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祖传秘方 第4951页

祖传秘方 第4951页

  • 体胖老人注意护腰

    体胖老人注意护腰

    人的椎间盘就像是“弹簧”,可以缓冲脊柱运动时受到的压力,吸收震力,保护脊髓,还可以协助腰部完成前后屈伸、左右旋转的动作。 进入老年后,肾气逐渐衰退,骨质缺钙,腰部关节韧带、肌肉发生退行性改变,腰部就更加容易受伤了。因此,体胖老人锻炼时应特别注意,转腰动作要小,轻松柔和,由缓到急,逐步适应,腰部前后左右弯屈要适度,不可操之过急。 在锻炼开始时应做些必要的准备活动,尤其不要一起床就急着练,要先适活动腰部。可在室内慢步走两圈,边走边甩臂,再前屈后伸及转动几下腰部,做几次下蹲起立,再用双拳或双手捶背...

  • 常朗诵名诗能调养肺气

    常朗诵名诗能调养肺气

    老人常朗诵诗歌,是一种很好的“脑力体操”,能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研究发现,朗诵时参与活动的脑细胞远超过默读和识字,相当于大脑的“热身体操”。长期坚持,可锻炼记忆力和表达力。 此外,朗诵可以舒畅肺气,增强肺功能。朗诵遇到长句子,肺会彻底排空,转入下次吸气动作时就能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这种吐纳是种很好的“肺部体操”。尤其名家诗歌往往抑扬顿挫、平仄分明,这需要朗诵者根据诗歌的变化来调整呼吸,起到调养肺气的作用。 朗诵时应控制好声音大小和节奏,...

  • 长寿先从防堵开始

    长寿先从防堵开始

    一说堵,很多人都想到了堵车,的确,交通堵了是闹心,人堵了,就是闹病了。陕西省中医医院老年保健科的王凌主任指出,老人想要长寿,就得先从防“堵”开始,具体的来说,就是老人想要健康,最不能堵的一是消化道,二是心脏。 防“堵”之消化道 每餐吃到六成饱 王凌主任指出,对于老人来说,最易堵的无疑是消化道,对于消化功能已走下坡路的老人,粘、糯的食物是最大忌。老人多半牙不好、口又重,软、黏、甜的粽子、年糕、糯米团子就像是专门针对老人這些特点而设计的。然而,這些食物“入口容...

  • 老人延寿要防掉牙

    老人延寿要防掉牙

    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牙齿健康很不乐观。超过10%的老人满口牙一颗不剩,仅存的几颗牙齿中龋齿和牙周病的发病率也很高。牙齿疾病使很多中老年人过早丧失咀嚼功能,还可引起或加重胃病、糖尿病、心血管病、卒中、肺炎、骨质疏松、关节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危害全身健康。此外,口腔疾病作为感染病灶,还能引起多种炎症,如脑脓肿、肺部感染、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中风、心内膜炎等。据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晁春良副主任医师介绍,世界卫生组织提出80岁老人有20颗能正常咀嚼的牙,是保持老年人独立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因此,维护好牙齿...

  • 老人护眼有小妙招

    老人护眼有小妙招

    室内活动较多的老人,要多做些室外锻炼,有规律地运转眼球和平视远处的山峰、楼顶、塔尖、河流等景物。可调节眼肌和晶状体,减轻眼睛的疲劳,改善视力。 择食养目 多吃些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如鱼类、豆类、各种新鲜蔬菜、水果、牡蛎、蚌、瘦猪肉、鸡肉、甲鱼、蛋类和食用菌类。 口服一些中药,如枸杞、女贞子、麦门冬及鱼肝油丸,也有明目作用。 热浴惜目 用眼不要过度,不要久看电视及书报。眼睛疲劳时可用热毛巾熏浴双眼,以防止眼疾和消除眼肌疲劳。...

  • 食过饱 病来找

    食过饱 病来找

    俗话说,“食过饱,病来找”,“少一口,九十九”。老人肠胃功能变弱,吃太饱会让机体超负荷运转,造成以下一系列健康问题。 1、肥胖:经常饮食过饱会导致内脏器官过早衰老和免疫功能下降,而且过剩的热量还会引起体内脂肪沉积,引发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 2、胃病:胃始终处于饱胀状态,会导致胃部炎症,出现消化不良症状,还可能发生胃溃疡等疾病。 3、肠道疾病:脂肪堵塞在肠道里会造成肠阻塞,造成大便黑色、带血。 4、老年痴呆: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大约有30%~40%的老年痴呆病...

