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夏 第2页

夏 第2页

  • 夏季痱子最难熬 厨房妙招巧解决

    夏季痱子最难熬 厨房妙招巧解决

      盐在洗澡之后将半桶水加点盐,然后用纱布蘸点盐水轻拍长痱子的地方,最后再用温水清洗干净,这样每天一次,很快痱子就会痊愈了。西瓜皮用吃完西瓜的瓜皮擦拭患处,每次擦至微红,一天擦两三次,第二天就见效(不痒了),而且皮肤清洁光滑。药学名著《本草纲目》中也记载:西瓜能镇静、解渴、去暑气。温馨提示:       为您提供最新的内科偏方,妇科偏方,儿科偏方,男科偏方相关咨询,想了解更多精彩的健身文章,请点击返回偏方专题。...

  • 夏季家中多吃西瓜可减肥

    夏季家中多吃西瓜可减肥

      减肥偏方:西瓜减肥法西瓜中的胺机酸,有利尿的功能,但并不是频尿,反而是帮助你嘘嘘的次数减水,身体的毒素能够顺利被排出,新陈代谢自然就会好,对於喝酒所引起的晕眩疲劳感,它解醉的效果也很好。一个月可以瘦十几斤!西瓜减肥吃法:取稍带红色瓜瓤的西瓜皮,去除最外面的硬皮,切成小块,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加糖、盐、各种调味品即可,不但爽口,而且又美容又减肥。注意晚上九点以后不宜吃西瓜,容易长小腹和小肚子。减肥偏方:鸡蛋减肥法鸡蛋还可以使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增高,可保护血管防止硬化。鸡蛋减肥法很实用,当你的体重达到标准后,再使...

  • 夏季解暑降糖苦瓜饮食疗法

    夏季解暑降糖苦瓜饮食疗法

      苦瓜味苦性寒,爽口不腻,人吃了以后,会感到凉爽舒适。每逢夏天,人们因炎热不思饮食之际,若以苦瓜做菜佐食,可以开胃健脾、消暑清心;如以苦瓜泡成凉茶饮用,也能解暑逸神,使烦渴顿消。苦瓜不仅是一种佳蔬,也是一味良药。中医认为,苦瓜有清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之功。用它治疗胃热痛、湿热痢疾、呕吐腹泻及尿血等症颇为有效。近年来,科学家们研究还发现,苦瓜中含有类似胰岛素的物质——苦瓜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是糖尿病患者理想的疗效食品;苦瓜中含有气味极苦的金鸡纳霜,能抑制过度兴奋的体温中枢,起...

  • 夏季吃海鲜的7条禁忌

    夏季吃海鲜的7条禁忌

      1、海鲜没煮熟不能吃海鲜中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等,耐热性比较强,80℃以上才能杀灭。除了水中带来的细菌之外,海鲜中还可能存在寄生虫卵以及加工带来的病菌和病毒污染。一般来说,在沸水中煮4-5分钟才算彻底杀菌。因此,在吃“醉蟹”、“生海胆”、“酱油腌海鲜”之类不加热烹调的海鲜一定要慎重,吃生鱼片的时候也要保证鱼的新鲜和卫生。2、死贝类含病菌多不能吃贝类本身带菌量比较高,蛋白质分解又很快,一旦死去便大量繁殖病菌、产生毒素,同时其中所含的不饱和...

  • 高温酷暑夏季 喝冷饮不如喝酸奶

    高温酷暑夏季 喝冷饮不如喝酸奶

      小朋友和年轻人喜欢各种冰冻甜食和冷饮,其中冰淇淋和雪糕最受欢迎。嘴里含着凉凉的冷冻甜食很舒服,但这却不是防暑解渴的方式。冰淇淋的主要原料是糖、牛奶、鸡蛋、奶油或氢化植物油,加上一些稳定剂和其他风味配料等。它的渗透压很高,完全没有解渴的作用。但是,冰淇淋含有较高的脂肪、蛋白质、钙等营养成分,还有一定含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B族,应当算是一种营养型的冰冻甜点。糖和脂肪含量越高,冰淇淋就越美味香浓,但是这样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能量过高的问题。同时,加了氢化植物油的冰淇淋还会引入不健康的反式脂肪。普通雪糕、冰棍的脂...

