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口 第156页

口 第156页

  • 冬季谨防小儿口角炎

    冬季谨防小儿口角炎

    冬季气候干燥,稍不小心就容易上火。尤其是小儿口角炎,也就是俗称的烂嘴角就开始多起来。口角炎会影响孩子进食、说话,进而影响孩子的精神状态,还可能诱发其他疾病,需要及时治疗。 及时就医 孩子患了口角炎,家长’最好带去医院就诊,化验查清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对症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要抗病毒、清热;如果是细菌感染,就要用抗生素,通常一周左右即可痊愈。 保持平衡饮食 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平衡饮食,营养要全面,注意富含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的补充,如动物肝脏、瘦肉、禽蛋、牛奶、豆制品、胡萝卜、新鲜绿叶...

  • 关节疾病 看看口腔科

    关节疾病 看看口腔科

      人常说,“牙好,胃口就好!”但你知道吗?牙齿与关节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日,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牙医学院和美国克里夫兰大学医院联合开展了一项研究,通过对40名中、重度牙周病和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检查得出结论,护好牙齿就等于保护关节。   专家建议,被关节疾病困扰的人,不妨去医院就诊时也看看口腔科。对人体关节影响最大的口腔疾病就是牙周病,以及牙周病前期的牙龈炎。牙龈炎和牙周炎就像感冒与肺炎的关系,但牙龈炎症状轻微,往往被人们忽视,从而导致牙周疾病的高发,给关节和身体其他部位带来隐患。   ...

  • 嫩口有助消除精神疲劳

    嫩口有助消除精神疲劳

    身体再好的人,只要持续做事数小时;效率就会下降,这是由于精神疲倦的缘故。精神上的疲倦必然会导致身体上的疲劳,疲劳就要休息,不然,体力就会彻底衰竭。一般来讲,每两小时,休息10-15分钟,是恢复精神疲劳的最有效的方法。休息时,最好用冷水漱口,不仅精神爽快;而且漱口时昂首挺胸的姿势,可对脊柱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

  • 冬防肺炎 做健口操

    冬防肺炎 做健口操

    冬季到了,患肺炎咳嗽的老人越来越多;在日本;有很多地区及老人院都建议并组织老人做健口操来防止吸入性肺炎。老年人每天坚持做健口操;对于预防吸入性肺炎很有帮助。 腹式呼吸:用鼻子深吸气,同时鼓肚子,吸到自己的极限;稍屏气3-5秒钟,然后用口轻轻向外呼;同时瘪肚子。坐位,卧位都可以进行,每次5到 10分钟,每天1次。...

  • 放疗口干分期治

    放疗口干分期治

    接受头颈部放疗的患者,由于放射线要通过包括腮腺在内的唾液腺,可能会损伤唾液腺,导致唾液分泌量减少,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副作用。在放疗的不同阶段,可以巧妙地利用一些食物来缓解或祛除口干舌燥的症状。 放疗前期:放疗前期患者的唾液腺尚未被损坏,还有一定的唾液分泌,此时可以选用柠檬、酸梅等一些酸味的食物来刺激唾液的分泌,通过自身分泌的唾液来减轻口干舌燥的症状。方法简单,只要将柠檬片泡水喝或者用两三粒乌梅泡水频饮,或者可以每日口含话梅1粒来缓解口干。 若是同时患有口腔溃疡的患者,就不可以使用这些酸味的食物了,以免加重病情...

  • 口腔黏膜炎症的护理

    口腔黏膜炎症的护理

    口腔黏膜炎可由病毒,细菌、真菌或螺旋体引起。以儿童生活习惯不良及化疗患者较为多见。由于病因学和发病部位的不同,可分为鹅口疮、疱疹性口炎、溃疡性口炎,以及舌炎、牙龈炎、口角炎等临床类型。针对口腔黏膜炎的治疗,除以局部用药涂敷患处为主要手段,必要时给予全身及对症治疗外,自我护理的重要意义并不亚于治疗,护理好的不仅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而且有助于防止复发。在家中治疗时自我护理要点如下。 1.口腔护理:首先要掌握好漱口方法,漱口时要闭紧双唇,鼓动两颊,使漱口液在口中振荡与口腔黏膜充分接触,以清洁口腔及保护口腔黏膜。其次要...

