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活血 第16页

活血 第16页

  • 视网膜静脉阻塞 自创活血明目汤

    视网膜静脉阻塞 自创活血明目汤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比较常见的眼底血管疾病,是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部分缺损,眼底为视网膜静脉粗大迂回,视网膜上火焰样出血,严重者致玻璃体积血,不及时正确治疗,晚期可继发黄斑变性、青光眼而失明。笔者临证自创活血利水明目汤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疗效。   组成丹参30克,葛根6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白术10克,薏苡仁30克,黄芪60克,车前子15克,枸杞子20克,草决明15克。冷水浸泡30分钟,水煎30分钟,煎汁400毫升,再煎1次,两次煎汁混均,分两次口服,早晚各服1次。   加减出血鲜...

  • 活血通窍偏方食疗治鼻炎

    活血通窍偏方食疗治鼻炎

    鼻炎 【病因与症状】 鼻炎是指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炎症,从发病的急缓及病程的长短来说,可分为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此外,还有一种十分常见的与外界环境有关的过敏性鼻炎。 急性鼻炎是常见的鼻腔粘膜急性感染性炎症,俗称“伤风”,往往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中医称之为“伤风鼻塞”,基本病机为风寒或风热之邪入侵,上犯鼻窍,宣降失常,清窍不利。 慢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多为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治疗不彻底所致。通常包括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后者...

  • 活血散结法治声带小结

    活血散结法治声带小结

      声带小结是慢性喉炎的一种,临床表现主要是声音嘶哑,属中医学“喉喑”范畴。   方药组成:威灵仙15克、桃仁、当归、赤芍、生牡蛎各12克,红花、川芎、桔梗、柴胡、浙贝母、夏枯草各9克,枳壳、甘草各6克。   随证加减:脾肺气虚,乏力便溏,腹胀纳差,气短胸闷,加党参、黄芪、白术、五味子;肺肾阴虚,腰膝酸软、心悸多汗、夜咳声微,加百部、天冬、生地黄、女贞子;虚火上炎,咽干口燥,夜寐不宁,耳鸣眩晕,去柴胡、枳壳,加玄参、花粉、黄精、地骨皮、合欢皮、知母。   声带小结与用声过度和不当有关。该处受...

  • 刘启廷方用活血祛风汤局部治面瘫

    刘启廷方用活血祛风汤局部治面瘫

      面瘫为春季常见病和多发病,现代医学称为“面神经麻痹”,民间称之为“嘴眼歪斜”、“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可导致患者面部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和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给患者造成躯体和心理双重压力。   面瘫属中医中风之中经络、面瘫范畴,在古代文献中称为“卒口僻”、“口目僻”、“口?”、“口眼?斜”等。中医...

  • 通窍活血汤治疗恢复期病毒性脑炎1例

    通窍活血汤治疗恢复期病毒性脑炎1例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较常见的由各种病毒引起 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夏季,临 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 病情轻者可自行缓解,危重者发病呈急进性,其 中重症脑炎更易发生急性期死亡或后遗症。西医 治疗主要为对症及支持治疗,发热用退热镇痛药; 有明显颅内压增高者,用甘露醇等脱水剂; 抗病 毒药物治疗,疗效尚难肯定,且对后遗症治疗效 果较差。 1 病案介绍 患儿,男,9 岁。因间断发热伴腹泻 6 天,意 识恍惚 3 天,抽搐 1 次,于 2014 年 6 月 1 日送入 唐山市工人医院急诊科治疗...

  • 翁维良活血化瘀治疗烟雾病验案举隅

    翁维良活血化瘀治疗烟雾病验案举隅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是单侧或双侧颈内动脉远 端、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 伴脑底部和软脑膜形成细小密集吻合血管网的特 征性异常脑血管疾病,脑血管造影显示密集成堆 的小血管影,酷似吸烟吐出的烟雾,故又称烟雾 病 [1 ] 。临床表现为反复晕厥、偏瘫、偏身感觉障 碍等,症状反复发作,死亡率为 4. 8% ~9. 8% [2 ] 。 临床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以对症治 疗及旁路手术治疗为主,进而促进侧支循环形成 改善脑供血,但对手术的技术及时机要求很高, 且有一定风险 [3 ] 。中医药活血化瘀治疗,在...