  • 煎洗夏枯草治小儿湿疹的方法偏方

    煎洗夏枯草治小儿湿疹的方法偏方

       夏枯草是一味常用的清热泻火中药,主要功效是清肝明目、散结消肿。药理研究表明,夏枯草的有效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肺炎双球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临床验证,单味夏枯草煎液外洗,对小儿湿疹有极好的效果。 方法:取夏枯草150~200克,放入2500~3000毫升水中煮沸10~15分钟,去渣,倒入盆中,水温冷却至38℃~41℃。操作者先一手托住患儿头颈、身体,一手用消毒小方巾蘸药液轻轻擦洗头面部数次。然后将患儿全身仰卧浸于药液中,手托着颈部露出水面,再用方巾蘸药液淋于患儿未浸着部位约10~15分钟...

  • 用苦瓜汁为母亲治愈夏季皮炎

    用苦瓜汁为母亲治愈夏季皮炎

      夏季皮炎是热天常见的皮肤病。此病表现以双侧上下肢为主,其次是胸腹部的皮肤,开始为红色粟粒大小的丘疹,成群排列,以后逐渐连成片状。一般无水泡、无渗出液。如搔抓继发感染时会糜烂。瘙痒明显,难以忍耐,尤其是阳光照射下瘙痒更为剧烈。   现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可解夏季皮炎患者之忧。   先用鲜苦瓜(未长熟的小瓜)0.25千克左右捣烂取汁,搽患处,过半小时后搽药水乐肤液,待药水干后,再搽必舒软膏。这样每日3次,连续2天即可治愈。(束健)   百姓验证:江苏扬州市小码头39号黄xx,男,38岁。他来信说:“我母亲患过敏...

  • 夏枯草降压 抗心律失常

    夏枯草降压 抗心律失常

      夏枯草菊花茶原料:夏枯草10克;白菊花5克;党参10克;蜂蜜适量制作方法:党参切薄片,与夏枯草、白菊花同下沸水中滚约1分钟,熄火泡浸约二十分钟,虑渣,调少量蜂蜜当茶饮用。按:《本草通玄》:“夏枯草,补养厥阴血脉,又能疏通结气……然久用亦防伤胃,与参、术同行,方可久服无弊。”厥阴指的就是肝胆,中医认为高血压病病位在肝,治疗高血压也主要从肝论治,因夏枯草药性偏寒,长期服用会伤脾胃,所以与党参一同服用,便可“久服无弊”;又因秋季干燥,加蜂蜜润...

  • 夏季手脚冰凉要抓根本医治

    夏季手脚冰凉要抓根本医治

      从中医的观点来看,手脚容易冰冷、麻木,多是属于气血的毛病,因为气虚、血虚所造成的血液运行不畅、血液量不足。潞党参膏滋满足了人体93%的必需元素,其中包括:17种氨基酸、14种微量元素、4种多糖、4种皂甙、31种挥发性成分11种三萜类和生物碱,其中:4种多糖: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免疫力。铁、铜、锌等:负责形成血液,锌:促进生长发育和提高性功能;钾、钠、钙、镁:调节神经、肌肉;增进酶的代谢;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党参皂甙等:增强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有害的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延缓...

  • 夏枯草降压给你带来神奇的效果

    夏枯草降压给你带来神奇的效果

      夏枯草几乎全国可见,主产于华东华南地区,性苦辛而寒,入肝、胆经,能清肝明目,消肿散结。《本草求真》:“夏枯草,辛苦微寒……凡结得辛则散,其气虽寒犹温,故云能以补血也。是以一切热郁肝经等证,得此治无不效,以其得藉解散之功耳。若属内火,治不宜用。”现代药理表明夏枯草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其提取物具有降压活性及抗心侓失常作用。中医治疗高血压时常在处方中加夏枯草以加强降压作用。在日常保健中,也可把夏枯草做成的食疗方用于高血压的辅助治疗,现介绍一种可长期服用的日常保健方供...

