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 第6页

正 第6页

  • 扶正祛邪通络治群发性神经疼

    扶正祛邪通络治群发性神经疼

    宋某,女,52岁,环卫工人,2015年3月7日初诊。胸胁、后背、腰膝等部位,电击样、针刺样疼痛半年,腰部有多个皮下结节,一触即疼,诸药不解,纳食差,舌尖红苔薄,脉略弦浮。证由外感邪气,瘀滞脉络所致,治宜扶正祛邪通络。 处方:当归15克,丹参30克,红花5克,忍冬藤30克,黄芪15克,刺蒺藜10克,防风10克,神曲10克,生麦芽20克,陈皮6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皂刺10克,生甘草5克。3剂,水煎服 ,嘱忌食辛辣、油、生冷,多喝水,多休息。 二诊:药后纳食略好,其余无明显好转,病...

  • 路志正治疗眩晕 时方与茶饮共进

    路志正治疗眩晕 时方与茶饮共进

    •脾虚失运、痰湿中阻、蒙蔽清阳乃眩晕发生的主要病机。 •治疗眩晕,当分清虚实,灵活化裁,或补疏相合,或上清下滋,或燥湿化痰,或健脾和胃,或运脾化湿,或健脾益气,或健脾疏肝,或运脾镇肝。 •路志正治疗眩晕,辨治圆机活法,用药灵活老道,时方与茶饮共进,扶正并祛邪同施,治法上倡导“王道、老道”学术思想。 国医大师路志正字子端,号行健,河北藁城人,人如其名,学如其名,故以“廉州医翁”自居。其幼承庭训,悬...

  • 中医“正邪”对偏头痛的治疗

    中医“正邪”对偏头痛的治疗

    对于不是学中医的很多人来说. 关于中医的知识有很多不了解.所以 看中医的时候会有一些茫然,比如说 中医上的“正”与“邪”。 中医学所论的“正气”内涵相当广 泛而丰富.仅就发病机理而言,正气是 指人体的形体结构、精微物质及其产 生的机能活动、抗病能力、康复能力, 以及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调控能 力之总称. 正气又简称为“正”。中医发病学 认为内脏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 盈病邪难于侵入.疾病无从发生。即使 邪气侵袭...

  • 裴正学治慢性胃炎 化瘀敛疡汤

    裴正学治慢性胃炎 化瘀敛疡汤

    裴正学,男,1938年生,主任医师,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中西医结合研究》杂志总编辑。首批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肿瘤医院首席专家,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 裴正学从事临床工作50余载,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血液病、肿瘤、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各种疑难杂症。 组成:炒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制乳没各6克,丹参10克, 当归10克,黄芪30克,高良姜6克,香附6克...

  • 结核病两款滋阴扶正食疗配方

    结核病两款滋阴扶正食疗配方

    结核病是世界流行性传染病,曾经在许多国家中广泛流行过,严重威胁民众健康。 古人将肺结核病称为“肺痨”或“痨病”,认为此病是由一种“痨虫”寄居肺叶中,并不断腐蚀肺叶所致。 中医理论认为,正气不足,精气耗损,抗病力弱,是痨病的诱因。本病多因阴虚所致,如阴虚肺热、肺肾阴虚、气阴两亏,临床上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胸痛,消瘦等为主要症状。 肺痨的治疗原则,分为滋阴扶正和杀虫祛邪两大方面。 下...

  • 对抗雾霾 保存正气 养肺润肺

    对抗雾霾 保存正气 养肺润肺

    “罐装空气”在以前是一种用来恶搞的礼物,但现在它却成了身价不菲的商品。“维他空气”是一家加拿大公司,据当地《国家邮报》报道,维他空气的商品在中国非常热卖,其第一批销往中国的500瓶新鲜空气已在一周内销售一空。   记者了解到,维他空气来自亚伯达省班夫国家公园,既有罐装新鲜空气也有纯氧。目前,在淘宝网店中也可以找到维他罐装空气销售,7.7升2瓶、3瓶以及5瓶装分别售价219元、339元以及499元人民币。然而,这些空气真的拥有健康功效吗?专家的答案可能会让你失...

  • 湿气腹泻服用藿香正气

    湿气腹泻服用藿香正气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消化内科张涛教授:随着季节变换,春分后,天气开始转为潮湿闷热,使人易患暑湿感冒,出现头身困重,胸脘满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困扰很人。在广东,春末开始,“祛湿解暑”、“安中和胃”就成了广东人的。其中“藿香正气散”往往成为居家出门必备之品,在我们广西,家里也可以备藿香正气散了。   所谓“是药三分毒”,只有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现在有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水等各种品种销...