  • 中风后遗症 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化裁

    中风后遗症 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化裁

    【病案】   王某某,男,46岁。2011年3月12日初诊。   3个月前突然头痛眩晕、言语障碍、左侧肢体软瘫、神志恍惚,血压190/128毫米汞柱,急诊入院,经颅脑CT检查,提示脑出血,出血量约30毫升,经住院多方治疗2月余,病情稳定,头痛消失,血压维持在140/80毫米汞柱左右,肢体活动较前好转,但仍屈伸不利,酸软无力,左上肢不能持物,言语吐字不清,舌根发硬,头晕,健忘,表情淡漠,情绪不稳,时而烦躁不安,时而沉默不语,食欲尚好,大便稍干,二日一行。刻诊见患者形体虚胖,面红,精神不振,神志...

  • 基于自噬理论探讨补气活血方促进缺血性脑损伤血管新生

    基于自噬理论探讨补气活血方促进缺血性脑损伤血管新生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发病率最高的脑血管疾病, 脑 是对缺血最敏感的器官之一, 脑缺血可激活内质网应 激, 内质网腔内蛋白质的折叠与修饰受阻, 错误蛋白质 堆积, 引起未折叠蛋白反应, 从而激活自噬。研究表 明, 自噬过程在血管新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治疗性 血管新生是促进缺血性脑损伤的重要思路。中医药补 气活血对缺血性脑损伤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 其机理 是否与调节自噬水平有关, 有必要从理论上作一探讨。 1 自噬与血管新生关系 自噬是细胞通过溶酶体途径降解衰亡的细胞器及 损伤的蛋白的过程。自噬过程中, 非必须蛋白或细...

  • 中医对瘀血的认识 不同活血法病案举例

    中医对瘀血的认识 不同活血法病案举例

    房定亚应用活血化瘀法经验总结 房定亚教授,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博士生 导师,博士后合作老师,业医 50 余年,擅治风湿 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现将房教授 运用活血化瘀法的经验介绍如下。 1 对瘀血的认识 1. 1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法 活血化瘀法治疗血瘀证历史源远流长 ,《黄帝 内经·素问》指出瘀血形成的原因包括 “人有所 堕坠,恶血留内” “孙络外溢,则经有留血”等, 提出 “疏其血气,令其调达”等治法。后世医家...

  • 颜正华益气活血治胸痹验案

    颜正华益气活血治胸痹验案

    典型医案一 张某,男,31岁。 初诊:2009年6月20日。 主诉:心前区憋闷3日。 现病史:3日前突感心前区憋闷,左肩胛部持续疼痛,左手指麻,疲乏,易脱发,易汗,口苦,二便调,舌下青紫,舌淡,苔薄微黄,脉弦滑。 辨证:气虚血滞,心脉痹阻。 治法:益气活血,通脉止痛。 处方:生葛根20g,丹参20g,川芎10g,红花10g,生黄芪12g,生白术12g,党参10g,柴胡20g,升麻3g,炒枳壳10g,降香6g,佛手6g,炙甘草6g。7剂,水煎服,日...

  • 雷忠义喜用自创的养心活血汤治疗冠心病

    雷忠义喜用自创的养心活血汤治疗冠心病

    冠心病是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心脏病,临床可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脏猝死等。临床表现属中医学“胸痹心痛”“心悸”“真心痛”等范畴。传统认为该病的发生,内因主要是由年老体衰、心脾肝肾等脏腑亏损,气血阴阳不足等引起;外因如寒邪侵袭、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诱发。其始先因胸中阳气不足,继则寒凝、气滞、痰浊、血瘀乘之,导致心血运行受阻,经脉阻滞,心血不通,不通则痛,就会出现一系列冠心病的证候。雷忠义认为脾肝肾脏腑亏损、气...

  • 心悸,风湿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祛风活血方

    心悸,风湿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祛风活血方

    陈某,女,49岁,郴州市人。初诊:2008年12月5日。 主诉:心悸5年,曾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诊查:近来心悸阵作,甚则怔忡不安,胸闷、四肢关节肿痛,畏寒,面浮跗肿,小溲短少,苔薄白,脉弦细而促结。心电图示:“心房纤颤”。 中医诊断:心悸 中医辨证:心阳不振,心脉瘀阻 西医诊断:风湿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 治法:通阳宽胸,祛风活血。 处方:桂枝6克、全瓜蒌12...