  • 一直被沿用的夏季常见病应对偏方

    一直被沿用的夏季常见病应对偏方

      止咳认准白萝卜用大半个白萝卜,洗净掏成空心,灌进大概2两蜂蜜,放在碗里蒸熟,然后给孩子吃萝卜喝汤,每天吃两回。还可以用5片白萝卜、3片生姜、3颗大枣加水煮开后再煮30分钟以上,捞出这几样,加一勺约30克的蜂蜜,再煮开之后关火。晾到温热给孩子当水喝,一天喝一两回,可以治伤风咳嗽,主要是风寒感冒的咳嗽。专家点评:第一个方子中,白萝卜的功能是止咳化痰,还可以补肾益气,缓解咳嗽。蜂蜜则有补肺的作用。第二个方子适合体弱反复感冒咳嗽的婴幼儿试用,但风热咳嗽,有黄痰的孩子不能选用。茶叶蒜瓣能止泻用一小撮茶叶、几颗去了皮的大蒜...

  • 夏季多吃冬瓜减肥又美容

    夏季多吃冬瓜减肥又美容

      1、冬瓜粥:连皮冬瓜100g,大米100g。制作时,先将连皮冬瓜洗净,切块,大米淘洗干净后,与冬瓜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粥即得。此粥有清热解毒,益气和中,利湿消肿之功。尤宜用于肥胖者或夏季预防保健,亦适用于多种原因所致的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或煮热烦渴,或消渴等症。建议每日1剂,连服15天。肾病性水肿者不宜放盐。2、冬瓜皮蚕豆汤:冬瓜皮60g,蚕豆60g。制作时,将冬瓜皮和蚕豆同放入锅中,加清水3碗煎至1碗,去渣取汤汁备饮。此汤有健脾利湿,祛风热,消水肿之功。适用于多种原因所致的水肿病,亦可用于肺癌胸水者。建...

  • 癌症病人夏季养生 要以热制热

    癌症病人夏季养生 要以热制热

        夏季养生贵在养心,所以《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癌症病人体质虚弱,加之大量用药,因此在夏季酷暑时节更应注意养心。养心的重点是养心气。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心气足则气能行津,则有汗出,此即养心之道。       癌症病人夏季宜做到:       进热饮食 夏日天暑地蒸,人体却是外热内寒。具有清热解暑如荷叶冬瓜汤、皮蛋搜肉汤、海带排骨汤、苦瓜之类,一般趁热食用。由于癌症病人往往脾胃弱,饮食需要保持新鲜、清淡、多样、易消化。不喝冰镇饮料,喝热茶水,微微汗出,...

  • 夏至养脾胃食疗 神阙隔姜隔盐灸

    夏至养脾胃食疗 神阙隔姜隔盐灸

        夏至节气里,气温升高降水多,空气湿度增加后,人体难免感到不适,非常容易引起消化功能减弱,出现腹胀、腹泻、食欲减退等消化系统症状。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脾胃病科副主任刘朝霞博士介绍,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则更易伤及脾胃。而脾胃在我们身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每天食用的所有食物都要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才能供应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只有源源不断地给身体补充营养,我们才能得以生存。因此夏至时节,养护脾胃就显得十分重要。       刘朝霞博士介绍,中医将胃部不适大体分为如下几种证型:...

  • 老人护好肠道度春迎夏

    老人护好肠道度春迎夏

    肠道是人体生理屏障之一,可以屏蔽对身体有害的毒素,保卫我们的健康,是唯一可以主动维护的生理屏障,若方法得当还可加强其功能。肠道还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人体约70%的免疫细胞都位于肠道。春夏交替之际,肠道处于调整期,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老年人消化功能本就较弱,免疫力也有所降低,加之随着天气的转热,各种肠道致病菌开始话跃起来,更应加强肠道保健,抵御致病菌。 喝茶糊茶叶中富含的矿物质锰(不溶于水)能增强肠道的免疫力,简单的冲泡并不能吸收,可通过喝茶糊来补充。方法:取3~4克茶叶浸泡后放进蒜钵(陶质或木质的)内,用木...

