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第5页
-
伴肉眼血尿2周 予正阳汤3剂痊愈
《三因司天方》为为清代医家缪问注释宋代陈无择所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而成的著作,其中所列运气十六方基本取自陈氏之方,经龙砂医家姜氏世医推广发扬,在龙砂医学流派中得到较好传承应用。《黄帝内经》云:子午之岁,少阴司天,阳明在泉,民病关节禁固,腰痛,气郁而热,小便淋,目赤心痛,寒热更作,咳嗽,鼽衄,嗌干,饮发,黄疸,喘甚,下连小腹,而作寒中。针对以上运气病机特点,陈无择制定了“正阳汤”方。2014年值甲午之年,笔者在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老师的指导下,在临床中使用此方治疗多种疾病,每获...
-
练甩尿频 矫正脊椎法
老人尿频 练甩手功 老人尿频,不妨常练练甩手功。因为通过手甩、身摇、气鼓荡等有节律的运动,可以将手脚经脉调动起来,促进气血在体内的运行,达到通脉、活气血、强五脏、壮筋骨、平衡阴阳的目的,对于缓解尿频有一定作用。 具体做法:头正身直,双手自然下垂,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眼平视,自然呼吸。然后两手同时向前、向后甩动,身体也要随着双手自然前后摆动。向后甩时,脚趾要用力抓地,力要发于腰,作用于手,落于脚跟。 滚背:矫正脊椎好法子 半年前有天上班,我突然坐立不安,一坐就像锥子扎一样疼痛难忍,走路...
-
正气亏虚外邪侵袭 预防风湿病
要想预防疾病,就得先了解发病的诱因。 现代医学认为多数风湿病的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或感染等因素有关。但中医学对此有较为深入的认识,认为风湿病的病因不外正气亏虚和外邪侵袭两个方面。因此,预防风湿病也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正气亏虚 风湿病属于筋骨疾病,多半有肝肾不足的体质因素。根据中医体质学说和治未病思想,可以据日常体征和症状表现判断患者体质,属于肝肾不足体质者应在未发病之前进行针对性的调理,避免风湿病的发生。体质的判断应咨询中医大夫,预防性调理可以采用食疗、艾灸、导引锻炼等非药物方式。...
-
IgA肾病合香砂六正人汤
初诊: 2013年06月06日 姓名:江某某 性别:女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 主诉:发现尿检反常,血压升高1年 病史:1年前体检发现尿常规:pro2+,bld3+,血压升高。期间尿蛋白动摇在+-~3+吗,bld2+~3+;2013年1月于佛山市一行肾穿提示:中度系膜增生型IgA肾病。CR:69。住院期间服用波依定、科素亚、白令胶囊查尿常规:pro微量,bld1+;24hUpro:0.62g。近期血压动摇在120-140/82-98mmHg。现服用波依定10mg qd。2013.5...
-
小便不利案八正散加减治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从中医学取类比象的角度出发,人体亦可法于天地,区分清浊。清阳出于上,多指具有轻扬、上浮性质的物质;浊阴出于下,与质沉、下趋的物质相关。清浊阴阳虽时有上下运行交感,但不离其本位。若清阳久居于下,浊阴常泛于上,则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气机升降进行调理,使清升浊降,则疾病自愈。升清降浊法是中医学中重要的治疗法则之一,目前研究中广泛应用于原发性肝癌、慢性肾功能衰竭、肥胖、脂溢性脱发、脑血管病、肠易激综合征、痤疮、...
-
中医正骨疗法 杉树皮夹板
中医正骨疗法是通过拔伸、复位、对正等手法,采用小夹板外固定方式,中医这些简便廉验的疗法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长期流传并不断传承发展,但由于中医正骨疗法的传承陷入困境,夹板固定举步维艰,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夹板固定,让我们看看小夹板的源流、原理、制作及应用。 1 中医正骨 手法闭合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蔺道人在其所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即提出了治疗骨折的方法和原则:复位、固定、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然而,中医正骨复位、小夹板固定...
-
筋伤介绍 罗氏正筋八法手法特点及理论探讨
罗氏正筋八法理论探讨及应用 中医正骨手法历史悠久、疗效确切,“罗氏正骨法”作为中医正骨疗法的重要分支,2008年6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罗素兰(以下尊称罗老)是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罗氏正骨法第七代代表性传承人,罗老自幼跟随祖母罗有明学习正骨技术,深刻领悟并掌握罗氏正骨法的手法精髓,她不仅重视人才的培养,同时还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根据疾病谱的改变,不断进行理论与手法创新。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和手法经验总结,凝练出罗氏正筋八法,着力解决筋...
