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 第2页
-
治疗尿路感染,莫忽视阳虚证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病症,其表现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少腹弦急隐痛,或痛引于脐等为主,肾虚而膀胱热是其常见病机,一般用补肾及清利湿热的方法可以取效,但本病易反复发作,临床治疗多用抗生素及清热解毒利湿中成药,易致正气亏虚、肾阳不足,某些尿路感染老年患者反而更加缠绵难愈。 笔者曾治疗一位老年女性崔某,78岁,2012-7-8初诊,当时尿频尿急尿痛,伴腰酸。初始考虑湿热下注,故予外洗方配合宁泌泰3片每日3次口服,外洗方:苦参10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麦冬10克,地肤子15克,苍术10克,蒲公英30克,马齿...
-
夏季头晕头胀视物昏花 中药方
夏季阳气旺盛,人们此时出汗较多,很多人时在户外、时在室内,室内凉气沁人、户外热浪滚滚,这种忽凉忽热的工作及生活环境,让我们身体的周围血管收缩与扩张交替的剧烈变化,使中老年人出现大脑短暂性的供血不足而发生头晕头胀、视物昏花之症状。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尤为显著,那么怎样来应对它呢? 笔者从事中医工作三十多年,根据临床经验提出如下几点倡议: 一要尽量做到清心宁神,多做适当的户外运动,多饮水及吃一些绿色环保的水果,以提高自身机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 二要积极预防,可采用麦冬10克、西洋参5克、黄芪15克...
-
冬季需高度重视糖尿病足的防护
初冬的一天,气温陡降。吃完晚饭后,孙老师一家人便开了取暖器,围坐在旁其乐融融地说着话,看着电视。半个小时后,女儿忽然闻到了一股焦味,四处一看,离取暖器最近的孙老师,袜子已经被烤糊了,脚部皮肤也开始变黑,可是孙老师竟全然不知!一家人赶紧将孙老师送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患糖尿病多年的孙老师患了糖尿病足,双脚已经完全没有痛感。 孙老师是典型的糖尿病引起的下肢神经病变,其感觉神经受了损伤,脚已经完全没有感觉了,既感觉不到温度,也感觉不到痛,所以很容易发生肢体伤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它不仅...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虚-瘀-痰病机演变及防治思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是临床重要关注点。文章提出的虚-瘀-痰病机演变符合本病现代病理发展过程,临床根据其不同发展阶段分别治以补虚、化瘀、消痰,方证对应,疗效可信,可资借鉴。 [摘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致盲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病程进展,患者眼底病变由轻度非增殖性病到中度非增殖性病变再到重度非增殖性病变,最后到增殖性病变,其中医病机也存在着虚-瘀-痰的演变过程。本病病变以脾、肾、肝为主,其中脾虚为本病发病之本,脾虚日久及肾,导致脾肾两虚,肝肾同源,肾虚致肝阴肝血不足,目失所养...
-
青少年近视食疗14方
眼球在调节静止的状态下来自三米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后,焦点落在视网膜前的屈光不正就是近视眼,也称短视眼,多见于青少年,故称其谓青少年近视。其成因主要是用眼过度或近距离工作时间太久,通过改善学习、工作环境,注意用眼卫生和合理使用(调治)眼睛,可以完全恢复正常视力。近视眼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远视力降低、视力疲劳。高度近视患者表现以眼球较突出,前房较深,瞳孔大而反射较迟钝,可引起眼底的退行性改变,由于注视目标距眼睛过近,集合作用不能与之配合,故患者多采用单眼注视反而不会引起视力疲劳。近视眼患者需要做的眼部检查包括裸眼...
-
过度用眼视疲劳 自拟经验方
视疲劳一证,主要是过用眼力而致,各年龄段均可出现。笔者临床应用自拟经验方养血清肝益肾饮,缓解视疲劳,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特总结如下。 处方:当归6克,白芍6克,枸杞6克,菊花6克,菖蒲6克,谷精草6克,覆盆子6克,黄芪10克,代茶饮。有肝郁者加柴胡,肝阳偏亢者加夏枯草。 典型病案 秦某,女,30岁,某单位办公室主任。2014年3月6日诊。 患者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回家抽空绣十字绣,而致双目干涩,视物模糊,近两日伴恶心呕吐,心悸,头痛,休息后缓解。经眼科测视力、眼压、眼底均正常。特来中医科求诊,患者面色萎黄,舌淡苔白...
-
视疲劳用杞菊地黄丸
有的老年人喜欢看电视剧,闲来无事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但眼睛发干、发花,又十分难受。怎么办呢?除了注意休息外,服中成药杞菊地黄丸效果也不错。 清代《医级宝鉴》一书,记载有杞菊地黄丸的配方。该药组方十分简单,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又加入枸杞子、菊花两味药而成。方中枸杞子滋阴补肾,兼能养肝明目;菊花能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该药适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双目干涩、视物昏花、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等症。 现代临床研究发现,杞菊地黄丸可明显改善视疲劳,缓解双目干涩、视物昏花、目胀作痛、视力减退、耳鸣等症状。该药还具有一定的抗肿...
-
针灸治疗近视 300度以下的儿童近视可尝试
(记者/徐一方通讯员/黄海燕詹金容)近几年来,患近视的中小学生越来越多。桂林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王希琳表示,孩子近视速度加快,不妨试试针灸治疗。 “引起近视的原因,除了有眼局部屈光不正的因素外,同时也有体质因素。”王希琳说,比如劳心伤神,使心阳耗损,阳气不能上达,导致目络淤阻不畅。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肾同源,精血互生。因此,久病过劳也会导致肝肾亏虚,使精血不足。再加之久视微细,使目筋挛急,血络淤阻,最终导致近视。 针灸治疗是通过针灸在相关穴位上产生一定刺激,对肌肉...
-
转转眼球治疗近视眼
一、转眼球。先按顺时针方向转眼球.转动速度须极慢,左、上、古、下,转眼的要领在于头始终朝前端不动,只动眼,不动头。 向左转时,目光要极力向左.能看多远看多远,但头不能向左转;向上转时要极力向上看.但不许仰头;向右和向下也是如此.极目而视。 转动的轨道应为圆形.而不要只是左,上。言,下四个点。顺时针转完25次后,再逆时针转25次,这时会感到后预发酸.关键就在这里,必须要转到后颈发酸才有效.只有此时眼部的肌肉神经才已经和后预的肌肉神经接通。 二,转到后预发酸时.只要按摩后颈的肌肉.酸痛感很快就会消失,这时会感觉眼部异常...
-
河北名医治麻痹性斜视方
河北名医治麻痹性斜视(脾胃虚弱)方 处方:党参、白术、茯苓、当归、炙黄芪、钩藤、全蝎各10克,银柴胡、升麻、陈皮、甘草各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胃纳欠佳、大便溏薄者加吴茱萸、炮姜各10克,口渴烦躁者加麦冬、天花粉、玄参各10克,头痛颈项拘紧者加羌活、防风、前胡各10克。 功效主治:健脾益气,养血疏络。因眼外肌麻痹引起的斜视称为麻痹性斜视。本方用于治疗麻痹性斜视,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脉络失畅型。症见患者上睑无力展开,遮于整个角膜,上睑麻木弛缓,开张失去自主,患者为了克服视物障碍,每有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