  • 夏季健脾益气开胃增食

    夏季健脾益气开胃增食

        中医认为,夏天人体消耗较大,需要加强脾的工作,才能不断从食物中吸收营养。同时,由于人们大量食冷饮和瓜果,易损伤脾胃,表现为不思饮食、乏力。此时,通过健脾益气,往往能达到开胃增食、振作精神的效果。     ● 醒脾法  用生蒜泥10克,醋少许饭,前拌食,有醒脾健胃之功,可预防肠道疾病;也可用山楂条20克,生姜丝5克拌食,有消食开胃之功;还可用香菜125克,海蜇丝50克,食盐糖醋少许拌食,有芳香开胃健脾之功。     ● 护脾法  选用各种药粥护脾胃,如莲子、白扁豆、薏米各50克煮食;或银耳、绿豆各...

  • 一瓶杨梅酒 可保一夏肠胃舒适

    一瓶杨梅酒 可保一夏肠胃舒适

    许多水果都可以拿来酿酒,最有名的当属葡萄,但葡萄酿酒太过讲究繁琐,而杨梅酒很容易制作,原料只需三种:白酒、杨梅、冰糖。白酒最好选用45度以上的高度酒,必须漫过最上层的杨梅,不但杀菌效果好,且酒香浓郁。冰糖按个人口味适量,不宜太甜。杨梅要选择颜色鲜艳、甜中带酸的刺梅。圆梅太甜了,泡出的酒没有浓郁的杨梅酸香;色泽不红,则泡不出那种活泼生动的艳红色。泡酒的器具最好用透明的广口玻璃瓶,塞紧塞子,密封保存。 江浙沪一带是杨梅的主要产地。本地百姓家家户户都喜欢自制杨梅酒。一瓶杨梅酒,可保得一夏的肠胃舒适。《本草纲目》记载,...

  • 夏秋之交健脾养胃

    夏秋之交健脾养胃

    长夏是指夏季到了尽头,秋季还没接上的那段时间。面临夏秋之交,阳气尚盛,雨水日多,湿热交蒸,潮湿充斥,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长夏季节因湿邪困脾,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纳运失司,易出现脾胃疾病,如出现腹胀、食欲减退、泄泻等。 1.药物调理。平日可服健脾理气、利湿解暑之剂。处方:党参9克,荷叶、白术各7克,薏苡仁、茯苓各12克,陈皮6克,炙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每2-3天1剂。 2.饮食调摄。长夏的饮食宜清淡,少油腻,要以温食为主(可适当进食生姜、辣椒等品)。另外,可多食化湿之品,如茯苓、荷叶等,同时注意保养脾胃的功能。...

  • 夏季转腰化湿浊

    夏季转腰化湿浊

    夏季除气候炎热外,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使空气中湿度增加,因此暑邪常挟湿侵犯人体。湿与水同类,感受“湿邪”时,人总会觉得全身困重、四肢酸沉、胃口差、大便溏稀、舌苔厚腻等不适,实际上就是水分不能畅通而停留在体内引起的病症。中医认为湿邪停滞体内不化,常预示着人体的运化、输布功能失常,身体里的水分不能正常排泄,过多地停留在体内,主要与脾肾功能不健有关,脾主运化水湿,而睥的运化功能有赖于肾阳的蒸腾气化作用,肾主水,调节水液代谢,睥健必须配合肾脏强健,水液代谢才能恢复正常,升清降浊,不会聚而成湿。由于腰为肾之府,通过转腰、...

    精品偏方 2024-03-08 8 0 夏季
  • 夏补药膳巧养胃

    夏补药膳巧养胃

      夏季,暑热壅盛,易耗气伤津,且暑多夹湿,易犯头目。因此夏季往往容易使人感到全身困乏、不欲饮食、口干欲饮等。尤其是素体气虚的人更容易出现气阴两伤,脾胃功能减退。此时,适当进补一些药膳,可达健脾养胃之效。  1.常喝药粥 养胃解暑   (1)绿豆石斛粥 绿豆60克,石斛100克,洗净后温水浸泡2小时,加粳米100克,水1000毫升煮粥。每日2~3次顿服,亦可冷食。绿豆甘寒,善解诸毒,又为消暑止渴良药,可治暑热烦渴、疮毒疖肿、食物中毒以及预防中暑等,老少咸宜。   (2)百合银花菊花粥 将百合50克,银花6克,杭白菊...