    养生秘方 2024-03-06 15 0
  • 94岁老太的长寿之道

    94岁老太的长寿之道

      家住新疆农八师143团团部、现年94岁的独居老太杨玉莲共生有三个儿子,而且对杨老太都很孝顺,都想接杨老太跟自己一起生活,但老太喜静,坚持独居。   杨老太饮食很有规律,早上吃牛奶泡饼或面包,中午、晚上吃猪肉、牛肉、羊肉,主食米饭、面条或馒头。杨老太最大的特点是睡眠多,每晚10点入睡,一觉睡到第二天早晨9点起床,吃过早饭又要睡一两个小时,午饭后还要睡一个多小时。杨老太现在不戴老花镜仍能穿针引线,耳朵也不聋。杨老太好动,冬季天冷路滑,就在室内活动,每天给花浇浇水、松松土,开春以后就到室外活动,跟人聊聊天。杨老太除曾...

    养生秘方 2024-03-06 14 0 长寿
  • 中老人每五年测次骨密度

    中老人每五年测次骨密度

    随着年龄增大,骨钙量下降是明显的,这时骨密度的测量就显得相当重要。测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是50岁后“必修课”,每5年测1次骨密度对预防骨质疏松大有益处。...

  • 延年益寿健康长寿要温和热情

    延年益寿健康长寿要温和热情

    健康长寿是每个老年人的企盼,而人的健康和寿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遗传因素、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后天保养等,都会影响老人的健康和寿命。因此,老人要想健康长寿,真是一个“系统工程”。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健康长寿这个系统工程中,情绪、性格至关重要,尤其温和、热情这两个特性对老人健康长寿非常有好处,甚至被称为健康长寿的心理学 DNA。 许多老人都知道,保持乐观的情绪,愉悦的心情,是养生长寿的核心内容,但生活中有些老人却总因性格问题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健康,缩短了寿命。有些老人高傲自大、好为人师、名利...

  • 红酒治疗视力下降

    红酒治疗视力下降

    一般人都知道红葡萄酒可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老年疾病,科学家最新发现,红葡萄洒还可以预防和治疗老年人的视力下降。研究认为红葡萄酒中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白藜芦醇对眼部血管有特殊的保护作用,可抑制由于衰老导致的眼内和眼周部异常血管增生,从而起到延缓视力衰退的作用。一项调查显示,常饮用红葡萄酒的人,视力下降的比例比不喝葡萄酒的人减少了20%。 此外,中老年视力急剧下降者,坚持饮用红葡萄酒可达到恢复视力的效果。因此,老年朋友防治视力下降,不妨每天中年坚持饮红葡萄酒,每次以50—100毫升为宜。...

  • 98岁水利专家张光斗养生经

    98岁水利专家张光斗养生经

    著名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张光斗今年已有98岁了,但他在耄耋之年,依旧给学生们讲课。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89岁时,他还到三峡工地检查施工质量。如此健康的身体,与张老养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淡泊名利是张老长寿的主要原因。几个年来,张老全身心地投人自己的工作,且功勋卓著。2000年院士楼建成后,张老说什么也不肯搬进去。问他为什么不搬,他说:我的住房条件很好,新房还是让给年轻的院士吧。 张老是出了名的“工作狂”。70多年来,除了在清华园的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外,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崇山峻岭、急流险滩中度过。从黄...

  • 老人少言利养生

    老人少言利养生

    古人云:“少欲以养精,少言语以养气,少思虑以养神。”其中指出人若多言,不独损气,且更召尤(招来过失、罪过)。 少言并非不说话,而是勿喋喋不休、不大喊大叫,更不要因小事而愤怒、吵架。言语不要过多,一则言多必失,容易遭致他人的不悦,而且有损自己的品行;二则多言成习,易使人产生思辨之心,落于文字语言巧辩上,而不注重实践体验;三则言必耗气,多言则气伤,气伤身必伤。如《抱朴子内篇》所说“久谈言笑,伤也”,“多言则气海虚脱”。言多则气息不匀,易伤肺气,亦伤...