  • 中药进行治疗老年人流口水

    中药进行治疗老年人流口水

    读者问:我父亲3个月前开始出现流口水的症状,有时在吃饭时、睡觉时都 会流很多的口水。请问,老年人流口水是怎么回事? 湖南衡阳陈先生 专家答:很多老人都会出现流口水 的情况,这很可能是他们患有某些疾病 的征兆。老年人在患有中风等脑血管疾 病、口腔炎、舌炎、齿龈炎等口腔疾病时、 神经调节功能出现异常时或是佩戴了不 合适的假牙、服用了某些抗癫痫类药物 时,都可能会流口水。老年人流口水若是 因为患有中风等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可通过做一些简单的面部操或进行面部针灸予以治疗。若是因为患有口腔炎引起的,应针对致病菌选用抗生素进行...

  • 动物咬伤莫挤伤口

    动物咬伤莫挤伤口

    生活中若不慎被狗、蛇等动物咬伤,伤口又深又脏,怎么办呢?沾在伤口内外的动物唾液中,除了含有多种常见的致病微生物外,有时还可能带有狂犬病病毒或蛇毒等。有人误以为用手可以把伤口的污血挤干净,但实际上深入皮肉的毒素不但挤不出来,反而会因挤压而扩散得更快。 正确的办法是:立即用身边的净水、饮料或其他无害液体,冲洗伤口里的唾液及污血。如果身边没有可用的液体或吸湿物,则先用口吸出些污血也是可行的。经过简单处理后,要立即就医,注射疫苗或血清。...

  • 朱丹溪口述 丹溪弟子记录的罗氏治验

    朱丹溪口述 丹溪弟子记录的罗氏治验

    《罗太无先生口授三法》(以下简称《三法》)旧题为朱丹溪口述、丹溪弟子记录的罗氏治验 。 罗氏名知悌,字子敬,号太无,浙江钱塘 (今杭州)人,生于南宋嘉熙年间(约1238年),卒于元代泰定年间(约1327年),“世称太无先生,宋理宗朝寺人”。 罗知悌 此书以抄本形式传世,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以下简称《联目》)载,有两处馆藏:一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一为苏州中医医院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馆藏为清光绪戊子(1888)卓颖抄本,全书首录孔行素的《至正直记》,述...

  • 正确的漱口方法

    正确的漱口方法

      有调查显示,在我国,有漱口习惯的人仅占7%,多数人只在牙齿上塞了什么东西或嘴里有异味时才漱口。然而,每天只靠刷两三次牙来保护口腔卫生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如果进食后食物残渣在口腔停留时间过长就会发酵,滋生细菌,进而刺激牙龈,侵蚀牙齿。此外,牙菌斑还与多种体内感染关系密切,是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多种内脏疾病的原因之一。   因此,漱口和刷牙同样重要。日本京都大学保健中心所长川村孝教授通过研究发现,每天坚持漱口两次,每次至少15秒,可以预防感冒,与不漱口者相比,患感冒的几率减少了40%。   正确的...

  • 口味会损伤五脏 引起疾病的发生

    口味会损伤五脏 引起疾病的发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喜好,有的无辣不欢,有的不甜不吃,这样的偏嗜日久,则会损伤五脏,引起一些疾病的发生。中医认为,成、甘(甜)、酸、苦、辛 (辣)分别与人体的五脏相对应,各有其作用。中医讲究五味调和,认为五味调和,不偏不嗜,对五脏有补益作用;如果对其中任何一味过于偏嗜,则会打乱人体平衡,损伤脏腑,招致疾病。《彭祖摄生养性论》中说: “五味不得偏耽,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甘多伤肾,咸多伤心。”反过来,也就是说,脾胃不好的人,最好少吃点酸的;肺气虚的人,少吃苦味食物;肝血亏虚的人,少吃点...

  • 口臭与消化不良便秘有关

    口臭与消化不良便秘有关

      不少有口臭的人会发现,即使治好了口腔疾病,口臭却依然挥之不去。这是怎么回事呢?专家介绍,这种口臭就是“非口源性口臭”,多由消化系统疾病引起,患者应该去医院看看自己的消化系统是不是出了问题。      口臭要杀幽门螺杆菌   今年26岁的小孙和朋友说话总是离得远远的,因为他口臭比较历害。一开始他以为是有蛀牙,但经过补牙、洗牙,口臭仍难消,而小孙也没有糖尿病和肝炎等疾病。但小孙说他常胃疼,口腔科医生建议他到消化科查一查。经检查,小孙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而幽门螺杆菌感染很...

