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 第15页
-
治心衰 唐蜀华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治法
唐蜀华,男,1941年生,汉族,祖籍江苏常州。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授予江苏省名中医。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首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及医院管理工作,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长中医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在疑难杂病的治疗上有独到的见解。曾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行业评议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等。发表论文30余篇。任《常见病中医临床手册》《中西医结合临...
-
治中风常以活血化瘀法贯穿于治疗始终
临床运用活血化 瘀治疗中风一证,常取 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无 论何种程度的中风,均 存在不同程度的气滞血 瘀现象。据此,笔者临床 常以活血化瘀法贯穿于 治疗始终,并将中风分为 三种类型进行辨证论治。 1.气血两虚治以 行气活血逐瘀为法,自拟 逐瘀消栓散主之。处方: 黄芪30克,丹参15克, 穿山甲18克,地龙15 克,蜈蚣3条,獬莶草20 克。方中黄芪补气为君; 丹参、地龙、蜈蚣活血为 臣;稀莶草通络祛风为 佐;穿山甲活血行气,引 诸药以达病灶为使。 2.肝阳上亢治以 平肝熄风祛瘀为法,自 拟逐瘀清栓散主之。处...
-
仙芪活血健脑汤 治老年高血压脑中风病
卢永兵, 1942年生,广东省名中医、揭阳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广东省揭阳市中医院院长。连续三届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高血压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科技奖评委专家。临床主攻老年病。出版老年医学专著八部,有八项老年医学研究成果获科技进步奖。 组成:仙鹤草50克,黄芪 30克,丹参15克,田七15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熟地15克,枸杞15克,红参6克,桂枝8克,天麻12克,葛根15克,石菖蒲15克。 功能...
-
中医眩晕高血压病 治以健脾益肾 活血通络
李燕梅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名誉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治疗中风、头晕、失语、胃病等内科疾病及疑难杂症,在治疗疾病上主张以病为纲,辨证施治,个体化治疗,分层论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验及诊疗特色,常获良效。笔者曾有幸跟随恩师待诊多年,受益颇多,现将其临证医案介绍如下。 病案 李某,男,60岁,2002年9月18日初诊。 患者主诉间断性头晕、头昏沉5年余。患者5年前每因劳累后出现头晕、头昏沉、时有头胀痛、失眠、乏力、腰酸,血压高达170/100mmHg,心电图提示:左室肥大,眼底检查示...
-
补益心脾活血化痰 治冠心病方
治冠心病方 处方:百合25克,丹参20克,瓜 蒌壳、鸡血藤各15克,半夏、茯苓各 12克,桂枝、陈皮各lO克,川芎9 克,薤白、红花、枳壳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补益心脾,活血化痰。 主治:冠心病,中医辨证为心脾阳 虚,痰浊阻络型,症见头晕,胸闷,心 悸而痛,面色萎黄,气短痰多,食欲不 振,倦怠无力,大便稀溏,健忘多梦, 失眠,眠卧不宁,舌质淡红,苔白腻, 脉沉弱或沉滑。 王宏瑾 治冠心病心绞痛方 处方:黄芪30克,瓜萎15 克,赤芍、党参各10克,川芎、麦 冬各8克...
-
活血化瘀 理气止痛法
张某,男,65岁,2006年5月15日诊。 主因间断胸痛10余年来诊。早期因胸痛症状不重,未予重视,近一年胸痛较前加重,在心前区部位,有时胸前如压重物,夜梦多。近10余日症状更为明显,胸痛胸闷,烦躁不安,气短。舌暗,苔薄黄,脉弦细。查心电图: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结合患者症状,可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 证属:气滞血瘀,心脉痹阻。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处方: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柴胡10克,枳壳10克,牛膝10克,瓜蒌15克,薤白10克,...
-
平肝清热活血降压方
处方:生龟板15克,生鳖甲15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生白芍15克,代赭石15克,怀牛膝60克,生地12克,山药10克,黄连6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山栀子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红花6克,降香10克,丹参20克,汉三3克,水蛭6克,天麻10克,钩藤30克,僵蚕10克。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一剂药加水1000毫升,水煎2次,混匀取汁400毫升,分2次服用。服用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饮食。10剂为1疗程,连续服用2~3个疗程,即可使血压下降至正常水平。 说明:本方为张锡纯《医学衷...
-
补阴活血化瘀 治更年期高血压方
处方:桑寄生15克,熟地、杜仲、蒲 黄(包煎)、五灵脂各12克,茯苓、泽泻、· 山萸肉、山药、丹皮、红花、川芎各10 克。 加减:气短乏力者,加黄芪15克;心 悸者,加珍珠母15克;头晕重者,加磁石 15克;潮热心烦者,加知母lO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补阴,活血,化瘀。 主治:更年期高血压,中医辨证为阴 虚挟瘀型,症见血压升高,眩晕头痛,心 烦失眠,腰膝酸软,肢体麻木,月经量少 色暗,舌暗红,苔少,脉沉细。 马佩珩 鬼针草治高血压 鬼针草(干品)30克,加水10...