  • 意外伤害的正确处理办法

    意外伤害的正确处理办法

      烧伤、烫伤、刀伤、咬伤等是老年人在家庭中或外出时常见的意外伤害。然而,对于这些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办法,许多人仍然存在一些误区。为此,记者采访到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救科医师刘剑锋,请他为大家指引意外伤害的正确处理办法。   指导专家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救科医师 刘剑锋   记者 李楠 实习记者 殷鑫 通讯员 胡颖仪   一、出血要判断缓急   出血的处理有不同,止血前需检查清楚出血情况,根据出血种类而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   毛细血管出血:呈小点状的红色血液,从伤口表面渗出,看不见明显的...

  • 小儿暑热症 清暑扶正为本方

    小儿暑热症 清暑扶正为本方

    郑某,男,2岁4个月。持续发热12天,同时伴少汗,多饮多尿,纳呆。查枕部热两足清,舌淡红,苔薄白,脉滑数。辨证为暑热交蒸,气阴两虚。治宜解暑清热,益气养阴。立方:太子参9克、香薷6克、薏仁9克、生扁豆9克、藿香5克、佩兰叶5克、生石膏15克、生谷芽9克、麦冬5克、甘草3克、乌梅5克。每日1剂,煎汤代茶频饮。 二诊:服药2天后,体温降至37.5°C,第3天降至37°C,4天后体温正常,诸症亦渐消失,后未再发。 体会:本病为小儿夏季热,又名暑热症,是由于小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善所致。治疗多采用扶...

  • 名医郭正杰治糖尿病方

    名医郭正杰治糖尿病方

    湖南名医治糖尿病(阴虚热盛)方 处方:生地、玄参、麦冬、生石膏各20克,知母、天花粉各10克,北沙参、粳米各15克,甘草5克。 加减:大便干燥加生大黄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养阴增液,清热泻火。用于治疗糖尿病,中医辨证属阴虚热盛型。症见烦渴多饮,随饮随渴,多食易饥,口干舌燥,小便频数量多,身体渐瘦,舌红苔少而燥,脉洪或数。 创方者:郭正杰 湖南名医治糖尿病(气阴两虚)方 处方:党参、熟地、黄芪、白术、葛根、山药各15 克,山茱萸、茯苓、丹皮、麦冬各10克,甘草5克,木香3...

  • 藿香正气水不能防中暑

    藿香正气水不能防中暑

    老周是个出租车驾驶员,前一阵因为天气太热,为了防止中暑,出车前服用了2支藿香正气水。谁知,一出门,就被交警检测出“酒驾”了,不仅要罚款,还要扣分。老周一听,急了,大喊冤枉,说他根本没有沾酒,肯定是检测的仪器有问题。交警见老周一脸委屈和不服的样子,不像是在说谎,并问他出车前吃了什么又喝了什么,老周告诉交警喝了藿香正气水防中暑。原来,问题就出在这两支“藿香正气水”上,交警将老周“无罪释放”,并告诉他以后出车前别再喝藿香正气水了。老周不明白,出车...

  • 郭正杰中医辨证治糖尿病方

    郭正杰中医辨证治糖尿病方

    治糖尿病(脾肾两虚)方 处方:熟地、山药、黄芪、扁豆各20克,山茱萸、党参、葛根、白术各12克,当归、肉苁蓉、茯苓各10 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益肾。用于治疗糖尿病,中医辨证属脾。肾两虚型。症见口渴多饮,小便量多,腰膝酸软,肢冷,气短懒言,身倦,腹胀便溏,伴浮肿,舌淡苔白润,脉沉细。 创方者:郭正杰 治糖尿病(阴虚毒蕴)方 处方:玄参、麦冬、生地、天花粉、连翘、野菊花、蒲公英各15克,金银花20克,丹皮、竹叶、白薇各 10克,黄连、甘草各5克。 用法:水煎分...

  • 中暑时按压头部正中央的百会穴

    中暑时按压头部正中央的百会穴

    夏日在太阳底下曝晒或长时间待在闷热的环境中,若突然进入冷气房中,皮肤上的血管遇冷空气会急剧收缩,导致体内高热无法通过发汗排除,留于体内,就会出现头昏脑涨、倦怠无力、食欲不振等中暑的症状。 当身体散热出现问题,又长时间处在闷热环境时,很容易中暑。感到轻微中暑时,可按压头部正中央的百会穴,有助提振精神。 两耳之耳尖向上连线的中点,位于头顶处即百会穴,轻压时会感受力道传导致头颅各部,直达下颚。按压该穴有助于醒脑,改善中暑症状。 为了避免中暑,别待在高温环境太久,开冷气时温度别太低,避免内外温差过大,造成身体无法适应...