  • 冠心病防治当益气活血化痰

    冠心病防治当益气活血化痰

    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出现狭窄或阻塞,或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是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最典型症状就是“心绞痛”,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胸痹”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中提出“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总结其病机为“阳微阴弦&rdqu...

  • 活血除风治偏头疼(三叉神经疼)

    活血除风治偏头疼(三叉神经疼)

    曹某,男,52岁,2014年3月20日诊。患者述:右侧头疼已一年余,初始以右侧耳前后疼但很轻,只服些西药止疼片之类的药物疼痛就能缓解。近数月来病情逐渐加重,疼痛遍及右侧耳部前后及颜面,诊为右侧三叉神经疼,曾肌注止疼针,口服卡马西平,虽能控制症状但不持久,药量逐日递増,由原来每次服1片,增加至每天每次服7片。来我院求治。现脉沉弦无力,舌质红、色暗淡,苔薄白。神志清晰,语言自如,进食触及右侧牙齿,如触电样疼痛。 诊断 偏头疼(三叉神经疼)。 辨证 寒邪窃居少阳经络,致少阳经络气血瘀阻不通,不通则痛。...

  • 冠心病心绞痛 瓜蒌薤白剂宜忌 活血化瘀法加减应用

    冠心病心绞痛 瓜蒌薤白剂宜忌 活血化瘀法加减应用

    专家简介 史大卓,医学博士,岐黄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内科学术带头人,心血管病内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国家中医心血管病重点专科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药典委员。主编《中医内科辨病治疗学》《内科常见难治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老年病证治枢要》等20余本医学专著。 冠心病心绞痛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在此基础上血栓形成、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心绞痛,传统中医并无此病名,根据...

  • 心脏疾病 温阳活血为治疗大法

    心脏疾病 温阳活血为治疗大法

    国医大师颜德馨长期从事心脑血管病的研究,学术上推崇气血学说,诊治心系疾病以“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为纲,倡立“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理论,并提出“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的主要治则,创立衡法观点,为诊治心系疾病建立了一套理论和治疗方法。心为“阳中之太阳”,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致使胸中之阳气不展,无权温化阴寒;且心阳虚衰,五脏失养,脾虚则酿湿生痰,肾失温化,使水气、痰饮等阴寒之邪乘虚而上袭阳位,两寒相得,痹...

  • 反复心悸 中药汤剂活血通络法

    反复心悸 中药汤剂活血通络法

    刘某某,男,73岁,退休职工,2013-01-15初次来诊。 主诉:反复心悸2年余,再发半年。 现病史:患者2余年前于安静状态下出现心悸心慌,伴胸闷气促,与活动无明显相关性,无黑朦晕厥,无胸痛、肩背部放射痛等不适,外院查心电图提示阵发性房颤,2011年6月16日于省人民医院行房颤射频消融术(双侧肺静脉前庭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术后服用可达龙、莫雷西嗪、华法林等药物。患者诉间断心悸不适,2011年10月26日曾在外院查心电图提示房颤。近半年患者自觉心悸较前加重,呈阵发性,无胸痛、肩背部放射痛。胃纳尚可,睡...

  • 周围血管疾病阐释活血十法

    周围血管疾病阐释活血十法

    周围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多为疑难病证。国医大师尚德俊创中医外科血瘀证学,从瘀论治周围血管疾病,提出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活血十法,并创制了临床疗效显著的活血化瘀系列方药。 国医大师尚德俊是我国著名的周围血管疾病专家,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尚德俊从医60多年来,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经验丰富。笔者跟师学习,受益颇丰,现将国医大师尚德俊从瘀论治周围血管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总结如下。 创中医外科血瘀证学 自20世纪70年代起,尚德俊...

  • 癫痫临床应用清热羚角先 化痰僵蚕验 活血水蛭佳

    癫痫临床应用清热羚角先 化痰僵蚕验 活血水蛭佳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群过度放电所致的神经系统慢性功能性疾病。笔者运用中药配合西医治疗癫痫,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应用中药时,除了辨证用药外,笔者还善用动物类药物治疗癫痫。动物类药多为血肉有情之品,其清热平肝、活血化瘀、开窍化痰、搜风剔经之功较草木之品作用峻猛效佳,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非草木类药物所能及。叶天士说:“病久则邪风混处其间,草木不能见其效,当以虫蚁疏络逐邪。”现将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如下。 清热羚角先 在癫痫的急性发作或发热比较频繁时时,往往以“热、实&rdq...