  • 常嚼槟榔与口腔疾患

    常嚼槟榔与口腔疾患

      前一段时间,许多爱嚼槟榔的人看到一则“男子嚼槟榔上瘾患上口腔癌,几乎切除半边脸”的新闻后惶恐不安,但又半信半疑,纷纷向医生咨询。也有不少患者走进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细问病史,发现他们大都极爱嚼食槟榔,少则一日一两包,多则几乎不停歇,甚至晚上都需含块槟榔入睡。所以有人把这种由咀嚼槟榔而引起的口腔不适和疾病称为槟榔病。   槟榔,主要分布在中非和东南亚,在我国海南、台湾两省栽培也较多。食用槟榔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槟榔有&ldq...

  • 刷牙减少口腔疾病

    刷牙减少口腔疾病

    刷牙是保持口腔卫生最简便易行的措施,不仅可以消除牙齿表面和缝隙的菌斑、食物残渣和部分色素,而且能按摩牙龈,减少口腔疾病。但是,如果方法不对的话,不但达不到清洁的目的,而且还可能造成一些牙病,如牙龈萎缩、牙根外露等。 那么,怎样刷牙才正确呢?正确的刷牙方法应该是牙刷毛束尖端放在牙龈与牙冠交界处,稍微加压按摩牙龈,同时顺着牙缝上、下颤动顺着刷;刷牙的次数也是有要求的,过分频繁地刷牙是不必要的,早晚各1次就够了,而且晚上临睡前刷牙比早上更重要,这样才可以把白天滞留在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彻底清除。 此外,牙膏和牙刷...

  • 朱丹溪的师父——罗知悌及其“口授三法”

    朱丹溪的师父——罗知悌及其“口授三法”

    罗知悌的生平 罗知悌,宋末元初医学家,生于1238—1243年之间,卒于1327年,字子敬(一说字敬夫),号太无,世称太无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罗氏史书无传,其生平及轶事少量散于史料。如《古今医统》载:“罗知悌,字敬夫,世称太无先生,精于医术,得金刘完素之传,旁通张从正、李杲二家之书,有异见,惟好静僻,厌与人接。惟丹溪为得意弟子,遂尽教以所学。《杭州府志》载:“(罗知悌)以医侍穆陵,甚见宠厚。”“知悌能词章,善挥翰,贫病无告,予之药,无不愈...

  • 伤口有脓忌创可贴

    伤口有脓忌创可贴

    生活中常见到有人直接把创可贴覆在伤口上,这是绝对不正确的,很容易导致伤口感染。正确的做法是:先将伤口清理干净,然后再贴上创可贴,这是使用创可贴前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在进行户外运动时,卫生条件较差,受伤概率较大,更应该注意这一点。 另外,如果贴在伤口上的创可贴被水浸湿,要立刻更换,如果置之不理,伤口等于直接泡在水里,反而成了细菌孳生的温床。提醒大家,以下情况不能直接用创可贴:创伤严重、伤口有污染者;被铁钉、刀尖扎伤等;创面不干净或伤口内有异物时;烫伤后出现溃烂、流黄水时;已污染或感染的伤口,创面有分泌物或脓液的伤口也...

  • 一位造口治疗师的独白

    一位造口治疗师的独白

    从小到大看着母亲治病救人,记不清多少个夜晚,作为“赤脚医生”的母亲单独留下幼小的我,披星戴月、跨山越岭为乡里人看急诊。不知母亲陪伴了多少个难产孕妇夜走几十里路赶往县城医院,参与挽救孕母及孩子的生命。医者的形象就这样烙印在我幼小的心灵。 1986年我毕业,留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为真正的白衣天使。从小受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我的医者职业生涯中,患者的生命高于一切,只有用心护理好每一位患者才能体现白衣天使的价值。 记得刚毕业时在骨科收治一位外伤致截瘫的无名氏大叔,虽...

  • 对孩子这些话切勿脱口而出㈠

    对孩子这些话切勿脱口而出㈠

    爸爸妈妈对宝宝的爱是不容置疑的,但有时我们倾吐爱意时,却并不一定采用了正确的方式。以下一些话,很多妈妈常常脱口而出,却并没有意识到这可能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保护孩子的好奇与敏感假如有天宝宝问你: “妈妈,为什么树叶都掉下来了呀?” 你不一定要回答: “这是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应激性、能生长、繁殖、由新陈代谢的特征决定的……” 你可以回答: “因为树木在春天会萌发新的树叶芽,大树叶长大了就离开树妈妈&hel...

  • 养生保健顺口溜

    养生保健顺口溜

      谷蔬果禽养生宝,四性五味任选挑。   盐醋消炎以防毒,常饮茶叶抗衰老。   红糖益气还化瘀,黑米抗癌也健脑。   红薯健胃强身腰,绿豆解暑最见效。   花生可降胆固醇,筋骨疼痛吃菱角。   崩下虚损食乌鸡,常吃蛋黄记忆牢。   补中益气羊肉香,常吃鱼肉身苗条。   动物肝脏能明目,鱼虾补奶是良药。   蜂蜜润燥且益寿,蛋禽益刮营养高。(赵永春)...

