、三七粉各等份。研为细末,每服3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10天为一疗程。 功效:补血活血,主治颈椎病,颈项僵硬,常落枕,或伴有手臂发麻,头痛眩晕等表现,X线检查颈椎有明显增生。 治荨麻疹方 蝉蜕15克,糯米100克,黄酒60克。蝉蜕焙酥或晒干研细,糯米用火炒至焦黄。加水150毫升,文火炖15分钟,再将蝉蜕末和黄酒加入,武火煎1~2分钟即可。一次服完,临睡前服,马上盖被取微汗,效果较好。 治慢性支气管炎方 陈皮12克,半夏15克,茯苓20克,甘草5克,...

  • 鸡蛋治胃寒 白菜治感冒 醋治颈椎病

    鸡蛋治胃寒 白菜治感冒 醋治颈椎病

    白酒烧鸡蛋治胃寒 白酒50克,倒在茶盅里,打1个鸡蛋,把酒点燃,酒烧干了鸡蛋也熟了,早晨空胃吃。轻者吃一、二次可愈。注意鸡蛋不加任何调料。 (刘玉雯) 白菜根治感冒方 将新鲜白菜根一个洗净,加红糖30克和老姜五片,水煎服。每日一剂一服,连服三日定见效。 (景胜) 醋敷可治颈椎病 醋有散瘀止痛之功效,能解除或减轻压迫神经。用“醋湿热敷”治疗颈椎病,疗效不错。取纱布4~5层,叠成方形,用米醋浸透,以不流水为度,敷于患处后用红外线灯照射30~40分钟,如治疗时纱布干...

  • 施杞运用中医药治疗颈椎病的经验

    施杞运用中医药治疗颈椎病的经验

    颈椎病是指始于单个或多个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 其继发性椎间结构退变, 刺激或压迫脊髓、 神经、 血管 等, 而表现出一系列相应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我国 颈椎病的平均患病率约为 7. 3% ~13. 7% [1 ] 。50 岁以 上人群颈椎病的发病率为 25%, 60 ~70 岁时发病率升 高至 50%, 而 70 岁以上的发病率几乎升至 100% [2 ] 。 施杞教授认为 , “动力失衡为先, 静力失衡为主” 是 颈椎病发病的力学基础, 倡导 “从痹论治 ” &ldq...

  • 眩晕型颈椎病按丁锷喜在补中益气汤中加入炒枳壳

    眩晕型颈椎病按丁锷喜在补中益气汤中加入炒枳壳

    全国名中医丁锷学验俱丰,擅治骨伤科疑难病症,尤对颈椎病的辨治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丁锷认为眩晕型颈椎病的发生属虚者居多,或虚实夹杂,但总以虚为本。临床上,丁锷将眩晕型颈椎病辨证为两型:中气不足型和痰湿中阻型。中气不足型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痰湿中阻型以燥湿化痰治其本。今简介如下,以飨同道。 中气不足型 李某,男,38岁。因头晕,颈痛3年余,于2001年10月8日就诊。面色白光白,少气懒言,舌淡苔薄白,脉缓弱。查颈椎生理活动度尚可,C4、5棘突处压痛,侧方压顶试验阳性,颈椎正、侧、左、...

  • 止晕定眩主治高血压病颈椎病方

    止晕定眩主治高血压病颈椎病方

    梁宏正,1948年出生,主任医师,广东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50余年,临床擅治内科杂病及妇科、儿科常见病,尤其在肾脏病、男科病、肿瘤、风湿病、癫痫等疑难杂病的辨治上经验独到,疗效显著。 组成:黄芪60~120g,怀牛膝、代赭石(先煎)、石决明(先煎)、葛根各30g,升麻10g,生地黄、山药各20g,白芍、丹参各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效:止晕定眩,益气濡脑,潜镇息风。 主治:原发性中、重度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

  •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颈椎病肩周炎心绞痛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颈椎病肩周炎心绞痛

    中医古代名著《金匮要略》,像一个宝贝匣子,里面装了许多治病的妙方,黄芪桂枝五物汤便是其中之一。该方是由5种药物组成:黄芪12克,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12克,大枣4枚,加水煎煮。每日1剂,分3次温服。本方主要是治疗血痹。所谓血痹,相当于现代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以及关节酸痛症等病证。医生根据寒热虚实进行加减应用,一般都能取得满意的疗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黄芪桂枝五物汤还可以治疗许多现代病。 颈椎病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是颈部长期劳损等原因引起的一种疾病。病情缠绵,时轻时重,颈部和肩背...

