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 第51页
-
上火 干擦背养心泻火
人体背部有主阳气的督脉,对其进行刺激可起到活血通络、养心泻火的作用。经常擦背可以刺激背部皮肤和皮下组织,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增强内分泌功能和人体免疫力,还能对神经衰弱、失眠、便秘起到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日本东京大学一项研究认为,人体背部皮下积聚着许多免疫细胞,将这些健康卫士动员起来,会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而进行动员的最好办法就是每天定时抓、擦等。 这里的擦背主要是指干擦背,在家就可以进行。为避免感冒,应将室温控制在20摄氏度以上。准备一条干毛巾,毛巾尽量粗而柔软。脱去外衣,把毛巾放在后背上,一手在上,一手在下...
-
拔罐治疗后背疼痛
拔罐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逐寒祛湿、拔毒泻热等功效。对于长时间采取一种姿势,如看电视、玩麻将、打电脑等导致的肌肉过度疲劳、紧张或劳损造成的后背疼痛,拔罐是最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后背疼痛的患者通过对痛点进行拔罐和对脊柱两侧进行走罐,可大大缓解疼痛,拔罐一般使用玻璃罐、竹罐,橡胶罐也可使用,但橡胶罐不能走罐。拔罐前应先准备一点医用棉,沾上 90%的酒精做点火用。拔罐时,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用镊子夹住已点着火的酒精棉球,在罐中晃几圈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
-
挑背筋法治疗多种疾病
挑背筋法是用针在人体背部某一部位挑断小白筋(白色纤维状物,健康人没有)以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方法,多用于治疗腹痛、痔疮、脱肛、肛裂等疾病。 具体方法:患者显露背部,医者用一根锥针在火上烧一下,在背部仔细寻找一根长约几分、淡白色的筋,找到后用针尖从筋的中部将其挑断即可。 而土家族放血疗法是一种用瓷瓦针或瓜子刀刺破人体某部位的小血管,以致出少量血来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如霍乱、蛇咬伤、痧症、晕厥等多种疾病。 如霍乱症,上呕下泻,在舌根正面将一绿筋刺破出血;蛇咬伤后,将伤处刺出血,用力挤压,使毒气随血而排出;...
-
腰酸背痛 食疗有方
许多老年人经常感觉腰酸背痛。导致腰酸背痛的原因很多,如关节发炎、拉伤韧带、感受风湿、椎骨受损等。一般初起的肌肉痛楚不需要吃药医治,只要多注意饮食就能预防和减轻酸痛症状。在日常饮食中,要想让自己骨骼和肌肉强壮没有病痛,就要多吃含镁、脂肪酸、维生素E及蛋白酶的食物。下面介绍一款木瓜菠萝粥,经常服食可以有效地缓解老年人腰酸背痛的症状。 取木瓜和菠萝各50克,粳米100克。将粳米、木瓜、菠萝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共煮成粥。每日服食1次。木瓜和菠萝均含丰富的蛋白酶,是一种可分解蛋白质的酵素。这种酵素有抗炎和舒缓韧带压力的功...
-
现代化国际化背景下中医思维特色刍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 的贺信中指出: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 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当前, 中医药振兴发 展迎来天时、 地利、 人和的大好时机, 希望广大中医 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 勇攀医学高峰, 深入发掘中 医药宝库中的精华, 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 推 进中医药现代化,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1] 。 这一表 述不仅传达出总书记对我国中医药大发展的殷切期 盼, 而且也彰显出国家战略层面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 国际化的坚定信心。 正确认识现代化...
-
胃肠痉挛推背有特效
胃肠痉挛属中医的胃脘痛、腹痛病范畴,是临床常见病。本病常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腹部受凉等而诱发。主要表现为腹部阵发性疼痛,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多可自行缓解,亦可反复发作。患者腹软,偶可触及痉挛肠管呈条索状物。遇此病症,施用推背疗法,可获立竿见影之效。此法简单易行,非医务工作者亦可操作。简介如下,不妨一试。 令患者俯卧于床上,不要枕枕头,头侧向一侧,上肢贴身伸开,全身放忪。操作者立于床边,面向患者头部,两腿拉开小弓字步,两手五指展伸,并列平正于患者背上部(注意手与背部贴紧),然后将腰腿部的力量运用前臂和...