  • 藿香正气水 治中暑释疑

    藿香正气水 治中暑释疑

      说起藿香正气水,在夏季很多市民家中或者旅行携带的常备药箱里是一种再常见不过的中成药了。这药什么作用?估计十有八九你会回答防治中暑!甚至在很多夏季的科普文章中也直接把藿香正气水列为防治中暑的药物里。但是近日,有专家指出,藿香正气水并不能治疗中暑,原因是藿香正气类药物属于温热型的制剂,不适合治疗中暑。这种观点引起广大读者热议。那么,藿香正气水到底能不能治疗中暑呢?难道我们一直认为的“常识”真的错了?如果错了错在哪里呢?如果没有,那上述专家的观点又作何解释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藿香正气 夏日必备良药

    藿香正气 夏日必备良药

    藿香正气一方最早出现在1151年的宋代医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上,历经近千年的发展,它的剂型由散剂经过多次变化,现在已有多种剂型生产,可供不同患者选择应用,不但方便了患者,也提高了治疗范围和功效,是夏秋居家与外出旅行等必备保健之良药。 特别是近20年来,本方的剂型有了重大发展与突破。过去只有传统的散剂、丸剂(有水丸、蜜丸之分)两种,但散剂和丸剂不但服用起来让人感到口感不好,而且服用量也大。近年来,随着中成药制剂技术的发展和创新,除了传统的丸、散剂外,还有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软胶...

  • 路志正临证温胆除耳鸣

    路志正临证温胆除耳鸣

    杨某,男,51岁,2013年3月30日初诊,时令:清明。 主诉:耳鸣数年,加重2月。患者耳鸣如蝉,多因情志而发,发作常持续2小时左右,伴胸闷、心悸、憋气、气短;且胸闷发作时头重、头胀、发麻,有失重感。平素入眠困难,睡5小时后再难入眠。心电图检查正常,曾诊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服抗焦虑药加谷维素等治疗,时有心烦焦虑。就诊时感视物不清,时有口干、口苦,饮水较多,时感胃脘不舒、打嗝,脘胀。望其面色少泽,下眼睑色暗,舌红,苔薄白,诊其脉弦滑动。 辨证:肝气郁结、肝脾(胆)不和,治以疏肝运脾,温胆和胃。 组方:五爪龙...

  • 正确的锻炼和按摩 缓解老花眼

    正确的锻炼和按摩 缓解老花眼

      “看不清了,老了。”这是很多中老年人会遇到的问题,但通过早期坚持正确的锻炼和按摩,都可以很好地缓解老花眼。   每天早起或洗头以后,用左右手手指肚交替着从前往后梳头,用手指肚轻轻地按揉头皮、轻敲头部或用木梳轻轻拍打头部。找出自己觉得最舒适的角度和力度,坚持做5分钟以上,每天早起和睡前各一次。   为了更好地刺激眼部,应以头顶及下方为重点进行按摩。用拇指或食指点按,力量由弱到强,逐渐加大,明显感觉酸胀后,慢慢放松,配合匀速呼吸。   另外,老人在电视机前久坐,全身的血液循环...

  • 舒缓眼睛疲劳 正确使用眼药水

    舒缓眼睛疲劳 正确使用眼药水

    上了年纪,容易老花眼;看电脑的时间长了,眼睛疲劳,这时我们可以利用穴位按摩法,来舒缓眼睛疲劳的症状。 在大拇指上有三个相邻接的穴道,分别是明眼、凤眼、大空骨(如上图)。明眼、凤眼能够改善眼睛疲劳和急性结膜炎,大空骨则可改善一切有关眼睛的症状。平时眼睛容易疲劳的人,每天要刺激这三个穴道两次。 刺激的方法是,用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以拇指的指甲分别对着三个穴道施予刺激,只要以稍微感觉到疼痛程度的力气来指压即可。 这是项简单的按摩方法,任何时间均可自行操作。眼睛疲劳往往不容易入睡的人,如果...