  • 引火汤治颈椎病案 三叉神经痛案 高血压案

    引火汤治颈椎病案 三叉神经痛案 高血压案

    引火汤最早出处清代医家陈士铎所著《辨证奇闻》,书中云:“斯少阴肾火,下无可藏之地,直奔而上炎于咽喉也。治法宜大补肾水,而加入补火之味,以引火归藏。”原方为:熟地黄三两,麦冬一两,巴戟天一两,五味子二钱。同时期的名医傅青主调整药方药量为:熟地黄三两,麦冬、天冬、巴戟天各二两,茯苓一两,五味子二钱。用来治疗小儿乳蛾肿大证属阴虚火旺之病。近代名医李可用引火汤加减治疗顽固性疾病,效果显著,如顽固性口腔溃疡、神经性头疼、高血压等等脑系疾病。李可认为“水浅不养龙”“水...

  • 颈椎病(秘方数:10)

    颈椎病(秘方数:10)

    颈椎病又称颈肩综合征,是由于颈椎及其周围的软组织,如椎间盘、后纵韧带、黄韧带、脊髓鞘膜等发生病理改变而导致颈神经根、颈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受到压迫或刺激所产生的各种症状。本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颈椎病虽临床表现不同,但主要症状为颈项、肩臂痛。中医认为其主要病机是络脉瘀滞,风寒湿邪入侵,痹阻于太阳经脉,经隧不通,或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肾虚精亏,髓不养骨。 颈椎病按其受压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主要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和椎动脉型三种。...

  • 颈椎病分型食疗

    颈椎病分型食疗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于颈椎退行性病变增生、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与颈部交感神经等出现的一组复杂的症候群。患者常有头痛、眩晕、耳鸣等症状,并在头部转动时诱发、加重,重症者可出现心慌、胸闷、四肢麻木、冰凉等症状。目前,颈椎病无特效的疗法,除了药枕、牵引、推拿、理疗、贴膏药等治疗外,日常生活中的食疗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医食疗将颈椎病分型治疗,效果甚好,现介绍如下。 气血亏虚型:表现为颈项强直、头晕、头痛、耳鸣、面色苍白无华、少气懒言、肢体倦怠等。可服用参芪粳米粥:党参、黄芪各5克,桂圆肉、枸杞子各...

  • 肩周炎与颈椎病如何区别

    肩周炎与颈椎病如何区别

    颈椎病,为颈神经根、颈髓、交感神经、椎动脉受刺激或压迫引起。肩周炎是肩肱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退变,引起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主要不同点为:颈椎病的病变在颈椎;肩周炎的病变在肩肱关节内外的软组织。 颈椎病的疼痛来源于颈神经根,并和其分布相一致;肩周炎的疼痛来源于颈痉挛的肌肉,与神经分布无关。 颈椎病的活动受限在颈椎;肩周炎活动受限在肩关节。肩周炎的肩关节造影,可见关节囊收缩变化;颈椎病则无此变化。肩周炎在肱二头肌增加张力的位置,可引起疼痛;颈椎病则无此特点。...

  • 颈椎病的症状详细分析

    颈椎病的症状详细分析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中老年人颈间盘退行性改变而使椎间隙受压,椎间韧带及关节囊松弛,造成椎间异常滑动,程度不同地导致颈部关节失稳,引起颈椎骨关节与颈部软组织一系列的病理变化,直接或间接刺激压迫脊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及椎动脉,引起水肿和炎症。长期严重的挤压可造成神经血管组织器质性的病变。此病分五个类型:“颈型”、“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 “脊髓型”和“混合型”。此外还有容易被误诊误治的并非...

  • 秋风起 小心颈椎病“秋后算账”

    秋风起 小心颈椎病“秋后算账”

    颈椎病有一个特点,天气热时病不严重,秋风一起,天气稍微转凉,就复发了。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骨伤科,谢冰主任明显感觉到,立秋后,颈椎病人明显增加,相对于6~7月时颈椎病和腰椎病大概4:6的比例,立秋后变成了7:3。谢冰提醒大家,秋天到了,颈椎病人要注意肩颈部的保暖。 中医讲“寒主收引”“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天气一转凉,颈椎病人如果不注意肩颈部位的保暖,寒气很容易入侵人体,导致血运凝滞不通,从而使颈椎疼痛卷土重来。 想让脖子少受罪,秋季的颈椎保健不可少。除...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