  • 康复医学专业人才缺口

    康复医学专业人才缺口

    从近日在北京康复医院举办的“2015中国康复论坛”上了解到,目前全国康复医师70%以上为跨专业行医,治疗师的缺口约在50万人左右。(5月30日《北京晚报》) 据调查,康复医学专业人才缺口现象在县级公立医院很突出。笔者曾走访了解数十家县级人民医院、中医院,有的没有单独建制的康复医学科,有的虽然有康复医学科,但康复医师没有一个是正规康复医疗专业毕业的,均为临床其他专业医师经培训转岗而来,对康复医学还比较陌生,康复治疗师也只有2~3人,平常康复工作主要是理疗,由于工作没有真正开展...

  • 小蒜温和爽口 预防和辅助治疗心绞痛冠心病

    小蒜温和爽口 预防和辅助治疗心绞痛冠心病

    清明过后,正是小蒜贪长的时节,田埂、沟渠、崖畔,都有它们葱绿婆娑的身影。采挖小蒜,水洗之后,但见白生生的长梗、圆滚滚的小蒜头、绿油油的细叶绺儿,清清白白,煞是喜人。 小蒜,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小根蒜、野蒜、山蒜、野葱。小蒜作为一味中药,主要是用它干燥的鳞茎,称为“薤白”。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蒸透或置沸水中烫透,晒干即成。中医学认为,薤白性辛、苦、温,归心、肺、胃、大肠经,有通阳散结、行气导滞、消胀止痛之功,用于肠胃气滞、泻痢后重;亦可用于寒痰凝滞、胸阳不振,症...

  • 佛陀用咀嚼杨柳枝开示佛门弟子清洁口腔

    佛陀用咀嚼杨柳枝开示佛门弟子清洁口腔

    中国古代佛家修行讲究修得清净心,并把修行贯穿于日常起居中,特别讲究洁身、洁口。平时,佛门弟子非常注意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尤其是注重口腔卫生。 佛教创立之初,教徒们没有刷牙用具,常常口气难闻,饮食难以消化,还易生病。佛陀就用咀嚼杨柳枝开示佛门弟子清洁口腔,这可以说是现代刷牙的前身。这种刷牙的用具是佛家重要的法器,被称为齿木。古代僧侣外出化缘、游方参学,必须携带。齿木多用25厘米左右的杨柳枝制成手指般粗细(如没有杨柳枝,可用楮、桃、槐、柞条、葛藤等,苦涩辛辣的树木替代均可)。咀嚼齿木的方法是从一端嚼起,咽...

  • 不要忽略自己的口腔气味

    不要忽略自己的口腔气味

    口腔中不同的异味都可能是你身体里某种疾病的信号。医生提醒,日常不要忽略自己的口腔气味。 臭鸡蛋味:口腔疾病 当与人说话的时候,明显感觉到有难闻的口臭味,这不单单只是刚吃完食物的原因,很有可能是自身患有口腔疾病。口腔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疗常常会造成口臭。患有龋齿、牙龈炎、牙周炎、口腔黏膜炎以及蛀牙、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人,其口腔内容易滋生细菌,尤其是厌氧菌,其分解产生出了硫化物,发出腐败的味道,而产生口臭。 烟味:肺部疾病 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肺气肿、肺癌都能引起口腔有种难闻的烟...

  • 古人太有才 随口出成语“乐极生悲”的由来

    古人太有才 随口出成语“乐极生悲”的由来

    相传在战国时代,齐威王继承王位后把国家政事统统交给大臣们处理,自己一味地纵情酒色。 不过,齐威王也并非一无是处,他虽淫乐,也能知人善任。齐威王养了很多卿士,其中有一位叫淳于髡的,学识广博,能言善辩。淳于髡曾进谏说:“国都中有一只大鸟,停留于国君朝廷,3年来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呢?”齐威王惊讶地说:“这只鸟要么不飞,一旦飞翔,必定是飞至高空;要么不叫,一旦鸣叫,必定叫声惊人。”齐威王从此用心治理朝政。 淳于髡举贤 公元前349年,楚...