  • 萎缩性胃炎伴抑郁症治以化浊解毒活血化瘀

    萎缩性胃炎伴抑郁症治以化浊解毒活血化瘀

    李某,女,45岁。诉连续胃脘肿痛五年,加剧半年。患者五年前开端呈现胃脘肿痛,曾作胃镜示缓慢萎缩性胃炎,半年前症状加剧,胃镜示缓慢萎缩性胃炎,病理:肠上皮化生(中度)。 刻症:胃脘肿痛,气愤后加剧,嗳气,反酸,口干口臭,纳差,烦躁,寐差,大便日1次,艰涩难出,舌暗红苔黄厚腻,脉弦细滑。 症属浊毒内蕴,瘀血阻络,治以化浊解毒活血化瘀,予化浊解毒方加减: 藿香12g,佩兰9g,生薏仁15g,茵陈15g,白花蛇舌草15g,黄连15g,蒲公英12g,云苓15g,白术9g,五加皮15g,合欢皮15g,龙胆草9...

  • 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胃痞”等范畴,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胃脘胀满隐痛、脘痛连胁、反复发作、身倦乏力、嗳气嘈杂、大便不调等。长期脾胃功能失调,中气虚弱,气血生化乏源,气虚、血虚,若生活在高原缺氧的特殊地理环境,会使人体胃黏膜也相应地缺血缺氧,久之血运无力滞于胃络而致瘀滞,所谓“久病入络”“久病必于瘀”。故高原慢性萎缩性胃炎从中医角度分析主要病机是气虚阴亏血瘀。   笔者经常采用益气养阴活...

  • 健脾理气加活血化瘀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健脾理气加活血化瘀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赵某,男,45岁。因上腹部胀痛反复发作10月入院,胃镜示:轻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刻下:患者上腹部胀痛不适,进食后症状加重,口干,无嗳气呃逆,无口苦,无恶心呕吐,无胃灼热反酸,无心慌胸闷,无潮热盗汗,纳食不香,夜寐欠安,小便尚调,大便2日一行,质软色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近段时间体重减轻约10千克。患者初入院后考虑为脾虚气滞,给予健脾理气之品,但患者上腹部胀痛不适一直未有明显缓解。后给予红花注射液活血化瘀,并在健脾理气之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药物。 处方:党参、陈皮、姜半夏、苏梗、炒枳壳、...

  • 加减益气聪明汤合通窍活血汤治疗头痛

    加减益气聪明汤合通窍活血汤治疗头痛

    头痛, 古典医籍中多有论述, 是临床上非常多见的一种疾病, 头痛是一种自觉症状, 有时单独出现, 有时可以出现在多种急慢性疾病中[1]。《黄帝内经》称本病为“脑风”“首风”。《伤寒杂病论》中论及太阳、阳明、少阳、厥阴病均有头痛之症。益气聪明汤来源于李东垣的《东垣试效方》。主治饮食不节, 劳役形体, 脾胃不足, 耳鸣, 眩晕, 头痛或多年目暗, 视物不能。通窍活血汤来源于清·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他主张“元气必虚”, 此方主治偏头痛...

  • 颈性眩晕中医论治经验 方药益气活血通络

    颈性眩晕中医论治经验 方药益气活血通络

    颈性眩晕属“眩晕”范畴。全国名中医王新陆对于颈性眩晕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其诊治经验如下。 病因病机 络脉瘀阻王新陆在脑血辨证中首次提出脑病的发生应当首先责之于血浊,血浊是指精神因素、环境污染、不良的生活习惯等致病因素导致血液失去其清纯的状态或者血液循行紊乱,从而扰乱脏腑气机的一种不平衡的病理状态。由于血液浑浊,循行混乱,不思其道,浊血上逆,扰乱清府,则发为眩晕。 痰湿中阻过食肥甘,劳倦太过,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功能失职,则聚湿生痰,痰湿内阻,上扰清窍...