  • “贪玩”老人寿命长

    “贪玩”老人寿命长

    “贪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但不是孩子们的“专利”。老人若能“贪玩”且“善玩”,对健康会非常有益,也是养生的一种有效方法。 走老年人不要深居简出。要常到户外走走。不仅可以呼吸新鲜空气,以利“吐故纳新”,而且可以活动筋骨尤其是双腿,更重要的是有一定的时间可以接触到阳光,可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改善肠道对钙的吸收,以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对老年人的强身健骨大有帮助。 动老年人经常参加一些动脑、动嘴、动手、动...

    养生秘方 2024-03-06 16 0 老人寿命
  • 老人春季亢奋要“降温”

    老人春季亢奋要“降温”

    李大爷今年已经70多岁了,但最近一段时间却变得像年轻人一样精力旺盛,而且总是自信满满的样子,对人也主动热情,记性也好了。最近他起床也特别早,吃完早餐就去锻炼身体,好像一夜之间换了个人似的。 在春天这个特殊的季节,像这位老人一样表现亢奋情绪的人不在少数。心理学上把这种不正常的兴奋称之为“躁狂”,是与抑郁相反的另——种较极端的情绪状态。通常表现为,没什么开心事,心情也特别好;说话滔滔不绝;喜欢凑热闹,爱表现;空前自信,爱吹牛说大话;精力充沛,有使不完的劲儿等等。也有的...

  • 老人中风切莫静养

    老人中风切莫静养

    现代康复医学认为,中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有赖于大脑高级神经中枢与肢体之间神经通道的连通。这种通道的建立只有对肢体进行不断有效的刺激才能形成。因此,中风病人应尽早进行康复运动锻炼,只要病情稳定,一般在发病后3—5天,就可开始康复锻炼活动。 起初可由旁人帮助病人对瘫痪肢体各关节进行活动,并按摩肌肉群,让病人练习翻身及坐起等动作,然后逐步过渡到练习站立、扶物步行、用手握物品等动作,让病人慢慢学会洗脸、刷牙、穿衣、进餐、上厕所等日常生活活动。 方志坚...

  • 人长寿健康

    人长寿健康

      人不能长寿健康,分析起来不外乎三方面原因:“天刑”“地杀”“人祸”。前两者属于“天灾”,人很难改变,而后者是能自己控制的。这就得出一个结论: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健康都是自己的不良行为或习惯造成的,多数是咎由自取。   民国时期的著名中医学家谢观说,中医在汉唐之前“所重者术而已,虽亦言理,理实非所重也。宋以后之医家,乃以术为不可恃,而必求其理。”唐以前的中医学重视实用技术,也讲道理,偏...

    养生秘方 2024-03-06 18 0 健康长寿
  • 幽默是一剂长寿的良药

    幽默是一剂长寿的良药

    有一天,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正在和一群学生谈论学术问题,他脾气暴躁的妻子突然冲了进来,不由分说地骂了一通,接着又提起满满的一桶水当头浇了下去,苏格拉底的全身都湿透了。 学生们都惊呆了,以为老师一定会大怒,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只笑了笑,风趣地说: “我知道,雷声过后,一定会下雨的。”大家听了,不禁哈哈大笑,苏格拉底的妻子也不好意思地退了出去。一件尴尬无比的事情被消弭于无形。 幽默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对于老人来说,漫长的生活经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因此应该有凡事能看透的豁达与幽...

  • 养生不妨遵循“数字化”

    养生不妨遵循“数字化”

    老年人虽然每天都有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但是也应注意科学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养生专家们提醒,老年朋友的饮食起居、日常保健也应当讲求“数字化”,老年朋友不妨一试。 排便1次:食欲好,胃口好,能吃是好事,但是有进有出、上下通畅更为重要。因此,老年人要保证每天排便1次。 睡觉2次:一般来说,老年人晚上睡眠质量欠佳,所以午睡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以30~60分钟为宜。 做事3小时:老年人每天可花3小时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让自己快乐度过每一天,如读书、看报、写字、下棋、逛街、购物或者当义...

  • 老人常闲聊能减少生病

    老人常闲聊能减少生病

    社会上的新鲜事、生活中的家务事、身边发生的琐碎事,老人们碰在一起闲聊的话题特别多,一聊就是好几个小时。对于这一现象,心理学家们认为:闲聊不仅能帮老年人重新找回自己的社交生活,使身心融人社会群体之中,排遣寂寞,同时还能帮助他们开阔眼界。 心理学认为,闲聊正好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表达、发泄和参与的平台。闲聊过程中能使面部肌肉得到充分运动,令发声器官、呼吸器官、听觉、视觉神经都得到锻炼。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就编了“话疗”歌来概括聊天交流的好处。“说起话疗真奇妙,防病治病皆有效。一聊...