  • 两目肿胀流泪2年 路志正疏肝清胆方

    两目肿胀流泪2年 路志正疏肝清胆方

    吕某,女,43岁,2013年4月27日就诊。 主诉:两目肿胀,流泪2年。患者2000年曾因患甲亢,服西药半年余,未见效果。近两年来两目肿胀,流泪。今稍劳则心悸、虚汗、乏力、腹泻、食后泛酸。查血压、血糖均正常。平素性情急躁,时抑郁焦虑;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少,经期短,每月1~2天。诊时望其面色萎黄,舌边有齿痕,舌质紫暗无苔;左脉弦细,右脉缓弱。 辨证:肝郁脾虚,郁火上扰。 治法:益气养血,清胆和胃 疏肝清肝。 方药:太子参12克, 功劳叶15克,浙贝母12克,炒蒺藜12克,丹参12克,玉竹12克,郁金...

  • 眼部不适做出正确的处理

    眼部不适做出正确的处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各项身体机能出现衰退,各部分的不适就更加青睐老年朋友,特别是眼部不适。当老人发现眼部出现不适时,就应该注意做出正确的处理。   指导专家   王蓉   眼科主任、主任中医师、教授。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从事眼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二十余年,擅长于眼科白内障摘除、抗青光眼术、斜视矫正术、眼外伤缝合术等手术。主持参与省、市级课题7项。   出诊时间:周一、周三、周四、周五   出诊地点: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珠玑路16号   记者朱志安通讯员高三德   眼干...

  • 路志正治过敏性鼻炎验案赏析

    路志正治过敏性鼻炎验案赏析

      王某,男,39岁,教师,河北人。2012年8月10日初诊。   患者主诉5年前房事后患过敏性鼻炎,渐进性加重,后半夜畏寒明显,晨起打喷嚏,流清涕,纳馨,寐安,劳累时见头晕,气短,大便1日1次成形,小便调,口腔溃疡1处,望其舌体胖大,舌质暗红,苔薄腻根部微黄,诊其脉弦滑、右尺弱。   路志正先生诊为肺肾气虚、肝胃热郁,治当疏肝清热、宣肺理气之品。   方药:藿香(后下)10克,焦栀子6克,炒防风12克,柴胡10克,川芎6克,炒杏仁9克,炒薏苡仁20克,炒枳实15克,八月札10克,僵蚕12克,金蝉花...

  • 调理肝脾治梅核气 路志正临证经验

    调理肝脾治梅核气 路志正临证经验

    李某,女,49岁,1964年生。2013年11月3日初诊。 患者主诉咽堵4年余,因父亲去世,悲伤但未能放声痛哭、发热引发。患者咽中如有物堵、咽干,有痰易出。口微黏,伴有胸闷气短,喜太息,胃胀,两胁有拘挛状,急躁易怒。头发白,时有多梦,健忘、心悸、胆怯易紧张,食欲不振、纳谷不馨。得嗳气则舒,排气少,大便不畅。自4年前情志不遂后闭经至今。未婚。望其舌体胖大,目窠晦暗,唇红发汗,质暗红,边略有齿痕,苔薄黄厚腻,脉弦稍迟紧。 辨证:肝胃不和,气滞痰凝。 治法:疏肝和胃,调理气机...

  • 口眼歪斜 用《审视瑶函》正容汤加《杨氏家藏方》牵正散

    口眼歪斜 用《审视瑶函》正容汤加《杨氏家藏方》牵正散

    广东惠州6岁男孩刘某,2006年3月5日清晨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并伴有恶风,发热,无汗,肢体拘紧,肌肉关节酸痛,耳下有压痛等兼症,立即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确诊为面神经麻痹。医生为患儿安排的治疗方案为:电磁波治疗仪照射患部,每日20~30分钟;服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强的松等药,注射加兰他敏。治疗20余天,病情未见缓解,患儿却食欲大增,身体发胖,已形成满月脸,生出了淡淡的胡须。其母焦急万分。在朋友的推荐下带患儿到珠海求余诊治。余用《审视瑶函》的正容汤加《杨氏家藏方》的牵正散,配合针灸治疗,收效良好。 方药:白...

  • 治疗口臭 正确饮食是关键

    治疗口臭 正确饮食是关键

      陈国忠   男,41岁,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消化内科主任,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广西中医学院一附院消化内科学术带头人,2005-2006年公派赴日本进修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治疗消化系疾病的研究,擅长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炎症性肠病、胆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及消化内镜下胃肠道早期癌的诊断与治疗。   相较于前几年来说,目前门诊接到口臭患者人数不断上升,这不仅是人们的健康意识有所提高,也是因为当前人们的饮食、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常常熬夜、喜欢吃生...