-
正确背包护脊椎
在街上,我们常能看到被书包压弯后背的学生,或者背着电脑包赶公交的上班族,很多老人外出游玩也常用双肩包。过沉的物品、不佳的书包设计和错误的背书包方法,容易导致脊椎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选择合适的书包 1.书包的背板和底部要偏硬。背板、底板质地偏软的书包,装载物品时容易因重量产生大幅度变形,导致重心频繁改变,影响身体重心的稳定性。一个质量好的书包,需要有偏硬的背板和底板,才能保证装载重物时不易变形,重心稳定,不对脊椎造成不必要的伤害。2.书包侧面要够薄。为孩子选购的书包需要相对薄一些。薄书包限制了物品被前后甩动...
-
林氏颈椎正骨推拿手法
林氏颈椎正骨推拿手法是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林应强教授所创,后经其弟子吴山教授不断完善总结而成。这是在运用整体发力原则及独特的矫正技巧下,运用林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颈椎及颈椎相关疾病的一项技术。其中包括一系列手法,如微屈位提拉旋转扳颈手法(适用于寰枕部及C1-2节段)、颈椎定点旋转手法(适用于C3-5节段)、前屈位提拉旋转扳颈手法(适用于 C6-T2节段)。 治疗椅选择:一般选择治疗椅的座高为45cm左右,宽度为40~50cm不等,椅背高度为60~90cm不等。...
-
名老中医颜正华治胃下重经验
颜正华,男,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临床中药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1940年7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颜老治疗胃下垂经验丰富,辨治灵活,临床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一、中气下陷:是临床最常见的类型。患者症见形体消瘦,精神倦怠,食后腹胀而坠,嗳气不舒,呕吐清水痰涎,舌淡苔自,脉虚弱。 处方:黄芪、茯苓各20克,党参 15克,麦芽、谷芽各12克,白术、炒神曲各lO克,陈皮8...
-
正关丸塞鼻治怠三叉神经痛
采用正天丸研粉布包塞鼻的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收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3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7~7l岁;病程3个月~11 年。全部患者均为单侧(左侧14例,右侧16 例)三叉神经1支或数支分布范围内的发作性剧痛。 二、治疗方法 取正天丸6克,冰片1克(药店均有售)。共研成粉备用。治疗时取药粉1克,以纱布包裹,塞人患侧鼻腔,每日1次,每次 1~2个小时,l周为1个疗程,休息3日后再继续治疗。一般可治疗1~3个疗程。 三、治疗效果 本组30例经治疗后,21例...
-
定神安眠 陈正和治疗失眠方
重庆名医治失眠(脾虚湿盛)方 处方:法半夏、炒白术、茯神各15克,远志、石菖蒲、炙黄芪、党参、当归、炒酸枣仁、陈皮各10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红枣6枚。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抑阴通阳,升清降浊,调和营卫,定神安眠。用于治疗失眠,中医辨证属脾虚湿盛,阴邪内盛,阴盛阳虚者。症见睡眠欠佳,失眠多梦,精神萎疲,头昏如蒙,脘腹饱满,食欲不振,舌质淡,苔白微腻,脉虚滑。 创方者:陈正和 重庆名医治失眠(胃失和降)方 处方:法半夏20克,枳实、石菖蒲、远志、苏梗、炒莱菔子、炒山楂、麦芽、...
-
田从豁治哮喘分为虚实 平喘为先 兼顾扶正
田从豁,男,83岁,中共党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1年立项,成立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担任中国针灸学会第一届至第五届理事及名誉顾问。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擅长采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哮喘、荨麻疹、功能性胃肠病、骨关节病、癫痫等。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田从豁从医60余载。在针灸临床中,强调中医辨证施治,注重理、法、方、穴、术,主张调理气血和调理脏腑并重。笔者在此仅简要介绍其应用扶正平喘法治疗哮喘的经验。 平喘为先...
-
藿香正气水临床外治新用
藿香正气水由藿香、厚朴、法夏、紫苏等组成,有芳香化湿、解暑发表之功,适用于署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脘痞、呕吐腹泻等,多用于内服。临床观察发现,其外治亦有诸多新功效,介绍如下,供选用。 1.吴萸粉10克,用藿香正气水调匀,外敷于肚脐孔处,再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 1次,连续3天。可芳香化湿,理气止痛,适用于暑湿或寒湿泄泻。 2.丁香、黑胡椒各等份,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用藿香正气水调匀,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天。或取车前子、丁香、肉桂、枯矾各...
-
纠正不良习惯 改善打鼾症状
打鼾憋气程度严重的话会影响人们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在日常生活中,纠正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打鼾治疗偏方:花椒5-10粒,睡前用开水泡一杯水,待水凉后服下(花椒不服下),连服5天,以后再也不打鼾。 1.采用侧卧位睡眠 许多人发生打鼾和憋气现象与体位有明显的关系。我们建议打鼾憋气病人,尤其是一些轻症和未能及时接受有效治疗的病人,应积极采取侧卧位睡眠的体位。对一些不习惯保持侧卧睡姿的人,可在紧身睡衣背面缝一个口袋或别上一个兜,放一个网球或较大的硬球在里面,穿这种睡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