-
单人椅背法整复肩关节前脱
以左侧脱位为例。患者侧坐于直背椅上,左上肢跨过椅背放在椅背后侧,腋下置棉垫,腋肋紧靠椅背,患肘屈曲90度角。将宽10厘米,长180-200厘米医用绷带对折,首尾打结套于肘部。医者面对椅背,左手持患肢腕部、使患肩外展外旋位,左足踏绳环逐渐用力向外下方牵引,右手同时向内下推顶患侧肩峰,对抗牵引,闻及复位弹响声的同时,内收内旋患肢,方肩畸形消失,复位即成功。用胸壁绷带将患侧上臂固定于内收内旋位,腋下及肘部内侧置纱布棉垫、前臂依附胸前屈肘90度角,三角巾悬吊于胸前。1周后去除绷带,仅保留三角巾悬吊,并行肩关节前后屈伸锻炼。...
-
热水冲后背 激发免疫活力
职场的中年人就像橡皮筋一样,松松紧紧的生活节奏,对健康十分不利,尤其是年底的这段时间,稍不注意就会倍感疲惫。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主任郭军提醒说,白天不要把工作安排得特别满,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因为,晚上11点至凌晨1点是子时,胆经最旺,如果不睡觉消耗了胆气,生机养不起来,就会倍感疲劳。 郭军主任还有一个小窍门,洗澡时多用热水冲冲后背。因为后背正中的脊柱是人体督脉经过的地方,两旁的太阳膀胱经络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是“肝胆相照”,用热水冲冲后背能加速血液循环的速度,通畅血脉,让全身的脏器...
-
胃肠痉挛症推背点穴治
治疗手法有推、按、点、捶(叩击)、揉等。具体操作步骤:患者俯卧于床上,不用枕头,头转向一侧,上肢贴身伸开,全身放松。操作者立于床边,面向患者头部,两腿拉开小弓字步,两手五指展伸;并列平放于患者背部上方,然后将腰腿部的力量运用于前臂和掌上,力量适中,向前爆发推出,使皮肤、肌肉在一瞬间随手掌迅速推移。自上而下,顺势推至腰部。推3-4遍后,再令患者将头转向另一侧,仍按上法推3-4遍。然后,操作者右手半握拳,用腕力叩击背部,力量仍要适中,自上而下叩击2-3遍,疼痛缓解。 推背法结束后,嘱患者仰卧于床上,操作者用大拇指指腹点...
-
走罐疗法治疗背部疼痛
走罐疗法由古代拔罐疗法发展而来,为拔罐疗法中的一种,又可称为推罐疗法,现代应用较为广泛。 现在越来越多的都市人群出现背部疼痛,这多与长期固定僵硬的姿势有关,特别是收银服务等窗口人员长期重复一种姿势,更为多见。对于这类患者,进行局部针灸效果并不理想,不妨采用走罐疗法。 走罐疗法是以杯罐作工具,在杯罐口及病变部位涂以适量润滑剂,借热力排去其中空气,产生负压,使之吸着于皮肤,然后,用手推动杯罐在病变部位来回滑动,从而使皮肤产生潮红或郁血现象,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上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
-
热水袋敷颈催眠 敷背止咳 缓解疼痛
曾经陪伴过我们的热水袋现在虽然用的也不多了,事实上它有保健的功效,比如缓解病痛。 敷背止咳 热水袋灌满热水,外用薄毛巾或布包好敷在背部。可使呼吸道、气管、肺等部位的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这主要是因为背部循行的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外邪侵袭,则恶寒,发热,鼻塞;而督脉主一身之阳,一旦受侵则阳气虚衰,抵抗力变低;而位于背脊上的肺腧穴有主治肺气不宣的功能。因此常用热水袋敷背,不但可使膀胱经和督脉正常运行,而且能让肺腧穴积极站岗,对止咳、治感冒以及提高抵抗力都有好处。 敷颈催眠 颈部有安眠穴,主治失眠眩晕。在睡觉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