  • 牵正散加味疗面瘫

    牵正散加味疗面瘫

    刘某,男,62岁,2014年4月6日初诊。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面部麻木发紧感,口角向右歪斜6天,某院诊为颜面神经麻痹,服维生素B1、甲钴胺胶囊及行针灸、理疗等效不显著。刻诊:前额皱纹消失,左侧面部不能皱额闭目,触之有凉感,鼻唇沟平坦,口角歪向右侧,流口水,不能鼓气,舌淡,苔白,脉弱。 处方:白附子9克,僵蚕9克,全蝎9克,白芷12克,威灵仙9克,桂枝9克,黄芪15克,红花9克。10剂水煎服,第3煎用纱布蘸药液热敷患处,日数次。 二诊(2014年4月16日):左面部舒适觉有温热感,能闭目鼓气,流口水及...

  • 治面瘫羌活荆灵汤 荆防蝉蜕汤 蚕蝎牵正汤

    治面瘫羌活荆灵汤 荆防蝉蜕汤 蚕蝎牵正汤

    面瘫也称面神经麻痹,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出现口眼歪斜,严重影响面容。除了进行针灸和功能锻炼以外,也可选用一些具有疏风散邪、通经活络功效的中药外洗方进行治疗,往往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羌活荆灵汤 处方:羌活、荆芥、威灵仙各30克。 制法:将上述药物一起放入药罐中,加适量的清水浸泡5~10分钟,再用小火煎煮15~20分钟,去渣取汁,将药汁倒入玻璃瓶中;用毛巾遮盖住头面部,将患侧头面部对准瓶口,用热气熏蒸20分钟左右;待药液稍凉后,可用毛巾蘸取药液擦洗患侧头面部5~10分钟。建议在每晚睡前用药1次,连...

  • 主治桥本氏甲状腺炎 唐汉钧扶正清瘿汤

    主治桥本氏甲状腺炎 唐汉钧扶正清瘿汤

    唐汉钧扶正清瘿汤 组方:黄芪3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姜半夏9克,苏梗15克,浙贝15克,婆婆针15克,黄芩12克,元参12克,板蓝根15克,鹿含草30克。 功用:疏肝健脾,化痰清热。 主治:桥本氏甲状腺炎。症见颈瘿肿胀不适,咽中似有物阻者。可伴有神疲乏力、咽干、咽痛、咽痰等症。脉濡,苔薄或腻,舌胖大,边有齿痕。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毫升,分2次服用。 此方为唐老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所得,其实桥本氏甲状腺炎在古代文献并无记载,在近代方对此疾病有所认识,从临...

  • 温养肝肾法使血压获得长期稳定正常

    温养肝肾法使血压获得长期稳定正常

    案:温养肝肾法 患者:潘某,女,63岁,工人。 病史: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病20余年,常服中西药治疗,但血压始终升降不定,且呈逐渐上升趋势[(170~202)/(100~125) mmHg]。 初诊(1997年2月15日):头昏胀,视糊,左侧目睛转动欠灵,左手足清冷不温,左臂乏力、难持重物,肢麻、腿足酸软,足底酸痛,舌苔薄、质淡,脉细。血压170/125mmHg,肾功能正常。肾阳亏虚,肝失温养,风木内动,气血失调。处方:仙灵脾10 克,仙茅10克,巴戟肉10克,当归10克,炒杜仲15克,桑...

  • 裴正学认为本虚而标实是高血压之病机特点

    裴正学认为本虚而标实是高血压之病机特点

    甘肃省肿瘤医院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裴正学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疗效显著,尤其对高血压、冠心病,以“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十六字方针的治疗模式,辨证论治,选方用药,疗效独特。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表现为心、脑、肾靶器官之损害。有原发和继发之分,一般临床血压超过140/90mmHg,即可诊断此病。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属之“眩晕”“头痛”范畴。 裴正学认为高血压肝肾亏虚是本,瘀血阻络是标,本虚而标实是本病之病...

  • 扶正益髓通络法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经验

    扶正益髓通络法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经验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 GBS)是一种因神经根和周围神经损害,造成周围神经组织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神经纤维脱髓鞘的周围神经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对称性迟缓性肌无力,常伴随感觉功能障碍、自主神经症、肌肉疼痛、面神经麻痹、副交感神经损害等体征[1]。目前,GBS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手术或创伤、疫苗接种、人体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2]。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血浆置换是目前西医首选治疗方法[3],但其高昂的治疗费用和不良反应给患...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