  • 摸出动脉硬化来

    摸出动脉硬化来

    老年人的血管会有不同程度的硬化现象,当出现动脉硬化时,脉搏也会有一定改变。 正常人动脉壁光滑、柔软、有弹性,触摸脉搏时,可以感到血管的柔韧性,如果压迫正常动脉,远端的动脉搏动会消失。而硬化的动脉壁已失去弹性变硬,触摸时有条索感,动脉硬化晚期还会出现动脉迂曲(弯曲变长),呈结节状,就像手指按在琴弦上的感觉。用力压迫硬化的动脉,其远端的动脉搏动不消失,比如说先请家人摸着肘窝部的动脉搏动,然后用力压住不松手,再摸腕部的动脉,仍然可摸到搏动。...

  • 自我保健方法“热水按摩法”

    自我保健方法“热水按摩法”

    我今年70多岁了,退休前一直体弱多病,胃部手术切除四分之三,得过肺结核、肺气肿、肝肿大、鼻炎等多种慢性病。60岁退休后,我就注意钻研自我保健方法,并取得效果,我把它归之为“热水按摩法”,希望和老年朋友共享。 1.大清早起来冼脸时,用稍烫的热毛巾捂在鼻孔上,—边左右拉动,— 边不断呼气,坚持3~6分钟。 2.按摩鼻孔后,接着进行眼睛按摩。紧闭双眼,用热毛巾反复按摩眼角及眼皮,做3~5分钟。这种按摩可以改善视力,我在50多岁时,已经使用 300度老花镜,现在看书读报可...

  • 三种情况须用拐杖

    三种情况须用拐杖

    尽管有些老人不喜欢拐杖,但有了以下三种情况之一的,最好还是赶紧拄上。 一、老人在行动时,如果感觉自己身体平衡性不好,需要借助支撑物才能保持身体平衡,就应该使用拐杖。 二、视力不佳的老人,也应该使用拐杖,帮助避让行动途中的障碍及危险。 三、经过检查,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比较容易摔跤,也建议使用拐杖,以防摔倒受伤。 老年人其实不必惧怕对拐杖产生依赖性。就像在患病期间使用拐杖辅助行动的人,痊愈后,自然就不必继续用了。甚至有的老年人在经常使用拐杖后,发现它还可以提供诸多方便,很可能激发行动欲望,反而有助于多活...

    养生秘方 2024-03-06 16 0 情况
  • 玩对全身都好

    玩对全身都好

      研究发现,大多数老人都有“收藏”的爱好,有的收藏古董,有的收藏名画,有些收藏记忆,有些甚至习惯捡一些奇怪的东西摆放在家中以供自己娱乐。   这种“收藏”习惯能治高血压、胃病、神经衰弱等。收藏已被20多个国家列入“心理疗法”的正式科目;常玩成人益智玩具的老人能延缓思维退化;就连购物、烹饪、做家务等日常活动,也能预防老年痴呆。可见“玩乐”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   玩对全身都好   中国老人更该有&ldquo...

    养生秘方 2024-03-06 17 0 全身
  • 老年性便秘与痴呆密切的关系

    老年性便秘与痴呆密切的关系

    很多中老年朋友都有便秘的症状。医学研究表明,长期便秘不仅可使人智力下降,而且80% 的老年痴呆患者都有过长期便秘史。 正常情况下,人体肠道内的细菌能将未消化的蛋白质分解成氨、硫化氢、组织胺、硫醇和吲哚等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可随大便排出体外,而长期便秘的患者无法及时清除这些有毒物质,会被肠道吸收进入人体。当这些有毒物质积累超过人体肝脏解毒能力时,有毒物质就会随血液循环进入大脑,从而损害中枢神经,使人智力下降。特别是老年人,由于进食量相对减少,活动量又小,便秘会越来越严重,久而久之易导致老年痴呆症。 可见老年性便秘与...