  • 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法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动脉高压

    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法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动脉高压

    2011 年发布的 《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和治疗 指南》中将特发性肺纤维化 (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 定义为原因不明、出现于成人、局 限于肺的进行性致纤维化性的间质性肺炎,其组织 病理学和放射学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 [1 ] 。IPF 后期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 IPF 合并肺动脉高压 ( pulmonary hypertension,PH) 是较为严重的并发 症之一。IPF 相关的 PH 发病机制大致可分为两 类 [2 ] ,一类与肺纤维化进展程度相关,称为继发 性...

  • 补肾活血通窍治耳聋

    补肾活血通窍治耳聋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张士舜擅长治疗各系统良恶性肿瘤及疑难杂症等。笔者跟师多年,获益匪浅,现将其临床应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耳聋的一则医案总结整理如下。 陈某某,男,46岁,2022年4月27日初诊,主诉:耳聋耳鸣2年余。伴有腰酸痛,睡眠可,纳可,舌淡,舌下静脉粗,脉沉细,尺脉弱。 诊断:双耳感音神经性耳聋(肾虚血瘀窍闭)。 治则:补肾活血通窍。 处方以通窍活血汤合通气散加味:赤芍10g,川芎15g,桃仁10g,红花10g,醋北柴胡20g,香附...

  • 聚湿生痰是糖尿病的发病因素 痰浊中阻治当兼顾活血

    聚湿生痰是糖尿病的发病因素 痰浊中阻治当兼顾活血

    夙胖脾弱、痰浊中阻、脾虚湿盛、不运水津、谷精壅滞所致的糖尿病(此指Ⅱ型糖尿病)临床以形体肥胖,面泛油光,大腹便便,脘腹满闷,身重困倦,或眼睑、下肢浮肿,按之凹陷不起,纳呆,口黏腻不渴,或口渴多饮,或口干不欲饮,或睡中流涎,舌质淡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滑或濡缓等症。笔者自创和中降浊调糖饮(组成:炒苍术12克,炒白术12克,肥猪苓30克,云茯苓30克,福泽泻2克,广陈皮10克,姜半夏10克,川厚朴10克,升麻片6克,川牛膝30克,北柴胡10克,川桂枝10克,佩兰叶10克,生姜片10克,生甘草6克)用于治疗...

  • 益气活血 利水明目 治疗黄斑水肿

    益气活血 利水明目 治疗黄斑水肿

    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简称CRVO-ME)是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外,第二大致盲的视网膜血管疾病,多以眼底静脉充盈迂曲,视网膜出血、渗出、黄斑区水肿和视力下降为主要临床特点;其主要影响视力是并发症黄斑水肿。CRVO-ME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5个方面:①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视网膜动脉管径细,静脉血流缓慢,易瘀滞或阻塞。②在筛板处视网膜中央动脉、静脉紧邻,在交叉处有共同的鞘膜,在动脉硬化时,动脉压迫管壁薄的静脉,使管腔变窄,内皮细胞受压水肿、增生,管腔进一步狭窄,发生阻塞。③血管炎症时,管壁水肿、内壁粗糙、管腔变窄、血...

  • 治耳鸣 黄玉地黄汤(自拟方)合通窍活血汤加减

    治耳鸣 黄玉地黄汤(自拟方)合通窍活血汤加减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张士舜教授为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验案一则介绍如下。 靳某,男,18岁,2015年5月22日就诊。患者自诉夜间耳鸣5月余,偶有口干,剧烈活动后头晕,手足麻木,纳可,腰酸,舌红,脉弱,尺脉不足。 诊断为耳鸣,辨证属于肾阴虚,治宜滋补肾阴。方选黄玉地黄汤(自拟方)合通窍活血汤加减。 处方:黄精40克,玉竹40克,熟地40克,砂仁10克,淫羊藿10克,石斛30克,北沙参10克,川断10克,杜仲10克,木瓜30...

  • 胸痹,胸痛彻背短气 刘志明补肾通阳活血治法

    胸痹,胸痛彻背短气 刘志明补肾通阳活血治法

    胸痹是指胸中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属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范畴。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胸痹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 国医大师刘志明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补肾通阳活血方是刘志明自拟治疗胸痹的有效方剂。笔者认为,刘志明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疗胸痹患者无数,效果甚佳,对病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临证经验 冠心病好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据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冠...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