  • 夏食山药调脾胃

    夏食山药调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的功能是运化水谷,“四季脾旺不受邪”是指脾胃功能强的人抵抗力强,才不易生病。夏天人体消耗较大,脾胃要加强“工作”才能不断地从食物中吸收营养,维持人体的健康。同时,夏天人们大量食冷饮和瓜果,易损伤脾胃,表现为不思饮食、乏力,因此,夏养脾也很重要。     山药味甘,性平,入脾、肺、肾经,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的作用。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补虚、除寒、长肌肉、久食耳目聪明”的上品。临床上采用山药具有“补气而不滞,养阴而不腻”的特性,常将其用于治疗脾虚泄泻、胃气上逆呕...

  • 夏日养生 健脾化湿 自制红豆沙

    夏日养生 健脾化湿 自制红豆沙

      夏日养生,健脾化湿很重要,健脾讲究减酸增甘,以健脾气。中医认为,脾是五谷化生之处,脾好才能消化好,才能胃口好,才能身体倍棒。所以不妨吃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比如红豆这样的豆类,更是首选食物哦!不妨试试自制红豆沙吧!   食材:赤小豆400克,冰糖100克,猪油80克   做法:   赤小豆浸泡至少2个小时,放入高压锅,加适量清水煮至豆子煮烂后,用勺子背将红豆碾碎压烂,根据自己的口味放入白砂糖或者冰糖,加入适当猪油充分搅拌混合,等豆子中所有水分蒸干后,即可关火盛出。红豆沙可以放入冰箱中冰镇后或者趁热...

  • 夏季保护肠胃4法宝

    夏季保护肠胃4法宝

      “我最近总肚子疼,一阵一阵的,去医院检查竟是急性肠胃炎。”市民秦玲说。她把自己患上急性肠胃炎的牢骚发在了微博上,居然引来了七八个好友的问候,并都表示有同样的情况。   王进海主任医师告诉记者,急性肠胃炎的确是夏天最多见的消化道疾病。急性肠胃炎是胃肠粘膜的急性炎症,常见的原因有细菌、病毒感染、毒素、化学、物理(机械和温度)的因素。夏秋季节常见,多由于食入带有细菌或毒素的食物如变质、腐败、受污染的食品等引起。   急性胃肠炎一般分为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急性胃肠炎三型。 患了急性肠胃炎的人中,有的是以胃炎为主,有的是...

  • 中医“湿邪为患”健脾化湿升清 夏不盹

    中医“湿邪为患”健脾化湿升清 夏不盹

    俗语有云:“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夏天容易困倦,在医学上是有个名称的,叫做“夏季倦怠症”,可能因天气炎热,雨水较多,水气蒸发快,空气湿度大,引致中医所谓的“湿邪为患”。湿邪为患,最易阻遏脾阳,使清气不升,精微物质不能上承脑部,出现疲倦、昏昏欲睡的状态。通过健脾化湿升清的按摩方法,就可以改善上述症状。1.取坐位,用左手手掌或右手手掌以中脘穴(脐上4 寸)为中心,顺时针方向对上腹部进行’ 旋摩100次。2.取坐位,两手重叠,右手掌心贴于脐上,左手掌心贴于右手的手背,两手均匀用力,顺时针方向、由脐向腹部四...

  • 夏日枇杷胜琼浆

    夏日枇杷胜琼浆

    “五月江南碧苍苍,蚕老枇杷又金黄。”这是古人形容枇杷成熟的诗句。“淮山侧畔楚江阴,五月枇杷正满林。”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描述枇杷五月时的情景。宋诗人周必大的“玻璃叶底黄金簇,纤手拈来嗅清馥。可人风味少入知,把作春风夏作熟。”把枇杷的色、香、味描绘得栩栩如生。宋代文人戴复古的“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更是把枇杷的美味特性描绘得唯妙唯肖。明代诗人高启的“启僧记取南风后,留个金丸待我尝”咏枇杷诗,把枇杷描绘得馋涎欲滴。 枇杷柔软多汁、甜中孕酸,滋味可口。枇杷分“白沙”和“红沙”两大类。白沙皮薄,汁多味美;红沙...