  • 勤动手爱琢磨规律生活

    勤动手爱琢磨规律生活

    家住西安古城的郭景坤老人生于1925年,今年已经85岁了,不过老人家的身体依然十分健康,去年单位组织体检,他的各项指标均正常。郭老年轻时念过私塾,见多识广,现在他仍喜欢与人交谈,说话语速中等,思维很清晰。听说我要采访他,郭老很高兴。 郭老的健康得益于他年轻时在部队的磨炼。1946年,21岁的他参加了游击队,回想起那时的生活,郭老印象深刻,他说:“游击队员经常需要走几十里的山路,每个人都必须坚持!”那样的运动强度使他锻炼出了较好的身体素质,平日很少生病。郭老很自豪地告诉我,他在部队里还立过两次...

    养生秘方 2024-03-06 15 0 生活
  • 神情专注的人最多长寿

    神情专注的人最多长寿

      医学家经研究,得出一个可靠的结论:“神情专注的人最多长寿。”比如书法家,他们就属于“神情专注”的一个群体,但凡卓有成效的书法家,一般都比平常人寿命更长。   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分别活了77岁、88岁、85岁,都属于高寿之人。近代书法家吴昌硕活了83岁,齐白石老人活了94岁,被人们称为书法家、诗人、考古学家和文学家的郭沫若先生虽然经历了艰苦的战争年代,却依然活了86岁高龄。近代,被人们尊为“百岁书法老人”的更是大有...

  • 长寿小村庄的长寿秘诀

    长寿小村庄的长寿秘诀

    欣顿·圣乔治村位于英国的萨默塞特郡,它被认为是最适宜英国退休人群长期居住的选择地点,老年男性的平均寿命超过了88岁。相对于默西塞德郡的布托村来说,居住在圣乔治村的退休男性能多活近4年。根据对150万份领取养老金名单的记录显示:居住在圣乔治村65岁的老年男性能活到88.7岁,而老年女性会愉快地度过91岁生日;而这个数字在布托村分别为84.9岁和89岁。 这个小村庄的人口目前只有400人,它荣幸地享受到了英国自然环境保护区的部分防护功能。从2009年起,这个小村庄每年会举行一次声势浩大的苹果酒品尝节。...

  • 长寿秘诀:吃素、勤锻炼、心平气和

    长寿秘诀:吃素、勤锻炼、心平气和

      ■人物档案   姓名:王慧芝   年龄:97岁   长寿秘诀:吃素、勤锻炼、心平气和   97岁高龄,却依然耳聪目明,可以穿针引线,身体硬朗灵巧,无任何疾病,桂林市百梓社区府后里的老寿星王慧芝为何如此长寿健康?邻居和社区工作人员说:“她心地善良、心态好。”      饮食:几乎一生吃素   王慧芝出身贫寒,从小家里贫困,吃肉简直是一种奢望。王慧芝说:“家里穷买不起肉吃,后来条件渐渐好了,但已习惯吃素,也不想吃肉了。”近60年来,王慧...

  • 防跌倒老人常练太极

    防跌倒老人常练太极

    日前,国外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经常练习中国传统太极拳,可能有助体能较弱的老年人降低跌倒的危险。 研究人员发现,70—90多岁的老年人练习太极拳48周后,其跌倒的危险性就会降低25%。研究领导者、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的沃尔夫博士表示,这种风险降低的程度在统计上虽不具有重大意义,但在日常生活中却非常重要。 沃尔夫博士表示,在研究的初期,很多老人仅放弃助行器都不容易,更何况获得太极拳带来的助益。其研究团队通过观察研究老人们练习第4—12个月的情形后发现,和接受健康教育课程的对照组相比,打太极拳...

  • 积德多行善 坚持好习惯 长寿秘方

    积德多行善 坚持好习惯 长寿秘方

      4月里的一天,记者在吉林市物华电脑城见一老者学习photoshop图像处理程序。营业员杨瑞华说,老人今年94岁了,她正义务教他学习图像扫描和制作。   94岁的老者刘家新是吉林化工学院退休的教授,身体依然硬朗,精力十足。   为人要有德行   老人出生于1920年,正是中华民国风雨飘摇的动荡年代。四岁上私塾,学《论语》,背《三字经》。后来考进旅顺工科大学,学电力专业。1948年吉林市解放,来到当时的吉林工科高级职业学校(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前身,现为北华大学工学院)当教师。那时刘家新年轻,肯专...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