  • 煮雪烹茶 贪恋雪水的清醇爽口

    煮雪烹茶 贪恋雪水的清醇爽口

    小雪节气雪花飘。坐拥一窗寂寂雪影,品着清冽香醇的美酒,是再惬意不过的事情。古人深谙此道,无论雅聚,还是独处,把酒赏雪,兴致十足。“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唐代的白居易最懂品酒赏雪的意境。 雪,纯洁甘冽,不染尘埃,雪水常被称作“天泉”“无根水”。古代文人喜欢将枝头新雪扫下,煮雪烹茶,一者贪恋雪水的清醇爽口,二者代表着冰清玉洁、独善其身的节操。 《红楼梦》中对“扫雪烹茶”多有涉及...

    养生秘方 2024-03-06 14 0
  • 儿茶治疗口腔病 胃溃疡糜烂性胃炎

    儿茶治疗口腔病 胃溃疡糜烂性胃炎

    儿茶为豆科落叶乔木儿茶的枝干或茜草科植物儿茶钩藤的枝叶煎汁浓缩的干燥浸膏。性味苦、涩、凉,归肺经。具有收湿敛疮,生肌止血之功。《本草经疏》云其“今人多用外治,内服甚少。”由于儿茶外用具有很好的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的药效,笔者多将其用于内服或灌肠治疗口疮、食管溃疡、胃溃疡、糜烂性胃炎、直肠溃疡等,疗效甚佳。 口疮、扁平苔癣、扁桃体炎 儿茶治疗口腔病,代有记载。例如,《本草纲目》以儿茶与硼砂研末外搽,治牙疳口疮。《积德堂经验方》以儿茶与雄黄、贝母等研末外搽,治疗走马牙疳。《杂病...

  • 吃中药如何科学忌口

    吃中药如何科学忌口

    中药治病,正确的服用方法是保证疗效的前提。清代名医徐大椿云:“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服法中忌口是一项重要内容,所谓忌口即服用中药时饮食方面的禁忌。 《本草纲目》中也有许多服药忌口内容,如甘草忌猪肉、菘菜、海藻;黄连、胡黄连忌猪肉、冷水;苍耳忌猪肉、马肉、米泔;桔梗、乌梅忌猪肉;仙茅忌牛肉、牛乳;吴茱萸忌猪心、猪肉;丹参、茯苓、茯神忌醋等。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中药)记载服药忌口112条之多。 服药忌口是人们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的总结,其内容包...

  • 酸梅汤 入口如甘露洒心 果仁茶 品类繁多的饮材

    酸梅汤 入口如甘露洒心 果仁茶 品类繁多的饮材

    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滋润着炎黄子孙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金瓶梅》中,在西门府迎来送往的宴前酒后,馈友赠朋的礼尚往来,请茶、会茶、送茶,茶叶扮演着饮品、礼品、奢侈品、食疗品等多重角色。如《金瓶梅》词话本第21回,写主妇吴月娘扫来粉壁前太湖石上的雪,烹江南凤团雀舌芽茶,与众人吃。第36回,蔡状元和安进士拜访西门庆的礼品中就有四袋芽茶。 酸梅汤 入口如甘露洒心 《金瓶梅》词话本第2回,王婆应酬道:“大...

  • 寸口为十二经脉大会 五脏六腑各脉象特点

    寸口为十二经脉大会 五脏六腑各脉象特点

    脏腑经脉脉诊法研究 脉诊始于春秋战国,《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但史料尚未记载扁鹊诊脉原理及方法。《难经》确立了寸口分侯脏腑学说,“左手主心肝肾,右手侯肺脾肾”,王叔和所著的《脉经》沿用了《难经》的寸部分侯法并记载了24种脉象,明代张景岳所著的《景岳全书》以及清代吴谦的《医宗金鉴》的诊脉方法皆是在《脉经》基础上的发展演变,是现代主流脉诊法。寸部分侯脏腑学说至今沿用,但存在争议[1]。张锡纯临证观察总结出&ldquo...

  • 熏香口噙两相宜 计时美容在香外

    熏香口噙两相宜 计时美容在香外

    熏香曾是宋代士大夫阶层热衷的“四大雅事”之一,是当时文化品位和精神生活的侧面写照。在《金瓶梅》中,香烟尽散西门家,居家用香的场景历历在目:书房里龙涎缭绕醒神,卧床边篆香旋曲催眠;患病后芸香芬芳除秽防病,取暖时沉速手炉驱寒香体……不论是节年祭祀、敬神祈祷、宴请宾客还是浴体玉肤、熏被香衣,所用的都是香饼、末香、线香、棒香、丸香、篆香、香皂等品类繁多的香材制品。 香饼:熏香口噙两相宜 从书中的描写来看,西门庆书房里焚的是龙涎香饼,桌上有专用盛香的盒子...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