  • 春夏补阳 鹿茸人参黄芪

    春夏补阳 鹿茸人参黄芪

    自古以来,历代中医名家皆认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防病观点,而民间又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春天补阳气,眼下正是佳机。 中医认为,平时体质阳虚畏寒的人,若能在自然界阳气生发的春季服用一些温补阳气的中药,则有事半功倍之效,可达到调整机体功能、调动正气、防止外邪侵袭和旧疾复发之目的。那么,阳虚畏寒的人群在春天适宜服哪些补药呢? 黄芪  味甘,性微温,能固卫气,补中气,生清气,托疮毒,利小便,为温养强壮保健之佳品。据现代研究和临床应用表明,本药有强心、保护肝脏、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多方面强壮的作用。但胸闷胃满,表...

  • 夏季防病益精方

    夏季防病益精方

    防心脏疾病 气温高,湿度大,心脏负荷逐渐加重,有心脏病、冠心病的人要注意保养,少熬夜,避免工作过分紧张,生活要有节奏,可以吃一些保养心脏的药食,如麦冬5克、桂圆肉5克泡水饮,气虚乏力者可以加西洋参3克,或桂圆莲肉小枣小米冰糖粥,或麦冬桂圆肉枸杞菊花茶。 易患口舌生疮 中医认为心与小肠相表里,芒种开始,湿热更重,如湿热内积,心火重,小肠积热,就会出现小便黄短,舌红苔黄,大便秘结,口舌生疮,就应该少吃辛热之品,如白酒、羊肉等。多吃黄瓜、青菜、绿豆。 可用竹叶3克、麦冬5克、金银花3克泡水饮。兼见大便秘结的可加大黄2克...

  • 夏季壮阳药粥五款

    夏季壮阳药粥五款

    在夏季之时,服一碗热腾腾的药粥,不仅可以充饥御寒,更能够借助夏季阳气升发的特性达到补肾助阳、强健性功能的目的。下面为广大男性朋友介绍几款壮阳药粥。 方一:韭菜子20克,大米60克。将大米淘净,加清水600毫升,煮至粥成,调入韭菜子,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l剂,每周2次。可温。肾壮阳,对阳痿、早泄、精液清稀有很好效果。 方二:锁阳10克,大米60克。将大米淘净,锁阳水煎取汁,纳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食盐、葱花、姜末适量,稍煮即可。每只l剂,每周2次。可补益肝肾,强壮腰膝,对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夜尿频多有很...

  • 盛夏补虚用甲鱼

    盛夏补虚用甲鱼

    甲鱼俗称团鱼、元鱼、水鱼、鳖等,是集营养与药用价值于一身的佳品,其食疗营养价值早已得到公认。在炎热的夏季,食用甲鱼可以清热滋阴,补而不上火。祖国医学认为,甲鱼肉味甘、性平,具有滋阴清热、补肾健胃、滋肝益气、凉血养血等多种功效,尤其适用于身体虚弱、阴虚气弱、虚火旺盛的人食用,对身体虚弱或大病初愈以及肿瘤患者,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补体质。健康人食用后,能使得精力充沛,缓解疲劳感。甲鱼肉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B族等营养素,每100克甲鱼肉中含蛋白质11.6克,脂肪4.3克,糖类4。4克,维生素...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补虚
  • 春夏交替宜补阳

    春夏交替宜补阳

    陕西省中医医院老年保健科王凌主任认为,“阳强则寿,阳衰则夭”。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阳气耗尽,生命也就消失。 中医认为,阴阳在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阴气主要反映物质的一面,表现人的精气神,而阳气则突出反映能量,表现为各脏腑的功能状况。阳气足,则脏腑功能好,阳气不足,脏腑功能就问题多多。养生只要能从“阳气”两字下手,那么一切慢性的疾病也会失去存在的温床。 春夏季节补阳最适宜。因为中医养生原则是“顺应天然”,夏季外界阳气最旺,人体的阳气也是最旺盛的时候,所以一些慢性病在人体充足的阳气抵挡之...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