-
清肝活血治颈动脉硬化斑块验方
西医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一种大中动脉退行性、增生性、全身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弹性减低的原因,是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前驱因素和重要病理环节,颈动脉硬化导致的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大多数颈动脉硬化没有临床症状,所以常常被忽视。因此早期发现,尽早治疗本病,是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本病的早期治疗,可起到早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中医学虽无“颈动脉斑块”病名,但其证候则在历代文献中早有记载,多散...
-
高血脂 补气活血除湿散结 三降丸
高血脂是一种由食物中脂肪、胆固醇类物质吸收过多或排泄过少而引起的血液中血脂浓度过高、血液变黏稠的一种病症。中医认为,膏粱厚味过度摄入,久卧久坐,活动量少,是产生该病的根源,多将之归于肥胖病的范畴。气虚血瘀,湿浊内阻,是该病产生的病机。治疗该病当以补气活血、除湿散结为要。余立一方,名曰三降丸(降血脂、降血压、降血黏)。 方药组成:水蛭、地龙、三棱、莪术、黄芪、桃仁、红花、何首乌、决明子、山楂、土鳖虫、三七粉、川芎、葛根、鸡血藤、北五味子、鸡内金、丹参、当归、泽泻、桑葚子、猪牙皂各50克,白矾10克。...
-
头痛1年血府逐瘀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
刘某某,男,14岁,头痛1年,2015年5月19日初诊。头痛1年,久用中药、西药无效,自述睡眠欠佳,舌暗紫,有瘀斑,脉涩。 处方:血府逐瘀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当归10克,生地3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生甘草10克,柴胡10克,川芎10克,川牛膝10克,白芷40克,石菖蒲10克,川羌活5克,元胡30克,蔓荆子20克,菊花10克,藁本15克,鸡屎藤10克,鼠妇30克,炒枣仁100克,夜交藤100克,龙眼肉30克,核桃3个捣碎为引。7剂水煎服。 二诊(2015年5月26日):头痛、睡...
-
活血通窍 主治眩晕中医辨证为瘀血内阻型
治风寒眩晕方 处方:葛根15克,桂枝、白芍各 10克,炙甘草、川芎、羌活各5克。 无汗者,加炙麻黄5克。每日l剂, 水煎分3次服。 主治:感受风寒之邪引起的眩 晕,症见眩晕,恶寒或周身不适、紧 束感,鼻塞,咽痒,舌质淡;苔自,寸 脉浮紧或沉紧。 陈紫薇 治支气管哮喘方 处方:地龙适量。研粉,每次3 克,每日34次,温开水送服,小儿 用量酌减。 治眩晕方 处方:川芎、赤芍、桃仁、石菖 蒲、地龙、柴胡、白芷各10克,红花、 当归各8克,甘草3克。 加减:神疲乏力,气短自汗者...
-
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活血化瘀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 rop hic Gast ritis ,CAG)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消化道常见病、多发病。研究表明,瘀血与本病的发生关系密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有良好疗效。兹就活血化瘀法治疗CAG的理论及应用探讨如下。 阳明胃腑 血病易见 CAG病位在胃,与脾密切相关。脾胃同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胃属阳明,脾属太阴,《素问·血气形志篇》曰:“夫人之常数,阳明常多气多血,太阴常多气少血。”胃腑与外界相通,最易受损。《临证指南医案&midd...
-
上腹痛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法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法 沈某,男,56岁,2005年6月11日初诊。 患者上腹痛3年有余。剑突下有似硬块,一年前尚能自行缓解,近来欲觉硬块难解,生气后更为明显,按之板硬不舒,纳减,形瘦。舌暗,苔微黄,脉弦细。 证属气滞血瘀。治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处方:当归15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赤芍10克,元胡10克,香附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甘草10克,枳壳6克,丹参15克,党参10克。7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6月18日):硬块较前减小,纳增。前方又进14剂。 三诊(...
-
中医胃痛 治以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崔某,女,46岁,2004年5月16日初诊。 患者主诉有胃痛病史,近半月来疼痛加剧,呈阵发性,痛甚则向肩背放射,呕吐酸水,空腹痛甚,口苦口干,食欲不佳,便干、小便黄,曾中西医结合治疗,效不佳,做心电图提示正常,后在医院做胃镜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随后到我院诊治。现症状为胃胀痛,呕吐酸水,空腹痛甚,口苦口干,食欲不佳,便干、小便黄,舌质暗,苔黄腻,脉弦。 诊断:中医:胃痛(肝胃不和兼瘀血)。西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治以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方药:黄连10克,吴茱萸4.5 克,元胡24 克,川楝...
-
治抗结核药致肝损害 中药活血解毒法
采用中药活血解毒法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脏损害60例,临床观察疗效比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60例患者均系结核科住院病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4~6l 岁,平均38岁;单纯肺结核49例,肺合并肺外结核者ll例。既往均无肝炎史,抗结核方案均含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肝脏损害多数发生在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少数用此药 10天发现肝损害;肝功能检查AI,T80~ 200单位者41例,大于200单位者18 例。异常者16例;总胆红素增高者37例。 临床表现:食少(59例),胃脘胀满(48...
-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应用温阳活血通痹方治疗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DPN) 是常见、难 治、顽固的糖尿病并发症,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足部 病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1 ] 。据报道,糖尿病病程 10 年以上者中有 60% ~ 90% 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 DPN [2 ]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以温阳通络益气活血通痹为法,应用温阳活血通痹方治疗 DPN 之阳虚寒 凝血瘀证获得满意疗效。本研究采用前瞻、随机、 对照的方法进行观察,通过临床症状评分、同型半 胱氨酸 (Hcy)、神经传导速度变化进行疗效评定,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诊断标准 1. 1....
-
糖尿病人选择活血化瘀的中药疗法
经常有糖友反映,为什么在医院测的空腹血糖要比家里高一些呢?我要相信哪个测量值?比如在家中测定的都是六点几毫摩尔每升,但是一到医院测就到了七点几甚至八毫摩尔每升。导致这个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和测定空腹血糖的时间有关。 家中一般测定的时间较早,早上6点多或7点就测了,而医院一般开诊就得8点,再加上要办理一些手续,可能9点才能测定了。9点测定的血糖很可能比7点测定的血糖要高,因而造成了这种医院血糖比家中高的假象。 糖友们要知道,早上即使不吃东西,血糖也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逐渐升高的。也就是说,...
-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前景
全世界有超过1亿7 000万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到3亿6 600万。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发生和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糖尿病相关的动脉粥样硬化能导致所有主要血管的并发症,包括冠状动脉、颈动脉以及下肢动脉。相比未患有糖尿病者,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有缺血病症,并且损伤该缺血部位的功能。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是预测外周动脉疾病的程度和发病率的重要指标,英国科研人员在研究中发现,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每增加1%,外周动脉疾病的发病率增加了28%,并且病死率、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截肢率均有所增高...
-
糖尿病 温阳活血利气化浊退水肿
邓某,女,71岁。糖尿病史16年,双下肢反复水肿5个月,外院诊断糖尿病肾病IV期,高血压3级,中度贫血,治疗后好转出院。用诺和锐30控制血糖良好,但水肿反复发作。近查空腹血糖6.9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1周来水肿明显加重,来院就诊。刻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漫至大腿下腹,肿硬如木,胀痛明显,皮肤暗黑,肤温稍低,眼睑轻度浮肿。伴见面白神疲头晕,微恶寒,背部为甚。口干喜热饮,饮量不多,咳声无力,痰白量少质稀,气促夜甚,纳差,眠可,腹无所苦,大便正常,尿频量少,夜尿增多。舌质淡暗略红,舌下脉络曲张,苔白厚,脉...
-
健脾固肾 化痰活血解毒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浅析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 DN) 是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DM) 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现代医学对其病因病机尚未完全阐明, 认为可能与氧化应激、蛋白激酶C活化、多元醇通路激活、糖脂代谢紊乱等多种机制有关。DN临床常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高血脂、渐进性肾功能损害等[1,2]。在治疗方面, 西医目前主要是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对症治疗为主, 虽然有一定的疗效, 但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控制蛋白尿、改善肾功能等方面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
-
益气养阴补肾活血 治糖尿病肾病方
治糖尿病肾病方(一) 处方:黄芪30克,山药、茯苓各20 克,猪苓、太子参、麦冬、川牛膝、枸杞 子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益气养阴。 主治: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为气阴 两虚型,症见面足水肿,神疲乏力,腰膝 酸软,少气懒言,手足心烦热,大便溏 薄,舌淡,苔少,脉细无力。 刘文阳 治糖尿病肾病方(二) 处方:生地20克,山药、山萸肉、 鬼箭羽、丹参各10克,丹皮、茯苓、泽 泻各8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补肾活血。 主治: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为肾虚 血瘀...
-
升举元气、活血祛瘀治糖尿病
陈宝贵,1949年生,号碧湖,天津市武清区人。1965年开始学医,担任乡村医生。于1971年跟随张锡纯弟子天津名医柳学洙先生学习,1975年进入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学习。1983年到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学习,系统研读了中医四部经典著作及研究生全部理论课程。 陈宝贵先后被遴选为全国第三、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3年被中国中医科学院聘为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获得全国优秀中医院院长,中国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ld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